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四章 王世充因忠受宠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四章 王世充因忠受宠

作者:赵子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再议亦是无用。

翟让轻骑赴宴,随行仍是只带了单雄信、徐世绩等几个头领,并及亲兵百来人。

从他部的驻地,行了十余里地,到了李密“蒲山公营”的驻地。

李密甚是热情,亲出营外迎接。也是因为这一两个月间,李密时不时的都有礼物送给翟让,——送的礼物多是李密部曲在外掠得,或者投附李密的郡县士绅、豪杰送给李密的好玩意,加上军师贾雄常常的耳边风,翟让对李密近来的观感颇有改观,见面之后,翟让也很是热情。

却唯是热情归热情,两人尽管都很热情,酒过三巡、宴到酣热,当李密言及“攻兴洛仓”此事时,翟让却仍是未有就肯愿应允。

张金称、高士达相继兵败身死等的消息,翟让当然是亦有闻知。

他便以这些消息为例,言与李密说道:“蒲山公,非俺不愿与你一起攻打兴洛仓。兴洛仓储粮千百万石,若能为你我得之,你我所部必声势大张,这点道理,让虽田夫,焉能不知?却张金称近方败死,高士达也兵败身亡,现下张须陀虽被你我侥幸击败,可贼官兵由此观之,却足然可见,依旧是颇为凶悍。你我两部合兵才多少人马?以此往攻兴洛仓,俺所忧者,只怕你我,……蒲山公啊,也许会继张金称等之覆辙,仓未攻下,损兵折将,至你我身亦不存!”

一番话说下来,因近对李密观感改变之故,翟让也算直言,很有点坦诚肺腑、苦口婆心之意。

知道翟让的心意,暂时不会改变,李密便也不再就此多说,殷勤劝酒而已。

席间献舞的舞姬中,有两个是双胞胎,翟让数顾之。遂在宴席散后,李密将此两个舞姬送给了翟让。翟让已是大醉,醉醺醺地推辞了几句,收下了这份新的礼物,开怀地回去营地了。

“自称田夫,这位翟公,诚然田夫!张金称、高士达虽然败死,可杨义臣的部曲,昏君不是已给他放散?况则洛阳,现留守者是杨侗这个孺子,其纵驻兵不少,有何惧也?该讲的道理、该分析的形势,都给他讲透、分析透了,他仍是胆怯畏懦!”房彦藻鄙视而又不满地说道。

王伯当宽解李密,说道:“明公,翟公既犹怀疑虑,於今之计,亦无他法,明公请姑且再稍待之。隋室倒行逆施,残民已久,而下大河东西、江淮南北,风云激荡,反者如潮,海内士民,无不以隋害为苦,渐已相顾俱起,随着时局的进一步发展,想来翟公的心意,终会改变。

“观今南北之诸部起事者,周文举、李公逸、王当仁等辈不提,只说拥众颇多、名声远播的,如窦建德、卢明月、杜伏威、左才相、李子通、林士弘等等诸辈,尽管当下或称王公、或以将军自号,论以韬略、英名,却无一可与明公相比。

“他们现在的声势即便再是煊赫,以伯当料之,亦无非为王前驱者罢了!若明公者,天命之所垂青也,此歌谣中已有明道,有识之士,谁不能见?今虽潜渊,时机到了,必乘风而上!”

房彦藻等虽是亲信,最贴心的还是王伯当。

李密亦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得了王伯当的抚慰,强振精神,展颜一笑,说道:“伯当所言甚是。现下无有别法,也确是只好再做稍待,且静等时局,更生变化吧。”回到席上坐下,转顾诸人,说道,“但是,我等却亦不能枯坐无为!”

王伯当等说道:“敢请明公降令!”

“冬深天寒,穷苦百姓的日子本就难过,再又一场大雪才下过,可以想见,远近郡县百姓的日子现一定是更加难过。此我扩兵之良机也。检点下军中储粮尚有多少,除留下必需的之外,其余的,悉取将出来,辛苦君等,分各引部到往各县,以此粮秣,招兵买马!”

王伯当等应道:“诺!”

“招兵买马之余,诸部的操练也不能松懈。诸位将军、校尉,莫要因天寒之故,便就偷懒!一应的操练,都要抓紧。俺日常会下到各营,随即抽检。操练好者,重赏;不中格者,严惩!”

田茂广、张仁则、李士才、常何、李君羡等将校俱皆恭敬应诺。

乃按李密的命令,随后的日子里,王伯当、房彦藻等分往各县,招兵买马;田茂广等将校则日夜操练部曲不辍。何时才能攻兴洛仓的事情,尽管迟迟不能定下,李密的部曲却是一日日的增多、部曲的战斗力亦是一日日的增强。“蒲山公营”的驻地,天天热闹不已。

翟让的部曲也得到了扩充。

不过翟让部曲所得到的扩充,和李密不太不一样,主要不是靠招募得来的。

十二月中旬、下旬的时候,一则是因翟让、李密两部,现已是东郡、荥阳、梁郡、襄城、颍川等郡这块区域中最为实力强大的义军;二则是因翟让、李密两部有大败张须陀的光辉战绩;三来亦是因天寒缺粮,於是周边的义军各部,周文举、李公逸、王当仁等纷纷前来投奔翟让。

得了这几部义军的投奔,加上本部各部在这一两个月中,从各县掠得的丁壮,以及各县的豪杰、轻侠并非是全投了李密,亦有投翟让者,计算部曲,翟让已拥众三四万数。如果再加上老弱妇孺组成的老营,夸张一点,部曲也已是俨然可号十万!

