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六百三十八章:天启党争·辽沈之战

天幕上。

一脸玩世不恭的样子。

皇帝坐在龙椅上,手里托着一座木盘。

木盘上是种种山水庭院的缩景,在庭院中还有木人作弹唱舞蹈状。

丹陛之下。

宦官与朝臣对峙。

……

【因泰昌帝只在位一个月,所以朝廷将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到十二月定位泰昌元年。】

【泰昌元年(1620)九月初六日,朱由校在皇极殿即皇帝位,下诏以次年为天启元年,史称明熹宗。】

【作为“国本之争”的延续,东林党人竭力维护朱常洛父子,反抗郑贵妃,并攻击其他政治势力,从而在天启之初,形成了东林党人布列朝廷的局面。】

【由于东林党人砥砺名节,严君子小人之辨,对于政治人物的道德品质太过苛求,“士有落然自异者,诟谇随之矣。”】

【所以凡不入东林人士法眼者,就被视为小人。】

【如此一来,无法因时就势地联合其他政治势力,反而将他们推向对立面。】

【反对东林党的政治群体开始聚集,并逐渐归于宦官魏忠贤。】

【从而在天启时期,形成了东林党、阉党政治对立的局面。】

……

炎汉·灵帝时期

刘宏两腿一蹬往后一靠。

“这场面,朕熟啊!”

“朕掐指这么一算啊。”

“距离一场席卷天下的大民变为时不远矣啊!”

殿内众人听得这位的经验之谈只觉得脑袋抽筋一样的疼。

刘家天子就有一点不好。

永远看热闹不嫌事大,哪怕自己成了热闹也要先看完乐子再解决事情。

……

季汉。

刘备等人看着这乱糟糟的一幕,一时无言语塞。

此时他们到也能明白宦官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意志下而出现的。

但还是那句话。

“治国以仁啊。”

刘备明白法术势那一套,但他依然嗤之以鼻。

……

大唐·武宗时期

李炎回想起牛李两党。

“这时,是想退也退不成了。”

……

【而第一个成为两党相争牺牲品的,就是辽东经略熊廷弼。】

【从史书记载中可以知道,这位脾气火暴,性情刚愎自用,盛气凌人,见到看不惯的人和事立马便破口大骂。】

【显然,这种人在官场上的人际关系恐怕不会太好。】

【史书也谈到“朝士多厌恶之”。】

【但熊廷弼有大才干,史称“有盖世才”,特别是对辽东局势具有准确的洞察力与判断力,且身体力行不畏劳苦,具有极强的执行力,为国事不惜赴汤蹈火。】

【辽东之地让他守的水泄不通。】

【这除了他的能力以外,也有万历压住朝廷异论和信任熊廷弼的原因。】

【万历一死,东林党开始秋后算账了。】

【因为熊廷弼不是他们一党,且曾经多次公开批评或者攻击过他们。】

【担任监察官员时,熊廷弼有一位志同道合的同志,名叫姚宗文,他们在政治见解上有许多相同之处。】

【后来,姚宗文希望熊廷弼能够举荐自己补官,遭到熊廷弼拒绝。】

【天启帝登基,姚宗文便发起了针对熊廷弼的首轮进攻。】

【随后,东林党大部队跟上,最严重者,列举了熊廷弼的无谋八罪、欺君三罪,认为不罢熊廷弼的官,“辽东大事必不可保”。】

【熊廷弼三次上书,请求因病辞职。】

【最后,主要由东林官员组成的专议此案的联席会议,建议天启帝同意熊廷弼去职。】

【九月二十一日,天启皇帝正式下令罢免熊廷弼辽东经略一职,熊廷弼交回尚方宝剑,“听候处分”。】

【而努尔哈赤一年多按兵不动,等的就是这一天。】

……

大唐。

李世民看的痛心疾首啊!

“这种性情的人,若是生在自己的时代,大约能够成为凌烟阁上的千古名臣。”

魏征这种人朕都能容,朝廷都能忍,还有什么奇形怪状的臣子是不能忍的!

