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 第864章 【暹罗和八百司】

朕 第864章 【暹罗和八百司】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07:27 来源:小说旗

中国古代行军打仗,如果纯靠陆路运粮,军队可自带5—10天的粮食,兵力投射距离为500公里左右。如果敌人坚壁清野,投射距离将大大缩短,因为沿途抢不到粮食。

这时就需要后勤补给系统,若有车船等工具运粮,约60里设一个大站。如果纯靠人力运输,10里左右就要设小站,民夫分批轮换搬运,如此才能保证运粮速度。

运粮如此麻烦,沿途遇到的敌方城池,就必须一个一个打下来。

因为军队可以绕城而过,后方的运粮队却不行。一旦大军走远了,敌人就会从城里出来,把我军的粮道给截断,甚至是烧毁我军的后方粮站。

但是,千万不要拿古代中国的情况,套用到同时期的其他国家身上!

就拿欧洲中世纪来说,只有10%的军粮由后勤提供,剩下90%靠士兵自备、商人贸易和就地抢劫。

直到30年战争期间,才渐渐完善后勤制度。比如法国的军仓制度,就是黎塞留时期建立的。而即便有了军仓制度,路易十四时代的后勤原则,依旧是:只有在国外无法筹得的物资,才从国内输送。

一百多年前,东吁王朝打卑谬之战,军粮就全靠孟人提供的船只,一次性直接运送到前线。

当时,北边有阿瓦王朝的军队,南边水道完全被阿拉干战船堵住。因此东吁王朝的大军,根本没有粮道可言,但依旧能围城五个多月,直至最后获得战争的胜利。

此次的南路大同军,如果兵力减半再减半,根本不需要沿途补给,仅靠随军的运粮船就够了。

而莽泰那好几万追兵,在驻守卑谬城时,就只有一两个月的粮食。这货一路北上,行军途中征集粮草,命令各地官员赶紧送来,几万大军其实就是几万民夫,配合着船只和牲畜自带军粮,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后勤运输队。

等莽泰带着3000多主力,回到稍埠城防守时,东边传来一个好消息。

在毛淡棉、勃固、大光(仰光)等地集结的地方贵族部队,从东部狭窄平原北上,再折道向西堵截大同军后路,此时已经有数千人抵达皎勃东。还有更多军队在路上,全都可以过来跟莽泰汇合。而东吁地区的部队,早早接到命令前往首都,此时正从北边赶去增援蒲甘城。

一旦各部顺利抵达,等于缅甸三分之二的军队,将对丁家盛、杨展所部进行合围。

不管是孤军深入也好,还是中心开花也罢,丁家盛、杨展这次搞得太狠。激进疯狂的行军方式,直插缅甸腹心之地,犹如捅了马蜂窝,缅军连北方边境都顾不得了。

黄幺、刘新宇的北路大军,只须面对三分之一的缅军,剩下的缅军全都来打丁家盛和杨展。

丁家盛和杨展还没法随意打运动战,因为他们民夫太少,后勤全在运粮船上,只能沿着伊洛瓦底江一线活动。

就在他们即将被团团包围时,其他几路已经爆发战斗。

孟加拉湾海上小霸王阿拉干,作为缅甸的死忠附属势力,携大小战舰40余艘、陆军2000余人,竟然走海路前来支援。

他们在伊洛瓦底江入海口附近,跟守在那里的大同海军撞上。

大同海军热情招呼,一通“礼炮”做见面礼。

阿拉干那位海军指挥官,瞅了瞅大同海军的舰船,立即下达非常没有礼貌的指令。他们连个招呼都不打,“礼炮”也不来几发,便直接原路返回,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不再掺和中国和缅甸的战争。

而暹罗那边,那莱王带着500大同军、3万多暹罗士兵,直取缅甸东南部海边城市朗伽戍。

暹罗和缅甸,就是一对冤家。

这一百多年前,从来没有停止战争。一会儿我包围你的首都,一会儿你包围我的首都,就算没有大同军,再过十年也会打仗,暹罗军队直接杀到蒲甘城(就是丁家盛现在要打的那座城市)。

什么朗伽戍,什么土瓦,根本分不清是谁的故土,反正只要被对方占了,就说那是自己的失地。

由于大同军狂飙突进,朗伽戍的缅甸军队,已经火速向北集结。

暹罗大军抽冷子**花,打得缅军措手不及。仅仅五天时间,朗伽戍就被那莱王攻占,接着又继续攻打海滨城市土瓦。

土瓦也迅速沦陷,暹罗大军直指毛淡棉。

毛淡棉更北边,是孟族的旧都马都八。城里的孟人贵族,全都被迫迁去勃固,但乡村还是以孟族为主。

“殿下,请约束军纪,不要劫掠孟人!”

