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一百四十章 兼程驰到良策献

“连日大雨,玄成,我刚才去巡营,视察各营的情况去了。”李善道提前结束了巡营,回到帅帐,扶起下拜的魏征,向他解释自己不在帅帐的原因,待他起来,后退了半步,上下打量,见他气色不错,笑道,“病都好了?怎不多养几日?大雨路滑,何必急来!”

魏征说道:“自明公出征薛世雄部,至今已两旬有余,既歼薛世雄部,现又围攻清河。杨善会有能战之名,闻清河城防颇坚,大军连战,或已稍疲,军情要紧,仆怎能安心在贵乡?况贵武阳、清河接壤,郡界到清河县城,百余里而已,不为远也。”

李善道招呼魏征入座,自到主位坐下,叹了口气,说道:“围清河以今,连胜了两仗,将士的士气还好,称不上老疲。只是雨已连下多日,不见稍停。玄成,不瞒你,我实已小有忧急。这几天我巡营,包括刚才,各营所见,多有积水,水深处已近膝盖。粮秣被泡坏了,弓弩有的也快不能用了,有些兵士晚上睡觉都没地方睡,因凉潮之故,患病者亦渐增多。虽然已令各营增挖排水渠,聊胜於无耳。这雨,再要不住?”他摇了摇头,“这清河城,就不好攻了!”

“敢禀明公,仆在来的路上,察望雨情,思得了破城的计策两个,就是不知当用不当?”

李善道怔了下,说道:“玄成,你已有破城之计?”

“想是想到了两个,能不能用,尚得请明公斟酌。”

李善道忙放下茶汤,说道:“都是何计,快快说来!”

“清河县城西近漳水,东临永济渠,仆来清河城的路上,沿途所见,漳水也好、永济渠也好,俱是河水满溢,那是不是可以效关云长威震华夏,引水以灌清河县城?此仆想到的计策之一。仆来,是乘车来的,如明公所言,道路泥滑,车轮动辄陷入泥中,道路如此,想那清河城墙下的地面,必当也是如此,则若趁此久雨浸淫之下,土壤松软,可否掘城,以倾其垣?此计策之二。”入秋本已转凉,久雨之际,风入帐中,越发是凉,魏征说罢两策,喝了口热茶汤。

李善道听过魏征的这两策,有一小会儿没出声,猛地一拍案几,大笑开来。

魏征握着杯子暖手,说道:“明公思虑已定?不知仆此两策,得用与否?”

“玄成啊,方才我说你不必急来,现在我改主意了,你应该早来!你这两策,好啊,好啊!”

魏征说道:“则敢问明公,两策欲用何策?”

“这两策是你想到的,玄成,你说,何策为上?”

魏征说道:“仆之愚见,各有利弊。设用灌城此策,可省攻城,能减少将士的伤亡,然引水、筑渠,工量不小,较耗时日,且水灌入城中之后,满城皆成水泽,城内士民受害会很大;设用掘倒城墙此策,则城内受害会比较小,但将士出现一定的伤亡,仍是避不可免。”

“则两策何以为上?”

魏征说道:“仆之拙见,灌城此策,尽管可减少伤亡,却或损明公仁名,掘城此策似更为好。”

“正合我意!”李善道又拍了下案几,顿了下,又说道,“我今起义兵,乃是为解民倒悬,若反引水灌城,视生民如鱼鳖,非我所愿。玄成,便用你的这第二策!”顾盼跟着他进帐的于志宁、杜正伦、崔义玄等,说道,“卿等以为何如?”

于志宁等俱皆应道:“将军仁人爱民,此乃清河百姓之福。掘城之策,虽不免伤亡,但可减少对城内士民的伤害,仁义之举也!”

李善道很满意于志宁等的答复,大手一挥,令道:“请我两位贤兄、长史、诸位将军来见!”

