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云海侠影 > 第三十六章 离开

云海侠影 第三十六章 离开

作者:寸十七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永寂神僧曾涉足江湖,云游四海,数十载年,威名显赫,虽救济四方,普渡天下,却因其毫无僧人的戒律,又被江湖中人,称呼为‘不戒神僧’乃少林第一高手。

永寂神僧,曾游历江湖时,喝酒吃肉,乃家常便饭,性子奇特,无僧人体面,江湖早年传闻,永寂神僧曾被少林寺赶出,后因在江湖中游历数十载,行遍中原各地,后又回寺,其方丈师兄,也就现今方丈枯荣大师的师父,永正方丈替他另取法号,名为‘永寂’,其意在于,顽心寂灭。

后常年在寺中闭关,再未出寺。

永正方丈圆寂,永寂神僧便常住后山的戒律院,乃现任戒律院主持的师父,其辈分之高,全寺独一无二,就连枯荣方丈也要敬让三分,称一句‘师叔’。

待枯荣方丈来到戒律院,只见房门紧闭,枯荣方丈身边的小沙弥敲了门,一个小僧开门,见得方丈,行礼后,枯荣方丈独自入室一看,却见一个枯骨老僧,瘦如柴骨,那脸颊凹陷,双目紧闭,一动不动。

枯荣方丈合十的道:“阿弥陀佛!”

众僧跟着道:“阿弥陀佛!”

百里苏与朱丹心、李翊云、唐白蜃、叶紫箩、白须剑客,与五派掌门面色严肃,静站房外。

随着众僧佛音传出,众人都明白了,永寂神僧西去了。

正待众僧哀悼之时,房间佛音普遍,倏地间,一个大大的呼噜声响起,众人正好奇谁人敢在此时打呼噜时,均向呼噜声响处看去。

这一看,众人无不心惊肉跳,这呼噜声,竟是从永寂神僧的身边传来,枯荣方丈本是念佛诵经,耳边响起呼噜声,微睁开眼,吓得一跳,面露惊骇。

枯荣方丈向永寂神僧的鼻尖一探,只觉热流时有时无,明显存有喘息,这哪是圆寂,明明就是睡着了。

枯荣方丈合十道:“阿弥陀佛,永寂师叔又练起了龟息功。”

众人闻言一愣,均不知何意,只听得枯荣方丈解释道:“我师叔永寂大师,童心未泯,他这龟息之法,乃自创之法,故而气息时有时无,定是闭关修炼,忘了交代,才导致了这场意外,诸位勿怪。”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永寂神僧在练龟息之法,故而被小僧人误以为,永寂神僧圆寂西去。

众人均吸口气,凡曾与永寂神僧有故者,心中均想起永寂神僧一个传闻,据传闻,永寂当年在西域之时,因好奇之心,在仙龟池中无意悟出了龟息之法,回寺后时常出现莫名圆寂,令全寺次次以为永寂神僧圆寂,故而次次哀悼,可正当全寺僧人深陷哀悼之中时,永寂神僧都会莫名复活。

这一次次圆寂,又一次次复活,吓得全寺之人,无不心惊肉跳,均被他这龟息之法,折磨的呛人,故而专派小僧人服侍,如若再练此法,可先向小僧打个招呼,以免再现尴尬。

这样一来,全寺倒也渐渐恢复平常,再也没有出现过此等圆寂之事,直到半月前,永寂神僧修炼出了差错,受了伤,时日无多,可今日这突如其来的一幕,顿时又让众人深陷紧张了一回。

只听朱文丹笑道:“永寂神僧过了这么多年,还是这么有趣,童心未泯啊。”

枯荣方丈哀叹一声,道:“方才之事,当真罪过,望诸位莫要放在心上。”

忽听泰山派掌门青松子道:“方丈言重,永寂神僧未圆寂,我等开心还来不及,既然神僧无恙,此次大会想来也不能再继续,在下就先行一步,告辞。”

枯荣方丈行礼送别,目送泰山派离开。

随后,龙虎派也在张荀的带领下,也辞别少林,张荀此行也是见多识广,本想目睹此会结果,却不料事与愿违,永寂神僧这么一闹,此会也就成了有头无尾,毫无意义的会议,妄虚此行。

随后,峨眉派也走了,武当派杨仲从怀中取出请帖,道:“枯荣大师,这是我武当派掌门的请帖。”

枯荣方丈看了请帖后,道:“张真人劳心了,武当派与我少林寺渊源颇深,张真人既有重事,我少林寺必当前去赴约,替我代张真人传达。”

杨仲应后,带着武当派弟子离开了少林,离开少林寺。

白须剑客谢客与‘黑勾’左三秋也不知何时,已然悄然而去,李翊云不曾察觉,想必两人在大家来到戒律院时,便静悄悄的离开了这里。

忽听朱文丹道:“既然神僧无恙,本王也告辞了,日后再来少林拜访。”

枯荣方丈合十,道:“恭送侯爷!”

随即,只听丐帮中,当初与李翊云有过一面之缘的粗蛮汉子道:“流云阁主,在下全陵,方才大会上,有幸目睹阁主风采,三生有幸,在下丐帮长老全陵,有一事向阁主请教。”

百里苏道:“请说?”

全陵道:“半月前,我丐帮的打狗棒,不知为何,遭到一个自称是流云阁的人盗了去,不知阁主可知此情?”