说话之人,是被暹罗借走的五百大同军宣教官孟瑞,他说道:“据细作提供的消息,孟人是不服缅人统治的。毛淡棉和马都八乡下的孟人很多,若是纵兵劫掠,会激起孟人的反抗。不如用贝叶传播檄文,说我们是来帮助孟人的,帮他们推翻缅人统治,帮助他们在马都八复国。”

一百多年前,缅甸和暹罗,都在贝叶上面写字,而贝叶文书就是孟人发明的。

现在使用贝叶给孟族发檄文,内容又是帮他们复国,必然可以获得孟人的好感,孟人贵族会自带干粮招募士卒相随。

那莱王犹豫道:“可几十年前,暹罗攻占毛淡棉的时候,抢劫过当地的孟人,他们真的会相信吗?”

孟瑞说道:“为了复国,他们愿意相信的。”

谋士杨东魁说道:“殿下可以承诺,暹罗只要朗伽戍和土瓦两城,更北边的毛淡棉、马都八,全都交给孟人来统治。我军约束军纪,不去抢劫孟人,全力攻占毛淡棉。然后,把毛淡棉交给孟人,孟人得到城市还不感激涕零?而毛淡棉的北方,就是孟人的旧都马都八。他们为了收复旧都,又怎会不群起响应?”

那莱王对此有些不高兴,他原本的打算,是想借机把毛淡棉、马都八全部吞并。

杨东魁低声劝说:“陛下,见好就收,莫要惹得天朝不高兴。拿下朗伽戍和土瓦,就已经算收复故土,暹罗国内还有谁会不服你?”

那莱王左思右想,咬牙道:“好,就把毛淡棉交给孟人!”

毛淡棉的守军,此时只剩千余人。

三万暹罗大军,用了两天时间攻克。然后纵兵劫掠,把城市抢得精光,等抢完了再交给孟人贵族。

孟人得到一座千疮百孔的空城,也没资格嫌弃,喜滋滋的接收下来。这个情况,迅速传遍周边村镇,大量孟族地主带着农民,赶来帮着暹罗军队打仗。

因为再往北,就是孟人王朝的旧都!

宣教官孟瑞,单独召见孟人地主,承诺道:“缅人建立的东吁国,对天朝皇帝大不敬。只要孟人配合作战,今后就允许你们复国。定都马都八可以,定都勃固也可以,今后你们就有自己的国家了。”

马都八和勃固,都是孟人的旧都!

孟人地主们大喜,也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个贵族,说是白古(勃固)王朝的王室后裔,直接就在被抢空的毛淡棉宣布建国。

接下来,暹罗和孟人联军,顺利攻下马都八,暹罗军队再次洗劫城市。

联军迅速朝着勃固进发,勃固城内,有大量孟人贵族居住。

当两军抵达城下时,城内孟人贵族趁机暴乱,里应外合一举夺下勃固城。

亲密合作,宣告终结。

先是暹罗大军洗劫勃固,引发孟人的强烈不满。接着孟人内部矛盾激化,来自南方乡下的孟人地主,跟勃固的孟人贵族尿不到一个壶里。

特别是孟人地主,已经推举出一个国王,而贵族也推出了王室后裔。

五百大同军做中间人,强行按下内部矛盾,催促三方势力赶紧北伐,沿途可以随便劫掠缅人城市。

同时,孟人宣布在勃固正式复国定都,并以国王名义发布贝叶檄文,号召全缅甸的孟人都起来造反。

这些家伙一路北上,由于缅军都被调去包围丁家盛、杨展,沿途根本就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半个月后,已然接近东吁王朝的旧都东吁城!

前去包围大同军的缅军,接到消息吓得不轻,还没走太远的全部回防。

暹罗、孟人联军,就此被堵在东吁城外。这座城市太坚固,又有重兵把守,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来。

东线。

那莱王派遣使者,还有几个大同军随行,前去命令八百司赶紧出兵。

八百司的治所在景迈(清迈),首领名叫召楞斋。

他是大明册封的八百大甸宣慰使,又是暹罗册封的景迈首领,还是缅甸册封的地方贵族。所以,中国、缅甸、暹罗打仗,他到底该帮哪边才对?

“中国强大,我们不能违抗皇帝命令。”

“中国太远,缅人太近,不能得罪缅人。”

“可暹罗更近,如果不帮暹罗打仗,我们会被惩罚的。”

“万一缅人赢了呢?”

“缅人赢不了,这次可是中国和暹罗联手攻打缅人。”

“要不再等等,观察哪边能赢。”

“……”

可怜而又油滑的八百司,立即招募军队和征集粮草。

他们先给中国和暹罗使者说,自己会出兵帮忙,只不过调兵征粮需要时间。又暗中派遣使者,前往缅甸首都阿瓦,说自己正在征调兵力,很快就能出兵帮助缅甸。

等八百司完成聚兵,局势也该明朗了,哪边占上风就倒向哪边。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