数万众,自是不可能驻於一地。

翟让和单雄信、徐世绩等一众大头领,自与李密等同驻新郑。

翟让嫡系本部和单雄信、徐世绩等各部底下的将校,则分驻荥阳、襄城、颍川等各郡。

酸枣是李善道打下的,他重新回到了酸枣。

和李密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起,李善道在酸枣,亦是除留下必需的军粮以外,其余的粮秣,他尽拿出,继续招兵买马,并部曲操练,不因下雪等而有稍停。

不知不觉,大业十二年悄然已过,大业十三年到来。

正旦之日,翟让置酒摆宴,在他营中摆下了数百案的酒席。

李密率王伯当、房彦藻等齐至;单雄信、徐世绩等也都早早到场;新投未久的周文举、李公逸、王当仁等亦尽数前来;包括远在外地诸县的李善道等郎将以上的诸部将领,也全都最少早於几日前就都赶了回来,亦俱参与,却数百英豪,齐聚营中,向翟让恭贺新年。

这一日,上午就开始饮酒,喝了一整天,入夜未散,又喝到天亮。

直到翟让尽兴乃罢。

次日,接着喝。

喝完,继续喝。

翟让重义气、好热闹、出手大方,一场正旦的庆贺酒宴,前前后后,喝了小半个月。

饶以李善道的善饮、能饮,也喝得有点撑不住了。

好不容易,总算是酒宴宣告罢了,李善道在新郑休息了一天,陪徐世绩、单雄信又私下喝了一场,次日打算还回酸枣之际,却忽复有一个有关义军的消息传到。

这个消息是关於河间义军首领格谦的。

格谦所率的义军,是河北诸部义军中的一支。

其部义军所活动的范围,大致在渤海、河间等郡,位处在张金称、高士达这两部义军之北。

大伾山,也就是瓦岗主寨所在的汲郡,顺着黄河向东北,过了武阳郡,即张金称部活动的清河郡;清河郡再顺着黄河往东北,是高士达、窦建德等活动的平原郡等地;由平原郡再顺着黄河,转向往东,就是渤海郡,而由平原郡往北,则即是河间郡。——渤海郡再往东,就是渤海了,而如果从渤海郡南下的话,渡过黄河,则便是河南道诸郡的地界了,首先就是张须陀部主力原先所驻的齐郡,齐郡顺黄河西南下,过济平、东平两郡,便是东郡。

却这格谦,其部义军活动的范围,邻着高士达部义军活动的范围,遂杨义臣在去年秋冬,攻杀了高士达后,趁势再进,乃又把他给击败了。

格谦拥众亦十余万数,一次的击败,并不能将其部曲尽歼,但就在这时,杨广命令杨义臣放散部曲的敕令到了,杨义臣怎敢抗旨不遵?尽管全歼格谦部的机会就在眼前,他也只好遵旨,解散了部曲,放由划归他统带的这万余府兵官兵,各还他们各个军府的本来驻地。

兵马既散,格谦部义军,杨义臣当然亦即没法再作进讨,他奉旨还回了朝中,格谦部却是因此得到了喘息。本是已经支撑不住的格谦,再次举旗聚众,部曲得到了复振。

令杨义臣放散部曲、召杨义臣还朝,固如房彦藻所评,杨广这一举可谓昏招。

杨义臣进剿高士达时,窦建德曾与高士达说:“历观隋将,善用兵者唯义臣耳”。杨义臣是隋室的两朝老将,早在隋文帝杨坚时,他就带兵为将,数与突厥、吐谷浑等战,战无不胜。今奉杨广之旨,进兵河北,从张金称、到高士达、再到格谦,亦是无往不克。如果能把他留在河北,再多给他些时日,河北的这些义军,说不得,还真会被他尽数平定!

可是杨广却听信虞世基的谗言,把他给召了回去!

