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 第806章 【杭州辨会】

朕 第806章 【杭州辨会】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07:27 来源:小说旗

几十份报纸,放在赵瀚面前。

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已经被圈出来,方便皇帝快速阅读。

大致扫了一遍,赵瀚不禁莞尔:“果然,这打笔杖就如吵架,吵着吵着就歪到天边了。”

李香君问:“陛下还要再看吗?”

“不必了,让他们继续吵。”赵瀚对目前的情况非常满意。

虽然有商贾撒钱刊载文章,虽然有大儒帮着说话,但刚开始还是落于下风。主要就是三纲五常,怎么也绕不开。而且女人应该相夫教子,获得了绝大多数读者的认可。

但是,中途加入了新生力量!

如今的思想界百花齐放,有些新兴学派为了吸引眼球,突然加入论战为女子发言。这些新兴学派冒出来,立即牵动了敌对学派,一来二去就变成大混战。女子是否能够科举做官,反而只是顺带话题,论战的核心焦点,变成了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权争夺。

杭州大学,教授陈确就发起了一场辩论会,蕺山学派和姚江学派皆被邀请参加。

如今的浙江,是阳明心学之天下。

不过浙江的心学门徒,互相之间已经打出狗脑子了。

崇祯四年,刘宗周和陶爽龄共创“证人会”。由于如何“证人”的理念发生分歧,只一年时间就发生分裂。刘宗周的朋友和弟子,形成了蕺山学派。陶爽龄的朋友和弟子,形成了姚江学派。

今天发起辩论会的陈确,虽出自蕺山学派,却属于蕺山学派的异端!

杭州大学的师生数百人,社会学者也来了几十个,陈确率先发言:“近日,金陵那边有男女之辩,辩论双方都在引经据典。为何要引经据典?因为那些是圣人之言吗?圣人说的就一定正确?圣人,首先必须是人。如果圣人不是人,那要陆王心学做什么?陆王心学的根本,就是致良知,人人而为圣!如果圣人不是人,那人也不可能为圣,我心学一脉就不必存在了。”

此言一出,众皆赞同,圣人必须是人,这是心学的基本理念。

接着陈确就开始乱来:“在我看来,就算做了圣人,在人性方面也与常人无异。诸君不要急着驳斥,且听我细细道来。如果做了圣人,人性就圆满了,就跟常人迥异了,那没做圣人的常人,难道人性是缺漏的?人性如果有缺漏,那就不能称之为人,只是一件像人的器具。如果做圣人,就是脱离常人的人性,我看这个圣人还是不要做的好1

“一派胡言1

刘汋顿时大怒,指着陈确说:“你这厮背弃师门,如今又来非议圣贤,着实是不当人子!你是要做王龙溪,还是要做那王泰州?”

刘汋是蕺山学派创始人刘宗周的儿子,还跟黄宗羲是儿女亲家。

如今,蕺山学派已经一分为三,黄宗羲属于正统派,刘汋属于修正派,陈确则是独立派。

而刘汋口中的王龙溪和王泰州,一个是浙中王门的创始人王畿,一个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这两个学派,都属于心学左派,学术观点非常极端。比如泰州学派,宣扬世人平等、百业平等、人人可做圣人,努力工作生活就是做学问。

浙中王门曾经风靡浙江,而且是全国的心学正统。蕺山学派和姚江学派的思想,其实也传承自浙中王门。但作为新兴学派,想要崛起就得打倒权威,只有彻底推翻浙中王门,蕺山学派、姚江学派才能夺取心学道统——历史上,姚江学派成功了,别称“阳明学派”。

今天在场的学者,看似只来自两个学派,其实已经分裂为六七股势力。

他们辩论男女问题是假,趁机争夺心学道统是真!

“我认为陈乾初(陈确)说得有道理,”史标突然站起来,“圣人就该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没有七情六欲的不是人,也不是圣人,而是天上的神仙1

史标突然支持陈确,这让很多人都没想到。

历史上,史标是姚江学派的第三代主讲,他此时的观点,明显有成为门内异端的征兆。

“咳咳1

沈国模突然咳嗽起来,弟子们立即大喊肃静。

沈国模是姚江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浙江心学资格最老的前辈。他没有看向亲传弟子史标,而是面向众人说:“今日的辩论,是女子可否科举做官,不要议论圣人是否为人。”

面对前辈,陈确一点面子都不给:“不论圣人,就是缘木求鱼。男尊女卑的说法,全都来自于圣贤经典,如何能绕开圣人来讨论?何谓儒学,何谓圣人之学?在我看来,知错能改,便是圣学。错了就是错了,改过来便是。圣人也有错,我们这些圣学门徒,有责任去帮圣人改错1

史标附和道:“此言大善1

“胡闹1

沈国模呵斥道。

史标转身朝恩师拱手作揖:“先生,弟子今日并非要背弃师门,但弟子确实是这般想法。圣人也是人,圣人也有错,只要改过来便好了。”

