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下尧城向安阳

一则,在经过攻打清河县城这一战的艰苦锻炼之后,上到李善道,下到参与过清河此攻坚战的各营将士,皆已有了较为充足的攻坚经验。

二来,尧城尽管是座新城,也的确颇为坚固,但比之清河县城,仍是不如。一方面,占地面积比清河县城小;再一方面,城上的投石车、弩车等防守军械也没清河多。

遂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在李善道的指挥下,其军兵士就有条不紊地,尽数清除掉了守卒设在城外的鹿砦、拒马等阻碍,并且护城河也顺利地填上了。——比之攻清河县城时,不仅在用时上短了很多,因有清理清河县城外阻障的经验在,兵士们在清理过程中的伤亡也少了很多。

第三天起,正式的攻城展开。

尧城北边离洹水太近,布不开阵势,便北边未攻,为降低城内守卒的斗志,又空出了可以通向安阳的西边,也没有进攻,李善道将加上赵君德营在内的近三万之众的步卒总兵力,分成三部,轮换猛攻东、南两面。因为兵力充足,却是攻势一起,便日夜不停。

连着两天两夜,尧城上下,矢石如雨,杀声不绝。

攻城的义军战士前仆后继,守城的守卒目不交睫,城内的士民惶恐骇惧。

两百人一团,近三万众的攻城兵力,总计为一百四五十个团。

在这些轮替参战的众多团中,最为显眼的当数三团兵马。一团是高举着“清河团”旗的高延霸营的一团;一团是高举着“清河攻坚团”旗的陈敬儿营的陈虫儿团;一团是高举着“清河尖刀团”旗的焦彦郎营的一团,——这团即是攻清河时,跟着罗龙驹冲上城头的那个团。罗龙驹因其在清河一战中的战功,现已於前时的整编中,被李善道擢迁为了焦彦郎营的副将。

每当轮到这三团上阵的时候,那当真可以说是万众瞩目。

这三面荣誉团旗,不但比一般的团旗高大,而且是红色的旗面。红的旗底上,绣着黑色的大字,当再被壮勇的猛士高高擎起,旗帜飒飒地飘扬於战场上之时,实在是极其的夺人眼目。

就连在后方观战的李善道等,亦能远远地在鏖战的战场上,望见这三面旗帜。

每当战鼓擂动,号角吹响,这三面高大鲜艳的荣誉团旗,只要是在战场上,每次总是率先发起进攻,引领着其团的将士奋勇而上,迎着箭矢和滚石,攀附云梯,纵有伤亡,死战不下。

“这就是荣誉感啊!”李善道摸着短髭,远眺着将士们的勇敢进战,欣慰地想道。

唯有当一支部队产生了荣誉感的时候,这支部队,才不再是乌合,才算是一支合格的军队。

攻城第三日下午,又是罗龙驹的那个“清河尖刀团”,第一个杀上了城头。

两天两夜,外加半日的不间歇猛攻,已将尧城守卒的士气打垮,却没再像清河城的城头那么难夺,一个冲锋,杀上城头的清河尖刀团就在城头上站稳了脚。紧接着,后续的部队源源不断,一个又一个的队、旅、团,经由这个缺口,攀到了城上。战果迅速扩大,不到半个时辰,这面城墙就被彻底地占领。守卒溃败逃窜,守将连杀数人,也难以再挽回局面。

暮色笼罩了四野和城上时,城门被冲进城中的战士从内打开,尧城县城宣告攻陷。

……

尧城令名叫崔信明,其身出自清河崔氏青州房。

青州房是清河崔氏的定著六房之一,从其始祖崔琼到崔信明,由南燕而至於今,已是第八代。

毕竟祖上为同一个祖宗,俱是清河崔氏的族裔,崔义玄和崔信明虽不认识,谱系一论,两人却也就攀上宗族关系了。崔信明自恃出身高门,尽管已成俘虏,被罗龙驹押来见李善道时,颇为倨傲。李善道现没功夫多理会他,就把他交给了崔义玄,其若肯降,便留用之;若不肯降,看在崔义玄的脸面上,李善道交代,那就把他礼送出境就是。这些,且也无须多说。

