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一百一十九章 闻渊扣关乡情起

刘神婆懵懵懂懂,被带到窦建德的王府,屁股尿流,又被窦建德吓得唯唯诺诺,几句应承下来,结果得到了不菲的赏赐,稀里糊涂地又被送回了乡中,名声且因此而大了,整个过程如在梦中,也算是无心插柳。回到家中,她真心信了她所谓的九天仙子三分不说。

只说接连几天,李善道、窦建德两部兵马休整,窦建德日日设宴,与李善道等庆贺欢饮。

薛世雄部已被歼灭,但是王世充等援洛阳的兵马还在向洛阳开进,李善道饮宴之余,密切关注王世充等部兵马的进军情况,以及李密攻打洛阳的进展。

王世充等和洛阳的近况消息,尚未确切得报,一个急报,从西边加急传来。

却是李渊打着尊立身在长安的代王为帝的旗号,任命了其四子李元吉为太原太守,留守晋阳宫,后事悉委之,他自己则亲帅甲士三万,誓众过后,已离开晋阳,传檄郡县,向长安挺进!

急报送来前,他已经兵到西河郡。计从李渊举兵,到现在为止,总共只不过才过了一个多月,他居然就已开始向长安进兵,并且兵马已到西河郡了,其速之快,令人目不旋接。

速度快,为招揽人心,出手也慷慨大方。急报中说,他在西河慰劳吏民,赈赡穷乏,民年七十已上,皆除散官,其余豪俊,随才授任,口询其能,手注官秩,一日之间,任官千余!授的官太多了,告身都没有,得官者取其手书之官名以为证明而已。——简直比李密还要过甚。

李密自称魏公后,在任官授爵上也很大方,但他所授的多是爵、散官,比如郡公、县公、仪同以上的武散官、散号将军等等,而在正儿八经的实授官职上,他远没有一日授千余这么多。

“这是在撒米喂鸡么?”李善道能够理解李渊为何这么干,但只西河一郡的士人、豪强,一日间就授了千余官?这也未免有点夸张。

刘黑闼对李渊的疯狂授官,没有甚么兴趣,他感兴趣的是李渊去打长安,挠着胡须,歪着头瞅着李善道拿着的急报,说道:“贤弟,李渊这厮只带了三万兵,这三万兵说不得还是虚数,实际能用之兵可能三万不到,他就敢去打长安?俺可听说,关中四塞之固,他能打进去么?”

李善道当然知道,李渊的确是打进去了。

“历史的齿轮,在这一刻,缓缓地开始运转了么?”李善道肚皮里嘀咕着,嘴上答道,“庞玉、霍世举引关中精锐,已在洛阳,关中现或颇空虚,李渊既然敢打,他当是就有一定把握。”一种迫急之感,翻在胸中,他放下急报,目视刘黑闼,说道,“贤兄,我有个事想问问你。”

“贤弟,什么事?”

李善道缓缓问道:“薛世雄部已被歼灭,敢问贤兄,可起还乡之思了么?”

刘黑闼怔了下,旋即明了其意,一拍案几,哈哈笑道:“就等贤弟的这句问了!打完薛世雄当日,俺就思乡之情,不可抑制!无奈窦公实在热情,连日饮宴,使俺不好开口。”

“贤兄现在好开口了么?”

刘黑闼说道:“今日就向窦公辞行,贤弟以为何如?”

“数日休整,你我部曲皆已精满锐足;所得甲械之缴获,也悉已分与诸部各营;所得战马,你我也已抽够了能骑之士;而下唯一需安排的,是伤员,我检点过了,除掉轻伤可随军者,重伤员,各营合计,共二百一十四人,这部分重伤员,可先安置在乐寿;又,并已传檄郭长史,请他一面受卫县之降,一面调兵北至堂邑,且也已令下玄成、敬嗣,令他们亦到堂邑,准备接收俘虏,贤兄,万事俱备,於下是只等兄泛起思乡之情,你我即可挥师南下清河!”

还师到乐寿后的这几天,李善道、刘黑闼不是只每天吃酒,两人也做了很多事情的。

主要就是李善道说的这些。

别的无须多言,“传檄郭长史”、“已令下玄成、敬嗣”云云,具体指的是三件事。

两件与郭孝恪有关,一个是,高季辅已给他在卫县为卫县令的兄长去了封信,让他的兄长不用再等着投降李密,现即可以向李善道献城投降了,是所谓“受卫县之降”;一个是杨善会能战的名声,李善道、刘黑闼也知,为保证更大的胜算,两人经过计议,决定采取两路夹攻的战术,一路便是他们这一路,是主力,另一路,打算从武阳郡最北边的堂邑出兵,作为偏师,因这就需郭孝恪调部分现在黎阳的驻兵,北上到堂邑集合待战,是所谓“调兵北至堂邑”。

一件需要魏征、秦敬嗣来办,就是俘虏这件事了。四五千俘虏,不经整编,没法用,李善道、刘黑闼这下清河,是要去打仗的,这么多的俘虏没法跟着,不像重伤员,人数太多,也不好留在乐寿,所以就需先送到武阳郡安置,即便是令魏征、秦敬嗣也去堂邑,“准备接收俘虏”。

“俺这思乡之情,贤弟,已是如决堤之水,快要喷涌而出!”刘黑闼笑着起身,说道,“那就这么说!贤弟,要不你我现就去谒窦公,向他提出辞行?明天,你我就率部南下!”

