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 第298章 【伦理剧与武侠片】

朕 第298章 【伦理剧与武侠片】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8:07:27 来源:小说旗

信江,岸边。

摆了一张八仙桌,三条长凳子。

打麻将,三缺一,再来一个就齐活。

“砰!”

冯胜伦一拍惊堂木,喊道:“带嫌犯费映玘、费郑氏、费任、费圃……”

此时已经是下午,许多士绅都没走,反而来了更多人围观。

甚至有客船招揽生意,把听审百姓载到此处,就那么飘在江面上全程看热闹。

整个上午,都在搜集证词、证人、证物,还要撰写各种案情资料。就连吏科、户科的吏员,都被借调过来帮忙,否则今晚大家别想睡觉了。

赵瀚其实已经留下明确信息:此案就在江边审理。

啥意思?

当着无数士绅百姓进行公审,审不完不准离开,就在江边搭帐篷吧。

除了铅山县的官吏,广信府官员也来了。还有广信府的廉政衙门,他们今天负责旁听记录,等搜集完各种资料,就要对涉事官吏进行审查。

至于知县冯胜伦,可以审判官吏,但需要廉政衙门配合。

郑氏已经浑身瘫软,站都站不稳。如今不得让嫌犯下跪,于是弄来一条凳子,让她坐着接受审判。

“费任、费圃,”冯胜伦问道,“崇祯十一年腊月初二,你们两个是否殴打费良?”

费圃本来站着,吓得猛然跪地:“县太爷饶命啊,我真没想把他打死。打的时候收着力,是夫人让我狠狠打,还骂我吃得多没力气。”

“是啊,是夫人让打的,我膀子都打酸了,夫人还让打狠些。”费任也跪下。

冯胜伦问道:“你们口中的夫人,可是费映玘的妻子费郑氏?”

“是她。”两个恶奴齐声说。

冯胜伦又问:“费郑氏为何要打费良?”

费圃回答:“费良之前被打坏腿,养了一个月才下床。他去镇上报官,被夫人晓得了,便抓起来打一顿。”

“费郑氏如何知道佣人告官?”冯胜伦问。

费任说:“镇上的文吏张赋,亲自到费家通风报信的。”

冯胜伦对广信府廉政官员说:“据查,张赋随军出征了,很可能在新占地盘做副镇长。具体是去了湖广还是江南,这个得问江西布政司的吏选衙门。”

廉政官员立即进行记录。

冯胜伦又问郑氏:“费郑氏,可是鹅湖镇文吏张赋,暗中给你通风报信的?”

郑氏傻坐着不说话。

“砰!”

冯胜伦猛拍惊堂木:“费郑氏,本官再问你一遍,可是张赋给你通风报信!”

郑氏还是哑口无言。

连续询问三遍,冯胜伦说道:“既然不说话,便视为默认了。带被害者费良的父母上堂!”

一对中年夫妇被带过来,哭叫着喊儿子死得冤枉。

问询一番前因后果,冯胜伦说道:“费良可是腊月初二被抬回家的?”

死者的母亲只是哭。

死者的父亲说:“初二晚上,他们四个把我儿抬回来,说是摔进沟里伤着了。怎么可能是摔的?腰上的皮肉都被打烂了,骨头都能见着……”这人越说越激动,朝着围观群众大喊,“乡亲们都评评理,谁家摔沟里能摔成那样?我的儿啊!呜呜呜呜……”

围观群众议论纷纷,对着郑氏指指点点。

郑氏还是傻坐着,就跟神游天外一样。

又了解许多细节之后,冯胜伦问道:“费良死后,你们可曾去报官?”