不多时,刘黑闼、李文相、赵君德等络绎到至,郭孝恪在城南,到得稍晚。

待众人到齐,李善道把魏征的掘城之策,与他们说了一遍,说完,再又征求他们的意见。自是无人反对,刘黑闼等尽皆大喜,都说魏征此策,真是发人之未想,陷城之良策是也。

於是,因着魏征此策,仔细的计议过后,再次地调整了一下攻清河县城的方略步骤。

上次调整过后的步骤是:先清阻障;继攻牛大眼营;最后攻城。

经诸人此时商议,把这三个步骤,调整成为了两个。

去掉了攻牛大眼营这一步骤,简化成了清障、攻城。

具体来说,即首先,把清障的重点,重新放回到城北,接着把城北护城河内到城墙下的阻障继续清理;等到清理干净后,不论雨停没有停,都开始第二步,便是其次,开始试着掘城。

如果雨停了不说,如果雨没停,但试过以后,发现也能掘城,——毕竟,掘城不需要攀爬城墙,则就不论雨停不停了,夜以继日的,便大举掘城!

商议定下,李善道下令:“城南的清障不要停,也要继续地清,以迷惑城中,免得被杨善会诸辈猜出了咱的打算,生些没必要的波折。长史,城北接下来继续的清障,和清障之前,护城河的先做填塞,仍都由你全权负责。你若有什么需要,可直接来找我说。”

郭孝恪现在就有需求,说道:“将军,城壕内侧有守卒的羊马墙,不先把羊马墙毁掉,那城壕就不好填塞。守卒往羊马墙后一躲,弓弩齐射,填壕的兵士恐怕便就会连城壕都靠不近。”

李善道往帐中诸将身上看了看,点出了一人,令道:“五郎,给你一天时间,把羊马墙毁掉,能不能做到?”

却是陈敬儿。

陈敬儿起身应诺:“明天暮前,必将城北羊马墙尽数催坏!”

“高将军、李将军,你俩配合五郎。”

高季辅、李育德赶紧亦起身接令,应道:“诺!”

李善道之前不太了解他两部部曲的战斗力,打薛世雄部的时候,用他两部做的二线部队。也就是,他俩自投到李善道帐下到今,还没立下过什么正经的战功。

摧毁护城河对岸的羊马墙此任,说轻不轻,可以预见得到,守卒必会阻止,但也说不上是甚么很危险的任务,两人有心通过此任,以获功劳,回答的声音都是很慷慨洪亮。

已是下午,明天一早出战,陈敬儿、高季辅、李育德领令之后,先做辞出,回营备战。

又讨论了多时继续清城北壕内阻障时须当注意什么、挖掘城墙时需当注意什么的事,暮色悄然而至,李善道留诸人用了晚饭,刘黑闼、于志宁等知他与魏征也许有话说,相继告辞。

……

因见魏征有点冷,帐幕早已放下。

掌起了烛火,映得帐中红彤彤。

李善道离开主位,坐到了魏征边上,关心问道:“玄成,议事了半天,没累着吧?”

“明公,仆的病已经好了,不觉得累。”

李善道点点头,说道:“还没来得及问你,连着下雨,郡里也受影响了吧?新迁到郡中的将士家属、黎阳流民,情况何如?没什么问题吧?”

“各县民居,有被大雨坏者;亦有因外出难行,乏粮於家者。不过幸赖侯、刘两位巡检,冒雨巡行各县不歇,凡有此类,皆能得到及时解决。至於新迁的将士家属、黎阳流民,仆已请盛志亲自负责,确保他们有屋可住,有粮可食,不致受淫雨影响。明公就此,但请宽心。”

李善道点头说道:“有你玄成在郡中主持,我当然放心。”把果盘往魏征面前推了推,示意他吃,接着问道,“薛世雄父子呢?还有送到郡中的薛部俘虏,都安排如何?没甚异常吧?”

