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二卷大海寺 第六十四章 兵分两路小道悍

李善道又惊又喜,上马挟槊,急呼高丑奴、萧德等起身,亲率之,杀向城北。

高曦伤势未愈,以原拨给他的解烦右队为骨干,以前数日又拨给他的那三二百降卒为扩充而组建起来的“解烦右团”,现暂右高丑奴统带;加上高丑奴本领的“解烦左队”的战士,这是共有三四百人。这三四百人和萧德本部的一两百部曲,是李善道专留下来,预备用来响应侯友怀、张怀吉内应的作战部队。他们没有参与攻城,这时都坐地在附近,休养备战。

接到李善道的命令,高丑奴、萧德赶紧促令部曲,纷纷起身,紧随李善道,奔向北去。

从城西绕过,很快杀到了酸枣城北的护城河外。

打眼望之,只见北城墙上人头簇拥,刀光矛影,喊杀不绝,分明是敌我两方的人马正在搏杀!

李善道挥槊指向护城河,喝道:“渡过去!渡过去!”

抢在了高丑奴前头,萧德亲率四五勇士,各腰缠粗绳,跳下了护城河中。护城河再是叫“河”,比不起正经的河水宽,波浪更是没有,风平水静,倏忽之间,萧德等已经游到对岸。

城墙上的守卒自顾不暇,尽管看到了李善道等,可哪里有空来理会他们?

竟是一箭未放,便这么轻易的,由着萧德等上到了对岸。

对岸没有羊马墙,也没有什么树。

萧德和这几个勇士,湿淋淋地爬到岸上,解下绳子,将其中的两根绑在了对岸的桥头上。

来到城北的义军战士数百之多,只靠这两根绳子,不能尽快地全都渡将过来。仗着力气大,萧德索性又将剩下绳中的一根,重新缠回腰间,然后气沉丹田,扎开马步,双手拽住绳子,为保险起见,又令跟他过去的那几个勇士,也都拽住绳子,随之便大呼喊叫,示意对岸缘绳。

李善道见到此状,赞了一声:“好个猛士!”即下令,命令渡河。

总计五六百的战士,会水的自跳下护城河中,往对岸去游;不会水的分作三队,排队下河,各拽着一根绳子,亦往对岸奋力游向。

李善道紧张地注视着渡护城河的情况,同时不断地举目望向北城墙,观察城墙上的战况。

北城墙上的守卒不多,部分还都已被侯友怀、张怀吉预先买通,故而守卒尽管是正规军,军械要比侯友怀、张怀吉的人为好,但可以清楚地看将出来,占了上风的是侯友怀、张怀吉的人。——怎么看出是侯友怀、张怀吉的人的?没有穿黄色戎装的,必就是他俩的人。

“他妈的,有识人之明的何止徐大郎,老子果然也是有识人之明!觉得这老侯和张老道就很靠谱,料得他俩会能成事,……唯是没想到,这么靠谱的么?”李善道惊喜心道。

高丑奴率先游到了对岸。

等了稍顷,等得扛着长梯的战士们也上到了岸上,高丑奴不等其余的战士们悉数过来,叫上了数十人,便抬起一架长梯,急剌剌地冲向北城墙!

萧德将绳子解下,换给了别的战士继续扯住,带上了本部的一些战士,也向北城墙冲去。

眼见得这边的战士,大部分都已渡到了对岸,或者正在护城河中向对岸洇渡,李善道从马上跳下,丢掉长槊,大步流星,到了岸边,不由分说,就也要往水中下。

王宣德、王湛德、程跛蹄、张伏生、杨粉堆等都跟在他的左右。

慌忙间,张伏生拽住了他,叫道:“二、二……”

李善道说道:“二郎。”

张伏生说道:“甲、甲……”

李善道说道:“铠甲太重,不好下水。”

张伏生急得涨红了脸,连连点头,说道:“安、安……”

李善道说道:“安全起见,我最好不要下水去对岸。”

张伏生松了口气,说道:“对、对!”

脱铠甲、穿铠甲,都带费事,肯定不可能在这边脱下铠甲,到了对岸再穿上铠甲。李善道哈哈大笑,说道:“一巴掌大的个护城河,又不是没游过,怕甚么?你们托着老子就是!”

掰开了张伏生的手,跳下水中。

吓得王宣德等忙不迭地也跟着他跳入了护城河里。

李善道拽着绳子,众人七手八脚地托着他,杂在往对岸去的一众战士中,扑腾起水花四溅,不多时,安然地游到了对岸。李善道爬到岸上,抹了把脸,气喘吁吁地再往城墙望之!

