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一百六十五章 敌情一再变如水

八十六年前,时当北魏永熙元年。

那一年的闰三月二十九日,在韩陵山下发生了一场双方兵力达到二十余万的激烈战斗。

战斗的一方是时为北魏大丞相、柱国大将军、太师的高欢,一方是掌握着北魏实际统治权的尔朱兆等尔朱氏联军。高欢的兵力只有三万步骑;尔朱氏联军,兵力号称二十万步骑。

高欢当时刚打下邺城,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他没有选择在邺城固守,而是率部出到韩陵山附近,列以圆阵,迎击尔朱氏的联军,最终在步兵与骑兵的配合下,大败了尔朱氏联军。

这一场战斗,对高欢也好、对尔朱氏也好,都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高欢以此掌握了北魏的实权,并在两年后,北魏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至於尔朱兆等尔朱氏,有的在此战后未久便被擒杀,有的投降了南梁,尔朱兆则在次年走投无路之下,自缢而死。

对於这一场决定了北魏命运、并奠基高欢后来所肇建之北齐政权的战斗,魏征是相当熟悉的。

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大小战斗,不知发生过多少!但韩陵山此战,却绝对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三万对二十万,取得了大胜。高欢出众的胆略与高超的军事才能在这一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李善道对这一场战斗,曾经做过详细的了解和复盘,以作学习。

因对此战,他也很熟悉。

“韩陵山?玄成,你说李大黄的目的地可能是韩陵山?你是说?”李善道愕然说道。

魏征说道:“刘将军言之甚是。李大黄非胆怯之徒,而今我军尚未至临漳,他却就领众出城,西南而行,这确是有些古怪。西南方向,只有两个地方可为他的目的地。一个是安阳,一个就是韩陵山。他若不是撤回安阳的话,则唯一剩下的可能,也许其目的地就是韩陵山了?”

刘黑闼、高延霸等都不知道在韩陵山这里,曾发生过那么一场激烈的大战,故而,对李善道、魏征的对话,他们皆茫然不解。

高曦、萧裕却都知道这场战斗。

萧裕已经听明白了魏征的话意,他不敢置信地说道:“长史的意思是,李大黄这厮竟然有意想要效仿高欢,在韩陵山布阵,与我军野战?这、这……,这不太可能吧!”

高曦也不敢置信,说道:“虽说我军与李大黄部众寡悬殊的形势,与高欢迎击尔朱兆等时的形势相同,可他李大黄,难不成居然认为他可和高欢相比?退一步说,他即便是能与高欢相比,将军却绝非尔朱兆!他要真敢是此打算,将军,李大黄这是在自寻死路!”

刘黑闼忍不住了,问道:“贤弟,你与长史、萧高两位将军,到底在说甚么?什么韩陵山?”

就由魏征代李善道,把高欢与尔朱兆等的韩陵山此战,简略地给刘黑闼等讲说了一下。

刘黑闼听完,哈哈大笑,说道:“贤弟,原来是这么回事。要非听长史说,俺还真不知韩陵山此处,曾打过这么一场鏖战。韩陵山此地,莫不是极为险峻?”

张升来过韩陵山,与刘黑闼介绍说道:“此山背洹水,平地突兀而起,远眺望之,郁郁葱葱,气象略有,但要说险峻的话,此山并不高,占地也不大,称不上险峻。”

“既不险峻,一座小山罢了,李大黄带出城的又只一两千步骑,以俺料之,他的目的地必非此山。”刘黑闼根据张升所说,做出了他的判断,断言说道。

李善道沉吟说道:“若非此山,那李大黄率部出城的仅存可能,就是他的确是要撤回安阳。”

刘黑闼又想了想,说道:“俺虽觉得他不是胆怯之辈,如果他是要撤回安阳的话,未免古怪。可於今观之,西南方向也确是唯剩安阳一地,可为他的目的地。贤弟,也许他真是怕了咱了?”

陈敬儿一直没怎么说话,主要在听诸人说。

就李大黄为何会於此际率部出城这件事,诸人讨论到现在,也讨论得差不多了。

他已得出了他的判断,这时便呲牙一笑,说道:“怕了郎君,亦不足为奇。前几天,李大黄欲援洹水时,还没见识到郎君的用兵之能;现下不然了,我军不到半日,在郎君的指挥下,就攻下了洹水,料之消息传到临漳,这厮焉会不惊?惊而生惧,因弃城遁走,好像也很正常。”

李善道将手中直鞭,在安阳、临漳两县上边点了一点,将直鞭丢回到框中,嘿了声,骂了句脏话,说道:“他妈的,这贼厮鸟,早不出城,晚不出城,咱们才刚议好明日攻临漳的战法,他率部出城,西南而遁了!咱们刚才这半晌的议论,算是白议了。……粉堆!”

位在诸营将末尾的杨粉堆连忙起身,应道:“末将在。”

“多派斥候,将李大黄部离开临漳县城后的动向,探查清楚!看看他究竟是不是要撤回安阳。”

杨粉堆应诺,立刻出帐,执行此令去了。

陈敬儿问道:“郎君,李大黄若果真是撤还安阳,那接下来,我军是不是就直接渡洹南下?”