“去了,”死者的父亲说,“当时的县太爷姓孔,派了两个官差、一个仵作,说是给我儿验尸。验了不到半柱香,就硬说我儿是摔死的。”

冯胜伦对廉政官员说:“我已派人回县里调查卷宗,这三个经手之人,肯定能查出来是谁。”

由于暂缺三个重要人物,命案已经审不下去。

那就接着审理其他案件,主要是郑氏强招良民为佣工,又对佣工进行长期殴打辱骂。

这些案情简单,不但有人证,许多佣工此刻身上还带伤。

审着审着,突然又跑来两人喊冤。

却是郑氏在鹅湖镇张贴雇佣广告,他们觉得工钱还不错,因此应聘到费家做佣人。由于郑氏长期打骂,两人宁愿不要当月工钱,都要离开费家。结果被郑氏告官,令他们赔偿违约金,县衙官吏偏帮郑氏,导致两个佣人借钱赔付。

这事儿扯出来,顿时全场哗然。

之前打死人已经积累民愤,而今又听到这等丧德事。人家给你做佣工,不拿工钱也就算了,你还倒打一耙让佣人赔钱?

族长费元禄气得浑身发抖:“这……这恶妇,把费氏颜面都丢尽了!”

一个姓雷的乡绅耆老,摇头叹息道:“娶妻当娶贤,我雷家挑媳妇,不看出身,不看相貌,只看品性。如此恶劣之妇人,绝不可能进我雷家院墙。”

“唉,郑氏也是广信大族,怎就养出这样的女儿?”另一个耆老痛心疾首。

在释放家奴之前,哪个大族没有虐待之事?

但不能拿出来公论啊!

更何况,现在已经没有家奴,佣工也属于良民。既是良民,就更不能虐待,士绅大族必须摆正态度。

又审一阵,费映玘突然喊道:“县尊,我要告发这恶妇杀人!”

“殴杀费良一案?”冯胜伦问道。

“另有命案,”费映玘说道,“这恶妇善妒,不准我纳妾。我便悄悄养了外室,被这恶妇知晓,还假意让我把外室接回家中。我信了她的鬼话,真把外室接回家做妾,谁知竟被这恶妇寻个由头打死!”

全场哗然,更加轰动。

“妒妇,妒妇啊!这等妒妇,早就该休了!”汤姓乡老一脸愤怒。

冯胜伦问道:“尸骸何在?”

“就埋在鹅湖费宅的后山上,我还放了一块玉佩做陪葬物。”费映玘说。

“哈哈哈哈哈!”

一直不说话的郑氏,突然站起来,凄声狂笑道:“费映玘,你这般厌恶我,为何不敢休妻?”

费映玘冷笑道:“爷们儿豁出去了,有甚丑事你随便说!”

还有更大的瓜?

士绅百姓全部竖起耳朵,就连负责审案的官吏,都是一副等着听八卦的表情。

郑氏没有立即爆料,而是问冯胜伦:“县尊,我所犯之事,会不会牵连儿女?”

冯胜伦朝着西边拱手,说道:“赵总镇治下,不搞株连之事。只要你的儿女没犯法,自不会被牵连。不过,你夫妇二人犯下重罪,除了论罪处刑之外,肯定会罚没一些家产和田产,留给儿女的产业就没那么多了。”

郑氏扭头看着丈夫:“为了儿女,你那丑事我懒得提,想起来就犯恶心!”

费映玘却是不惧,嚷嚷道:“说啊,你说出来啊,反正已经身败名裂。虱子多了不痒,要死一起死。快说,小娘养的才不说!”

“我就不说!”郑氏冷笑。

费映玘扯开嗓子大喊:“好,你不说,我自己说……”

“闭嘴!”

老爷子费元祎大吼,他虽然不知儿子有何丑事,但能被儿媳当做把柄,这么多年不敢休妻,肯定是非常难堪的事情。

家丑不可外扬,费元祎终于忍不住了,气得把拐杖给砸出去。

费映玘闪身躲开,正待说话,却听“砰砰砰”一阵响,冯胜伦猛拍惊堂木说:“肃静,不可咆哮公堂!”

