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二卷大海寺 第六十一章 侯张献议取酸枣

刘胡儿说道:“二郎,刚俺与萧郎君进帐时,碰上了一人,好像是蒲山公帐下?”

“对,是李君羡。他与我……”李善道咳嗽了声,说道,“祖辈俱出赵郡,故蒲山公遣他来与我一见。我说的这两个选择,其一即是李君羡刚才与我说的一个建议。”

“敢问郎君,是何建议?”

李善道说道:“这建议,虽李君羡与我所言,然自是蒲山公提出的。杨庆率部退回了荥阳县,其部兵马尚多,蒲山公因以为,荥阳县暂难克取。贾务本引众数千,东窜向了梁郡,是则梁郡方向暂时也难入掠。故此,蒲山公打算南下颍川郡和襄城郡,问咱们愿不愿意和他一道。”

荥阳郡的西北边是黄河,东北边是东郡;东边是梁郡;南边是颍川郡和襄城郡,西边是洛阳。

只凭李密现有的那些兵马,洛阳肯定他是没法去;贾务本带着东逃入梁郡的张须陀部的余部,至少五千人,梁郡,李密也没法去。剩下他能去的地方,也就只有颍川、襄城两郡了。

比之前代,比如两汉时期,当下的郡都不大,尤其河南道诸郡,亦即山东、河南这些人烟稠密的地方,郡相对来说更小。像颍川郡、襄城郡,包括荥阳郡、东郡等在内,辖地都是南北两百里、或者两三百里,东西亦然;辖县多者,可能有个十来个,少者甚至两三个。

刘胡儿沉吟了下,问道:“二郎,另一个选择是甚么?”

李善道说道:“这另一个选择,其实我是昨天就已有所考虑。”吩咐侍从帐中的王宣德、王湛德兄弟,“去把张老道和侯老兄请来。”

王宣德兄弟应诺,退出帐外,不多时,引来两人入帐。

刘胡儿、萧德观之,见这两人都是四十来岁年纪,一个骨瘦如柴,一个穿着道袍。

这两人进到帐中后,冲着李善道下拜行礼,口中一个说道:“下吏谒见将军。”一个说道:“小道拜见将军。”——自称“下吏”者,说话有些漏风,自称“小道”者,语音洪亮。

却此两人,一个正是之前曾被李善道俘虏过的酸枣县吏侯友怀;一个即是李善道曾经提及过的那个“擅长岐黄”的酸枣道士,名叫张怀吉。

李善道起身下地,把他两人扶起,各拍了拍他两人的胳臂,笑道:“说了不止一两次了吧?我非是重视虚礼之辈,两位老兄,无须这等多礼!来,来,我与两位老兄介绍两个好朋友。”扯着两人,将身转过,介绍了刘胡儿、萧德他两人认识。

互相通过姓名,四人对揖礼毕,李善道请他们各皆落座,自亦还主位坐下。

坐定,李善道说道:“刘贤兄,这第二个选择,就是出於侯老兄和张老兄了!”与侯友怀、张怀吉说道,“侯兄、张兄,劳烦你两位把你俩昨天向我提出的建议,与刘兄、萧郎再说一说。”

侯友怀上次被李善道擒到后,李善道寻思通过他来骗开酸枣的城门,但不料侯友怀宁可自己死了,也不肯帮李善道骗开城门,结果王须达一怒之下,当时用刀柄砸了他的嘴好几下,把他的门牙打掉、打碎了两个,故而他现下说话漏风。

自知口齿於今不太伶俐,侯友怀干脆便放弃了讲说的念头,由张怀吉代表来说。

张怀吉赳赳地坐着,——他虽穿着道袍,挽着道髻,但面黑须浓,身量肥硕,正与侯友怀截然相反,再加上他这幅大马金刀的坐姿,却哪里像个道士?说是个山寨的豪杰实更为相像。

摸着胡须,放开眼皮,先就着刘胡儿、萧德细看了几眼,张怀吉呵呵笑道:“小道略通相面之术,两位仁兄皆是骨骼清奇,三停上佳!这位刘仁兄,眉清而高,聪明富贵不失;这位萧仁兄,背如三甲,亦富贵之相也!今或尚暂作蛰伏,待至来日,两位仁兄必定俱前程光明!”

刘胡儿笑道:“道长此言,俺诚不敢当。俺不过是我家郎君门下的一奴,何敢言富贵二字!”

“诶,这话不对。刘仁兄,古之先为奴仆,而后富贵者,难道少见了么?正如李二郎所言,有道是,‘英雄不问出身’!刘仁兄,小道的相面之术,虽不敢称足堪与袁公相比,却亦这些年来,从没看错过,不曾有失眼!刘仁兄若有不信时,便待日后,看小道相的对是不对!”

