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五百八十三章:嘉靖皇帝·朱厚熜

【公元1521年,正德十六年三月初九,皇帝下诏兴王世子预袭王位后,首辅杨廷和与皇太后张氏迅速奉诏召见朱厚照十三岁的堂弟朱厚熜。】

【朱厚熜的父亲是弘治帝之弟,兴王朱祐杬,于1519年去世。】

【兴国被封于北京以南将近一千公里外,汉江之畔的安陆。】

【公元1521年,正德十六年三月十一日,一群象征着明朝权力结构各个关键组成要素的显贵,带着邀请和金符从北京出发,前去奉迎朱厚熜进京即位。】

【三月十四日,朱厚照无嗣而崩。】

……

{不对吧?不是说杨廷和与张太后密立朱厚熜吗?杨廷和是为了给朱厚熜施恩。}

{……根据宗法制度的原则,大宗绝嗣后,应由小宗之长,即兴王朱祐杬一支入继承祀。}

{朱祐杬位列诸王第一,号称“长王”,大行皇帝绝嗣,继统者就是兴王世子,以大明的皇室玉牒论列,朱厚熜理所当然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其实《皇明祖训》考虑过这事,朱元璋规定了“兄终弟及”的宗法。}

{其一,必须是同母所生兄弟。}

{其二,异母兄弟或堂兄弟不在此列,不得嗣位。}

{所以你要硬说,朱厚熜他还真不能继位。}

{但话又说回来了,在此之前,谁能想到皇帝就一个老婆!一个儿子!}

……

大汉。

刘邦真是情不自禁的鼓起掌。

“朱元璋啊朱元璋……”

“你是真爱规定啊!”

“真爱操心啊!”

吕雉侧了侧身子,揉着有点发麻的小腿淡淡道:

“朱厚熜若想名正言顺,就要低头入大宗。”

“而这一低头,一切就身不由己了。”

“弘治正德的烂摊子他都得收拾。”

刘邦点点头,抱着手臂正色道:

“这个头,不能低。”

“低了,大明就彻底走投无路了。”

“……彼其娘之!”

刘邦还是没忍住骂了一声。

“这大明的破摊子是真让人心烦!”

“若要乃公碰上,直接就不管了!”

“束手束脚的,还不如落草为寇呢!”

吕雉轻蔑的瞥了他一眼,樱唇吐出四字。

“流氓土匪。”

刘邦愣了一下。

骂我?

“嘿嘿嘿!”

吕雉皱眉看着笑得一脸褶子的刘邦,捂着衣口向后挪动。

“你要做甚?”

刘邦摩拳擦掌,咧着嘴角。

“做!”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突然变了颜色。

“这可不行!”

许平君同样严肃点头道:

“确实,皇帝的子嗣太少于国不安。”

“朱厚熜想正常继位就要过继给明孝宗,让他与朱厚照成为亲兄弟。”

“但如此一来,大权的解释就落入宗法文人手中了。”

刘病已眨了眨眼。

谁跟你说这事儿了?!

“不,朕的意思是咱俩就生一个还是太少了!”

刘病已挺直腰板,义正言辞的挥手道:

“大汉未来就在你我二人了!”

“皇后,请助朕一臂之力吧!”

许平君一下子宕机了。

双手不由自主的捂住微微泛红的脸颊。

“你…你……虎儿还在呢!”

刘病已扭头看向大殿中央,一个萝卜头正撅着屁股不知道再干什么。

“嘎吱吱”

许平君探头看了看。

“这哪来的老鼠?”

……

【三月二十八日,由定国公徐光祚、寿宁侯张鹤龄、驸马都尉崔元、大学士梁储、礼部尚书毛澄以及三名太监为首的军队、文官、宦官代表到达安陆。】

……

天幕上。

浩浩荡荡的黑色铁骑,金鞍金鞯,兜罩面,十列成行。

马上士卒红甲红胄,或持大斧,或持巨剑,或持锐牌,或持豹尾,十八般兵器成列成行,直指天空,呈现出无坚不摧之势。

接着,一面巨大的盖天旗凌空蔽日,旗下一辆巨大雄威的六轮朱红巍然耸立。

长为二丈,宽为八尺,高为丈五,由八匹高头大马牵拽。

车辇高处设宽大软榻。

一名红袍乌冠的大臣展开手中黄绸,大声诵道:

“……朕疾弥留,储嗣未建。”

“皇考亲弟兴献王长子年已长成,贤明仁孝,伦序当立。”

“已遵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

“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

身前,蟒袍少年腰系白葛。

眼中闪过一丝迷惘,随即清明过来。

……

【四月初二,年轻的皇位继承人在安陆府门迎接迎侍诸臣,毛澄向他出示了诏书。】

【朱厚熜将诏书带入宫殿,并在迎侍诸臣和自己的随从面前宣读。】

【大臣们都对这位少年如何使场合变得更加庄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迎侍诸臣也被赐以银币绢帛。】

【同日,在其父墓前伏地恸哭,左右不得不将他扶起。】

【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都被感动得落泪。】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揣着袖口,身体斜倚在软榻上。

看着天幕里朱厚熜的安排。

嘴角微微上扬。

“这小子,倒是有几分意思……”

刘启却是看不出这有什么意思。

他大大咧咧的盘腿一坐,抱着手臂道:

“这多正常啊!”

