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国战隼 > 第505章 重型机和中型机各有侧重

大国战隼 第505章 重型机和中型机各有侧重

作者:步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战切断了飞控系统,接下来战机的所有姿态都是极不稳定的,全靠他手动操纵进行维系。鸭式气动布局非常不稳定,没有飞控系统的情况下,飞行员要让战机按照自己的意图行驶非常非常困难,对飞行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李战能够在七十秒里完成三百零一个操纵动作,当初开的是037号歼-7E,没有飞控系统可言的二代机。

AL-31F发动机疯狂的嘶鸣声中,12号歼-10A以难以想象的大仰角大倾斜角机头指向了大仰角加力爬升中的歼-11B,在惯性的作用下,12号歼-10A的尾部向前移动,整架战机向右侧滑开去。

发动机要和这些惯性力量做抗争,并且是在最不理想的状态之下。

在极短的两三秒钟里12号歼-10A的水平移动速度从每小时七百多公里瞬间下降到了每小时一百公里以下,这对全功率运转中的发动机来说又是一种最不喜欢的状态——小速度。

紧握操纵杆的李战明显的感觉到战机在疯狂的抖动,他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稳住飞行姿态,鸭翼和三角翼两个升力的作用下,他能够感觉到战机在失控的边缘疯狂地试探。

不过他的目的达到了,机头再一次干脆利落地指向了韩红军的歼-11B,并且开始加速追上去——咬尾局面构成。

李战重新接通了飞控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飞控系统自动调节了舵面,战机迅速温顺下来,喷口喷吐着炽热的火舌紧紧的咬上了韩红军。

韩红军不断的向左向右回头看寻找12号歼-10A的身影,他发现看不到目标后果断地压杆俯冲,在俯冲的同时冒险滚桶破坏航迹规律,这么做能让敌机难以锁定。他决定把战场拉到低空,利用歼-11B更好的低空性能扳回局面。

可是他绝望地发现12号歼-10A一直紧紧的咬住了他,难以摆脱。

设身处地思考,李战认为如果他处于韩红军的位置,面对当前的情况他也没有更好的应对办法。此时他已经完成了第二次模拟机炮射击,战斗结果没有悬念了。

“小韩,再来一局,我将使用一般战术,来看看结果怎么样。”李战略微思索,做出了一个很客观的决定。

不是谁都能够在无飞控系统帮助的情况下让歼-10依然可控的,事实上很多时候如果飞控系统失灵,歼-10非常容易失速坠毁,通常发生在起降阶段。过去几次事故里,除了发动机故障,飞控系统是导致灾难发生的罪魁祸首。

“明白,再来。”韩红军一阵沮丧,但很快就重新打起了精神来。

输给大队长没有什么可耻的。

当初成达开的还是一架用矢量喷口的歼-10B才勉强在狗斗中击落开歼-11B的李战,可见李战的近距格斗能力是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接下来的狗斗就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过招了,双方基本上是用教科书式的机动动作来展开对抗,不过具体运用是取决于飞行员的选择的。

半个多小时的对抗,李战和韩红军的感受都非常深刻。当初鹰隼大队和大红鹰对抗大家一心想着的是夺取胜利,反而对战机在近距格斗上的一些表现不太关注。此时以分析研究的心态来进行对抗,感受非常的强烈非常的清晰。

陈飞和李梓辛之间的对抗结果也是大同小异。

歼-10A对歼-11B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在狗斗中歼-11B就像是笨重的拳击手,而歼-10A敏捷得像灵猴。

这一场完全自由的狗斗空战刷新了很多人对歼-10、歼-11两个系列战机的认识。

返航后唐国正、郭北牧在下午召集分析会,会上李战等人详细介绍了对抗情况,张崇明的技术分析组在分析了飞参之后也有了理论上的结果。

陈飞发表看法,道,“我开歼十一的时间比歼十的要长一些,对前者的了解更多。今天之前我一直认为歼十一的空中格斗能力尽管可能比不上歼十,但是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可是上午的对抗之后我不得不承认,单就空中格斗能力来说,歼十一基本上没有办法战胜歼十。”

“我相信歼十的空中格斗能力是优于F1-6的。”