张怀吉话里言道了一个“袁公”,他没有说这位“袁公”的名字,但他说的是谁,刘胡儿等却能知晓,当然非是袁天纲不可。当今海内,要说相面,第一精通相面者,就是袁天纲。

这个张怀吉,举止爽利,说话也有意思,别的道士多自称“贫道”,他五大三粗的,年纪也已不小,偏自称“小道”,听来就好玩,遂乃三言两语间,刘胡儿、萧德对他并皆颇生好感。

刘胡儿笑道:“好啊,那俺就先多谢道长吉言了,若是日后,俺果能得富贵,到时一定再备重礼,感谢道长。”顿了下,话转回正题,说道,“敢问道长,昨日向二郎提出了什么建议?”

张怀吉抹了把下巴,端起案上的茶水,“咚咚”地灌了两大口,回答说道:“这建议,倒也不是小道一人向二郎提出的,系是侯兄与小道一起向二郎提出的。俺俩提的这个建议,就是建议二郎,不如率部南向,取下酸枣!”

“取下酸枣?”

张怀吉笑道:“侯兄是酸枣的县掾,门吏、守卒等等,侯兄皆熟,有他内应,攻下酸枣,可以说是举手之易!此是一也。酸枣县衙的府库储积颇丰,得之以后,足能充实贵部的辎重粮秣,此是二也。小道是酸枣本地人,熟知本地壮士,小道奋臂一呼,三两日间,为贵部招揽来一两千众,不成问题。此是三也。有此三利,因而小道和侯兄才敢进言二郎,请取酸枣!”

刘胡儿说道:“入荥阳后,我寨兵马尽管未有攻打酸枣,但却曾数次向贵县索要粮财,前日翟公引率我寨主力还寨,还寨路上,路经酸枣,少不了还会再问酸枣要粮、要财。张道长,你这酸枣的县衙府库,再是充裕,只怕现也所存无几了吧?”

“哈哈,哈哈。刘仁兄有所不知啊!”

刘胡儿说道:“哦?有什么是俺不知?敢闻其详。”

“我酸枣县衙府库的储存,固是献给贵寨了大半,然所存者还有颇多,这是第一。酸枣,西邻大河,古之重镇,或现不及荥阳等郡交通便利,可也是地接四方,我县之富户着实不少,贵寨义军入荥阳以来,主要是转掠於通济渠的两岸,我县的这些富户颇有漏网之鱼,他们的家訾情况,小道都很清楚,他们各家的地库何在,小道亦皆尽知,搜拣搜拣,粮财合计可再得者,百万数以上也,这是第二!小道可向仁兄保证,只要到俺酸枣,定然不会空空无获!”

刘胡儿说道:“原来如此。”

张怀吉笑道:“刘仁兄,小道久慕贵寨威名,自翟公引率贵寨大军,入我荥阳以今,小道早就暗思献酸枣县城与贵寨矣!唯是翟公一直未有派兵来打,而小道名微人卑,纵欲主动求见翟公,翟公想来恐亦没空接见小道,於是拖宕至今!幸於前日,李郎君竟知小道之贱名,遣人至酸枣,招小道来投!小道与侯兄生死之交,早从侯兄处听闻过李郎君的英名,知李郎君是一位重义、爱士的英雄好汉,由而小道与侯兄计议过后,俺两人便一道来投李郎君了!

“刘仁兄,小道与侯兄所献之此建议,实是出自小道与侯兄的一腔热血和一片诚心!”

刘胡儿不知侯友怀与李善道是“旧识”,略作奇疑,说道:“侯兄与二郎此前相识么?”

张怀吉看了下侯友怀,摸着胡须,长叹一声。

刘胡儿说道:“怎么?莫不是有甚难言之隐?”

张怀吉语转义愤,说道:“侯兄忠义之士也,初不识李郎君之重义爱士,一心为县令着想,可万没想到,却因东平郡的故郡丞这个狗官之死,被县令治罪!多亏得我等一干侯兄的朋友,为他奔走,他为此散尽了家产,终了才总算得以脱罪。……李郎君,后来小道与侯兄亦说起过当晚,郎君与侯兄的这件事,侯兄对此追悔不已!奈何悔之已晚!却‘将欲兴之,必固废之’,昨日忽得了郎君之召,小道与侯兄这才乃知,侯兄日前所受之罪,竟是为今日而备!”

因侯友怀那晚“欺骗”了李善道之故,张怀吉有些话不便直说,这通话,他说的语焉不清,刘胡儿、萧德听得糊里糊涂。

李善道没什么不便说的,就接住张怀吉的话,将那晚发生的事情,与刘胡儿、萧德说了一遍。

听完李善道进一步的解释,刘胡儿、萧德再观侯友怀时,不由对他俱是肃然起敬。

萧德说道:“侯贤兄真是个忠义之士!”

疑惑得到了解决,侯友怀、张怀吉的“诚意”不需再做怀疑,刘胡儿遂问李善道:“敢问二郎,不知对此是何心意?”

“刘兄,我先问的你和萧郎君,这两个选择,你俩以为哪个更好?你怎反问起我来了?”

刘胡儿说道:“二郎,张道长、侯兄既是酸枣土著,有内应的把握,以俺愚见,似此议更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