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六百五十四章:康熙:给谁当奴才不是当

大汉·景帝时期

刘启眯着眼,单臂环胸,另一手抚弄下巴浓髭。

“明朝皇帝……对比历代皇帝来言,真是集权巅峰了……”

“能让各地掀起建生祠的荒唐事,可见魏忠贤势力之强大。”

“有唐朝先例在,很难想象有如此的权力他竟然倒塌得不只这么快,而且还这么彻底。”

“甚至无法阴谋进行任何形式的抵抗,立即连命都保不住了。”

小刘彻歪着头,掏着耳朵道:

“那魏忠贤再厉害、地位再高,仍然抵不过此时近乎绝对的皇权。”

“看起来好像已经在权力上取代了皇帝,然而他的所有权力都还是来自皇帝,所以也就能被皇帝一夕之间收回。”

“只能说,对于内宫这一块,朱元璋是真下了大功夫啊。”

“唐朝皇帝,有点生不逢时的意思了。”

……

【阉党既除,东林党自然迎来了春天,东林党人韩爌再次成为内阁首辅,东林党的其他人李标、钱龙锡纷纷进入内阁,大明再次迎来东林内阁的时代。】

【而与此同时,朝中还有一批无党派人士,这些无党派人士就被被东林党冠以阉党。】

【而此时的崇祯皇帝踌躇满志,他想大干一番,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朝堂是空的。】

【不仅如此,从中枢到地方,甚至在军队,过去万历、天启朝的那些精英都在这一段时间内消失无踪了。】

【崇祯朝出现的高层官员大都是一些陌生的名字,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突然从何处冒出来。】

【这是因为经过天启和崇祯两朝的政治清洗,一批精于政务的熟练官员皆被斥退。】

【崇祯二年(1629)三月,崇祯让韩爌内阁开始定阉党的名单,韩爌开列了几次都不能令皇帝满意,崇祯明显想将这次政治清洗扩大化。】

【最终确定的名单高达三百多人。】

【史称“逆案”,分七等定罪,被认定是依附魏忠贤的党人,一概从朝中被赶出去。】

……

{首逆同谋六人,判斩。}

{结交近侍十九人,判斩。}

{结交近侍次等十一人,充军。}

{逆孽军犯三十五人,充军。}

{谄附拥戴军犯十五人,充军。}

{结交接近侍又次等一百二十九人,削籍为民。}

{结交接近侍减等四十四人,致仕。}

{另外,魏忠贤和客氏的亲属以及宦官又有五十多人受到处罚。}

{在这三百多人中,从内阁首辅到部院大臣、各道御史、各科给事中,还有各省、各府、州县的官员,包括边关统帅诸如蓟辽总督阎鸣泰、王之臣等人。全被清洗掉了。}

{不仅使大明丧失了大批成熟的官僚精英,更使得群臣之间离心离德,在朝之人惴惴不安,在野之人针锋相对。}

{讲道理,崇祯年间的党争还真不像万历、天启两朝那么尖锐,但这种温吞吞的内耗往往更伤精力。}

{无情扩大打击面……是老朱家的种没错了!}

{偏激的性格,其实就反映了这个皇帝本身的稚嫩性。老朱家皇帝的这种性格缺陷一直影响着这个帝国的平稳运转。}

……

大唐。

李世民看着天幕,摇了摇头。

“真难救啊……太难救了。”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历史上有那种面对世族带着高度自卑的皇帝。”

“有逃难跋涉,吃不饱饭喝不到水的皇帝。”

“也有被武力挟持,用来当傀儡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皇帝。”

“还有在与士人共治天下的理念中,被士人宰相逼着冒险到前线征战的皇帝。”

“明朝的皇帝从不受这些限制,即使是那些宦官或者首辅权力再大,他们都仍然是依附于皇帝去运用皇权的人,他们不可能僭越皇权,更不可能挑战皇权。”

“但从长远一点的历史眼光,这样的明朝基本上无法维持下去。”

李承乾回忆往昔的前朝皇帝。

最后只能无奈承认自家阿耶说的这个事情。

道理只有一个。

既然皇帝拥有如此绝对的权力,那么要如何才能保证皇帝会将绝对权力运用在对的、好的方向上?

需要什么样的人格、精神、能力,才能好好利用绝对权力?