百里苏道:“我流云阁要你打狗棒何用?况且,我流云阁中,虽有不少人还在,但我相信,没有我的命令,没人敢盗贵帮宝物。”

全陵久闻流云阁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事,十分景仰,加上丐帮与流云阁素无接触,也深知其中必有蹊跷,此时亲自听到流云阁主否认,也是深信不疑,至少在全陵心中,是信任的。

全陵道:“好,既然阁主都如此坦白,全某自然深信不疑,江湖上人称阁主通晓天下事,在下倒真有一难事,想请教阁主,妄阁主不吝赐教,不知阁主可识得一个颈部有红色胎记的人?”

百里苏道:“红色胎记?”

忽然一笑,道:“全舵主好健忘,此事料是假的,那红色胎记必然故意显露让大家看的。”

全陵不解其意。

百里苏解释道:“倘若寻常人真有此胎记,又岂会行盗时,故意显露,让你们如此看清。”

全陵这才想起,当晚那贼人盗棒时,故意在火把前晃动,此时听百里苏这么一说,顿时觉得上了当,忽地想起。

一日清晨,在市集上,瞧见一妙龄女子,背负一包裹的密密麻麻的物事,行迹诡异,因是女儿身,长裙加身,颈部雪白,并无胎记,因此,全陵并未太过在意,此时想起,那女子背负物事中,必有蹊跷,倘若所想是真,必是打狗棒无疑。

全陵彻悟,道:“哎呀,该死的小丫头,但真小瞧了她,小小年纪,我怎么就没想到他背负的物事呢,倘若查看,必然将那女娃子抓住。”

百里苏道:“全舵主可想到什么?”

全陵抱拳道:“惭愧,竟然贼人从我眼前溜走,当真可恶至极,我这就下山,去将那小女娃子给擒来。”

百里苏道:“全舵主所谓的小女娃子,可是十七八岁的红衫少女?”

全陵问道:“阁主识得?”

百里苏道:“略有耳闻,却并未见过,倘若没错,此人应当与千面神君有所关联,倘若是真,全舵主可要费神了。”

全陵疑惑,问道:“何出此言?难不成,那千面神君,有千变万化之能。”

百里苏道:“那倒未必,却也相似。”

全陵一惊,问道:“何出此言?”

百里苏道:“千面郎君,人如其名,拥有千变万化之能,随意变张生面,想必也无人晓得,无人认得。”

全陵道:“久闻千面郎君之名,却从未见过此人,有幸当真要会上一会,告辞。”

不等百里苏说话,便带着丐帮众弟子,与枯荣方丈行礼辞行。

看着丐帮中人远去的背影,唐白蜃忽然低声自语道:“难道是白姑娘?”

百里苏道:“确实如此,千面郎君可收了个好徒弟,丐帮刚办完哀事,就敢明目张胆的去盗打狗棒,能在丐帮中来去自如,而且全身而退,这个徒弟也是个烫手山芋,想来千面神君这几年的日子也没好过到哪里去。”

听的此处,枯荣方丈道:“想必这位施主,就是锦衣卫都卫唐大人吧,久仰大名。”

唐白蜃抱拳还礼,道:“方丈见笑,在下不请自来,打扰了。”

枯荣方丈摇了摇头,就转身去了房间。

想到白芊芊,唐白蜃不由一阵苦笑,若有所思,道:“当初白兄将寻找妹妹白芊芊的责任托付于我,目前既然有了她的下落,李兄,阁主,我们在此道别,后会有期。”

百里苏道:“唐都卫与雷同知都在寻找白丫头,你跟我们一起来少林寺,想必刚才一直都在关注四周。”

唐白蜃道:“不瞒阁主所言,白姑娘性格顽皮,大家都对她袖手无策,她那变面的功夫,还不如他师父的十分之一,看来千面神君这几年,并非只教了她变相之法,刚才依全舵主所言,白姑娘的轻功,恐怕是到了一定是地步。”

唐白蜃又道:“能在丐帮中来去自如,也确实不容小视,白姑娘胡来的很,我也告辞了,有缘再见。”

唐白蜃转身离开,百里苏也没有阻拦,任他扬长而去。

百里苏对李翊云与叶紫箩道:“我们也该启程了,永寂神僧这一觉,没有三五天,恐怕难醒。”

李翊云与叶紫箩纷纷吃惊,均道:“三五天?”

百里苏笑了笑,向两人解释了永寂神僧的过去,听的李翊云与叶紫箩呆若木鸡。

响午,三人在枯荣大师的帮忙下,通过暗道,直接到了嵩山脚下,完美的避开了一品侯的伏兵。

行了数里,到一小镇,在小店里,三人吃完饭后,便向南而去,三人轻骑信步而行,随马而行。

幸好的是,这一路并未发生朱文丹的伏兵,三人倒也送了口气。

不一日,三人来到襄阳城。

翌日,清晨。

客栈外疾来三骑,三人勒马停下,这一急停,三骑惊呼嘶叫,只见三人衣衫一色,均是黄衣布衫,那衣袖上,都有一朵引人注目的粉色桃花刺绣。

三人入店后,向掌柜问了几声,三人便上了客房,敲了百里苏的房间,此时三人正好准备一起下楼去街上,忽地间被人敲门,开门一看,只见三个黄衣布衫人。

只听一人道:“先生可是百里阁主与李少侠三人?”

李翊云谨慎道:“正是,不知所为何事?”

只听那人道:“我家庄主有请,请三位收拾行李,入庄一叙。”

李翊云问道:“你家庄主?姓甚名谁?”

百里苏在房内开口:“三位可是‘桃李山庄’的人。”

来人道:“正是,我家庄主乃是‘铁打拳’李奎山。”

百里苏道:“桃李山庄离此十几里,三位就专为我三人而来?”

三人道明来意。

百里苏道:“既如此,请三位壮士带路。”

当下,三人收拾行李,六人六骑,出了西边城门,直往十几里地外的桃李山庄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