高丑奴等已把长梯架在了墙上。

萧德带头,高丑奴其次,两人引着部曲战士,已开始向城头攀附。

“他妈的,鼓呢?鼓呢?老子的猛士们在攀城,此刻岂可无战鼓助兴?……不,助威?”只要攀上城头,这酸枣县城就取之定矣,李善道既紧张,又兴奋,喝令说道。

程跛蹄随身带了面腰鼓,赶快取下鼓槌,便擂动起来。

只一面腰鼓,鼓声不很大,但沉沉的鼓声,加上急促的节奏,却已是颇有振奋士气之用。

李善道美中不足,心中想道:“可惜,没有小号,不然冲锋号一吹起,那将是何等威势!”

略休息了片刻,气力得以恢复,李善道抽刀在手,率引聚集在岸边、等他号令的各部战士们,抬着另外两架长梯,喊了一声“跟我杀”,身先士卒,飞奔向北城墙下。

奔到一小半,离北城墙还有数十步远,张伏生大叫喊道:“二、二……”

李善道知他又是在喊自己,奔跑途中,没空替他说话,扭脸看了下他,见他满脸喜色,手指指向城门方向,便顺其指向,望将过去。一眼望到,李善道顿时也是喜色满面!

原来是北城门,在缓缓打开。

李善道紧急改变奔跑的方向,刀尖指向了城门,喝道:“城门!杀过去!”

跟着他的三四百战士,齐齐随着他转向,尘土践起,刀、矛挥舞,喊叫声中,改杀向城门。

缓缓的,城门打开了。

一个穿着道袍的肥硕道士,手提着血淋淋的一柄钢刀,从两扇城门中钻了出来。这道士面黑多须,神情狰狞,却可不就是张怀吉!他的喊叫随风传来:“城门开了!开了!郎君快来!”

十余或穿道袍、或穿布衣的汉子,从在张怀吉后头,亦从城门中钻了出来。

“这老道!当道士,真是亏了他的材料!”

短短百十步远近,呼吸即至。

李善道等冲到了城门处。

张怀吉一手仗刀,一手抚须,紧走几步,迎上李善道,话未开口,先是两声大笑,继而单手在胸,作了个道揖,说道:“郎君!多赖郎君在城南诱敌,小道幸不辱命,开了城门!”

“好,好!张道长豪杰之士,侯老兄忠义著名,我早就料知,张道长、侯老兄定是会能内应成功,只没想到,我部兵到,才只半日,道长与侯兄居然就已内应功成,打开了城门!何其神速!令我心佩。……张道长,侯兄何在?”李善道还刀入鞘,握住张怀吉的手,欢声笑道。

“崇吾贤兄现在县衙,正在等郎君到。”

李善道让开身子,令程跛蹄、张伏生等领着战士们杀进城内,问张怀吉道:“县衙?”

“敢请郎君知晓,今日内应,小道与崇吾兄乃是兵分两路。小道引壮士,来夺北城门;崇吾兄则引众在县衙发难。崇吾兄已擒下了鄙县的那个狗县令,恭待郎君到后发落。”

李善道当机立断,说道:“闻得县令被捉后,县卒必然往援,县衙这边须得赶紧支援。”命令王宣德、王湛德兄弟,“带上百十人,即赶往县衙,支援侯兄!”

王宣德、王湛德应诺,从剩下的战士中,点起了一旅人,便在张怀吉的一个手下的引领下,入进城内,直奔县衙。且不必多说。

高丑奴、萧德等见城门已开,从梯子上下了来,也赶将了过来。

李善道指挥若定,给他们分别下令:“萧郎,守住城门;丑奴,程跛蹄等已带人杀进城里,杀上城头,你亦快些入城,上去城头,帮助张道长、侯老兄的部众,尽快歼灭北城墙的守卒!”

萧德、高丑奴领命,便一个领兵守住城门,一个率部曲奔入城内,杀向城头。

李善道又令掌管斥候的杨粉堆:“速往城南报讯,调敬嗣、伯常等团来城北入城;并及刘兄处,也请他派兵来从此进城。”望了下天色,“争取入夜前,控制住全城!”

杨粉堆应了声诺,转回护城河边,游到对岸,上了马,自去传令,亦无须多言。

只却说,入了城中的王宣德、王湛德兄弟,很快就传出了讯息,有了他俩所率的百十人马的相助,县衙已是稳固守住;接着,上到城头的高丑奴等,以众击寡,用了不到两刻钟,就结束了北城头上的战斗,控制住了北城墙;继之,秦敬嗣、季伯常等团和刘胡儿部,蜂拥到了城北,已经放下吊桥,一两千数的兵马争抢着过了护城河,杀声如雷地杀进了城内!

暮色降至,夕阳渐沉。

西边天空,一片绚烂的云霞,风从南边大败张须陀的战场处吹来,两百里远,自是风中已无血腥之味,然而,浓郁的血腥味,改从北城门里、北城头上,浓郁四散。

酸枣,这座始置於秦王政五年的八百年古县,在这一时刻,它绝不陌生的战争,再次临到了它的头上。逐渐响彻全城的杀声,在暮色中,给人以别样的感触。而又至於数千家的县中民户,他们现是什么样的惶恐?处在城门口,尚未入城的李善道,虽还没进城,已可猜料得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