“贤兄想好怎么与窦公说了么?”

刘黑闼说道:“俺就实话实说。”

“哦?”

“俺就说……”刘黑闼挠着胡须,狡黠一笑,“俺想念家乡了,打算回家乡看看。”

要说起来,李善道、刘黑闼欲打清河,好像是没有必要与窦建德说,其实不然。

两个原因,一则,清河北与平原、信都接壤,至少其接壤地区,是窦建德的势力范围;二则,漳南又也是窦建德的家乡。於情於理,打漳南、打清河之前,都得先给窦建德打个招呼。

这也是为何早前就打清河此事,李善道原本的计划是与窦建德联兵。

现在自是已经不需要联兵了,窦建德系是在李善道的援助下,才歼灭的薛世雄部,那李善道凭此得些好处,自取清河,在李善道、刘黑闼想来,窦建德当也是无话可说。

——话到此处,不妨再多说一句,刘黑闼的确是昔年在乡中时,每当赌输之后,不少受窦建德的救济,救济之恩,他是要报,故打薛世雄时,他以李善道军中“亚将”的身份,主动愿为先锋,领突击队去打辕门,可清河郡这么大的一个利益,能自得时,他当然亦是宁愿自得。

便李善道、刘黑闼两人,前去见窦建德。

一如两人之料。

窦建德明显听懂了刘黑闼“打算回家乡看看”这话的话外之意,然却非但没有半句不愿、或者想要插手的话说,反而在再三挽留他俩多在乐寿待些时日不成以后,还豪爽地从其军得自薛世雄营的缴获中,拨出了若干甲械、百匹战马,送给了他两人,又向他俩保证,一定会用最好的医生,照料他俩暂留在乐寿的军中之重伤员,又并还问他俩,需不需要自己派兵相助。

甲械、战马推辞不掉,可以收下,尽心照料重伤员之情,可以多谢,派兵相助,就不必了。

当晚,又是半夜酒宴。

第二天,李善道军令传下,各部拔营,便辞别了窦建德,南下清河。

窦建德领着他的一干文武,送出十余里之远,方才折回。

回到长乐王府,窦建德立刻军令亦下:命令董康买为将,引休养好的精兵五千,往取河间县城!同时,令驻在长河县的张青特,送李善道部出了长河后,时刻打探李善道部的进战状况。

……

依旧是曹旦、齐善行两人作的礼宾随行,到了长河,停了一日,先令张升引卒千人,乘坐船只,走永济渠水路,送俘虏去武阳郡,随之,李善道、刘黑闼就再与曹旦、齐善行、张青特等相辞,两人引部,即出长河,从永济渠的东边渡过永济渠,径直杀向漳南。

离漳南,只有四五十里地远。

行军一日,已到漳南城外。

李善道选下筑营地点,令各部筑营,然后与刘黑闼、李文相等将,往视漳南城防。

却一众人骑马才到漳南城东,正要观望之时,两三骑从筑营的方向,疾驰而来。

马蹄清脆的声响,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俱皆转头去看。

来的是于志宁和两个从骑。

李善道没带于志宁同来,把他留在了军中,负责辎重等的安顿等务。

“司马?你怎么过来了?”

于志宁勒马止下,将一道书信,呈给李善道,说道:“将军,洛阳的檄令。”

李善道能感觉得出,打完薛世雄这一仗后,于志宁对他的态度似有改变,没再像以前那样拒人千里之外了,和他再说什么事的时候,就比如适才令他负责辎重等的安置时,他不再只是像以前那般,只是不轻不重的,“淡淡的哼唧两声”,而是颇有点了恭谨从令的意思。

不论干什么,要想使人服气,还是得靠实力!

却对于志宁态度的转变,李善道知道,如果他的态度也随之改变,像于志宁这种“淡淡的”士人,有可能反会尴尬,未免不美,因是这几天来,他一直只当未有察觉。

这时亦然如此,他接住檄令,没多说什么,只在看见封泥完好后,依旧是像此前对待于志宁一般相同,以礼敬、不失亲热的语气,随口笑与他说了句:“往后再有檄令、军报,我不在时,司马但可先打开一阅,以免若有急事被耽搁。”打开檄令,看不几行,面现沉吟。

刘黑闼问道:“贤弟,是翟公、徐大将军的令,还是魏公的令?”

“魏公的令。”

刘黑闼笑道:“是不是接到咱们的捷报了?贤弟,檄令中给咱什么奖赏了?”

“咱们的捷报,魏公在下此檄令给咱们时,还没收到。檄令中说的非是此事。”

刘黑闼问道:“那是何事?”

李善道把檄令递与刘黑闼,摸了摸短髭,顾看李文相等,说道:“魏公令我等,薛世雄部精锐三万,破之估计不易,若一时难破,亦不必心急,阻之使其不得南至洛阳即可;而若有战机得之,竟将之击退,便还黎阳,用兵魏郡。”

这道檄令的内容虽然分两个部分,一个是打不过怎么办,一个是打过了怎么办,然其内之重点,众人却都能听懂,不在前半部分,而是在后半部分,亦即,是在“用兵魏郡”这个部分。

什么意思?

李密怎么洛阳还没打下,就操心起魏郡的事儿了?

李文相、刘黑闼等彼此相顾,俱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莫名其妙。

李善道却很快就想到了李密下此令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