但杨广毕竟曾是有雄略之主,倒也不是一味昏庸,尽管召回了杨义臣,但他同时也又派出了一臣,接替杨义臣,继续在河北讨贼。这个被他另外派出的臣,便是新任的江都通守王世充。

……

王世充的名字,是个地道的汉人名字,可他却非是汉人。

其本姓支,祖上系西域胡,月氏人,后来其祖上迁入中原。到他祖父这一辈时,他祖父早逝,其祖母改嫁,改嫁进了霸城王氏,他的父亲遂改姓为王,他也就跟着姓了王。

要说起来,王世充的家族虽是西域胡,但汉化已久,王世充年轻时候,还曾跟过大儒徐文远学习,与李密、杨玄感等算是前后期的同学,无论衣着、饮食,抑或言谈、举止,他实早是与汉人无异,最多了,相貌上与汉人不同而已,可却大约正是因为相貌上的不同,使他或生自另类之感,连带其祖母系是改嫁进的霸城王家,因就导致了此人颇能察言观色,狡猾残忍。

霸城王氏,据说是战国时期魏公子无忌的后人,本居泰山,后被汉武帝迁到霸城,因地属京兆,又称京兆王氏。从西汉至今,已在霸城繁衍七八百年,亦关陇的名族之一。借助霸城王氏的族声,王世充本人也有才干,隋文帝杨坚时的开皇年间,王世充就以军功拜仪同,累转兵部员外郎。杨广继位后,於大业初,王世充被杨广任为了江都丞,兼领江都宫监。

杨广在军事、政治地位要紧的重点所在,他常会去巡游的地方,分别建了一些行宫,以供他到时的住宿。比如北方重镇太原,即有晋阳宫;江都是江南重镇,建的行宫便是江都宫。——杨广七月份离开洛阳,到了江都后,现住的就是这个江都宫。各个行宫,因为杨广不可能总去住,所以日常需要有人管理、维护,“宫监”,负责的就是这项工作。

江都丞倒也罢了,一个郡丞而已,不是大官,江都宫监此任,却着实美差。

杨广重视江南,继位以今,今年已是第三次下江都久住,王世充遂乃得到了献媚杨广的大好机会,他善察言观色的本领和狡猾的性格,得到了用武之地。

每当杨广巡幸江都时,他总阿谀顺旨,每入言事,必中杨广心意;并他兴作土木,雕饰江都宫中的池台,偷偷奏报杨广,诈称是得自远方的珍物,以此渐渐地取得了杨广的信任、亲昵。

有心机、有手段,实话实说,王世充此胡,也有本领。

大业九年和大业十年这两年,王世充先是相继攻灭了趁杨玄感叛乱而在江南起事造反的几部义军;继又击败了从齐郡长白山南下到江南的孟让义军部,前后所剿灭的义军,何止一二十万众!只孟让部,他就斩首万余级,俘虏了十余万众,颇亦堪称得上战功赫赫。

由是,他更得到了杨广的信任,被杨广认为他有将帅才略。

大业十一年,杨广在雁门被突厥围困,召天下兵马勤王往救,王世充尽率江都之众,昼夜兼行,奔赴雁门,行军途中,他蓬首垢面,悲泣无度,晓夜不解甲,藉草而卧。

虽然后来的雁门之解围,是突厥见隋之各路援军继至,乃主动解围撤退,王世充并无战功,然杨广在听说他於行军途中的表现后,以其为忠,越发地信任他了。

之后,再加上今年杨广到了江都后,王世充的贡献丰厚,於是就有了去年底的王世充被迁为江都通守此任之事。江都通守,看起来和张须陀曾任的齐郡通守、荥阳通守一样,都只是个郡通守,却江都通守,其实非别的郡的通守可比。江都郡,是江都宫的所在之处,杨广现就住在江都宫中,江都郡等同是京畿之地了,而通守的主掌是带兵,将王世充任为江都郡的通守,——尽管此外江都宫内外尚有禁军等护卫力量,然亦足可见杨广对他的信任。

这些且也不必多说。

只说王世充奉杨广之旨,接替杨义臣,来讨河北义军之后,他一贯的忠心做派,须臾也未多停,冒着天寒,率领部队,已於月前到达河北。至了河北,他接着进讨格谦部。

有关格谦部义军的这个消息即是,不久前,王世充将重振声势的格谦部彻底击败,尽歼其众,格谦被王世充斩杀。只有格谦帐下的大将高开道带着百余人,逃将出来,不知逃去了何处。

用后世的话说,格谦亦是河北的一路反王,与高士达名威相仿,结果却高士达先亡,格谦於今亦兵马尽覆,自身亦死。这个消息传到新郑,李密的忧急更甚了。

去了一个杨义臣,来了一个王世充。

比之狡诡凶残,王世充尤甚过杨义臣。

大业九年,讨余杭义军刘元进部时,刘元进等首领俱皆已被王世充擒杀,其余部将散,打算入海为盗,王世充欲竟全功,遂召先降者,於通玄寺瑞像前焚香为誓,约降者不杀,江南人信佛者多,刘元进等的余部相信了王世充,乃不再出海为盗,纷纷来降,旬月之间,得降众三万余人,结果王世充说话不算数,在佛前的盟誓也全是假话,竟然将降众悉坑杀之於黄亭涧!

这王世充不仅有用兵的智略,又狡诡凶残,怕是翟让,愈加不会愿肯与他往取兴洛仓了!

李密叫王伯当私下问问贾雄,果不其然,翟让在闻得此讯后,与单雄信等说,好在没听李密攻取兴洛仓的建议,要不然,王世充既灭格谦,回兵转向,必会来攻翟让、李密!

整个的大业十三年的元月,翟让是在快活喝酒中渡过的,李密则是在忧急日盛中渡过的。

转折点,出现在了二月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