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给玄德当主公 > 第七百八十二章 子义的船上有孔明

曹操的行动,北岸皆知,不过对于刘备和关羽而言,并无大碍。

刘备和关羽组织大规模演武,为的就是表态,表明攻克江东的决心。

这一次,朝廷是来真的。

刘俭一旦下定决心要消灭哪些敌人,就一定会消灭哪些敌人,这是无可辩驳的现实。

刘备和关羽深知。

自他起兵以来,还没有他无法战胜的敌人,刘俭的敌人大多早已化作了尘土,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只剩下曹操和袁绍而已。

曹操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也知道这一战的凶险。

所以他也一定要在战前把所有参战将领和军队的心凝聚在一起,然后才能打仗,一旦开战,军队里只需要一个声音,不能有其他的杂音。

为此,曹操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参加的都是曹军内的高级将领。

“这一战,刘备和关羽来者不善,听闻徐州所积攒的粮秣数量,足以支持刘备和关羽军两年的征战,他积攒了那么久的粮食,必然是为了彻底拿下江东。”

核心军事会议上,曹操将自己所预料的最可怕的结果告诉了手下的高级将领们,让高级将领们人人色变。

“若是如此,这一战真的不好打。”

于禁愁眉苦脸:“本来咱们的兵力就不足,要是刘备和关羽下定决心攻打江东,兵力远远超过咱们,粮秣也好,物资也好,咱们拦得住一时,拦不住一世,主公,咱们劣势太大了。”

“是啊,这一战很难打。”

曹洪也点了点头:“这段时间,关羽在淮南也征调了不少船只,据说也训练了一些善于水战的士兵,一旦咱们在水战上的优势被抵消掉,上岸野战就更难说了,先前淮南之战时,大家都知道,北军陆战无敌也。”

仗还没打,两个高级将领就露出了怯意。

对此,夏侯渊非常不高兴。

“难道咱们就什么也不做,就这样投降?”

“我等十年在江南建立基业,焉能一朝给予旁人?”

夏侯渊虽然也被刘俭打败过,但是反刘的意志依然很强硬。

他无畏无惧,勇往直前,不会因为打了一次败仗就一蹶不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夏侯渊比很多人都更有勇气。

当然,这其中也有夏侯惇之死的原因。

董袭也支持夏侯渊的意见。

“他们再擅长水战,也不会比咱们更擅长水战,曹公在沿岸设置了很多水军营寨,广置战船以迎敌,北军水师一旦出动,咱们可以快速发起反击,我就不信他们能在战船上打败咱们!”

董袭在水战方面颇有造诣,他的话很有分量。

这两人都非常愿意奋力一战,绝对不会示弱。

然后,吕范发言了。

他的发言也很有针对性。

“某以为,这不是好不好打的问题,而是不得不战的问题。”

“我们不想打,刘俭会放过我们吗?”

“现在他所想的不是郡一地之得失,而是尽快扩大他的权势和声望,他要称帝,要治国!他一定会与我们不死不休,诸位,请立刻放弃不该有的幻想,这一战,是生死之战!”

吕范的话很有威慑力,也彻底打破了众人的幻想。

随后,他又说道:“只是我们现在的名分不够,毕竟刘俭占据正统。”

周瑜道:“如此,只能以先帝之死为名,讨伐刘贼。”

周瑜的意思就是把刘辩的死栽在刘俭头上。

虽然天下人都知道刘辩之死是因为袁绍,但现在,他们已经没有别的理由了。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指认刘俭是汉贼,要篡位,而他们曹军是汉帝国的守护者,不是刘俭所宣称的叛逆,他们的斗争是正义的。

与会将领纷纷感到心中凛然。

他们觉得周瑜说的很有道理。

天下大势已经到了这個地步,刘俭扫平大半群雄,正是踌躇满志一统天下之时,怎么可能会接受眼下这个不上不下的局面?

统一对他而言势在必行。

这样的观念也早已深入北地人心。

大一统之后,以如此威望和权势,加上一个幼年天子刘协,刘德然,难道还要做周公吗?

于是周瑜也站了出来一锤定音。

“局势已经如此,刘俭扫平北方群雄,已无后患自古以来占据如此优势者,就没有不试图一统天下的,江东必为刘俭垂涎,诸位,此战,是保卫之战!”

周瑜一拳捶在了自己面前的案几上:“无论如何,我等已经没有了退路,我等都是和刘俭死战过的,这一战若不胜,汉室不存,我等也将死无葬身之地!”

周瑜的话深深的刺激了将领们的心。

他们立刻意识到,刘俭要来,就是来真的。

一旦发起战争,江东将面临来自刘俭政权疾风暴雨般的打击,而且几乎没有停歇。

刘俭政权所拥有的极其强大的国力将一口气的倾泻在江东身上,江东是否可以扛得住,那可真是一个问题.。

曹操和周瑜的预估完全不会有错,甚至情况比他们俩预想的最差劲的情况还要差劲的多。

淮南地区有关羽直接控制的三万军队和刘备率领的三万军队,总兵力已经超过六万。

不止如此,东南方面军是刘俭非常重视的部队。

所以关羽和刘备的军队都是大汉朝组建的重点。

从建安元年至今,北方优良的军械成果都放在了东南方面军。

步兵用上了最好的军械。

高桥马鞍,双马蹬,还有马蹄铁,骑兵三大件一下,使东南汉军的骑兵的战斗力立刻猛升。

双腿不需要很大的力气夹住马腹,也不需要尽力平衡身体,双手完全解放,可以双手使用兵器进行战斗,普通骑兵也可以做出很多原先被认为是高难度的马上动作。

从此以后骑战就不再是武将和精锐骑兵的专利了。

关羽对于新骑兵的配备感到非常满意。

加上狼牙棒,大斧等重型武器在冲锋战中的普及,使东南军队的平原作战力更强,战术更多。

只要让北军在江东登岸,那江东军必死无疑。

很快,刘俭得知了山越的主力覆灭,少部分还在零零散散的战斗,但是已经不成气候。

江东五郡的豪强势力和山越势力遭到了严重打击,几乎一蹶不振,曹军的士气恢复,已经比之前更加牢固的在江东扎根。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曹操用强迫联姻的方式逼迫江东大士族和曹氏高层联姻,达成强行合作的效果,试图让自己成为江东正统政权。

