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刘仪同十日拔城

迅捷如电,掠过营壕,四五支箭矢,射向苏定方!

身上穿着铠甲,兜鍪已经除去,而这四五箭,俱是朝他脸上射之。

好个苏定方,电光火石之间,反应敏捷,急往后仰。

那四五支箭矢几乎是擦着他的脸射过去了。

带起来的劲风,把他的脸皮都擦得生疼。

苏定方起身之际,反手已把自己的弓抄起,另一手摸出了箭矢。身子在马鞍上重新坐正,箭矢搭在了弓上,他叱了声“好奸贼,偷袭”!开弓放箭,箭奔张竖眼而去。

张竖眼挥动劲弓,把苏定方射来的箭矢拨开,哈哈笑道:“好小贼,倒是躲得快。”

偷袭失败,张竖眼自知此事,自己做得不地道,再留下只会挨骂,又见苏定方的那百骑从者皆已拨马往这边赶,便一夹马腹,带着他的从骑,留下几道尘土,泼剌剌地驰还营去了。

隔着营壕,追肯定是没法追,苏定方大骂了几句,也只能看着张竖眼等还营罢了。

城墙靠不近,张竖眼又还去营了,带来的劝降书信如何是好?

苏定方止下骂声,寻思了下,将那十来封劝降的书信取出,分与从骑,令绑在箭上,射到营壕对岸,权且算是完成了李善道交给他的任务。除此以外,也确是没别的办法可用。

瞧着箭书全都安然地落在了营壕对岸,苏定方不再多留,率引从骑,即还武城。

他和从骑离开后,张竖眼又出营来,将箭书拾起,派人送去城中,毋庸多言。

只说连夜行路,途中让坐骑休息了半个时辰,次日上午,回至了武城外的大营。

离营还有数里地,就听见喧乱之声。

到营近处,望见大营西边的几座小营辕门处,一队队的兵士各随着本团的军旗,鱼贯而出。

东边骑营外平坦的野地上,几个骑团校尉的将旗,参差的招摇风中,每旗之间隔着一段距离,亦有营中的骑兵牵着马,从营里出来,分别到本骑团的旗下集合。

侧后的辎重营里,一辆辆的粮车被从营中推出,又有云梯、专车、填壕车、虾蟆车、投石车等也都推将出来,整整齐齐地列於道边。

在大营辕门口,验过将令,进到营内,苏定方等放眼四顾,偌大的大营中,亦一片忙碌景象。

苏定方令随从百骑自还,牵着马,避让着营道上来往的兵士、辎车,带着满心的狐疑,赶去李善道的帅帐缴令。到了帅帐外,百余亲兵环帅帐警戒,十余个将校披挂铠甲,列於帐前。

正待近前,苏定方瞧见帐幕打开,李善道、刘黑闼、李文相、赵君德、张升等从帐中步出。

像是有军令要下的样子。

苏定方就停下了脚,拉着马,且在警戒线外等候。

……

时已七月下旬,按后世西历,八月底、九月初时。

上午的阳光晒在李善道的身上,清凉中带着点惬意的温暖。

他略举目,望了下蔚蓝的天空,见那白云朵朵,随风悠然,却秋高马肥,正是打仗的好时候!

昨天刘黑闼进言,建议既然杨善会要做乌龟,已是三次用计,俱皆不成,那就干脆别再想着用计,直接开干吧。

考虑到一则,不知李密的回令会是甚么,会不会仍然要求本部转攻魏郡;二则,打薛世雄营这一仗出现的伤员,现已都送到了武阳;三则,趁着这段“用计”的时间,并也已赶制出了一定的投石车、云梯等攻城必须的大型攻城器械,加上原本已有的,攻城的战前准备基本亦已完妥;四则,黎阳的主力兵马,大致也都已在郭孝恪的亲率下,到了堂邑,随时可以北上参战,於是李善道从谏如流,就接受了刘黑闼的建议,决定了今天即开始向清河城进军。

