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 第627章 【久米三十六汉姓】

朕 第627章 【久米三十六汉姓】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07:27 来源:小说旗

毛泰久、金思义、金应元等琉球使者,正在南京玩得开心,突然被鸿胪寺官员给叫去。

相比大明制度,鸿胪寺的职能已经调整。主管外交事务,次管宴会招待,而且京城内外各衙门的工作餐,也从鸿胪寺的职能当中剥离。

要知道在大明那会儿,就连皇家动物园的大象,所吃草料都是鸿胪寺提供的。太监和文官,变着法的贪墨伙食费,鸿胪寺只能见天哭穷。内部员工也克扣伙食,导致接待外宾的国宴,居然用剩菜剩饭招呼番邦使臣。

“拜见大鸿胪!”

三个琉球使臣,齐刷刷作揖。

刘湘客已经升职为鸿胪寺右少卿,怒斥道:“莫要给我戴高帽子,汝等番邦蛮夷,竟然阳奉阴违,奉那日本将军为主。居心何在?”

三位使者闻言,皆惊恐不安。

毛泰久连忙说:“琉球侍奉中国三百年,久蒙中国恩遇,若非无奈,又怎愿背离?皆因那日本出兵,

琉球小国难以抵挡,只能忍辱负重以待时机。而今中国强盛,我国世子请求册封,正欲回归母国之怀抱。中国若能兴师讨伐日本,我国必定感激涕零,用不再生出二心。“

这是真话,毛家虽然当了几十年带路党,但带路党也有想自立的一天。

几十年时间,足够灭掉所有政敌,更何况毛家女还是王太后。

现在毛家羽翼丰满,这次来南京请封,隐藏目的便是修复与中国的关系。等时机成熟之后,再请中国出兵,谋求琉球国独立,不用每年给日本进贡商税和粮食。

刘湘客却不听解释,斥责道:“背主之国,还想请封?回去告诉琉球伪主,他若想当国王,便赶走岛上的日本人,拿出点忠心来给陛下看看。三个月内,若还有日本官员在琉球征税,我天朝必定出兵征讨!”

琉球使节团,就此被驱逐出南京。

在回国的路上,金应元惴惴不安道:“天朝皇帝,不会真的出兵来打吧?“

毛泰久笑道:“中国出兵最好,能把日本人吓走。到时候,无非派遣使者斥责,我国好生请罪便是。

日本人走了,我们每年能多收很多商税,还不用筹集粮食给萨摩藩。这次来中国,咱们来对了!“

“那要不要驱逐日本人,向天朝皇帝表忠?”金思义问。

毛泰久摆手说:“绝对不能。我们若是驱逐日本,中国顶多册封琉球国王,多半不会出兵来帮忙,反而是日本要出兵。“

当初日本攻打琉球,琉球君臣也向大明求援过的。

可琉球太小了,又地处海外,大明不愿劳师动众去帮忙。

后来日本入侵朝鲜,大明君臣在讨论时,主流论调就是:日本番邦小国,阴吞琉球还不满足,居然又来侵略朝鲜。朝鲜和琉球,都是大明属国,不能一味容忍日本胡来。

而在另一个时空,大概再过十多年,琉球就会借助清朝政府,一度摆脱日本的控制和盘剥。

但是,日本培养的琉奸太多。

琉球最厉害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改革家向象贤,就是日本培养出来的,还做了琉球的摄政大臣。从思想文化源头,鼓吹“日琉同祖论”,琉球最终被日本给同化。要知道,这货是琉球的王族,琉球的史书也是他编的。

琉球使节团,被一通训斥之后,居然兴冲冲回国,等着中国出兵来打。

而钱谦益掌管的翰林院,也接到一个新差事,赶紧翻阅各种史料,写文章证明琉球人是华夏后裔。

钱谦益顿时头大无比,他倒是知道琉球国的存在,可具体什么情况完全没研究过。只能组织人手,翻阅前明官方档案,发现琉球屁大点的地方,明初居然是三个国家,而且三个国王连姓氏都没有。

如今的琉球国王姓尚,还是朱瞻基给赐的姓。

那就瞎编吧!

根据《山海经》记载,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日闽中山。“海中”二字,表明古闽之地,不止有福建内陆,还包括台湾、琉球等海岛。

上古之时,华夏子民,如何能去琉球呢?

可以找到史料依据,黄帝命令共鼓、化狐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于是华夏子民,有了泛舟跨海到琉球定居的能力。

又言秦末、汉末、唐末、元末,大量福建人为躲避战乱,纷纷跨海前往琉球繁衍生息。

因此,琉球人就是闽人,是华夏子孙的一部分。可惜离开故土太久,连汉话都忘记了,应该赶紧建立学校,让琉球人恢复自己的母语。

“你们这也太糊弄了吧?”赵瀚看得想笑。

钱谦益大义凛然道:“陛下,这怎能说糊弄呢?真相便是如此。这琉球之人,皆为古时闽人后代,皆为我华夏同胞姊妹兄弟!”

赵瀚说道:“你自己相信就好,顺便把安南的也编出来。”

钱谦益说:“陛下,安南有现成的,都是秦始皇派去的南征将士后裔!”