一旁盯着李承乾处理政务的魏征觉得背后一凉。

他眯着眼瞄了一下亭内捶足顿胸的李世民。

李世民仍然是那副惋惜的表情,看着天幕悲叹着:

“可惜,偏偏生在了党争遍地的大明。”

……

大宋·英宗时期

赵曙最烦这就打着道德君子名号的党派!

你们若真是道德君子,怎么会有什么党派?

无非是利益牵扯罢了。

“虚伪!”

一个新皇帝上台,自然要有一番作为,自然也就会有一群不得志的官员趁机表现一番。

这些不得意的官员心里想啊,老皇帝不待见自己,好不容易死了,来了一个新皇帝,自己再不抓点紧拍拍马屁,官运就没指望了。

外地的官员可以送给皇帝搜刮来的财宝、美女。

京官怎么办?没东西送啊,只好扳倒拦在前面的官。

一方面表示我为国尽心尽力,一方面可以解决拦路虎,可谓一举两得,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恶心!”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突然想到了嘉靖的大礼仪之事。

“你说他们这是在清算吗?”

朱高炽心中计较着,他也有同样想法。

“依儿子所见,不然。”

“他们是想依此事来定下道德礼仪的大事!”

“他们要的不不是一名臣子的生死。”

“是对礼仪规范的解释!”

朱棣冷笑着:

“国家大事,在祀在戎。”

“他们好大的心啊。”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看不上朱由校。

“崇祯皇帝有君无臣,天启帝无非是祖泽犹未尽也。”

胤礽还是第一次见汗阿玛这么讨厌一个皇帝。

但这话的意思颇有几分……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滋味啊?

……

【新任大明辽东经略袁应泰一到任,就将熊廷弼一年多的心血“多所更易”大部分废止,然后雄心勃勃地准备兵分三路,收复失地。】

【努尔哈赤没等他把部队组织好,便率大军悄悄开到了沈阳城下。】

【经两日激战,沈阳陷落,号称辽东用兵以来的“第一血战”。】

【六天之后,努尔哈赤率得胜之兵直抵辽东首府。】

【辽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阳。】

【新任经略仓促应战。】

【三日血战后——大明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二十二日,辽阳陷落。】

【经略袁应泰“佩剑印,引刀自裁”】

……

{这里得说一下,袁应泰是个好官,这个人很有才华,搞建设、搞后勤的水平是一流的。}

{当地方官的时候,到处修理运河,开荒灌溉,后来调到熊廷弼手下管理后勤,修建城市要的砖瓦木材,装备军队要的武器火药,只要他在,一概不成问题。}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真正关心老百姓的父母官。}

{不是那种当百姓父母的父母官,而是那种把百姓当做父母的父母官。}

{治理洪水的时候,他可以身先士卒,住在河岸上,和民工一起生活。}

{山东有饥荒的时候,他可以掏腰包设粥铺,赈济饥民。甚至还挪用一些无聊的税收用来赈济灾荒。}

{也保持着汉唐时文人的责任感。}

{得知自己被任命为辽东经略使的时候,当即杀白马祭神,对天发誓将为辽东奉献自己的生命。

{上奏说:臣愿与辽相终始,更愿文武诸臣无怀二心,与臣相终始。有托故谢事者,罪无赦。}

{他表示,自己会和辽东共存亡,他希望朝廷里面的大臣始终支持自己。}

{可惜,他有骨气,也很能干,却不懂军事,还很心软,或者叫太善良。}

{熊廷弼在辽东政策的核心就是严酷,他严厉地对待每一件事,虽使得辽东的军队和社会气氛紧张,但是井然有序。}

{但袁应泰太心软了,慈不掌兵,他改了熊廷弼的防御部署和严酷政策。给了老奴可乘之机。}

……

【此后数日间,金州、复州、海州、盖州、宽甸、凤凰、鞍山、岫岩、镇江即今日之丹东等辽东七十余城,全部为努尔哈赤夺取。】

【七日后,大明天启元年三月二十九日夜,在庆功宴会上,努尔哈赤宣布迁都,定辽阳为后金国首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