此援窦建德,从黎阳带出来的兵马共两万四五千数,去掉伤亡,现可用的约两万三四千。

又这两万三四千步骑中,约有三四千兵,现分散在永济渠以东的各县,由王须达统一指挥,这三四千兵暂不用到清河县城参战,李善道昨日做出今日进军清河的决定后,已给王须达去令,命他只需把永济渠以东的各县看住,使尚未投降的那几个县,不能来援助清河城就行。

再去掉留守漳南、武城两县的各三四百人,李善道准备投入到攻清河城此战的兵力,也就是总共两万人上下,——当然,这是没把郭孝恪所带之黎阳新兵算在内的情况下。

这么多的兵马,加上大量的辎重,不好同时进军。

武城县城离清河县城才百来里远,官道只有一条,如果同时进军的话,可能前部已到清河,后部还没出发,所以最好的进军方式是分为至少两到三部,相次进军。

李善道昨天已经选好了先行出发的部队,由刘黑闼、陈敬儿率领,共五千步骑,今日出发,——就是苏定方适才在大营外时看到的那些出营集合的步卒、骑兵;刘黑闼这一部兵马之后,是辎重部队,由张升、罗忠率领,也今日出发;余下的一万五千人,他自领之,明早出发。

如前所述,在驻地(军府)时的层级编制,和行军作战时的层级编制是是不同的。

在驻地(军府)时,是以团为骨干编制;一个团才两百人,还没有后世的两个普通连的兵员数多,单只驻扎、日常操练时,固是已足以起到管理兵士之用,然若当战时,显然就不足以做为一个“作战单位”使用了,是以,行军作战时,就需在团以上,再编一个行军“大团”。

这个“行军团”的人数,没有固定之数,属於临时的作战编制,通常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编。

比如杨广征高句丽时,兵马众多,打的又是灭国之战,所以他编的“行军团”就大,骑兵两千人一团,步卒八千人一团。

李善道这一回打清河,不算郭孝恪部和王须达统领在外之部,共计打算动用的兵马才两万人,而且打的也不是灭国之战,只是一个清河县城,是以,他当然就没必要编这么大的行军团了。

上次攻薛世雄营时也编行军团了。

打薛世雄营这一仗,共编了大小十好几个行军团。

最大的团是陈敬儿所率攻其西营之团;次则是萧裕所率,截於营北之团和高曦所率之两千人的预备队团;其余的多是两团四百人编以成为的一个行军团,如董法律、王须达所领的都是这样的团,专门负责某段营墙、某片营区的进攻。

这一次,根据攻清河城和攻薛营,作战环境上的稍有不同,在行军团的编制上也做了些变化。

决定不再编陈敬儿所率的那样,担负了某个方面的进攻之任的数千人之大团,因为用不上。

但同时,也不再编只以两个团为一组的行军团,因为清河城的城防远远比薛世雄营坚固,如果仍然只以四百人为一行军团,李善道担心可能兵数会有些不足,当调某行军团上阵,把之投入战场后,也许会伤亡太快,不太好能够在相对较长时间内,一直保持猛烈的攻势。

故此,经与刘黑闼等的商议,李善道决定,这次打清河县城,按三种标准来编行军团。

一种是,少数团,如预备队团,仍以两千人的规模来编;一种是,多数团,或者说,就是用於攻城的主力部队,按五个团,即千人的规模来编为一行军团。

以上两种是步卒团,再一种是骑兵团了,李善道部的骑兵缺乏训练,这一仗也没打算用他们,便仍保持他们原本两百人一团的编制;另外还有萧裕部,也保持他原本千骑的行军团编制。

