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五百八十章:明毅帝·朱厚照

天幕上。

一张黑白色的画卷显于空中。

皇帝看着被绑缚的中年男子。

其身后排列着文武百官。

而在皇帝上方的空白处。

一名道士打扮的人物回头相望。

……

【当时江彬等人提出应当将宁王放还,再由朱厚照率部平叛,故而阻止王守仁献俘。】

【王守仁趁夜前往杭州面见张永,将宁王交给张永,由张永劝止皇帝上演再次平叛的戏码。】

【随后,王守仁返回江西,太监张永面圣,夸赞王守仁的忠心,指明江彬等人包藏祸心,阻止江彬等人进谗。】

【朱厚照召见王守仁,被太监张忠所阻,王守仁以纶巾野服入九华山。】

【张永得知后又向朱厚照说明此事,朱厚照命王守仁巡抚江西,同时擢升伍文定为江西按察司。】

……

大明。

“这个王守仁还是不错的。”

朱元璋看了一会儿,缓缓道:

“放了被俘的宁王及其余党,让皇帝打一场尽兴的大战,然后奏凯论功——照例。”

“除了劳民伤财之外,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得到好处的安排。”

“这个王守仁能把官做到这个地步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但他能顾虑这事,直接将功劳拱手让人。”

“可见其人心胸坦荡,不为官字头所迷,所作所为皆由本心。”

“是个好的。”

马皇后轻笑的托腮看着他。

“呦,难得啊。居然能从你嘴里听到这种夸奖?”

“好像除了于谦你就没夸过别的大明臣子了吧?”

朱元璋轻哼一声:

“那得他们有得可称才行!”

“满肚子阴谋诡诈,还偏偏一副为国为民的恶心模样。”

“咱不扯扯他们的遮羞布咱难受!”

“但能诚心体公的,咱也不吝夸奖吗!”

马皇后撇了撇嘴。

那是他们不在你身边!

不然,不管是于谦还是王守仁。

这两个擅自行动的主都活不久。

……

大明·弘治时期

朱佑樘知道这个人。

李东阳跟他提过。

“时局比朕想的还差啊。”

张皇后疑惑的看着皇帝。

“陛下何出此言?”

朱佑樘下意识道:

“即便宁王已被擒获,但余党尚未肃清,这种事情绝不可以小觑。”

“王守仁越权行事,行迹甚是可疑,焉知他不是宁王的同谋,只因看到宁王出师不利这才反咬一口,落井下石?”

“皇帝已经不信任天下众臣至此,时局难道不崩坏吗?”

张皇后愣住了。

她突然感觉到有点不适。

皇帝以前从不会这么恶意揣测人心。

是因为武后的教导吗?

朱佑樘说完之后心下一惊!

随即又缓缓开口道:

“但照儿这点做的确实不错。”

“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得了个圣人名头的臣子,怎能轻易相信呢?”

张皇后想了想,确实如此。

“云谲波诡、翻云覆雨,真是难为照儿了。”

朱佑樘笑了笑。

“是啊。”

……

【随后,张忠、许泰等人率领在京边军万余人在南昌剿捕余贼,扰乱地方,伍文定等人甚至被诬陷为宁王余党。】

【王守仁不为所动,只是以礼待之,久而久之,终获取北军军心。】

【张忠、许泰自恃所长,让边军和江西官军在射场比箭,结果江西官军多射不中,于是强迫王守仁射箭,结果王守仁三发三中,北军在旁,为之欢呼。】

【张忠、许泰等人担心军心不稳而返回南京。】

【公元1520年,正德十五年七月,“威武大将军镇国公”下令,要王守仁重新上报平定宸濠之乱的捷音。】

【王守仁重写报捷文书《重上江西捷音疏》,开头便一本正经称皇帝为“大将军”。】

【说“大将军”对宸濠之乱早有谋划、安排,后文又为皇帝身边那些亲信,江彬、张忠、朱泰在内,一一表功。】

……

大唐·高宗时期

“说赵佶轻挑,我看你也不遑多让啊。”

李治摇头失笑。

这份命令就两个字。

荒唐!

明明已经报过捷、献过俘了,为什么还要重写一份捷报?

因为皇帝要军功!

要大义!

大一统王朝出现藩王谋反是一件非常无光的事情,但也是一件不得不封的大功。

但王守仁的官做到什么程度了呢?

能入宁王府,想必官职不小了。

在封是不是得入阁?