却说攻尧城期间,斥候两次探到,有一支从安阳出来的骑兵,打着“李”字旗,徘徊在攻城战场的一二十里外。这支骑兵,肯定仍是李大黄所率的偷袭赵君德的那支部队。赵君德营只有四千步卒,李大黄还能突袭一下,李善道这一率主力到达,兵马已达三万,且李善道攻城之外,警备森严,借给李大黄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再来突袭了,因自始至终,他亦只是领着他那千数骑兵,在战场外晃悠而已。到尧城被打下以后,斥候再探,他已率部西还安阳。

刘黑闼甚是惋惜:“贤弟,可惜没把右一骑营也带来。若是右一骑营也在,合萧仪同营,四千骑,足能把李大黄这贼厮给兜住,包围歼灭掉了!却今只能任其遁走。”

打魏郡,主要是攻坚战,骑兵基本用不上,故此李善道此回只带了萧裕一营。达奚神秀营与其也带来,还不如把之留在武阳,多给其营些操练的时间,以尽可能快地提升其营的战斗力。

“尧城已下,王德仁部前日也总算已到灵泉城外,接下来,我军即是围攻安阳。贤兄,李大黄及其所率之骑,咱们有的是机会将之歼灭,以为君德兄报仇。”李善道看着军报,说道。

军报是王君廓派人送来的。

定下了“如果武安郡兵南下,就以佯攻安阳,诱其深入之策,以先将其部歼灭”的战法后,李善道这几天,与王君廓之间书信来往不断。王君廓往武安郡内遣了大量的斥候,加上王君愕在邯郸的朋友的通风报讯,这支自永年出来的武安郡兵的动向,却是被侦查得清清楚楚。

三天前,这支武安郡兵到达了邯郸。

已经查探明白,其兵数共约四千,多是步卒,骑兵约近千骑,其主将系是武安通守袁子干。

又据王君愕在邯郸的朋友的来书中言,袁子干的此率部出永年、至邯郸,好像是因为一个叫刘之才的邯郸士人的建议。王君愕倒是知道刘之才这个人,称他是个“稍有智谋之士”。

刘黑闼问道:“贤弟,王君廓又报来了甚么消息?袁子干有没有率部再南下?”

李善道摇了摇头,说道:“暂时尚未再有南下,袁子干及其部,现还仍驻在邯郸。”将王君廓的来书给刘黑闼看,说道,“王君廓此道来书中禀报的是,袁子干在邯郸张贴榜文,招募壮勇,并请了武安军府的鹰扬郎将到邯郸与他见面,又遣吏下乡,募集粮秣。”

刘黑闼大略扫了眼王君廓的来书,抬起头,说道:“招募壮勇、邀见武安军府郎将、募集粮秣?哎哟,贤弟,瞧袁子干在邯郸闹出的这番动静,这厮还真是有南下来救安阳的打算?”

李善道命令帐下的杨粉堆:“再往安阳方向、洹水两岸遣些得力精干的逻骑、斥候,务要将洹水两岸控在手中。如擒获到有袁子干遣来安阳的信使,速带来我见。”

袁子干若是果真打算南下救援安阳,常理计之,他必定会先遣吏人与安阳城内取得联系。李善道早是已虑到此点,因在攻尧城之前,他就已令杨粉堆多安排人手,潜伏在安阳城外一带。

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袁子干遣来与安阳城中联络的吏员。

杨粉堆应诺,立刻出帐,去安排此事。

前脚杨粉堆出帐,后脚魏征、崔义玄等进来。

魏征禀道:“明公,城内安抚诸务,都已布置停当;明公‘民年七十已上,皆除散官,凡县之豪杰、俊秀,愿肯从附者,一概量才任用’的命令,也安排下去了。”

却“民年七十已上,皆除散官,县之豪俊,愿从附者,一概任用”的此令,看起来似是有些眼熟?也的确是眼熟。这一条正是李渊一两个月前在西河时曾经用过的那条举措!

李善道这是在学李渊。

攻下洹水县城后,他就照搬了李渊此措,在洹水已用过一次,效果颇为不错。

乃在临漳和这次又刚打下的尧城,他再次使用。

且他已决定,将此措确定为以后每攻下一座城、一个郡后的固定政策。

——话到此处,不妨多说一句,却是说了,“凡县之豪杰、俊秀,愿从附者,一概任用”,这一条有什么可学李渊的?以前每打下一座城后,李善道不就已是在这么做了么?

