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四百四十三章:岳飞:陛下…我…赵昚:准了!

{宋军是不是天生走背字啊?怎么就没有顺的时候?}

{端平入洛的战略和战术都没有错,徐敏子和杨义在洛阳城下与蒙古骑兵交锋,用饥饿状态下的步兵数次击溃了蒙古骑兵,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后来的撤退完全是因为饥饿,不得不采取的行动。}

{宋军其实占据天时和地利,就差人和。}

{说白了,就是最高统帅缺乏信心和将领们掣肘,此时,宋朝初年立下的皇帝不杀大臣的规矩起到了负面作用。}

{作为最高统帅的宋理宗,他驾驭不了自己的大臣。}

{首先史嵩之反对这个计划,让计划充满了不确定性,也许受这个榜样的鼓励,在整个端平入洛期间,各大臣和将领结党、抗旨、不作为的的现象屡有发生。}

{在两淮送粮部队陷入泥沼时,荆襄地区和川蜀战区完全置身度外,充当着一个旁观者的角色。}

{当时的川蜀制置使赵彦呐面对着圣旨,推三阻四,既不派兵也不供粮。}

{整个宋朝一个奇怪的现象:一部分人紧忙活,而其他人在旁边站着看笑话。}

……

大唐。

李世民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因为皇帝优柔寡断缺乏信心,以及南宋内部矛盾没有及时协调好,所以这场胜利的战役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他回想着宋朝初立的状况。

与汉唐不同,宋朝的建立是建立于五代这座泥潭上的。

汉唐建立于前朝废墟之上,虽然是废墟,但地基还在,收拾收拾还能拿起来用。

和宋朝则自己填平泥潭,要根据泥潭特性自己打地基,还要跟周围不在泥潭上的邻居抢建材。

所以。

“从一开始,宋朝的制度建立就决定了他的未来。”

……

大明。

“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给他做绝!”

朱元璋将如意拍在案桌上,大声道:

“百折不挠才是成大事的基础!”

“宋朝皇帝就是没有魄力!”

“学一学金哀宗!进行全国总动员,从荆襄、川蜀及两淮战区全线出动,收复失地后迅速修缮城池,集中离散的百姓,恢复生产,整编流民囤积粮草,加大战略防御纵深,并委派官吏行使有效统治!”

“甚至将都城从杭州迁到开封以示收复失地的决心!”

马皇后幽幽的打断激情演讲的朱元璋。

“重八,你觉得可能吗。”

朱元璋的激情一下子就被打断了。

“……狗娘痒的!”

“真憋屈!”

……

【公元1234年十二月,窝阔台遣使指责宋理宗背弃盟约。】

【公元1235年六月,窝阔台在西征欧洲、东征高丽的同时,派大将阿术鲁率东路军进攻两淮,二皇子阔端率西路军攻打四川,三皇子阔出率中路军南下荆襄。】

【十二月,西路蒙军侵入四川,围南宋四川制置使赵彦呐于蜀北的咽喉青野原,利州都统制曹友闻率部击败蒙军。】

【公元1236年九月,制置使赵彦呐未采纳曹友闻据险制敌的战略,强令出战,曹友闻及所部英勇抗击数倍于己的蒙军,致全军覆没,曹友闻战死。】

【蒙军遂长驱直入,一月之间,利州、成都和潼川三路五十四州相继陷落,四川遭受蒙古军的第一次洗劫,杀一百四十万军民,大肆劫掠后北归。】

……

大宋。

赵匡胤面无表情的吃着药丸。

这种小事已经不能让朕的内心再起一丝波澜了。

不够劲吔!

再来!

……

大宋·真宗时期

赵恒决定了。

改革军制势在必行!

而第一件事,查量土地。

……

【东线战场,蒙军向两淮州郡发起过猛烈的攻势,前锋甚至打到过真州,但这里是长江门户、江南屏障,宋军防御力量较强,蒙军没占到多大的便宜。】

【而中线战场,蒙军从河南南侵,京湖制置副使全子才驻守唐州,闻风弃城而逃。】

【枣阳、光化和德安等湖北郡县也先后失陷。】

【京湖安抚制置使赵范坐镇襄阳,朝夕酣饮作乐,边防废弛,驻襄南北军势同水火,北军最后焚城降蒙。】

【公元1236年,蒙古军也突破京湖防线,攻克襄阳。】

【襄阳失陷后,均、房、随、郢诸州也先后沦陷。】

【蒙古军直江陵,饮马长江。】

【宋理宗颇为挑起战端懊悔,他把积极主张收复三京的宰相郑清之罢免,又下了一道罪己诏。】

【任命史嵩之增援光州,赵葵增援合肥。】

【史嵩之得知蒙古人已攻至江陵,便派孟珙率军前往救援。】

……

大隋。

杨坚从未见过一个朝代能内乱与不和到自开国一直在延续到几尽亡国!

