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三十七章 明君何须多话劝

“明公,大概情况就是这样。此前,便颇有私议大海寺此战者,今既胜洛阳贼官兵,私议者愈发多矣。乃至有胆大包天之徒,妄评明公与蒲山公之高低!明公,此风断不可长,否则,恐会将生内患!故敢请明公下令,禁各营将士私议,若有违者,可斩!”王儒信总结说道。

翟让背着手,在帐中踱来踱去,迟迟未有言语。

王儒信等了半晌,不见翟让说话,等不及了,再又开口,问道:“明公缘何不语?”

翟让扭脸,看了下堂中陪坐的众人。

没有外人,都是自己人。

贾雄、翟宽、翟摩侯、单雄信、徐世绩、黄君汉等皆在。

今天,本是翟让请他们来喝酒的,却酒宴尚未开席,王儒信先向他进了这么一番言,——主要所说,毋庸多言,自都是近日来王儒信部,以及王儒信所了解到的其余各部的将士们,与李善道部将士们私下之所议论者相同,也俱是多在夸赞李密多谋善战此事。

“儒信啊,你说的这个情况,俺非不知。……雄信、茂公、君汉兄,你们各部近时,是不是也有此类议论?”翟让迟疑了下,摸着胡须,顾视单雄信、徐世绩、黄君汉等,说道。

单雄信、徐世绩、黄君汉等彼此相看。

黄君汉笑道:“不瞒明公说,俺部中的小崽子们,确也有做此些议论的,话传入俺耳中,俺都狠狠地训斥了!甚么大海寺之战、石子河之战,这两仗多赖蒲山公之功,这不是胡扯八道么?没有明公的决断,没有咱兄弟们的舍了命的厮杀,这两仗只靠蒲山公,打的赢么?”

“雄信、茂公,你们各部呢?”

单雄信不愧“飞将”之称,果然是瓦岗义军翟让嫡系中最为骁健的猛将,前几天石子河畔这一仗,他尽管曾经身陷重围,可最后不但他冲出了包围,且一因骁悍,二因重甲护身之故,竟是一点伤都没有受,然却在战场上生龙活虎,面对翟让的这个问题,他像是犯了难。

挠着头,他说道:“我部儿郎,……明公,似是私下里也有此类言论,不过俺没有细问。”接上黄君汉刚刚的话头,说道,“不管有没有吧,君汉兄所言甚是,大海寺、石子河这两仗,平公而论,蒲山公确有献策之功,但若说此两仗多赖其功,确是胡说八道!”

黄君汉说道:“可不是么?大海寺一战,别的不提,只说伏兵,伏兵里头便可就不止蒲山公部,且有徐大郎部中的李二郎部!石子河这一战,缘何我义军能够大获全胜?也别的不提,只说雄信兄,阵中斩将、溃围而出,不都是雄信兄大展神勇么?茂公队死战不退,茂公的将旗从始至终,屹立原地不动,茂公亦是大有功劳!明公亲率我等,犯险励士,功更著也!”

徐世绩点头说道:“明公,雄信兄、君汉兄所言极是。大海寺、石子河这两仗,要说谁的功劳最大,非明公莫属,蒲山公与我等,俱无非是佐翼之劳耳。”

翟让摇了摇头,坐回了席上,环顾众人,说道:“兄等这些话,俺知道,只是在宽慰俺罢了!”

单雄信问道:“明公此话何意?”

“兄等可能尚不知晓。军中各部的这些私议,俺不仅已有耳闻,且则郝兄等,也都如此啊!”

王儒信皱眉问道:“郝渠率等也都如此?”

“就在昨天,俺与郝孝德闲聊,先是聊了些石子河这一仗的事,他接着说及大海寺一战,俺闻他言语,对蒲山公当真是赞不绝口,甚是心佩。”翟让和郝孝德昨天聊天,郝孝德都说了甚么,只有翟让知道,可他并不隐瞒,当众将郝孝德昨日所言,说与了王儒信等人听知。

王儒信变了色,说道:“郝孝德好大的胆子!敢在明公面前大放厥词!岂有此理!”

翟宽、翟摩侯亦是变了脸色,俱皆不满。

拍了下案几,翟宽骂道:“贼屙囊,河北容不下身,来投我军,咱们好心收留了他,却今竟不知感恩,反敢在阿弟面前,讲说李密好话?这贼厮,喂不熟的狗!”