绝对意味着皇帝不会错,没有人能指摘皇帝的错误而阻挡他要信用魏忠贤或击垮魏忠贤。

因而绝对皇权不能试错再逐渐修正调整。

绝对权力便必须依赖运用权力的人有足够的智慧知道自己在做怎样的决定,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偏偏这样的权力,却是嫁接在明朝这样一套极度僵化的制度上。

制度上赋予皇帝绝对权力,但皇帝是什么样的人来全靠偶然。

明朝皇帝,有没有一个人具备基本上能够运用也愿意好好运用绝对权力的呢?

李承乾像个小大人一样叹了口气。

“拒绝别人的建议,不能忍受批评。”

“这两项特质,是真就几乎贯串了整个大明朝的统治啊。”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捋了捋袖口,似毫不在意道:

“保成,你可知朕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吗?”

胤礽笑着道:

“应是少年登基,搬倒鳌拜。”

康熙摇头,用手指点了点他笑道:

“你错了。”

“朕最大的成就。”

“就是将原本只认同、强烈认同明朝这套政治结构的文人墨客,改造得接受并服务于新政权。服务于大清!”

康熙抬头看向天幕。

“大明皇帝能拥有绝对皇权,是因为通过教育、考试到行政程序,明朝的朝臣都已经被彻底洗脑了。”

“这必然也同时是官僚系统被洗脑最彻底的一个朝代。”

“相比前面历代朝臣与文人,这个朝代的大臣没有自我,只认皇帝,只认这个皇朝。”

“他们的忠君思想之根深蒂固超越之前的任何朝代。”

“高度忠君的态度就是在明朝正式确立的。”

康熙想到了南明,更是冷笑道:

“明末之时,内防不了流寇,外防不了大清,其灭亡不止亡了一次,先亡于流寇,又再亡于清军。”

“然而这样问题重重且没什么条件可以维系下去的王朝,竟然还歹戏拖棚,硬是唱出一段不绝如缕的南明尾声。”

“你觉得朱家皇帝对文人大臣很好吗。”

胤礽想了想明朝皇帝对待官员的态度,摇头道:

“视如仇寇。”

康熙点头道:

“是吧。”

“这个朝代无法结束,就是因为大臣们抓到一个有资格当皇帝的就算一个。”

“他不能接受甚至不能想象没有姓朱的皇族当皇帝的日子。”

康熙挺直身体,缓缓道:

“汉唐宋……前朝那些儒家官员是有讲究的。”

“他们强调为人臣要有风骨、要有脊梁,在各朝事实上就有很多大臣集体有风骨、不奴才的例证。”

“但这些都不包括大明!”

“既然如此,这个认知又如何不能转移到我大清皇帝身上呢?”

“他们已被驯化的只需要一个皇帝,被驯服的必定都乖乖听命于皇帝,在皇帝面前都是顺服的奴才。”

康熙站起身,走到殿中央。

看着天幕,声线晦暗道:

“反正都是奴才。”

“反正只是需要一个主子。”

“那谁当主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

【崇祯即位后就将阉党内阁斥退,所以组建一套新的内阁班子已经是迫在眉睫。】

【崇祯皇帝也许也曾想成为一个独立不受党争支配的皇帝,但他还是不可避免的卷入廷臣的党争之中。】

【他命吏部廷推阁臣,在东林党人礼部侍郎钱谦益的运作之下,此次会推的候选人名单全部是东林党人。】

【而作为无党派的礼部尚书温体仁、礼部侍郎周延儒却没有入选。】

【这不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礼部几个侍郎都入选了,但是温体仁这个礼部尚书和周延儒这个礼部侍郎却没有入选。】

【崇祯帝此时才对天启帝为什么要那么严厉的打击东林党人有了初步的认识。】

【因为这个党派跟其他党派不一样,它过于自私,过于党同伐异。】

【周延儒和温体仁认为这是打击东林党的好时机,周延儒四处散播钱谦益操纵会推的事实。温体仁更是上了一道《直发盖世神奸疏》,揭发天启二年钱谦益主试浙江时收受童生钱千秋的贿赂。】

【朝廷陷入温、钱之争。】

【这场温钱互攻在它开始之前就已经定了胜负,因为崇祯皇帝的重心已经倾斜。】

【最后这一场争斗结果就是钱谦益被免职回乡听堪,其他的涉案官员章允儒、房可壮、瞿式耜、梁子璠被一一降职。】

【温体仁、周延儒皆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头衔入阁,两人弹冠相庆。】

【崇祯朝依然没有逃脱党争的宿命。】

【而就在明朝朝廷陷入无意义的内耗时。】

【大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1629)十月。】

【后金第二位皇太极率领七万大军越过喜峰口向遵化杀来。】

【十一月十七日,皇太极的大军抵达北京城郊牧马场。】

【京师告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