却实际上,李善道之前的“豪俊愿从附者,一概任用”,与李渊在西河郡的“一概任用”,往深里分析,两者只是在表面上看着相同而已,本质上,其实则还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的。

李善道之前的“一概任用”,所针对的对象,是真正的“豪俊”,换言之,他以前的这个做法,论起本质的话,还仅只是一个“招贤纳士”之策;而李渊的这个“一概任用”,就不然了,他是不论贤愚,哪怕你只是个小地主、市井轻侠,只要你愿从附,就统统授给官职。

用后世的话说,即李渊的这个“一概任用”,他的本质并不是在为他“招贤纳士”,而其实是一个“统战”的政策,他是在通过此措,对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进行大范围的“统战”。

贤士,当然还得在招,但统战的威力,李善道作为一个后世来人,他岂不清楚?

所以,在琢磨明白了李渊在西河郡“一日授官千余”此举背后,所蕴含的“统战”真意之后,李善道从善如流,便趁着李密给了他授官之权的机会,将李渊这一举措,拿来学习效仿之了。

又至於“民年七十已上,皆除散官”,这一条也是统战。

如果说“豪俊任用”针对的统战对象是有些地位的人的话,这一条的统战对象则便是平头百姓了。同时,尊老是自古以来的传统,早在汉时,民年七十以上,就赐鸠杖,见官不拜,时不时的朝廷还会赐酒肉与之,这一条也算是继承了这种优良传统,显出了李善道的爱民之心。

还是那句话,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

打仗的目的绝不为的是只把一座城打下,城打下后,怎么才能尽得此地之民心,才是目的。

每得下一城、一地后,在对当地百姓的安抚、贤人的招揽方面,李善道大多数时候,费的心力,比打这座城时还要多!好在他现今帐下的政治这块儿的人才,慢慢的在增多,比如魏征、于志宁,包括新投的崔义玄等,在政治这块儿都有一定的能力,如今已能帮他分担不少。

李善道点点头,请魏征、崔义玄等入座,说道:“辛苦长史、参军了。”

崔义玄迟疑了下,说道:“明公,仆再三劝说崔信明,他是个榆木脑袋,却就是不肯降从。仆现下也是已无别的办法。敢问明公,崔信明如何安置?是仍囚他在军中?”

“不肯降,就随他吧。我不是已与公说过了么?他若不降,就放他还乡。”

崔义玄松了口气,赶忙应道:“诺。那仆明天就给些路费与之,放他还青州。”

“我听说从县寺后宅搜出了不少财货?都是崔信明的吧?全都还给他。”

崔义玄敬佩地说道:“明公大度,今世之萧王也!”

李善道一笑,说道:“萧王,我怎能比?若比,那也是魏公才如萧王。参军此言误矣。”

“是,是,仆比拟不当,敢乞治罪。”

“罢了,这个就不多说了。”李善道摸着短髭,思忖了片刻,说道,“尧城已下,各项安抚事宜,也已经布置妥当。我意休整一日,便兵向安阳。贤兄、长史,如何?”

魏征说道:“各营伤亡的统计数字已然汇总,数日攻城,各营部曲共计伤亡四五百。伤亡不大。得了城中缴获的补充后,箭矢等物现亦充足。休整一日便向安阳,仆以为可也。”

刘黑闼说道:“贤弟,王德仁部刚对灵泉展开围攻,灵泉还没打下。咱们要不要先再遣兵相助王德仁,将灵泉打下,然后再围攻安阳?”

“且先到安阳,我召王德仁一见,问问他的意见,再定要不要助他攻灵泉此事吧。”

王德仁说到底不是李善道的部属,他现又有“安阳县公”的封爵,政治上的地位不比李善道低,固然按照李善道原定的计划,是先分别拔掉尧城、灵泉,然后再合攻安阳,但王德仁想不想李善道帮他,这却的确也是得问问他的意思,之后才能决定。

刘黑闼便也就不再多说。

余下诸人皆无异议。

就当日向各营传下了休整一日,转向安阳的军令。

休整一天过后,已是九月初,这日早上,除留赵君德营一部留守尧城,主力开拔,便向安阳。

行军一日多,到达安阳城外。

安阳城北临洹水,不宜筑营,分在东、南两面择地筑营。

李善道令传西边数十里外的灵泉城外之王德仁营,召王德仁来安阳见面,以商议底下的作战。

……

召令当天晚上被加急送到了王德仁营中。

看罢,王德仁随手把之丢到了案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