此际肃立於李善道帅帐前的这十余将校。

便是已任命下去的今日出发的这五千步骑中的各个行军团的团将,以及辎重部队的主要军将。

陈敬儿、罗忠这两位副将,也在其内。

今日出发的这五千步骑,以刘黑闼的部曲为主,故这几个行军团的团将,多是刘黑闼部的部将;辎重部队的护卫人马,以张升部曲的为主,因则多是张升部的部将。

但李善道与他们早就很熟悉了,李善道处事公正,赏罚严明,无论本是谁的部曲,只要在他手下立了功,他不分远近,一概论功行赏;又或不论是谁触犯了军纪,他亦一概明察秋毫,绝无徇私,是故,刘黑闼、张升等的部将,於今对他也早是敬畏服气。

见李善道在刘黑闼、李文相等是随从下出来,陈敬儿、罗忠和这十余军将不约而同,把原就笔直的背脊,又挺了一挺,继而行军礼,齐声说道:“末将等拜见大将军、诸将军。”

李善道摆了摆手,叫他们免礼,环顾了下这十余军将,言简意赅,开门见山地说道:“诸位将军皆我军中勇将,今劳我刘贤兄统你们各部,先行赴清河。到了城外后,不必进攻,做好戒备,先先择地筑营即可。候我率主力到后,咱再攻城。杨善会号称能战,然薛世雄部已被我军和窦公部联兵,一战歼灭,他杨善会凭一个清河城,难道就能把我等挡住?君等勉力!”

陈敬儿、罗忠和这十余军将无不斗志昂扬,同声应道:“敢不竭勇,攻陷清河!”

“四郎、五郎,悉心佐助我刘贤兄和张将军,一切悉从刘贤兄与张将军之令。”

陈敬儿、罗忠恭声应诺。

李善道转身,向刘黑闼、张升拱了拱手,笑道:“贤兄、张将军,就劳你两位先行一步了?”

张升应了声是,说道:“将军,还有就是民夫的事,现辎重营的民夫仅够推运粮车、投石车等使用,筑营、仗打开后的搬运伤亡等务,需要更多的民夫才成,漳南的民夫,请务要催促。”

昨天做出今日进军的决定后,李善道给武城令下了命令,命令他紧急征募民夫。征了多半天、一夜,征募到了数百人,勉强够暂时所用。不过,命漳南也征募民夫的军令已给漳南传去。

李善道笑道:“将军放心吧,民夫,一个也不会少你的!”

刘黑闼重重地拍了下张升的肩膀,说道:“老张,你没别的毛病,就是好操闲心!有我贤弟安排,你还怕民夫不够你用?就你这份好操心,我贤弟任你掌领辎重,真是没任错人。”

张升吃痛,肩膀往下低了低,没甚可说,摸了摸胡须,笑了笑而已。

刘黑闼说道:“贤弟,快中午了,各部都集合差不多了,俺与老张这便启程吧。”

遂把刘黑闼、张升和陈敬儿、罗忠,并一干先行的团将等,李善道亲送出营外,直到看着他们登上临时搭起的行军令台,一道道命令下去,已集合完毕的各部陆续开拔,才返将身回营。

刚入辕门,瞧见了苏定方。

苏定方赶紧上前,把自己去清河送降书的经过,细细地禀与了李善道。

听他说完,李善道嘿然稍顷,说道:“‘言降者斩’,杨善会守城的决心不小啊。这张竖眼,却也狡诈,险些伤了你!不过不要紧,明天咱主力就南下,定方,到时给你报仇的机会!”

“将军,已决定要攻清河了么?俺到清河城外后,仔细看了城防,这清河的城防……”

李善道说道:“怎么了?”

“诚如将军所言,当真是固若金汤。今往攻之,怕不易拔!”苏定方年轻的脸上,满面忧色。

李善道笑了起来,说道:“定方,你年纪轻轻的,将门虎子,怎还无我黑闼兄胆勇气壮?”

苏定方不解李善道的意思,问道:“刘仪同?”

“攻清河的决定,是昨天做出的,我刘贤兄与我说了甚么话,你可知道?”

苏定方怎会知道,问道:“敢问将军,刘仪同说了甚么?”

“他说,挟大胜之威,以偏师而便席卷清河诸县之势,有把握十天之内,必下清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