阁里那几个已经够难对付了,还要加个月余就能平叛的“圣人”

别的皇帝能不能睡着觉两说。

朱厚照本人是一定睡不觉。

李治深吸一口气。

但这就是问题所在,也是朱家天子的问题所在。

能力有,脑子也有。

偏偏是眼界太差。

王守仁明显与其他内阁大臣不同,他是一把神器。

但他也能理解朱厚照。

这大明朝堂上的风波诡谲,皇帝很难相信一个不是自己提拔而上高位的人。

“束手束脚……”

这就是皇帝的现状。

……

【九月初四,朱厚照自扬州北还。】

【九月十一日,在清江浦积水池捕鱼时落水,一病不起,而且病情严重。】

【《苏州府志录昆山志》记:“武宗南巡,不豫,召志诊视。志趣告诸大臣,言:冬得夏脉,于法不治,愿定皇储,以安国本。”】

【十月二十六日,移驾通州。】

【江彬握兵居左右,怕皇帝驾崩而自己得祸,力请幸宣府。】

【御医吴杰力劝“疾亟矣,仅可还大内”】

【十二月十四日,大礼部拟定献俘仪,“上可其奏,值上弗豫,弗果行”,因病重而取消。】

【十五日,将宁王在通州赐死焚尸。】

【随后,朱厚照放弃再巡宣府的行动,于十二月二十日正式启程还京。】

……

大秦。

刘邦点点头。

“回京是对的。”

“身体有疾就不要四处巡视了,旁边还一个怕皇帝死了后自己遭殃的佞臣。”

“很容易出事的。”

冯去疾几人对他侧目而视!

要不说你能说出大丈夫当如是的话呢!

嬴政冷冷的瞥了一眼他,继续看着天幕。

冯去疾几人彻底震惊了!

什么?!皇帝居然没有反应?!

你还是那个独断专行不听人话的皇帝吗?!

你这让我们很不平衡啊!

萧何看着表情都有些扭曲了的老臣们,微微挪了挪屁股。

我没有,我心态很好。

……

【抵京之日,朱厚照“戎服乘马立正阳门下,阅视良久乃入”】

【十二月二十三日,于南郊祭祀天地,初献时口吐鲜血,倒地不起,郊祀被迫中止。】

【十二月二十八日,皇帝视朝。】

……

大明·宣德时期

朱瞻基看着天幕长叹一声。

“冬得夏脉……”

《黄帝内经》载冬得夏脉之症。

皆为不治之症。

“命不久矣。”

……

大明·正德时期

朱厚照第一反应就是有人要害朕!

第二反应则是……

“宣吴杰!”

冬得夏脉,也就是落水之前便得了绝症?

自己是容易得病,但真的得了不治之症吗?

他不信。

他宁愿相信这是恫吓!

他们又不是干不出来!

但是……

朱厚照脸色变化不停。

吴杰也确实时常提示自己圣躬未安,不易远涉……

他会不会也有问题?

夕阳西下。

被门檐挡住的阴影覆盖在皇帝脸上。

……

【公元1521年,正德十六年正月初一,朱厚照亲自致祭奉先殿、奉慈殿,拜见皇太后并出御奉天殿接受文武群臣及四夷朝贺。】

【二月初十,上疾未平。】

【三月初一,上不豫。】

【三月初七,下令:“以三月十五日殿试。”】

【三月初九,下诏,兴王世子朱厚熜预袭王位。】

【三月十四日,朱厚照驾崩于豹房,时年三十一岁。】

【遗命司礼监,由皇太后和内阁谨慎处置政务,并表示自己之前的行为措施责任全在自己,与近侍无关。】

【谥号“毅皇帝”,庙号“武宗”,葬于康陵。】

……

{有人问武宗这个是什么意思。}

{正德十六年五月初二,礼部尚书毛澄与公、侯、驸马、伯,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官等给朱厚照上《大行皇帝尊谥议》}

{节选一段最后的总结。}

{“臣等自认为已遍观史册所载,历代帝王前启后承,必有文德以兴光华文采,必有武功以振安乐气象。

汉武帝、唐武宗皆以“聪明果毅、蹈厉发扬、思欲振殊俗”扬威远方的夷蛮部落,耀荣光而扬大烈。

比之今日情形,大致相同。

故大行皇帝尊谥宜天锡之曰:“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宏文思孝毅皇帝”,庙号:“武宗”。

上以配九庙之徽称,下以新四方之观听。}

{百官所上庙号为“武”,按《谥法》取其“克定祸乱,又威强敌德,又保大定功曰武”之意。}

{与上疏里列举的功绩奏文相结合,他们也是肯定了朱厚照抵御蒙古入犯,平定安化王、宁王之乱的功绩。}

{而“毅”字根据《谥法》则是“致果杀敌,又强而能断曰毅。”}

{这一般是赞誉勇敢杀敌立功、威武英雄的形象。}

{朱厚照与文官不对付是真的,但你非要按照《明实录》《明史》还有各种教授讲解的阴谋论去想正德一朝的文官……}

{那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它是正史吗。}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