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四百六十四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天幕上。

皇帝看着天下疆域踌躇满志。

大臣看着碧蓝天空哀叹不止。

原本亲密无间的君臣,此时竟是背身相向。

……

【公元1344年五月,更化之政只是开了个头,新政的效果还没有显现,元朝仍处在阴霾之中,中兴之光还没能普照大地。】

【丞相脱脱却以“时有疾渐羸”为借口请辞相位。】

【脱脱辞相后,元顺帝先后任命三任宰辅,然后利用平衡牵扯之术,让左、右丞相互相掣肘而无所作为,相权处于衰弱中,大小事务就都由皇帝亲自主持。】

……

季汉·怀帝时期

刘禅扶着额角,无力摇头。

“本以为是阿父与相父。”

“结果是赵构与岳飞吗?”

诸葛亮握着扇柄的五指挨个紧住。

你怎敢将赵构与先帝相提并论!

要不是知道你不聪慧,老臣非得让你见见什么叫军师中郎将!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的微笑渐渐收起,拿起茶杯喝了一口。

一旁的长孙无忌则状若未闻的捋须叹声道:

“看来这脱脱的请辞是并非自愿,而是那元顺帝逼迫的结果。”

“也对。”

“一个从小备受压抑,成为皇帝后又先后有两大权臣集团挟持,在黑暗中隐忍了十几年的年轻人。”

“一旦掌握了帝国的最高权力,会有什么想法呢?”

李治顿了顿,缓缓放下茶杯,淡淡道:

“除了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圣君的渴望。”

“还有对于权力的极端迷恋,以及对于侵夺自己权力行为的极端敏感。”

……

大宋·仁宗时期

“这皇帝不行,不如陛下远甚。”

“是极是极。”

“这脱脱哪怕不擅权自专,一旦成了宰相,再怎么小心,也会出现虽不弄权,而权自盛的情况。”

“硬是这点触了皇帝的心绪,让元顺帝感到威胁了。”

“是极是极。”

“所以,这脱脱是不可避免地被排挤出朝堂的。”

“是极是极,不是每皇帝都像刘后主那般信任诸葛武侯。”

一旁的赵祯看着这群完全不避讳的大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至于最后那句……

他一时分不清究竟是夸是骂了。

……

【没有了宰相,元顺帝施政的重点就主要放在“修律例”“定荐举守令法”“遣奉使巡行天下”“举逸隐士,沙汰僧尼”四件大事上】

【修律例,就是修订法典,编纂了《至正条格》,这是元朝颁布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法律,对《大元通制》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尤其对蒙古、色目人法外特权都进行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定荐举守令法,是对任命官员进行严格的考核】

【遣奉使巡行天下,则是派遣官员对全国进行巡查监督,“询民疾苦,疏涤冤滞,蠲(juān)除烦苛”】

【沙汰僧尼,就是限制寺庙占据过多人口土地。】

……

{好像每个大统一王朝最后一位君主都不是王八蛋,胡亥除外。}

{广神申请一战!}

{杨广表示我那一趴不是过去了吗?同时表示,我跟胡亥除了都是亡国之君以外,没有其他相似之处嗷!}

{蒙元的跟脚制度就注定了它的短命,蒙元一代的诗人写的诗都是些怀才不遇的调调,但也看出皇帝也意识到问题了。但晚了}

……

大秦

嬴政深吸一口气。

比完汉帝比魏帝,比完魏帝比晋帝

除了与南北亡帝不相上下,比徽钦二帝略胜一筹后。

竟是谁也比不过啊!

……不对!

寡人比这个做甚!

……

大隋。

杨坚“呸”了一口。

“什么杨广?这世界没有叫杨广的人!”

“这两个字不能组合到一起!”

“天下就没有这个名字!”

……

【元顺帝做得很努力,可说事必躬亲。】

【凡选某人为官,他都亲自过问,让吏部出具履历,还要让其“皆陛辞听旨”进行面试。】

【每见一位官员,都要教导一番:“汝守令之职,如牧羊然。饥也,与之草;渴也,与之水。饥渴劳逸,无失其时,则羊蕃息矣。汝为我牧此民,无使之失所,而有饥渴之患,则为良牧守矣。”】

【元朝广大,官员多如牛毛,这样一一考察接见的工作量之大可以想见】

【元顺帝这时的励精图治之意,确实是货真价实。】

……

大元。

忽必烈越听眉头越皱。

种种行为,不说比肩唐太宗,怎么也够的上宋太祖了吧?