“这贼厮鸟,若真是逃还安阳,得了他这两千步骑的补充,安阳,咱们可确是就得要费点劲,才能打下了。”李善道摸着短髭,思索着说道,“待探明了这贼厮的去向之后吧,咱们再做决定。临漳县城现已是空城一座,明天,我军仍向临漳开进,先把临漳占下。”

李大黄部总共也就两千步骑,他带出城的也是一两千步骑,这也就是说,临漳城内,而下必是已无守军。那么无论李大黄出城,其意究竟为何,顺势先把临漳占下,自乃是正理。

诸将起身,齐齐应诺。

关於临漳县城怎么打为好此事,明显是已经没有必要再议。

李善道与诸人不再计议此事,话题转开,说了些前日打洹水时的事,又说了些若是李大黄当真撤回了安阳,那接下来安阳怎么打的事,等等,闲聊到两更时分,诸将纷纷拜辞。

送走了诸将,魏征等也各回帐休息了,李善道独在议事帐中,对着架子上的地图,重新开始看来看去。他现在已是相当地明白,为何后世的那些将帅喜欢看地图的原因。地图就是主将指挥作战的重要依据,不把地图上的东西搞明白,烂熟於心,战斗就没法指挥。

固然,当下的地图与后世的地图,在精确度等方面是不能比的,但县邑、乡村、山峦、河流、道路等等,该有的基本的东西,当下的地图上却也都有。多看看,总是有所帮助。

一面看地图,一面通过地图上直观的内容,设想底下来的进战。

不知觉间,已近三更。

焦彦郎升任了中军左一营的营将后,苏定方被李善道擢为了亲兵营的营将。守在帐门外,苏定方见着夜色越来越深,而一直不见李善道出来,他担心李善道的睡眠,数入帐中,想要请求李善道回帐休息,但李善道正沉浸於琢磨底下来的战事中,每次都只是点点头而已。

沙漏上的时刻,已到三更。

再有两个时辰,各部兵马就要睡起、朝食,准备拔营了,苏定方一咬牙,决定再入帐中,无论如何,也要催促李善道睡上一会儿。却就在此时,匆匆的脚步声传入耳中。

他举目望之,见是杨粉堆举着个火把,在夜色中跑来。

“郎君还在帐中?”

苏定方应道:“是,将军还在帐中。”

“俺有紧急军情进禀。”

苏定方掀开帘幕,先通报了声,得到李善道的允可,放了杨粉堆入帐。

“郎君!王君廓遣人,送来了一道急报。”杨粉堆说着,将急报呈上。

李善道从地图上移开视线,接住了急报,打开来看。

急报不长,很快看完。

他面色微变。

这道急报,印泥封着口的,杨粉堆没有看,不知道是什么内容。

觑见了李善道的脸色,杨粉堆问道:“郎君,可是王君廓部攻成安不利?”

“王君愕在邯郸的旧友,报讯与王君愕,说是数千武安郡兵自永年而赴邯郸,不日即至。”

杨粉堆猛一下还有点糊涂,说道:“永年?武安的郡治么?”

“正是。”

杨粉堆说道:“永年的数千郡兵南往邯郸?”反应了过来,面色顿时大变,说道,“郎君,武安的郡兵这是要搞什么?是为防我军北入武安,还是打算南下来援魏郡?”

等了会儿,没等来李善道的回答。

杨粉堆抬头,瞧见李善道一手拿着这道急报,一手抚摸着短髭,目转地图上,状若沉思,不知在想些什么,便稍微提高了声音,又问了李善道一遍。

李善道回过神来,说道:“暂时还不清楚。”

他的目光还在地图上游移。

“郎君,若只是为防我军北入武安还好,若是欲南下来援魏郡,怎么应对?”

李善道过了片刻,视线离开了地图,透过掀开的帘幕,往外头望了眼,没有回答杨粉堆的此问,问道:“什么时辰了?”

“回郎君的话,三更天了。”

李善道说道:“已经三更了?你赶紧回帐睡会儿。明天一早,遣得力斥候北探武安郡兵动静。”

杨粉堆恭敬应诺,见李善道别无话吩咐,悄悄地退出了帐外去。

苏定方拦了他下,问道:“大都督,甚么急报?”

“王君廓的急报,郎君没与俺说,俺也不知。”

苏定方不是为问急报的内容,他是关心李善道何时能睡,因又问道:“将军说没说何时就寝?”

“将军只是令俺赶紧睡会儿。苏小郎,俺看将军,一时半会儿怕是不会睡的。你若困了,不妨可眯一会儿。”拍了下苏定方,杨粉堆取回来时举着的火把,便自去了。

这一夜,李善道不曾合眼。

苏定方与轮值的亲兵,在帐外守卫了一夜,也都不曾合眼。

天蒙蒙亮时,李善道从帐中传出了命令,令苏定方去请魏征、刘黑闼来见。

魏征就在本营,刘黑闼在他的营中。

等他两人到齐,帐幕放下,李善道与他两人在帐中直待到营中将士俱起、吃过朝食,方才三人出帐。李善道下令说道:“全军开拔,中午前,抵至临漳城下!”

……

离临漳县城还有十来里地时,杨粉堆又驰马送来了一道急报。

是有关李大黄部去向的情报。

李大黄部并没有在韩陵山屯驻列阵,其部绕过韩陵山,已经将要进至到洹水北岸。

过去洹水,就是安阳县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