却是为何各部将士有赞誉李密的,王儒信、翟宽、翟摩侯等尚未有这么大的反应,而郝孝德等一赞誉李密,王儒信等却这般大的反应?

原因很简单。

郝孝德等的身份不同,他们不是一般的将士,尤其郝孝德,起事得早,早年也是呼应王薄等,攻城略地,干过大事的人,声名在外,并现虽是投附了翟让,仍为一部大率的地位,故此他们对李密的赞誉,在严重性的程度上,比各部一般将士私下里对李密的赞誉更为尤甚。

“阿兄不必动怒。……军师,就此事,你怎么看?”

贾雄眼神闪烁,看了看王儒信、翟宽等,又偷瞧了下翟让,吞吞吐吐地说道:“敢禀明公,将士私议蒲山公此事,俺也有闻知。而且,不单单是私下议论大海寺、石子河这两仗,明公与蒲山公究竟谁功劳最大,未知明公是否有闻,俺还听说到,有些将士私下议论了另一件事。”

翟让问道:“什么事?”

“此前的那首洛阳童谣,便‘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此谣,现又在一些将士中,私下相传。有的将士说甚么‘王者不死’,说李密历经凶险,却非仅未死,而今且更成事,先杀张须陀、继取兴洛仓、又败洛阳贼官兵,分明他就是‘王者不死’!话里话外,都是在说,李密显就是应了‘桃李子’这首童谣的当‘王’之人!”

一语既出,满堂诸人齐惊。

翟让惊诧地问道:“军中将士,私下里竟然另还有这种言议?”

“是呀,明公。蒲山公早年亡命江湖时,写过的一首诗,其中的数句,也随着这个谣言,现在军中部分的将士中流传。此数句诗云,‘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传此数句诗者,皆言,非应天命,有王者之运者,势难能够写出此诗,此诗吞吐天地,包藏宇宙,王者英雄之诗也!”

翟让问王儒信、单雄信、徐世绩、黄君汉等,说道:“兄等可有闻军师所说此事?”

王儒信没有听说过。

但贾雄的话,还真不是他捏造的。

单雄信蓦地想起,好些天前,那还是在打石子河这一仗之前,有次他和他部中的将领们酒后,他在醉中,听一个将领说过类似的话,但这话,根据这个将领当时所说,并非是单雄信部中的将士们自发传的,而是从李密营的将士处听来的,——却这实际上,亦并无什么差别。

犹豫了稍顷,单雄信把这件事,答与了翟让。

翟宽更是大怒,拍着案几,说道:“甚么‘王者不死’?甚么应天命之人?阿弟,若是无你容留,李密今尚在草泽间亡命,朝不保夕!他若是王者不死,阿弟你岂不更是王者不死?”

却这翟宽、单雄信等尽管都是翟让的腹心,彼此间还是有些不同。

翟宽、翟摩侯是翟让的自家人,单雄信、徐世绩、黄君汉等毕竟是外姓人。

故而,在听到有关李密的这些传言后,翟宽、翟摩侯当然是更加警惕,更加恼怒。

一身大红袍的翟让,坐在席上,虽也眉头紧蹙,却没翟宽、翟摩侯那么的气愤,他抚摸着胡须,半低下头,如是陷入了思索,不知在想些什么。

翟宽问道:“阿弟,这等议论,荒谬不堪,依俺看,儒信的建议没错,你是该当即刻下令,禁止军中,再有此类议论传播!儒信,依照军法,在军中散布谣言者,何以处置?”

王儒信应道:“便是俺适才向明公的进言,凡在军中散布谣言,以乱军心者,悉当依‘妖言惑众’,处以斩首!”他尚未落座,仍在堂中站着,叉手行礼,说道,“敢请明公即下军令!”

“且慢。”

翟宽愕然,说道:“且慢?”

“十万将士,不知有多少都在传此类言论,俺若真下此令,当真还能都杀了不成?俺虽读书少,亦曾闻,‘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若真下了此令,只怕才会真的军中大乱!”

翟宽怒道:“阿弟,什么时候了!你还说这些?王者不死的荒谬谣言都传出来了,你还妇人之仁,不忍下此军令?你就不怕,你就不怕……!”

不怕什么?

翟宽未有明言道出。

可他想说的是甚么,翟让岂会不知?