那后面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能让这些功绩都全部尽弃?

一旁的刘秉忠看了半天,随即一脸茫然。

什么都做了……就是没整治吏治?

那你这跟什么都没做有何区别啊?

……

【但从1344年到1349,元顺帝五年的励精图治并没有使得一路下滑的元朝国势有所扭转。】

……

天幕上。

奔声如雷的洪水摧毁河堤。

波涛汹涌的席卷着大地上的一切!

农田!房屋!牲畜!

百姓挣扎着,最终被浪头盖过

只余洪水在天地间咆哮着。

画面一转。

荒芜的大片田地裂着道道口子。

数不清的百姓正拖儿带女,如行尸走肉般晃荡在路上。

偶有几人倒下,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头顶上。

花花绿绿的蝗虫群嗡嗡作响的呼啸而过。

……

【早在脱脱刚刚罢相的公元1344年五月,北方便遭遇了罕见的大洪水】

【大雨下了二十余日,使得黄河暴溢,白茅堤、金堤全部绝口,平底水深竟达二丈。】

【此后短短一个月时间,黄河流域之济宁、单州、虞城、砀山、金乡、鱼台、丰、沛、定陶、楚丘、武城,以至曹州、东明、巨野、郓城、嘉祥、汶上、任城等处都遭到大水洗劫,“民老弱昏垫,壮者流离四方”】

【此次黄河水患波及面甚广,河南、山东、江苏、河北等地都有遭灾,可以说几乎遍及了中原。】

【北方各地州县陷入一片泽国,百姓破家殒命者不计其数。】

【公元1348年正月,河水又决,先是淹没济宁路,继而北侵安山,汇入运河,延袤济南、河间。】

【天灾之下,人祸又起。】

【水患造成了大量的饥民和游民,朝廷的赈灾物资经过层层剥削,到了饥民手里就只剩下谷壳。】

【为了生存,河南、山东等河泛区“沿河盗起,剽掠无忌,有司莫能禁”】

【公元1349年闰七月,元顺帝召回脱脱重任中书右丞相,总领国事。】

【复相后,脱脱专门召开治河讨论会】

【都漕运使贾鲁提出自己的治河主张“必疏南河,塞北河,修复故道。役不大兴,害不能已。”】

【脱脱当机立断,决定立即执行。】

【但工部尚书成遵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济宁、曹、郓,连岁饥馑,民不聊生,若聚二十万人于此地,恐后日之忧又有重于河患者!”】

……

大汉·景帝时期

刘启这时明白这个坑是什么了。

“治河要花钱要用人,治的越快花费越大。”

“天下百姓根本折腾不起。”

“但要说不修……最后结果其实也没差别。”

小刘彻像个小大人一样抱胸叹气。

“前人不修德行,给后人留下这么个局面。”

“天灾、人祸。”

“百姓忍天忍地也忍不了你了。”

……

天幕上。

用竹竿、草席搭建的凉棚里有两条长凳和几张歪歪斜斜的桌子。

每张桌子的四周都摆着几个木头墩子。

三个穿着短裤打着赤膊的汉子坐在木墩上。

三人议论者什么,说得很起劲。

其中一人将水碗里的水一饮而尽后,小声且快速道:

“我虽说没亲眼看到,但俺家哥哥可是真真的看得清清楚楚!”

“说是那天夜里,唰一下的就满天红光,几里地外都看得见!”

“不光他一个人,全村人都看到了,一个个慌忙跪地上磕头。”

另一个人听得很入神,左右看了看,低头小声道:

“咋样咋样,弥勒佛长啥样?”

那开头的汉子挺了挺腰板道:

“你看你,又急!你别急,听我慢慢说。”

“那红光放的得有一两个时辰,等没光了之后,俺哥过去一看,就在地上看到了一块石碑,上面说……”

汉子好像想起了什么,一脸紧张道:

“天下大乱,明王出世!”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