大家的神色都比较不好看,毕竟大多数人对歼-11是有深厚感情的,那是人民空军第一种三代机,在人民空军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人民空军迈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更有一些人的脸色是难看的——来自沈飞厂的易小易等几位技术工程师。

歼-11系列战机是沈飞厂的主打产品,甚至可以说是唯一产品,包括歼-15舰载战斗机在内。竟然被二弟成飞厂的主打产品压着打,这心里既难以接受也不好受,当然也是存疑的。不过一想到歼-11系列战机有更大的航程和更多的载重以及可以安装口径更大的机载雷达提供探测能力,心里的难受也就轻了几分。

“李战,说说你的看法。”唐国正点了李战的名字。

李战笑着说,“有观点认为,在视距外消灭敌人才是上策,和敌人进入近距缠斗本身就是较为愚蠢的行为。这也是美军的主流观点。在视距外空战上,歼十一有先天优势,更大的航程更强的探测跟踪能力和更多的载重都对歼十形成了压制。”

他顿了顿,说,“具体到某一项能力当然是各有千秋的,但是总的来说,我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两款战机之间的对比,歼十一和歼十所担负的战术任务不同,本身就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所以单纯的以近距格斗来论英雄是片面的。我倒是想到另一个问题,我们接下来要和友军的F-16对抗,是不是应该考虑增加歼十?歼十和F-16打一场,结果应该是最客观的了。”

“这个你就不要考虑了,歼十不同歼十一,能否参加军事交流空司说了也不算。”唐国正摆着手说。

李战也是刚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能开歼-10和F-16打一场,相信意义会非常的重大,对厂家来说同样如此——F-16占据着庞大的市场,如果歼-10能表现出比F-16更强的作战能力,也就有机会从装备F-16的国家里搞到一些订单,而这样的对抗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

收回其余念头,李战认真的说道,“从对抗情况来看,没有疑义的一点是在近距格斗中歼十有绝对优势。但是从我的主观意识来说,我认为歼十一要战胜歼十并非没有可能。”

“我相信,你曾经用歼十一B型战机打败过大红鹰的歼十B型,或者你可以把经验总结一下。”唐国正沉声说,“诚然,能够在视距外消灭敌人是上策,但不意味着就可以把近距格斗放在次要位置。历次空战中最激烈的争夺都是发生在近距格斗阶段,我们不可能始终保持有足够的歼十来专门应对近距格斗,因此歼十一这一类重型制空战机同样需要随时准备和敌人刺刀见红。”

他扫视了一眼,道,“接下来还有两天时间,歼十一和歼十之间的对抗继续进行,最好是在出发军事交流之前能够形成一些经验来,这对部队未来的自由空战训练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歼十一机队。”

张崇明补充说道,“对战机性能提出意见也很重要,厂家的技术代表也在,我想他们的心情应该是较为迫切的。歼十一和歼十这两个系列战机未来很长时间里会是我军的主力战机,参照美军的方式,会在使用过程中持续进行改进,所以部队的意见相当重要。我们技术分析组会全力提供分析支持。”

“张处长说的很有道理,说到底飞机是要交给部队用的,所以你们飞行员的意见很重要。”唐国正手指点着桌面说道,“任何意见都可以提,我们汇总交给厂家,由上级相关部门和厂家来统一考虑。”

易小易表态说道,“各位首长,我们厂家技术组当仁不让的,任何问题我们都将全力以赴,如果有需要我随时可以向厂家请求支持。”

这对厂家来说是好事,易小易自然是求之不得。这样的机会也是难得的,要组织起现在这种飞行员规格进行完全自由空战对抗不是容易的事。如果不是有为军事交流做准备这件事情在前,两架战备歼-10A甚至都不会被批准用起来。

李战对这样的结果却是没有感到多么惊讶。歼-11在大家心里的地位太高了,虽然歼-10顶着“完全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款国产三代机”的光环收割了不少粉丝,但是基于Su-27研制而来的歼-11庞大的粉丝群体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歼-15首飞之后,更是将该战机家族的地位推向了一个更高的位置。

所以对歼-11打不过歼-10这样的结果,包括易小易等厂家技术工程师在内的许多人情感上难以接受是正常的。

其实李战也有些感慨。

或者应该说,歼-11和歼-10之间实际上并不具可比性,两种战机各有分工优势互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