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四百四十七章:似忠似奸贾似道

【公元1259年九月,忽必烈进抵鄂州的长江北岸接到蒙哥的死讯,吊祭过后,命大军克日渡江,包围鄂州,攻下屠城】

【宋理宗急命贾似道从峡州驰援,并在军中拜他为右相兼枢密使,全权指挥四川、京湖、两淮前线的所有宋军“便宜行事”】

【贾似道赶到汉阳驻营,与鄂州守将张胜里外声援,后来又亲入鄂州督战。】

【到达鄂州后,一夜之间就在城外修筑了一道木墙。】

【蒙古大军来势汹汹,望着鄂州城坚固的防御工事,一时进退失据。】

【忽必烈在城外生擒了两个宋军俘虏,一打听,才知守城的是贾似道,且宋军“事起仓促,皆非精锐”,城中多为老弱之兵。】

……

大宋。

赵匡胤深吸了一口气。

“大宋忠臣良将何其多也。”

这宋理宗虽然有宋朝皇帝的通病。

但这识人用人方面倒是算冠绝南宋了。

“还得是朕的后裔啊。”

他看了一眼昏迷过去的赵匡义,暗啐一口。

一母同胞,朕怎么就有你这样弟弟!

他又想到烛影斧声之事。

神色变化不定。

一抹杀意自眼中浮现。

……

大宋·太宗时期

赵匡义目含杀意。

两相对比,岂不是说我的后代也比不过大哥的后代?!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啊……”

……

大明。

朱元璋捋了捋胡子。

“若不是看他后面干的那些欺君罔上的事。”

“还真以为他是个大忠臣呢!”

马皇后带着笑意,问道:

“那你觉得,就宋朝这些皇帝,是插手政事好呢,还是有个权臣独当一面好呢?”

朱元璋翻了个白眼。

“妹子,你这就强词夺理了。”

“天下事在于皇帝。”

“当臣子的干好分内事就行了,越俎代庖。”

“有功亦是过!”

马皇后微笑着点点头。

朱元璋一看,心生不妙。

然后想到自家王朝的未来可能也需要这样的人物,又找补了两句。

“当然了,具体的还要看当时皇帝的情况吗。”

“要是像徽钦或者赵构那样的皇帝,那就是有功啊!”

马皇后轻哼一声,撇过头。

“滑头!”

老朱自得笑了。

这话没毛病吧!

至于这种皇帝会不会出现朱家……

笑死,几千年才出这么几个东西!

轮也轮不到我家!

……

【贾似道当时手中只有汉阳军七百人,对抗忽必烈大军略显单薄,于是他以右丞相的身份命令两淮战区和川蜀战区紧急支援鄂州。】

【然而四面而来的援军寥寥无几,负责合州钓鱼城的王坚和负责泸州防务的刘整借口川蜀防务紧急,拒不出兵援鄂。】

【襄阳方面的将领高达和曹世雄来了,但史传这俩人对贾似道多有轻慢之举,怎么轻慢了,史书并无记载】

【最后四川制置副使吕文德从重庆来援,突破围城的蒙古军,夜入鄂州,壮大了守城的力量。】

……

大隋。

杨坚一点也不奇怪了。

宋朝特色吗!

至于会说什么,猜都猜到了!

无非就是说贾似道一个文官,不懂兵事,让我等听他的,实在是外行指挥内行,语气不够尊重等等。

“完了。”

独孤伽罗奇怪的看着他。

“什么完了。”

杨坚捻着胡须百无聊赖道:

“这几个将军完了,要么抗命,要么说风凉话,这仇隙不就结下了。”

独孤伽罗翻了个白眼。

“与其琢磨这些,你不如先给他换个尿布吧!”

杨坚一愣,随即感到一股润意在手臂上。

低头一看。

幼世民正冲他咧嘴笑。

……

【此后百余日,宋蒙攻防战异常激烈,鄂州城死伤一万三千人,却愈挫愈勇,将蒙古大军拒之门外。】

【十一月,蒙军粮草匮乏,疾病流行,忽必烈仍未能攻克鄂州。他赞叹道:“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

【而与此同时,蒙古国也传来了其弟阿里不哥在漠北觊觎汗位的消息,忽必烈向部将与幕僚问计,郝经等以为灭宋战争决非短时间所能奏功,而汗位之争事关大局,刻不容缓,建议忽必烈“断然班师,亟定大计”。】

【到了闰十一月,战局发生转变】

【但贾似道见城中死伤达一万三千人,就有点乱了方寸,私自派遣密使宋京到忽必烈大营,以称臣纳币等条件私自与蒙古军议和。】

【此时,蒙军十之四五染上了疫疾,粮饷也告匮乏,战斗力急剧下降。】

【忽必烈趁机同意了贾似道的议和要求。】

【以“割江为界,且岁奉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为条件订立城下之盟,解鄂州之围。】

【因蒙军北归在即,他嘱咐蒙使见旗动即随军北上。】

【宋、蒙双方正在鄂州城头谈判,协议尚未达成,蒙使见蒙军旗动后立即返回。】

【由大理北上围攻潭州(湖南长沙)的兀良合台部蒙军这时也奉命撤围北归。】

【贾似道伪称击退蒙军,有再造功,遂专国政。】

……

大宋·真宗时期

赵恒眉头一皱。

“此事有蹊跷!”

