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八十一章 黄马大槊溃阵出

刘黑闼、赵君德抬起脸来,等他来说。

李善道慷慨地说道:“贤兄、君德兄,咱们的上书,送到洛口城后,魏公会怎么降旨,怎么安排武阳郡,兄等不知,弟亦不知!然两兄之忧,弟皆明了。在这里,弟给两位兄长做个保证。倘若魏公以为你我兄弟不堪任,另择贤将来掌武阳,便一切都不再说;虽然弟与徐大郎交好,而若魏公竟独留愚弟在武阳,愚弟岂贪利轻义之徒?也一定会与两位兄长共进退!”

不得不说,这几句话,掷地有声。

李密关於武阳郡的安排,有三种可能出现。

一种是把他们三个都留下,一种是把他们三个都调走。再一种,赵君德在兴洛没有背景,刘黑闼在兴洛的靠山不高,都不能与李善道比,也有可能李密会留下李善道,调走他两人。

前两种可能性,无须多说。

但如果真是出现了第三种可能性,李善道的这一番话,那就说得很漂亮了。

刘黑闼、赵君德相顾一眼,齐齐说道:“贤弟最是重义,愚兄焉会不知!”

“共进退”隐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是如果都调走或都留下,是“共进退”;一层是如果只留下李善道,他此语等若是许诺刘黑闼、赵君德,他会尽全力,争取使刘黑闼、赵君德也留下。

有了李善道的此诺,赵君德就放下心了。

他在兴洛一点根基没有,遂不再多言。

刘黑闼却又说道:“贤弟,你愿与愚兄共进退,足见贤弟重义之情。唯以愚兄之见,然若因愚兄之故,令弟不得留掌武阳,愚兄亦过意不去。兄之愚见,徐大郎那里,弟何不多多沟通?”

“贤兄宽心,弟知道怎么办。”

刘黑闼说道:“贤弟机敏,贤弟办事,愚兄自是无忧。”摸了下胡须,喝了口茶,瞧瞧李善道神色,笑道,“贤弟,另外还有个事儿,愚兄想问问你的意思。”

“贤兄请说。”

刘黑闼说道:“打下元城后,得了降卒千余。贤弟,这些降卒,你看怎么处置?”

“敢问贤兄何意?”

刘黑闼轻轻拍了下案几,大方地说道:“城,尽管是俺打下的,咱兄弟义气深重,俘虏、缴获,俺却不能独占。这千余降卒中,有三二百是县卒,也就算了,没甚鸟用,剩余的府兵,能顶些用处,俺的意思是,这近千的府兵,咱兄弟把他分了!”

元城有府兵,这事儿李善道早知道,刘黑闼打元城时,李善道还叮嘱过他不要掉以轻心。

但是府兵的事儿,元城打下来后,刘黑闼却是一字未提。

早不提,晚不提,这个时候提出来,愿意与李善道、赵君德共分,缘由何在?无须多言!

李善道哈哈一笑,说道:“兄如不说,我倒是忘了。贵乡,也驻有些许府兵。这样吧,贤兄、四郎,咱便把两处的府兵合在一处,将之平均分了!两位兄长,以为如何?”

刘黑闼、赵君德俱道:“就按贤弟主意来办!”

分瓜府兵,只是刘黑闼的“投桃报李”,一段小小插曲。

掠过以后,仍旧话回“给李密上奏书”此事上。

李善道与刘黑闼、赵君德细细议了一下,这道给李密的奏书,该怎么写、怎么上。

经过半个来时辰的讨论,最终定下,奏书的内容可包含四块。

首先,将打武阳郡的原因、经过,禀与李密,——李善道等打武阳这事,李密肯定是已经知道了,但他已经知道是一回事,正式地再向他禀报一下,是另一回事,是为臣者该有的本分。

其次,将李善道和魏征商议定下的,献新兵、军械、粮秣给李密这件事,也写进这道奏书中,——献新兵等给李密此事,李善道和魏征商定下后,因为接着就是打元城、魏县,又接着是促降郡中未降之诸县,是故此事,迟到今时,还没有付诸落实,现在可以落实了。

再次,就是以为人臣者当有的恭敬态度,恭请李密尽快择拣治郡人选,遣来郡中。等治郡人选到后,李善道、刘黑闼、赵君德就可“功成身退”,还回黎阳仓了。

第四,顺带嘴的,向李密提个建议,为尽快能够为李密收揽到武阳郡的民心,不妨可以格外开恩,允武阳郡各县百姓,明年不用交赋税;并及,征募武阳郡的士人,到兴洛任官。

四块的内容,从第二条,到第四条,都是李善道提出来的。

刘黑闼、赵君德皆无异议。

四块内容定下,事不宜迟,李善道便请了魏征、于志宁来,先给刘黑闼,正式地介绍了一下,这就是他新任的本部长史、司马,随之,把写奏书的任务委给了魏征。

一道奏书而已,魏征构思都不用构思,当场铺开笔墨,笔走龙蛇,倏忽已成。

李善道取之看罢,甚是满意,即令当日送走。

与这道上书,一起送去兴洛的,还有李善道亲笔写给徐世绩的信,和送给徐世绩、翟让、单雄信等的礼物。

刘黑闼今天是刚到,李善道少不了晚上设宴,唯上书到兴洛后,李密会降下什么样的旨令,众人现都还没有数,这一场酒,各怀心事,喝得痛不痛快,就不好说了,且也不必赘叙。

……

五月下旬这日,李善道的上书、给徐世绩的书信被送到了洛口城。

洛口城,刚建成未久。

以兴洛仓为核心,周回四十里,占地甚广。

也亏得一来,兴洛仓粮食充足,不缺粮食;二则,这几个月,奔来就食求粮的饥民越来越多,只长期滞留仓外的就达数十万众,劳力亦不缺;其三,周回尽管四十里,不是建了足足四十里的城墙,兴洛仓位处在一片被丘陵、谷地、河流环绕的高地上,只需在关键的隘口堆起墙垣、建成关卡即可,负责建城的田茂广,这才能在李密称魏公后的短时间内,便将城建成。

