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刘之才献策救魏

邯郸县令姓氏萧,名澄,四十多岁年纪。

今日风轻日丽,好好的正在堂中悠闲读书,忽从吏进禀:“刘之才求谒明府。”

萧澄顿时没了看书的兴致,眉头微蹙,说道:“怎么又来了!”

这从吏紧张地禀道:“敢禀明府,刘之才说他闻讯武阳贼李善道尽起其众,步骑数万,兵分几路,已攻入魏郡!最北一路是前时入我郡境的王君廓贼部;李贼善道亲率主力,攻打洹水。”

“他从哪听来的风闻?本府怎尚未闻报?”

这从吏回答说道:“明府,刘之才说他有友在贵乡,故李贼善道兵马一动,他就很快获悉了。”

萧澄放下书卷,皱着眉头,思忖了会儿,说道:“叫他进来吧。”

这从吏应诺,倒退而出。

不多时,一个身形瘦小,尖嘴猴腮,三十上下的士人,随着这从吏入进县寺院中,到至堂前。这从吏在下禀报了声,萧澄举目望了眼,朝内招了招手,示意被从吏带来的此人登堂。

这人略整了下幞头、衣袍,迈开步子,登上阶梯,到入堂中,叉手行礼:“拜见明府。”

“刘公,俺这是县寺,不是你家。你三天两头的求见,也没甚正经事禀,你说你是为何呀?”

却入堂此士,便是那位在听闻李善道麾军入魏后,急来求见邯郸令萧澄的那位士人,亦便是代他进禀的那个从吏口中的“刘之才”。刘之才没等来萧澄请他起身的吩咐,自将身子站起,背着手,昂昂然地站立着,面向萧澄,正色说道:“明府此训,仆不敢听。仆近日求见明府的次数是多了点,但每次求见都是有要事进禀明府的啊!怎能说是没甚正经事?”

萧澄叹了口气,说道:“刘公,你这几次求见,每次来,说的都是请俺上书郡守、通守,请求调郡兵增援我邯郸这事儿。俺也已对你说过,上书,俺已经上了,可郡兵不来,俺有何法?”

“明府,缘何仆恳请明府上书郡府、通守府,请调郡兵增援鄙县?仆所忧者,正是一忧李贼善道已陷清河,接下来,他有可能会进犯我郡;二则,便是忧李贼善道亦有可能会进犯魏郡。不论李贼善道犯我郡也好,犯魏郡也好,鄙县邯郸地处要津,俱是重镇,非得有重兵屯驻不可也!明府,仆之所忧何如?李贼善道现而今,是不是果真尽起其众,进犯魏郡了?”

萧澄说道:“刘公,李善道进犯魏郡的消息,俺还没收到。退一步说,就算你的消息是真的,李善道他现进犯的也是魏郡啊,与我郡何干?与邯郸何干?你今又来求见,是为何事?”

“明府!岂能说与我郡无关,与邯郸无关?唇亡齿寒的道理,以明府之智,难道不知么?”

萧澄说道:“刘公,唇亡齿寒的道理,本府自然是知。”

“明府既知,又怎说与我郡、与我邯郸无关?试想之,魏郡若再被李贼善道攻陷,那李贼善道下一个要进犯的会是何郡?只能是我武安郡!而我县邯郸首当其冲。明府,事已急矣!”

萧澄又叹了口气,说道:“刘公,要不俺这个邯郸令,让给你来做?”

刘之才愕然说道;“明府此话何意?”

萧澄扒扒拣拣,从堆在案上的一堆公文中,找出了一个,示意刘之才近前,把这道公文递给了他,说道:“你上次,……不,是上上次,五天前,对吧?你来求见过俺后,俺完全是按你的请求,给郡府又上了一道请求增援的书。这是郡府给俺的回文,你且看看。”

刘之才一目十行,将回文看罢,怒色上脸,恚怒说道:“怎能说无兵可调?郡治永年城,现驻有郡兵三四千,郡中人士对此谁人不知?三四千郡兵,怎么是无兵可调?”