“这样也行。”赵瀚点头说。

常去琉球经商的福建商贾,也上报了一个重要信息,而且这个事情在琉球人尽皆知。

大明成化年间,琉球国王暴毙,儿子没几年也暴毙,并没有留下子嗣。一个管理国库的官员,竟然打开国库贿赂群臣,被琉球大臣们推举为王,冒充琉球世子请求册封。朱见深也没派人调查,直接就遣使册封了。

如今的琉球王室,正是那个冒名顶替者的后代!

赵瀚高兴道:“这下师出有名了,琉球君臣,不但阳奉阴违,向日本将军称臣。而且还是假冒的,根本就不是大明册封的尚氏王族!既然尚氏王族不存,那琉球国也没有存在的必要,打下来之后直接设置琉球县吧!“

冬季,福州。

李定国带兵登上运兵舰船,他本来是明年去打越南的,临时变成去打琉球国。

之所以让李定国南下,纯粹是赵瀚在刻意培养。

此次出征的海军,主帅为洪旭,副帅为施大瑄,全都是郑芝龙曾经的部将。

夏天才是前往琉球的最佳季节,秋天则是琉球到福建顺风。至于冬天,没啥顺风逆风之分,沿途风浪也不是很大。

浩浩荡荡,五十余艘舰船,从福州驶向台北。除了战舰和运兵船,还有一些运粮商船,是朝廷向福建海商付费征用的。

路过钓x岛时,岛上还有汉民在采药。

大都是居住在台湾的汉人,甚至还有福建人。他们搭乘渔船到钓岛,采集岛上的海芙蓉,这种草药可以防治高血压和风湿病。

而钓岛东北的黄尾屿,也停靠着两艘渔船。却不是来捕鱼的,而是采集岛上的鸟粪。若是夏天来,

还能捡到鸟蛋,那时遮天蔽日全是海鸟,聚集到黄尾屿来产卵。

不数日,舰队进入琉球群岛范围。

一些小岛上也有土着,犹如大大小小的村落,岛上酋长需要定期向琉球国王进贡。对于这些海岛土着而言,谁来统治都无所谓,只要别盘剥太重就行。

既然如此,那就不去管,今后慢慢建学校施行教化。

舰队直奔首里城,即在后来的那霸市东部。

这会儿没有被日本疯狂填海,航道非常宽阔。由于不是最佳航行季节,这里停靠的商船不多,此刻全都傻乎乎看着大同海军舰队。

朝廷在福建征集运粮商船时,对外宣称要去南洋作战。

直到出征的当天,运粮商贾才知晓目的地。至于收集琉球信息,那属于正常行为,谁知道皇帝会出兵啊?

此时舰队到了,港口的琉球人、日本人、汉人商贾全部傻眼。

一艘舰船,首先前往久米岛。

此久米岛,非几百年后的久米岛,而是控厄河流入海口的离岛,可以理解为崇明岛之于上海。十八世纪之后,由于泥沙不断堆积,久米岛渐渐消失,成为那霸市的一部分。

福建小吏郑申,此刻带着二百大同军,以久米郑氏后裔的身份登陆。

“不要开炮,不要开炮,那是中国舰船!”久米岛炮台守军,此刻有人正在大喊,而且说的还是福建话。

郑申带兵下船,按下激动心情,放声说道:“久米郑氏后裔郑申回来了!“

久米岛上的建筑,全部是闽南风格,穿衣打扮也是汉人模样。

看守炮台的士兵,皆为汉人。他们看到中国船只,根本就不开炮,此刻听说郑家来人,甚至还笑着过来打招呼。

不多时,又有数百岛民过来。

其中一个老者,颤颤巍巍走到郑申前方,挂着拐杖问:“老朽是郑氏族长,阁下是哪位族亲的后人?

郑申回答说:“晚辈的曾祖父,是郑公讳周。“

老者突然大笑:“我是你叔父啊!“

郑申愣了愣,随即作揖:“晚辈拜见叔父。“

老者指向远方的舰队:“这是?“

郑申解释说:“好教叔父知道,这琉球国,今后便是中国的琉球县,小侄便是琉球县的首任知县。”

“好好好!”老者大喜。

其余岛民,也露出笑容。

又有一个老者,举起拐杖呼喊:“久米三十六姓,全部都听着。各家各户,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助我天朝拿下琉球!“

这个岛屿,扼守入海口,是从海上通往琉球王城的必经之地。

久米岛上有三十六姓,皆为汉人。

他们有军队和炮台,可保护王城不受海上攻击。同时,也帮大明监视琉球君臣,而且世代参与朝贡贸易。

当年日本入侵琉球,根本不敢从这里过,因为扛不住炮台攻击。

琉球抵抗日本侵略,也是郑迥带领久米岛的汉人在反抗,琉球国王当时根本就没有出兵。而且,郑被俘牺牲之后,琉球君臣还把郑迥污蔑为奸臣。

久米三十六姓,世代在琉球做官,如今却被打压得很惨。

当然,也有被迫迎合日本的,比如蔡氏的蔡锦,如今就担任琉球国正议大夫。

郑申在岛上停留不足半小时,三十六姓汉家青壮全部出动,带上兵器一起帮着大同军攻占港口。

******

(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