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八十三章 腹心武阳宜贤领

上书已经打开,李密知道,这应是祖君彦等已经看过。

祖君彦等作为李密现最亲用的幕僚,凡有上书,李密为示对他们的信任,允许当自己不在的时候,由他们先看。看完以后,再以轻重缓急之不同,报与己知。

刚在校场,接到的李渊造反、赵佗献郡的这两道军报,亦是祖君彦等先看过,看后转报与他的。——很显然,祖君彦等明显地是认为,李善道的这道上书,没那两道军报重要。

李密便拿起李善道的上书,喝着蜜糖,看阅起来。

上书的内容不少,林林总总,四个方面之多。

李密细细地看阅一遍,看罢,将上书放下,盛蜜糖的玉杯也放在了案上,抬将起眼,举视诸吏,主要是问祖君彦、柴孝和,说道:“这道上书,卿等已经看过了吧?”

祖君彦、柴孝和等答道:“臣等已经看过。”

“难得李将军身在河北,心挂洛阳战事,请献粮、军械、新兵与我。一片忠心,很好。可回旨一道,许其所请,给以嘉赏。”

祖君彦等应诺。

“李将军上书中,又言到,他本是为赵君德报仇,出兵的武阳,结果武阳却闻风而降,於今全郡尽得,请我选任良臣,接管武阳。……卿等既已看过他的上书,就其此请,可已有议?”

祖君彦说道:“回明公的话,李将军此请,臣愚见,可作嘉奖,但至於其请,‘任良臣,以安武阳’,似宜暂无须听。李将军先拔黎阳,继取武阳,固是大扬我大魏天威,弘展明公仁德,然当前之际,我军之要,不在河北,而在洛阳。倘使选贤臣以赴武阳,或将分攻洛阳之力。

“臣愚见,可依近来旧例,武阳郡,暂便委李将军掌之可也。”

堂下另一人,却有不同的意见。

这人也是李密的记室,便是邢义期。

他说道:“明公,臣以为,李将军此请,可以允之。”

李密“哦”了声,目转於他,没有接腔,只是等他继续往下说。

邢义期说道:“明公,虽然近来,只要有献郡、献县以降从者,明公宽厚,通常都仍是用所献之人,暂领其所献之郡、县,可是李将军这件事,却与‘旧例’有些不同。”

“哪里不同?”

邢义期说道:“武阳郡,东接东郡等河南道诸郡,北接清河等河北道诸郡,西经魏郡,与并州连通,是为西峙太行,东连河济,根本河北,而襟带河南者也,南下则又与洛口城遥而相对,委实冀、豫之腹心,洛口之北藩也!这等要地,自与之前从附明公的那些郡、县不同,理当明公亲择良臣,往镇抚之。此其一。李将军已得明公任为黎阳留守,今若再用他领牧武阳郡,职务该再怎么给他任命?此其二。综合此两点,臣敢献言,李将军此请,明公宜可允。”

“冀、豫之腹心”,这个对武阳郡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

“李善道已得任黎阳留守,若再用他领武阳,职务该再怎么任命”的疑问,更是触动人心。

尤其是把这两条放到一起看时,邢义期未有明言的担忧,已是昭然若揭。

武阳郡的战略地位如此重要,李善道手里头,现又已有黎阳仓,那么如果再把武阳郡任给他,随着时间的发展,一手有粮,一手握着“冀、豫之腹心”,占据要地,李善道会不会尾大不掉?又甚至说,他会不会起异心?——须知,还有一个“第三”,邢义期没有说,但李密等人心中都有数的,就是李善道的身份,他不是寻常的从附之士,他是徐世绩的老乡亲信、是翟让的嫡系人马!三条合在一块儿,武阳再让他暂掌,对李密可能就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了。

那既然如此,何不就顺水推舟,同意李善道的请求,在起后患之前,派个亲信的人去掌武阳?

邢义期的分析、建议,从这方面说,比祖君彦的建议,似是更加正确。

……

实际上,李善道这道来书所报之“用兵武阳,攻下武阳”的这块内容,李密已是早知。

郭孝恪已经给他上过书了。

所以,有关武阳郡的接管、人事安排等事宜,李密亦是已有斟酌。

不过,他现在还是处在犹豫不决的状态,具体怎么安排武阳郡为宜,他还没有完全想好。

——没有想好的缘故,正是因为邢义期说的那些。

这会儿,分别听完祖君彦、邢义期的建议,李密抚摸着胡须,沉吟不语。

祖君彦再次进言,说道:“明公,邢君所言诚是。武阳郡的战略地位确很紧要,李将军也已被明公任为黎阳留守,然以臣愚见,毕竟现今洛阳才是重点。已得军报,隋之监门将军宠玉、虎贲郎将霍世举,奉昏主之诏,领关中之兵,已经在援赴洛阳途中,不日即到。这个时候,需要我军上下,齐心一力,才能尽快地将洛阳攻克。故当此时,实不宜分心武阳!”