“这道回书,刘公,你仔细看了没有?永年驻的虽有数千郡兵,然北边襄国,主要是东边清河,现已为贼域,由清河西入,过洺水,即是永年。郡府而下是自保不暇,又何来余兵与我?”

刘之才说道:“明府,之前郡府可以用这个理由不给明府调兵,现在呢?李贼善道亲率其部主力,已经攻入魏郡,对永年来说,清河方面的威胁已然无有!现在可以调兵给明府了吧?”

“你先把郡府的回文给俺。”萧澄收回回文,展了下被刘之才捏皱的地方,说道,“毛手毛脚,这是郡府的回文,要归档的,瞅瞅,就看这一小会儿,你把它捏成什么样子了!”

刘之才又急又怒,说道:“明府!什么时候了,你还在意这点小事。”

“这是小事么?将来郡府查起,发现公文损害,治罪起来,谁担此责?刘公,你来担么?”

真是急惊风遇着慢郎中。

刘之才怒道:“仆敢问明府,是公文被损害的罪责大,还是邯郸县为贼所陷的罪责大?”

“唇亡齿寒的道理,刘公你说的不错,但这个‘唇’,没那么快就会亡的!王德仁拥众数万,肆虐魏郡至今,已有多久了?魏郡诸城不仍是固若金汤?李大黄,骁悍之将;魏郡通守裴公,知兵之士,王德仁陷不了魏郡,李善道来势再汹,也不见得就能将魏郡攻陷。刘公,不必太过着急。”不慌不忙地把公文平展好,将之重新仍回案上的那堆公文中,萧澄说道。

刘之才瞪大了眼,好像是听到了不敢相信的愚蠢之言,说道:“明府,王贼德仁能与李贼善道相提并论么?薛世雄部三万步骑,只一个晚上的功夫,就被李贼善道与窦贼建德两部全歼;清河通守杨善会,我河北名将也,亦非李贼善道之敌,清河县城被他十余日冒雨攻克!於今,他尽起其众,数万步骑之多,数路并进而进犯魏郡,裴公、李将军纵然知兵、骁悍,怕必也不是李贼善道的对手!明府啊,明府,魏郡的陷落,只在朝夕之间矣!明府怎尚能这般安稳?”

萧澄与他讲道理,说道:“刘公,魏郡之陷落,恐在朝夕之间,此是公之判断。公有公的判断,本府是不是也可以有本府的判断?‘唇’未必很快即亡,此即本府之判断也。”

刘之才楞着站了会儿,决定不再与萧澄争辩他两人的判断到底谁对,话直接进入正题,道出了他今日求见所为的目的,说道:“明府,仆与明府就魏郡失陷之早晚的不同判断,姑且先不多说,但至少有一点,明府总该是同意的吧?便是我邯郸南与魏郡接壤,则李贼善道的贼众一进入魏郡,我邯郸就极有可能会再遭兵灾!尤其是在攻成安的贼众,系王贼君廓所部的这一个情况下。王贼君廓此前就已攻过我邯郸了!而下还更多了王君愕相助於他。”

“这一点,倒有些可能。”

刘之才说道:“既然明府也有此忧,同意仆之此虑,又清河方面对永年已没有威胁,明府,那是不是明府可以再上书一道与郡守、通守,再次请求调郡兵增援鄙县?”

“这道上书,本府可以上是可以上,不过在上之前,本府得先做一件事。”

刘之才问道:“敢问明府,何事?”

“且待本府打探清楚,确定是李贼善道已数路进犯魏郡,之后,本府才可向郡府上此书。”

刘之才怒道:“明府,仆适才已向明府禀得清清楚楚,李贼善道数路并进,已入魏郡,怎么?明府不相信仆?”

“本府不是不信你,刘公,事关重大,本府得亲自派人,打探清楚,这才可以。”

如果萧澄不是邯郸令,刘之才可能都要骂起来了,可萧澄是邯郸令,还得求着他办事,没办法,刘之才只好忍住气,说道:“明府若非要亲自派人打探,那就敢请明府尽快派人吧!最好是今天就派。另外,就上书郡府此事,明府,仆有一个既救魏郡、亦是自救我郡之策敢献。”

“何策?”