“哈哈哈哈!”

众人大笑,都感觉今天值了,比唱大戏还精彩万倍。

可惜,最后一个大瓜,似乎当事人不打算劈开。

费映玘颓然坐在地上,这桩丑事他憋了三十年,就像被绳索勒住脖子快要窒息。

他十三岁时,对性事懵懵懂懂,跟书童之母滚到床上,而且这女人还是他的奶娘。他其实是被引诱的,结果把奶娘搞大肚子。成亲之后,还在悄悄跟奶娘幽会,结果被妻子郑氏逮个正着。

郑氏性格大变,估计也跟此事有关。

仿佛一出狗血言情伦理剧。

士绅大族,哪家没有点腌臜烂事?

案子当天没有审完,官吏集体在河边休息。有的搭帐篷,有的睡船上,反正案子不结,就不许有人离开!

未切开的大瓜,让众人意犹未尽。

更遗憾的是,许多百姓来得太晚,没有一睹赵天王的风采。

费如鹤家里的酒楼,如今生意火爆得很。南来北往之客商,必到酒楼里吃饭,酒楼甚至改名叫“龙兴楼”。

赵瀚在这里做过二掌柜,还亲自传授各种“宫廷菜式”。

费纯曾在这里说书讲小说,陈茂生曾在这里登台唱戏,张铁牛经常来这里吃饭。

关于他们的故事,已经流出无数个版本。

比如赵天王祖上是宫廷御厨,掌握了许多已经失传的宫廷菜式。赵天王每次来酒楼,都是故意挑选嘈杂地方,专心致志看书以锻炼意志。

陈茂生被奉为弋阳腔戏曲大师,据听过他唱戏的人说,陈掌司之戏腔古今无人能及。有个戏迷临死之前,想来听陈掌司唱戏,一出戏曲演完,此人竟然不药而愈。

还有费纯费掌司,说书能说得天花乱坠,就连《葫芦娃》都被改写成长篇小说。

张铁牛的传说最离谱,因为码头苦力都认识他。这些苦力爱吹牛逼,越扯越邪乎,张铁牛每天要吃五斤饭,单手就能举起百斤麻袋。结拜兄弟被太监害死,张铁牛使出梯云纵身法,盗走挂在杆上的兄长头颅,又踩着竹竿横渡信江。

此时此刻,江中客船上,一个看完热闹的秀才,正在奋笔疾书写小说。

小说名叫《风云儿女列传》,整体风格模仿《射雕英雄传》。

男主角有好几个,分别是:赵信(赵瀚)、李鹤鸣(费如鹤)、李真(费纯)、王举山(张铁牛)、杨天微(庞春来)。

这秀才明显搜集了很多资料,外加各种道听途说。

在他笔下,杨天微(庞春来)是辽东武将之子,由于阉党勾结鞑子,导致家破人亡、流落江湖。在崂山得遇异人,学得道书半卷、兵法三卷、政略五卷,还习得许多上乘武学。

小说前面几万字,都在描写杨天微(庞春来)。

至于赵信(赵瀚)等人,则是他在铅山收的徒弟。

赵瀚火烧县衙、张铁牛深夜盗头,这些故事都被串起来。陈茂生更是被描写成刺客,唱戏只是身份掩饰,专门刺杀贪官污吏。

密密教的两任教主马廖洋、张普薇,居然也有浓墨重彩的出场。

马廖洋、张普薇二人,学的是旁门左道。

杨天微(庞春来)只得道书半卷,却能以一敌二,将两个左道修士打成重伤。

因此,他们离开铅山之后,两个左道才敢起兵造反。

就连被赵瀚一枪捅死的铅山县典史,在小说里都成了武林高手。赵瀚火烧县衙的剧情,简直变成独闯龙潭虎穴,最后是飞檐走壁翻过城墙离去。

秀才收起纸笔,和衣睡觉,等着明天继续看审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