‘“鄂州之围中处于劣势且急于议和的应该是忽必烈才对!”

“能亲临前线与士兵同甘共苦,率七百精兵指挥作战的人,怎么就突然迫不及待求和了?”

刘娥斜睨着他。

“陛下有何高见啊。”

赵恒一甩衣袖,智珠在握道:

“定是那蒙军以十万之众不能下一城,无功而返!”

“然而这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不如就将退兵之原因说成是南宋妥协投降,尔后蒙军乃退。”

“这样就可以为失利的蒙军开脱了。”

刘娥微微蹙眉。

这个猜测不能说对,也不能说错。

于情于理的确说得过去,也没有具体的书面协议。

一个口头话语,史书想怎么记都行,只要结果对就好了。

但是……

她看向赵恒,语气幽幽。

“澶渊之盟也是萧太后比较急啊……”

“最后也是签盟约了。”

自信抚须的赵恒僵在原地。

“但…但是没有书面合约啊!”

“万一真的签盟了,还是私自签盟!那就是欺君罔上!”

“这种事瞒不住的!”

刘娥白了一眼强自挽尊的皇帝。

就你们宋家皇帝的秉性啊……

没准还是深得他意呢!

……

【鄂州大捷后,宋理宗任贾似道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入朝执政。】

【贾似道开始了大权独揽十五年的宰相生涯。】

【立公田法“买官户逾限之田”,将官僚、地主占有土地超过规定的部分,抽三分之一买充公田,租赁给农民耕作,政府按原有租额收取田租,以此解决军粮、物价、土地兼并等问题。】

【以身作则,带头将自己在浙西的万亩良田捐出来,宋理宗的弟弟以及浙西官员赵孟奎等也都献出自己的土地。此后十四年间,公田法共为南宋回买田地三百五十余万亩。】

【为查清隐藏田产,厘正赋税隐漏,贾似道又推出了与公田法相辅相成的“推排法”。】

【以县统都,以都统保,依据嘉定经界籍帐,逐段检核其亩步有无欺隐,订正其业主、佃户变动情况,使民有定产,产有定税,税有定籍。】

【但时乡都官大多都是豪家大姓,虽经检核,赋税仍不得其实。唯有贫弱者尺地寸土皆有税,民力益困。】

【而实施的另一项改革“打算法”,则是对宋蒙战争过程中所用军费的特别会计监察,主要是针对武将。对于其中不合法的支出,要求武将予以偿还,并将获罪的将领投狱治罪。】

【这一改革也在不经意间改变了南宋的命运。】

……

{三观不停的在打转,已经分不清好人和坏人了}

{当时,南宋军饷“皆仰和籴”,于是政府不得不大量发行纸币,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地方官借和籴之机层层剥削,常将上级要求的数额成倍增加,致使下层民众苦不堪言。}

{1262年,贾似道提出了“公田法”,认为这一改革“可免和籴,可以住楮弊,可以饷军,可平物价,可安富室,一事行而五利兴”。}

{公田法,是在南宋土地兼并严重的背景下实施的一项战时经济政策。}

{公田法一经推出,朝野上下一片反对。获得军饷来源的南宋政府当然是公田法的既得利益者,但官僚、地主都觉得政府买回公田,削减和籴,自己成了受害者,便想方设法反对公田法。}

{害百姓民不聊生的本来就是官僚、地主,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也不愿让出自己的田地。}

{磨刀霍霍,向既得利益者而去,需要勇气,朝着整个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者,这又需要何等的勇气?!}

{懂了,古代的“忠奸”,表面上是对皇帝是否忠诚,事实上是对士大夫集团是否忠诚}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无奈叹息

华夏百姓是最有忍耐性的。

只要有地方睡觉,能填饱肚子,再有御寒的稻草,他们绝不会铤而走险,揭竿而起。

但这不是官员肆意妄为的理由!

“公田法……”

刘恒收拾情绪,将注意力放到此法上。

他已经看懂了,兼并土地不会断绝。

那就只能留下备用方案,让后世皇帝自行判断运用了。

……

【在贾似道掌控大权时,宋理宗正命人在各地广泛搜寻美色,送入宫廷,还经常召一些歌妓舞女之流入宫陪侍,贪图享受】

【公元1264年十月,宋理宗因为纵欲过度,身患重病。】

【太医们束手无策,只好悬赏重金征求天下名医为他治病,但过了数天,仍旧没有人前来应征。】

【十五日,宋理宗病卒,时年六十岁。死后,葬于永穆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