刘之才说道:“明府,仍是‘唇亡齿寒’此理,魏郡若陷,我郡必是李贼善道下一个的进犯目标。那该怎么做,才能保住我郡安全?唯一之策,仆窃以为,只有急援魏郡!合我两郡之兵,共敌李贼善道。若能将李贼善道击败於魏郡,则岂不就不但魏郡可救,我郡亦因之得安?”

“刘公,只把俺邯郸令此职让给你做,看来还不够,本府干脆给郡府提议,将通守此任,也让与你做吧?”

刘之才听出了萧澄的阴阳怪气,怒道:“明府,仆诚心献策,明府何必一再讥讽?”

“刘公,郡兵不得出本郡的律令,你是不知么?不得朝廷旨意,谁敢遣郡兵出郡?合魏郡郡兵共敌李贼善道,你说的轻巧,却是可知,朝廷一旦追究下来,将要掉的是谁的脑袋?”

刘之才说道:“明府,事急从权!总不能就眼睁睁地坐视魏郡失陷,然后危及我郡吧?”

“你的此策,本府是不会向郡府提的。不过,你若执意此策,本府可以给你出个主意。”

刘之才说道:“敢问明府,是何主意?敢请明府示之。”

“你,别再来求见本府了,今天,你就启程,往永年去。永年县城离邯郸县城也不远,几十里地,现下时辰尚早,你最晚明天就能到的永年。到了永年后,你自到郡府求见郡守、通守,将你此策,当面献与郡守、通守,岂不为好?也省的你难免本府这个小小的邯郸令矣。”

刘之才甩袖怒道:“明府莫不是以为仆没有这个胆子,求谒郡守、通守么?”

“你的胆子,本府是知的,你当然是断不会没有此胆。”

刘之才说道:“仆今日就往永年!”叉手礼也不行了,随便一揖,转身大步出堂。

看着刘之才下了堂,从县寺院中出去,萧澄松了口气,总算是把这个扰人的家伙打发走了。

自在堂上思忖了会儿,萧澄乃令引刘之才来见的那个从吏择选吏卒,去成安打探,瞧瞧究竟李善道派了多少兵马,往攻魏郡。——刘之才进禀的李善道部已入魏郡的这个消息,萧澄并非不信,但李善道到底派了多少兵马进犯魏郡,这件事,萧澄却是需要再亲自派人打探打探。

三日后,派去打探的吏卒风尘仆仆的回来,带回了个令萧澄大吃一惊的消息。

这个到成安打探的吏卒惊慌失措地禀报:“明府,成安县城正被王君廓部围攻,闻之,洹水县城已为李善道所陷!李善道领率步骑数万,已在向临漳进兵!”

“三天前,刘之才来禀,李善道那时兵马刚到洹水县,才只三天,洹水县城就失陷了?李大黄呢?还有裴通守呢?他俩没有遣兵救援洹水么?”萧澄目瞪口呆,好半晌才问道。

这吏卒禀道:“据小人探问,李将军有援洹水,且是李将军亲率精兵往援,但是李将军及其所率之部,尚未至洹水,洹水县城已陷。”

“怎么陷的?”

这吏卒说道:“此前的洹水贼率张升,现在李善道帐下。小人听说是早在李善道率部出武阳郡前,张升就已提前派人潜进了洹水城中,待李善道兵到,内外响应,遂洹水县城陷落。”

“出武阳郡前,已遣贼潜入洹水城中?”

这吏卒应道:“是,小人打听到的消息就是这样。”

萧澄怔了片刻,令这吏卒退下,负手在堂内踱了会儿步,唤心腹吏员进来,连着吩咐了两件事下去。一件是,上书郡府,把打探来的情况汇报上去,请郡府调兵增援邯郸;一件是,命令偷偷地收拾行礼,做好如果魏郡失陷,李善道部北上来攻邯郸的准备。

……

临漳县城,东二三十里。

一支数万步骑的兵马,正在向临漳县城开进。

数骑从行军队伍的前部驰出,顺着官道的边沿,奔向后边的中军位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