还把参加叛军的豪强之家全部诛灭,扫荡一空,夺取他们的物资和人口……

刘俭心中其实挺高兴的。

因为曹操现在做的这些事情,他日后到了江东必然还要再做一次。

现在曹操做了,说实话,倒是给他节约了不少时间。

看起来,曹操也算是中华大地向前迈进的一个垫基人了。

若是他能与自己合作,或许大汉王朝的前进步伐会更加迅速。

刘俭为此感叹不已。

虽然有那么一点点为他和曹操的默契而感动,但是仗还是要打的。

既然曹操已经完成了作为工具人的全部工作,就到了要灭掉的时候了,不能多留了。

刘俭人在荆州,却给关羽和刘备下了军令,让他们开始行动。

刘俭令徐州牧刘备担任灭曹之战的主帅,总领全军,东南诸军包括太史慈麾下水师都要遵从刘备的命令。

令关羽为副帅,协助刘备作战。

诸葛亮,鲁肃随军参政。

辅助主帅刘备进行剿灭曹操政权之战。

徐盛,程普,韩当,高顺等为辅将。

又令使者代为授给刘备节钺,令刘备以此统帅全军,若有不尊军令者,直接斩杀,无须汇报。

由此,灭曹之战正式开始。

刘俭一声令下,青州和徐州两个州以及庐江、九江二郡,将无条件为刘备提供他所需要的军粮和各项军事物资,所有辅兵动员起来。

又令现任豫州刺史的刘冀,发动十万民夫,协助调配中原地区的资源南下补给。

各地的战争准备快速进行着。

各地郡守、县令、乡佬得到命令之后,高速运转起来,将各地基层全部调动起来,迅速进入了战时体制,一如之前的每一次大战。

各地受到刘俭恩德以活命饱腹的屯田民们怀着感激之心,踏上战场为前线作战的一线正规军运送军粮、军用物资等必需品。

人口所应该具备的动员力被充分调动起来,人口越多,则动员力越大。

大汉朝终于恢复了本该有的昌盛盛景了!

汉军将士获得了更高的战争保障,顿顿能吃饱,不用担心饿肚子,装备齐全,不用担心没有好兵器上战场被杀,也不用担心战事迁延日久以至于天气转凉然后没衣服穿。

大汉已经能够做到,一旦征战起来,后勤保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也不允许有问题。

要是出了问题,刘俭绝对能一查到底,然后拔出萝卜带出泥,把相关官员一撸到底,全部打入深渊,以维持自己的动员力。

纪检三司的成立就是应对贪腐等问题的!

东南兵团的准备如火如荼,且相当迅速。

不过一个月,战争准备已经初步完成。

根据地方计吏的估计,他们认为再有半个月左右,百分之五十的战争动员力就能抵达预订地点,后勤保障足以发动全面进攻。

只要刘备觉得差不多了,就能开战。

不过刘备并不急切。

因为这是鲁肃给他的建议,先探明对方的动向,揣摩对方的意图。

按照鲁肃的提议,刘备查探了曹操的动向,知晓对方的防备和战争准备,得知曹军采用大规模大数量的高机动性小型战船作为主力,而放弃了使用大型楼船作为主力战船的情况。

看来,是对己方的抛石机和霹雳车等物有所顾忌。

“曹操和周瑜,确非等闲之辈!”

刘备说道。

“话虽如此。”

鲁肃道:“曹操和周瑜终归却不知道,我们看似将所有的重心都放在这边,实则真正取他性命的,是太史将军的海船!”

刘备琢磨了一番。

“他绝对想不到咱们会从海上发动奇袭,挑他根本预测不到的地方登陆,直接抄他的后路,等他被前后夹击的时候,也不知道他会想些什么。”

曹操虽然知道刘俭打造了一支水师,但是并不知道这支水师是以跨海登陆作战为标准打造的大海水师,数量众多,承载力极强,规模庞大。

这支水师建立起来的根本目的就不是为了和江南水师在内河打水战。

曹操和周瑜还在准备着和敌军在长江沿岸打一场激烈的攻防战,他认为彼军一定会用大量船只来正面突破他的防线,他已经做好了殊死搏杀的准备。

至于身后……

跨海登陆作战什么的,似乎不在曹操和周瑜的理解范畴之内。

当然原本也不在刘备的理解范畴之内。

这种事,他原先真的从来都没想过。

两方面打击江南,将主要战场划定在吴郡和丹阳郡的范围之内,对吴郡和丹阳郡内吴军的主力进行毁灭性打击。

只要吴郡和丹阳郡被攻克,曹操政权基本上就宣告覆灭,剩下的三个郡不过是平推而已。

刘备问鲁肃道:“咱们现在是不是要等太史子义那边的消息?”

鲁肃回答道:“依我之见,子义的海船上虽有孔明在,但我们还是应该发动全面进攻,牵扯曹操和周瑜的精力,不让他们反应过来,给子义和孔明争取时间,深入敌后腹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