“齐心一力”之句入耳,李密的神色,微微一动。

这句话,潜台词显是指的“翟让”为首的瓦岗本系部曲。

确实如此,尽管在得了裴仁基的投降后,李密的实力已经大涨,可要想攻下洛阳,还是离不开翟让等与李密“共志成城”,离不开瓦岗本系部曲的听令进战。

那么,在这个时候,如果不把武阳郡暂任给李善道,会不会引起翟让、徐世绩等的不满?

李密不禁回想起了前几天,在洛阳前线时,与翟让的一次见面。

前线烽烟滚滚,战事胶着,在那次的见面中,翟让却没谈战事,反而像是不经意的,提起了李善道攻下武阳这件事,——他说,是听徐世绩说的,问了李密一句:打算怎么安排武阳郡?

李密当时以尚未接到李善道的报捷为由,没有做确切的答复。

翟让便又跟了一句,夸奖李善道智勇兼备,说若用他留掌武阳,必能合意。

现在看来,由翟让的这句话,可以得出一个判断:如果不用李善道留掌武阳郡的话,翟让、徐世绩说不得,已不是会不会不满,而将会是肯定非常不满!

抚摸着胡须,目光在堂中的诸臣身上一一转过,李密在邢义期的身上多留了片刻。

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

这件事发生的有段时间了,发生在本月上旬时,李密听说,不知为何,翟让对邢义期很不满,就找他去赌钱,邢义期去得晚了,翟让丝毫情面没给,收拾了他一顿。

邢义期可能是因为面子,没将这事禀与李密,李密是从别人处听得的。

则这邢义期,适才的那番进言,虽然有道理,可他会否是在以此含怨报复翟让?

思绪延伸,李密又想起了才刚接到的那道急报:李渊反了。

李渊是个劲敌,绝不能小看,要想在这场竞逐隋鹿的激烈抢夺中,率先夺取天下,万不能以现已得之地盘、势力自满,必须要尽快地打下洛阳,以获取更高、更多的政治声望才成!

不错!祖君彦说得对!

当下的重点,且是唯一的重点,是洛阳。

只要能“齐心一力”,尽快地将洛阳打下,一个武阳郡,就先任给李善道,又有何妨?

李密捋清了思路,不分主次、瞻前顾后,为小利而坏大事,此庸主也所为也,岂会是他李密所会为?他不再迟疑,做出了决定,说道:“李将军先为我拔取黎阳,继取武阳全郡,扬我天威,宜当重赏,给以重用。便下令旨,令他以黎阳留守,兼领武阳郡太守。”

邢义期还想进言。

李密摆了下手,不让他再说了,又看了下李善道的上书,说道:“李将军上书中禀言,此取黎阳、武阳郡,刘黑闼、赵君德等皆有大功。赏罚严明,此治军之本也。擢……,刘黑闼、赵君德现任何职?”

称魏公后,李密封赏的人太多了,像刘黑闼这样的“小角色”,他压根就不记得授与何职了。

祖君彦禀道:“刘黑闼现任车骑将军;赵君德系新从之将,尚无授任。”

“加刘黑闼上仪同三司;授赵君德车骑将军。”李密顿了下,接着说道,“李善道连战有功,加大将军。及其他於此两战中的有功将士,卿等依李善道报上之名、功,依制封赏。”

车骑将军是五品将官;“上仪同三司”是勋官,从四品。

勋官是北周旧制,专用来奖励有军功的将士。

“大将军”也是勋官,正三品。李善道的本官右武候将军是从三品,勋官得任三品,也算是个升阶了。——只以为品级而论,“大将军”已是和徐世绩的右武候大将军同品级。

刘黑闼、赵君德的得以加封、授任,无甚出奇。

李善道得加封“大将军”,这就有点说道了。

祖君彦等心领神会,俱皆应道:“诺!”

命令已下,只待祖君彦等这些记室,把令旨拟好,李密过目后,便可落印下传。

见李密将李善道的上书放到了边上,祖君彦提醒他说道:“明公,李将军上书中,还提请了一事,请求明公减免武阳郡一年的赋税。李将军此请,何以回旨,敢请明公示之。”

“你不说,这事儿我都忘了。允了便是。”

祖君彦应诺。

李善道这道上书,到此已是处理完毕。

把黎阳仓、武阳郡都给了李善道暂掌,是否会引起日后的麻烦,都已是日后的事了。

现在,李密要集中全力,攻打洛阳!

他相信,只要洛阳打下,一切的而下的麻烦、日后的麻烦都能迎刃而解。

已经没有心情在洛口城继续待着了,李密顾视众臣,令道:“明日还洛阳,务尽快攻拔此城!”

众人凛然应诺。

一人起身,行礼说道:“明公,洛阳虽重,久攻不下,臣有一议,敢进与明公。”

李密看之,是柴孝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