“都有阿父和病已做样子,那藩王入京该怎么做早就清楚明白了。”

“他要是像刘贺那样才叫出奇呢!”

刘恒微微瞥了一眼刘启,语气听不出喜怒:

“所以,你要在孝期抛弃亲父,然后过继到伯父膝下继承伯父家业是吗?”

刘启:……

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觉得自己未来一片黑暗啊!

……

【四月初三,朱厚熜辞别母亲时流泪,其母亲劝告他要成为尧舜之君,她稍后也将进京。】

【同日,车架自安陆出发。】

【朱厚熜自己的随从有四十余人,包括两名宦官、兴王府长史袁宗皋以及仪卫的指挥骆安,其余是卫兵和各类官员。一行人向北渡过汉江。】

【少年沿途不得骚扰当地官员和搜刮平民。】

【四月二十一日,车驾抵达京师西南的良乡,礼部大臣已经在此准备好迎驾的仪仗。】

【恭请兴王世子朱厚熜明日以太子的身份从东安门进皇宫参加劝进礼,等待即位。】

……

天幕上。

良乡。

临时的行在之中。

年轻英朗的亲王将手中的具仪仔细看了一遍。

“东安门入城,而不是从正阳门入城。”

“袁师,这真是一个好大的下马威啊……”

身边的老人捋须笑道:

“毕竟是首辅吗,如今最有权势之人。”

年少的亲王笑了笑,慢条斯理的收好具仪。

缓缓起身,背负双手看着不远处的宏伟京师。

淡淡道:

“他想告诉我这个龙椅怎么来的?”

“我朱厚熜不领这个情。”

“袁师,传话给他们。”

“我不是先帝的儿子,所以不是太子。”

“是先帝请我来继承帝位的。”

“所以,我是皇帝!”

“让他们用迎接皇帝的仪式迎我进城。”

“否则,我就打道回府。”

老臣恭敬行礼道:

“微臣领旨。”

……

【年轻的朱厚熜在阅读了程序之后对他的老师袁宗皋说:“遗诏以吾嗣皇帝位,非为皇子。”】

【袁宗皋对此表示赞同。】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衷心感叹着:

“此子颇有城府。”

“终于看到愿意用脑子的皇帝了。”

交锋从这里就正式开始了。

朱元璋那些破规定先别管是出于什么考量了。

但事实就是朱厚熜想名正言顺的继位就要过继,而偏偏朱厚照的遗诏里是请字。

为什么是请?

因为其父孝期未过!

皇帝为了继位而在孝期过继他人。

这名声也就彻底别想要了。

“确实是好大的下马威。”

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能说这番话,实在是厉害。

……

大明。

“哈哈哈哈!好!”

朱元璋选择性遗忘自己又挖了个坑。

不对!咱又没让你们一夫一妻一子?

所以这还是你们的问题!跟咱无关!

“小小年纪,从容不迫!”

“这个时候就不能低头!”

“低了头,就再难抬头了!”

“好啊!”

“哈哈哈哈!”

马皇后都不知道他开心个什么劲儿。

但是……罢了,大明君臣走到如今也别想什么破镜重圆了。

都快碎成渣了,就这么勉励维持吧。

……

【四月二十二日,朱厚熜和他的行殿到达北京郊外,首辅杨廷和在那里第二次请他从东安门入城。】

【袁宗皋对此表示反对:“今上继序即帝位,可复行藩王礼耶?”他大声要求开启大明门,并由此入城。】

【知晓这场争论的张太后最终同意让他从正中的大明门进入北京。】

【登基典礼在入城的同一日举行。】

【杨廷和精心构思了一道复杂的诏书,内容包括皇位继承、减免全国范围的税收以及一份庞大的削减花费、消除滥赏的改革清单。】

【新皇帝即位后的最初几年,将在执行这道诏书的过程中度过。】

【而从此刻开始,我们也可以用他的年号来称呼这位新皇帝了。】

【嘉靖皇帝·朱厚熜】

……

“哈哈哈嘎?!”

老朱像被捏住喉咙的鸭子。

他瞪着眼珠子,脸憋成猪肝红。

“嘉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