陈确继续说道:“先不说圣人是否有错,如今的儒家经典,真的就是圣人所言吗?大学一文,我看就是伪作1

“锵1

刘汋拔剑出鞘,指着陈确说:“竖子,我与你势不两立1

刘汋的父亲、陈确的恩师刘宗周,主要学术成就正是来自大学。此时此刻,陈确居然说大学属于伪作,直接就把刘宗周的思想根基给刨了。

“老师息怒1

众弟子连忙拉住刘汋,生怕他真的冲上去砍人。

之前还赞同陈确的史标,此刻也开始反对:“乾初兄,我虽然赞同你的圣学观点,但大学不可能是伪作1

陈确踱步走到辨场中央,负手而立说:“大学必是伪作无疑。就算不是伪作,也有诸多错误。大学说‘知止于至善’,这何其荒谬?我认为,道无尽,知亦无荆世界之博大,宇宙之宽广,哪里有什么至善可言?这里的至善,不是那里的至善。今日有今日的至善,明日有明日的至善。孔孟时候的至善,不一定是大同新朝的至善1

史标却说:“大道万千,殊途同归。大道就是至善,从来没有变过。”

两个背叛师门的家伙,刚刚还互相赞同,现在却又争论起来。

陈确问道:“男女之道,是否为大道?你可赞成女子科举做官?”

史标回答:“我赞成女子科举做官,但不认为男女是大道。男女之道,只是大道之下的小道。小道是可以变的,古时不能人人读书,古时耕田只能靠男人。现在世道变了,人人都可读书,女子也能到学校读书,女子也能耕地做工。既然世道变了,男女之道也要变。女子付出更多,得到的就该更多,女子科举做官并不荒谬。”

陈确笑着说:“那咱们今日就收起异议,一起跟这些腐儒辩论1

“甚合我意。”史标立即跟陈确达成共识。

在场全都是心学弟子,学术分歧却一大堆。如果硬要说有啥共同思想,无非两个而已:第一,王阳明是圣人;第二,佛门害人不浅。

大部分心学门徒,虽然带有禅宗思想,却基本主张“辟佛”,激进者甚至主张“灭佛”。很多心学出身的明代大臣,都有捣毁寺庙的事迹,逼迫和尚还俗,把庙田分给百姓,寺庙的木材和石块拿去修学校。

姜希辙突然站起来,这货也是蕺山学派的代表人物,目前在会稽县中学做老师。他立即驳斥二人观点:“世道确实在变,但大道不变,男女之道也是大道。陛下有格位论,也赞同男女有位格之别。男女之别,天性使然,这是亘古不变之理。你们说女人可以读书做工耕田,不过权宜之变而已。等我大同中国兴盛了,男人就能做完这些,女子的天性该是相夫教子才对1

历史上的姜希辙,以县学教授的身份,做了满清的代理知县。郑成功率兵杀来,这货居然募兵守城,硬是守到八旗援军抵达,导致郑成功兵败撤出浙江。

史标嗤之以鼻,冷笑道:“儒学有性理之论,我只听说过性善、性恶,没听说过性什么相夫教子的。”

“哈哈哈哈1

围观辩论会的杭州大学生,集体爆发出一阵哄笑。

姜希辙却说:“天地万物,秉气而生,皆有其性。我所言性者,非善恶之性,实乃万物天赋秉性。水柔,是秉性。石坚,是秉性。男为刚,是秉性。女为柔,是秉性。女子生来主内,就该相夫教子、侍奉公婆,这就是女子的天赋秉性。一旦违反,便是阴阳颠倒。”

一个杭州大学的学生站起来:“非也,非也。水虽至柔,却可化冰为坚。金石虽坚,却可炼化为水。此物理之道,学校老师有讲的。姜先生,你没学过物理,切莫胡乱以此举例。”

姜希辙的脑筋转得很快:“水凝坚冰,金石炼水,并非常态,只是权宜之计。只要温度正常了,水还是水,石还是石。就似女子读书耕田,也是权宜之计,等天下人丁兴旺了,便不用再劳累女子耕田。”

又一个大学生站起来:“女子纺织你怎不说?早在前明时候,就有许多女子做织工。那时人丁兴旺,女子同样出来做工!这可不是什么权宜之计1

姜希辙说道:“男耕女织,也是天性。女子做织工,天性使然也,无非是从家里到了工厂。我认为,只要是纺织工厂,就只能有女工,不能有男工,此男女有别也。就算有男工,也不可与女工同处一室。”

刚才那个大学生愤怒道:“你没生在穷苦人家,我却是浙南山区出来的。山区贫苦,我父我母,一般做活。母亲晚上要纺纱,三餐要煮饭,白天要去耕地,闲暇之余还要砍柴。而今流行家中养猪,除了喂鸡养鸭之外,我母还要打猪草、煮猪食。母亲这般辛苦,为何到了你口中,女人就该相夫教子?我母若只相夫教子,我早就饿死了,更何谈去读书,更何谈公费考入这杭州大学1

“说得好1

一些贫寒出身的学生和学者,立即为这段话喝彩助威。

很快,越来越多学生加入讨论。他们本是来围观的,却忍不住发表意见。这些学生,明显思想更开放,大部分都支持女子科举做官。

也别扯女子科举,会占了他们的进士名额。他们自己就是大学生,知道女学生很难毕业,基本都在毕业之前嫁人结婚去了。更何况,他们喜欢学校里有女生,每个女生都是宝贝,即便长得丑也被群宠着,他们非常愿意帮着女生说话。

有了这些大学生,辩论形式开始一边倒。

或者说,因为发言者太多,这场辩论会已经进行不下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