早在大海寺一战后,其实翟让部中就稍有传言赞誉李密者;打下兴洛仓后,两千多万石的粮食到手,来投者络绎不绝,翟让部中的诸将、诸部的兵士无不从中得到了莫大的利益、好处,赞誉李密的传言由是更多;以至到现下,又加上了石子河畔这一战的胜利,虽说前头的“九张饼”是翟让部打下的,可到底“第十张饼”是李密营吃下的,遂赞誉李密之言论,已是弥漫翟让营的各部,如翟让自己所知,以至郝孝德等这些后来相投的义军诸部的头领都在盛赞李密了!这种情况,如果任之发展下去,对翟让会造成何等的威胁,他怎会不清楚?

他是非常清楚!

但清楚归清楚,而要让他因此下令,禁止军中再有此类传言出现,他却亦清楚,肯定不现实。

翟让思来想去,说道:“阿兄,请勿动怒。毕竟关系到十万部曲,这道军令实是不可轻易便下。这样吧,阿兄,今日请阿兄与兄等、摩侯来,本是为喝酒的,这些事,咱们先不说了,先饮酒!今天喝个痛快,其余的事,咱们改日再说!”

不给翟宽、王儒信等再说话的机会,便传令下去,命奴婢将酒菜送来。

很快,酒菜奉上。

翟让殷勤劝酒,果是不再言提此事,纵王儒信、翟宽再有言者,他也是笑而不语。

酒宴到夜深乃散。

第二天一早,翟让早早起来,洗漱过后,饭都没吃,便令人召贾雄来见。

贾雄昨晚喝多了,尚未睡起,等了好一会儿,才珊珊来到。

身上还是一身的酒味,一张嘴说话,酒气扑鼻。

他行了个礼,揉着肚子坐下,说道:“昨晚饮到半夜,明公起得却早。”

“军师,俺请你来,是想问一件事。”

贾雄说道:“明公何事相询?”

“你还记得,你劝俺接纳蒲山公入伙时,曾与俺说过的一句话么?”

贾雄剩余的酒意顿消,他心头“咯噔”一跳,什么话?那时他都说甚么了?他记得那时他说的话可多了,其它的不敢说,至少绝对对得起李密送给他的那几大箱珍宝财货!

他小心地问道:“敢问明公,是哪一句话?”

“俺记得,就要不要纳蒲山公此事,你当时卜了一卦,卦象你说吉不可言,又说若俺自立,恐未必成,若立斯人,事不无济。军师,这话,你还记得么?”

贾雄应道:“记得。明公,当时俺所卜之卦,确乎是吉不可言。”

“俺听了军师这话后,俺那时是这么与军师说的,俺说如军师言,蒲山公当自立,何来从俺。军师又说,事有相因,蒲山公所以来投者,俺姓翟,翟者,泽也,蒲非泽不生,故须投俺,蒲山公才能成事。军师,这话,你也还记得么?”

贾雄应道:“明公,此非俺妄言,此实皆卦象之所显!”

翟让起了身,又如昨日,在堂上踱步,但不像昨日踱的时间那么长,他今天是一边踱步,一边说话,他说道:“军师,俺细细地想了,既然此皆卦象之所显,若诚然是天意如此,复而下各部营中,将士又多赞誉蒲山公之传言,则便俺就把军主之位,让与给他,军师以为何如?”

自己帐中,李密前两天才刚派王伯当,又给自己送来了那几箱珍宝,浮现贾雄脑海;那天晚上,王伯当与自己所说的话,如能说动翟让,让位与李密,则李密为主之后,必然亏待不了自己,愿以显贵之高位,授与自己的话,回荡在贾雄的耳边。

贾雄又惊又喜,“扑通”、“扑通”的心跳更快。

怎么?自己尚未想到好办法,劝说翟让让位与李密,却翟让居然就自己想要主动让位了?

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

关键时刻,不能露出破绽,惹翟让疑心,反而坏事!

贾雄脑筋急转,以退为进,说道:“明公,让位与蒲山公,这是大事啊!只怕儒信、翟将军等会不同意。”

“俺亦有此虑,若因此事,闹得自家不合,甚是不美。军师可有良策,使儒信、我阿兄不致反对?”

贾雄说道:“在下愚见,明公何不请召一人前来,问他意思?”

翟让问道:“谁人?”

“论以智略远计,诸将唯数茂公最上,茂公义气深重,论以儒信、翟将军等所敬者,亦唯数茂公,明公何不召茂公一见?他若也赞同明公此意,儒信、翟将军等料必就无甚反对之言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