薛世雄父子,和薛部的俘虏,一起都被送到了武阳。

魏征说道:“俘虏都没甚么,遵明公之令,现由秦仪同部看管。薛世雄父子,薛万均、薛万彻还好,薛世雄却是又懊又气,心情不好得很。仆离贵乡前,探视他了几次,向他剖析了天下大势,对他好生地劝解开导,到仆动身赶来清河日时,他的心情算是好了些。”

“沙场老将,一朝成擒,心情不好,也是自然。”李善道笑道。

魏征怀中取出了一封书信,呈给李善道,说道:“明公,此公兄之信。仆离贵乡时,信刚好到县中。仆便给明公带来了。……还有两匣吃食,仆进帐时,已由李都督收下。”

是李善仁的信。

吃食,李良还没给自己说,但不用问,定还是王娇娇送的。这小娘子,从上次送了些吃食与自己后,便三天两头的,遣人送吃食而来,回头得给她去封信了,用不着大老远只送些吃的。

打开李善仁的信,李善道很快看完。

魏征见他拈着信,有沉吟之态,问道:“明公,可是黎阳有事?粮亦受大雨影响?”

如前所述,李善仁现是黎阳丞,这封书信是从黎阳送出的。

“黎阳没甚事。黎阳仓有充足的防水措施,大水都不怕,莫说雨了。是洛阳那边,有些消息。”

魏征“哦”了声,说道:“是王世充等已领兵将至洛阳的消息吧?明公,这消息,仆亦有闻。”

“这是一个消息,此外还有两个消息。一个是大雨连日,也耽误了魏公对洛阳的进攻,已经是歇战多日。原本持续地猛攻之下,单大将军、徐大郎、琅琊公、齐郡公、平原公等已拔掉了洛阳城东的数座营垒,将攻至城下,这却一歇战,有前功尽弃之忧。再一个是,听徐大郎说,魏公将有意,授我以平棘县公,以酬我歼灭薛世雄部之功,并我此前请求先攻清河之奏,魏公已知,准备令我清河若能月内速下,便就取之;若不易下,就回师黎阳,仍是转攻魏郡。”

却李善道在徐世绩那边,派的有人,彼此之间,消息互通。

李善仁信中报来的洛阳的这几个消息,就是李善道在徐世绩那边的人传送到黎阳的。

——平棘县,是赵郡的一个县。赵郡李氏出自战国时赵将李牧,是李牧的孙子广武君李左车之后,西晋时,李左车的十七世孙李楷为躲避战乱,携家迁至赵郡平棘县南,乃有了赵郡李氏这一支。李善道的父兄,自称是赵郡李氏的旁支,故此李密打算以平棘县公之封来酬赏他歼灭了薛世雄部的功劳。此却是与拜王伯当为琅琊公,走的是同一条路子。既酬了功劳,又默认了其族真是出自名族,不是冒充,拔高了其族之门第,可谓“体贴周到”,一举两得。

魏征慌忙起身,下拜贺喜:“恭喜明公,将得县公之拜。”

“玄成,你还不知我么?虚名而已,不在我意。你且坐下。”

魏征见李善道确是没甚因此高兴的模样,知他此话是真心话,少不得对李善道更生出了几分佩服,——李密的“魏公政权”,虽然到现在为止,还只能算是个草台班子,可县公,也不是任谁都能得的,且如果以后李密真的成了事的话,那这个县公的含金量就更高了,魏征自问之,若是他得了县公之拜,他能像李善道这般淡然么?他恐怕就做不到!

便应了声是,回席坐下,他没有蓄须,摸了摸下巴,不再说拜县公此事,转到了关於李密的另个消息上,说道:“若能月内速下,便就取之?明公,这离月底已没多久了啊。”

“不错。所以玄成你来的及时啊!明日,我亲督催羊马墙,两天内填塞城壕、清净阻障,即掘垣攻城!”

魏征说道:“适才用饭时,听司马等说了明公的几条攻心之策,委实高明。仆受启发,另思得一策,似亦能起些微瓦解城中士气之用,敢献明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