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巧施制衡待战后

在给李密上书的同时,李善道给翟让、徐世绩也各去了封问候的书信,并按惯例,给他俩各献了一份厚礼。又在给徐世绩的书信中,表示已给徐世绩的父亲徐盖、徐兰等置办好了住宅,徐盖、徐兰随时都可来贵乡。这随着李密令旨一块儿到贵乡的两人,便是徐盖、徐兰父女。

却徐盖、徐兰到时,李善道没在贵乡。

他还在巡县。

接到报讯后,李善道一边令贵乡郡府好生招待徐盖父女,一边接着巡县,四天后回到了贵乡。

到贵乡的前一天下午,另有一封回书也送到了贵乡郡府,即王德仁的回书。

王德仁的这道回书,却不仅是回复李善道的去书了,亦是对李密令旨的一个回复,——李密下与王德仁,令王德仁配合李善道攻取魏郡的令旨,系与给李善道的那几道令旨一同下达过去的,在这道回书中,王德仁不再含糊其辞,表了态,说“愿从总管取魏,唯总管之令是从”。

李善道被李密任命为魏州总管的事情,王德仁已经知道。

且在下给王德仁的令旨中,李密给了王德仁一个新的封拜,拜他为了安阳县公。

安阳,是魏郡现在的郡治所在。

拜王德仁为安阳县公的事情,在李密下给李善道的令旨中有言及。按令旨中前后文的意思,拜王德仁为“安阳县公”,是为了调动王德仁协助李善道攻打魏郡的积极性,以使他能更好、更主动地协助李善道。——毕竟,只有把安阳打下来后,他的这个“安阳县公”才名副其实。

王德仁在他的回书中,已是以“安阳县公”开始自居了。

看完了王德仁的回书,李善道的视线在“安阳县公”的他的自称上多留了片刻,笑了一笑,把其回书给魏征等看,说道:“自邺被毁,安阳民口今盛,得此县为封,德仁想必欢喜。”

——“自邺被毁”云云,说的是杨坚令毁邺城此事。邺城,是汉末以来的河北重镇,从曹魏始起,直到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北方各个割据势力,如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均先后曾经建都於此,是所谓“三国故地,六朝古都”,地理位置重要,城又高大坚固,是以杨坚为解决后患,在平定了尉迟迥的叛乱后,便下令将邺城毁掉了,移其民迁安阳等地。

事实上,杨坚毁掉的名都,不止邺城一个。毁邺城时,杨坚还没代周肇隋,待隋建立,南下江南,平定了南陈之后,杨坚故技重施,又毁了一座名都,就是孙吴至南陈的六代名都建康。

大乱久后,欲图大治,确是非需有大手笔不可,连堕南北两座数百年之繁华名都,杨坚虽不像他儿子,大修运河等等,然亦可谓大手笔矣。从军事、政治角度来看,他这两件事做得不为错,只是苦了邺城、建康两座名都一两百万的土著士民,不得不离乡背井,迁徙异处。

且也不必多说。

只说邺城在曹魏时,还不算很大,到东魏、北齐时,已是“周回二十五里”。东魏曾将当时洛阳的四十万户士民,迁徙至此;至北齐时,邺城民口已达二百余万。虽然杨坚毁掉了邺城后,并非是全部的邺城士民都迁到了安阳,但安阳的民口也的确是因此得到了极大的膨胀。

故若只从县民多寡言之,王德仁的此个“安阳县公”,实是李善道的“平棘县公”不能与比!

但魏征、于志宁等俱非庸才,自然不会把李善道“安阳民口今多”这句话,真就当做了是李善道含酸拈醋,在羡慕王德仁所得的“安阳县公”之封,比他的“平棘县公”更为美封。

他们都听出了李善道话里的未尽之意。

马周年轻,说话直接,便就说道:“就算是为促王德仁肯愿从明公之令,助攻魏郡,魏公也没必要封他‘安阳县公’吧?从投魏公以今,他都立下过甚么功劳?只相助明公打过黎阳仓!而黎阳仓,就是没他相助,明公也一样是能打下的。魏公此封,哼,俺看其中是别有玄虚。”

魏征、于志宁等相顾一眼。

于志宁迟疑说道:“安阳是魏郡郡治,今魏郡尚未拔取,魏公就先以‘安阳县公’授封王德仁。难道说,魏公是……”又看了看魏征,然后再看了看李善道,没往下底下再说了。

李密还能是甚么?

魏郡还没打,就先把安阳封给王德仁做封邑,其之意图,十之八九,是为以此制衡李善道。

必须得说,李密的这个“制衡”还是比较巧妙的。

“安阳县公”是爵位,不是实职,即便给了王德仁这么一个爵位,在实际的权力上,没有威胁到李善道;而同时,“安阳县公”和“平棘县公”是平级,王德仁在军事上听从李善道的指挥,可在政治地位上不比他低,又且得了“安阳县公”的封拜后,王德仁不免的就会产生期待,打下魏郡后,他会不会顺理成章地成为新的魏郡太守?自也就又因此而效忠李密。

简言之,一方面没威胁到李善道现有的权位;一方面则又不动声色地拉拢了王德仁。

魏征将众人传看完的王德仁的回书,还与李善道,说道:“明公,不论魏公是何心意,今既魏公亲下令旨与了王德仁,王德仁这也已回书呈到,不复模棱两可,愿从明公之令,共取魏郡,总之是件好事。其余种种,且等打下魏郡之后,再做计议不迟。”

“玄成,卿之所言,正合我心。”

魏郡的守军中,没有甚么名将,对於攻打魏郡此战,李善道并不担忧守军的战斗力会很强,唯一他所重视的,只有王德仁而已。王德仁拥众数万,据在林虑,他如果从中作梗,不免是个麻烦。现下王德仁既已接受了李密的令旨,表态愿从李善道之令,那就等於说是,打魏郡最大的阻碍便算是排除了。则魏郡,就可准备去打了。至於打下后的事,打下再说就是!

将王德仁的回书给王宣德收下,李善道张了下外头的天色,快到傍晚时分了,——他是刚回到郡府,就吩咐从吏:“取水来。”

很快,清水奉上。

李善道洗了把脸,瞧了瞧身上衣袍,挺干净的,便衣袍不再换了,即令道:“玄成、司马,徐公到郡已有数日,你们跟我去谒见徐公。等谒见完徐公,今晚咱们就议议攻魏郡此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