专门为李密、翟让等高层,建了一片办公和住宅区。

虽是仓促起建,田茂广很用心,选址选得很好,离兴洛仓不远,也是在块高地上,居高可以眺远,遇险足以据守,只要控制住几个制高点,就足能应对这块高地外部突发的情况;办公和住宅的建筑也都建得很好,或称不上富丽堂皇,然亦雕梁画栋,内之陈设,皆甚精美。

不过,李密现没在此处。

他正在高地不远处的一片大平地上,观看一支部队的演练。

这片大平地,是洛口城里的几个大校场之一。

校场上演练的这支部队,是一支轻骑兵。

说是轻骑兵,但不是人马俱不披甲的那种轻骑兵,而是相对於“具装甲骑”这样的重骑兵而言之的轻骑兵。战马没有披挂马铠,骑士披挂的有甲。

这支轻骑兵共约千人。

此际,分成了两队,一队五百人,各以一将为首,在演练攻防。

两队骑兵,一打黑旗,一打白旗。

轮到了黑旗一方进攻,白旗一方防守。

但见黑旗队的主将,披挂漆红绘彩的黑甲,后悬黑色的披风,胯下一匹黄色的战马,挟持长槊,驱马如风,驰奔於本队之最前,就像是一直离弦的利箭,直向白旗队最前的十余骑冲去。

这十余骑不加躲让,散开队伍,成一扇形,向黑旗队的主将包围过去。

黑旗队的主将极有目中无人之态,面对这十余骑的包围,半点无有止下之意,亦无稍等本队骑兵跟上来的意思,就他这么一人、一骑、一槊,直愣愣地迎那十余骑而上。

却这黑旗队主将坐下的战马,驰速极快,风雷电掣间,已与十余骑相遇。

黑旗队主将长槊上挑,挑开了刺来的两支长槊,手中槊往前轻送,触了下被挑开长槊的那两骑的胸甲,未有使力,已然缩回;继而,交马错过,他回槊再刺,蜻蜓点水也似,别人尚未看清,他槊已经收回;又槊柄侧打,依然是蜻蜓点水,仍是迅即收回。

说时迟,那时快。

这整个的一套挑、触、刺、打,行云流水一般,只不过一眨眼的功夫。

再看那十余骑,大半骑士的衣甲上,已是点点白痕。

——双方用的不是真槊,是演练用的槊,没有槊刃,槊顶端各包了一点石灰。

场外裁判的军将大呼小叫,鼓声响起,凡是衣甲上有了白点的骑士,垂头丧气地离开了战团。

这十余先锋骑士,一被击溃,黑旗队的主将如入无人之地,匹马单槊,撞入进了白旗队骑兵的主队中!一时间,偌大个校场上,烟尘滚滚,马嘶人叫!

甚至裁判的军将都看不清楚具体的战况了。

别说战况,人马错身之间,连黑旗队主将的身影,都难以寻到!

入眼所见,这半片的校场上,尽是白旗队将士的人马!

校场边上,有个阅兵台。

台上站着十余人,被簇拥中间的这人,内披软甲,外着锦袍,腰蹀躞带,佩七宝剑,身材高大,相貌俊朗,肤色略黑,一双眸子,黑白分明,灵灵有神,可不就是李密。

李密也看不清楚战况了,他急声下令:“快,快!令演练停下。”

令刚传下。

一人一马,从白旗队的主队中,驰骋杀出!

李密定睛看去,面上神色顿松,这人却即黑旗队的那位主将。

此将驰到校场边沿后,拨转过了马头,初时诸人还不知他要作甚,察其架势,很快发觉,他居然是准备要再度贯穿白旗队!其胯下黄色的骏马,精神愈振;其身后的黑色披风迎风飒飒!

李密神色再变,慌忙二次下令:“速传俺令!演练且止,演练且止!勿得伤俺叔宝!”

军令下到,场上的演练遂乃告止。

黑旗队、白旗队的两位主将,安顿好了部曲后,驰马到台下,下马登台,拜见李密。

李密亲手搀起黑旗队的主将,笑顾左右,说道:“古之贲育,能及此乎?当代名将,长儒、万岁、铁杖、俱罗,亦不如也!诸公、诸君!吾有叔宝,天下何愁定矣!”

充作裁判的那几个军将,检视完了刚这一战的结果,进禀奏道:“启禀明公,秦将军单骑溃阵,查验白点,计杀伤白旗队骑兵四十余。”

一骑疾驰进入校场,奔到台边,骑士勒马转圜,口中叫道:“禀主公,急报!唐国公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