“整个宋朝的逐渐没落与灭亡多半是自己的内乱与不和。”

“攘外必先安内,这一点做不到。”

“万事皆休!”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背负双手,捻着珊瑚打磨成的念珠。

轻哼一声。

“自岳忠武收复襄阳后,那里就一直是南宋的军事重镇。”

“城高池深,固若金汤,常年储备财粟三十万,军械武器二十四库。”

“就算被围困几年都不成问题。”

“经年累月的积贮,就这般付诸东流。”

“自作孽,不可活。”

……

【孟珙奉令前往援救,他见蒙军人多势众,遂采取疑兵之计,先令部将张顺渡江,自己率主力随后。】

【过江之后,又密令士兵不断变换衣服旗号。】

【夜晚,又命人在江岸高举火矩,数十里相接,营造宋军人数众多的假象。】

【蒙军中计,不知宋军究竟来了多少援军。】

【孟珙乘机发动进攻,连破蒙军二十四寨,救出难民二万余人。】

……

天幕上。

面容坚毅的大臣用手指着悬挂起来的疆域图。

对身前的皇帝讲解道:

“陛下,长江就犹如一条长蛇。”

“临安相当于龙头,川蜀相当于龙尾,而荆襄则是龙心!”

“荆襄,国之藩表!”

“然,从上游秭归到中游鄂州,防线漫长,既有渡口,又有关隘,处处防守兵力太过分散。”

“但失一郡,就必须倾全国之力争之!”

“如此,则陷入敌手牵制。”

“所以,我们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

大臣点了点襄阳。

“只要能保住龙心这个关键位置,整条龙就活了。”

……

【公元1237年十月,蒙军卷土重来,再破光州,攻占复州。但是在进攻黄州时,又被孟珙打败。】

【朝廷迁孟珙为荆湖制置使,并诏令他收复襄阳、樊城。】

【公元1238十月,孟珙开始展开反攻,收复鄂州、荆门。】

【次年孟珙挥师北上,进攻襄阳、樊城,与蒙军交战三次,三战三捷。】

【收复襄阳、樊城、信阳、光化、息、蔡等地。】

……

南宋·高宗时期(孝宗提前继位时间线)

岳飞戴着翅帽,用笏板指着疆土图上荆襄之地,对面色孺慕的赵昚说道:

“陛下,襄阳和樊城,位于汉江中游两岸,互为犄角之势。”

“这两座城西通秦蜀,南遮湖广,北达中原,东临吴越,跨连荆豫,控扼南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这孟珙颇懂军事。”

“只要能在此地屯田驻兵十万!”

“北方金蒙不能越雷池半步!”

“陛下!臣请陛下增兵布防京湖。”

赵昚一点犹豫都没有。

“可以!”

岳飞垂首请求道:

“陛下,此地至关重……?什么?”

年轻的赵昚一点难色也无,斩钉截铁道:

“一切军事,皆倚岳相!”

“朕加岳相为平章军国事,一切军机,皆依岳相!”

岳飞怔愣的看着年轻,没有半点与赵构相似的皇帝。

他哪里经历过这种事!

他何时有过只是说了提了就被同意建议的时候!

他期望的就是君主的信任!

君臣相得!

岳飞顿时红了眼眶。

叉手躬腰行礼,哽咽道:

“陛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因襄阳、樊城地处南北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孟珙上书朝廷:“襄、樊为朝廷根本,今百战得之,当加护理,非甲兵十万不足守。”】

【朝廷对孟珙的意见十分重视,遂命他把襄城、樊城两地的降兵收编为“先锋军”,把息、蔡两地的降兵收编为“忠卫军”。】

【在襄阳,孟珙以京湖战区为中心,在长江中游着手建立整体性的防御体系。】

【从秭归到汉口的广大区域,大兴屯田,调集流民和农夫、工兵修筑堤坝,开沟挖渠,招募农民免费发给种子,一下子屯田十八万八千顷。】

【对于蒙军,孟珙奉行的是积极防御策略。具体总结为: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进我退。】

【同时,派遣得力部将王坚偷袭淅川,将蒙军刚刚搭建起来的造船厂,连同积聚的造船材料一把火全部烧毁,一下将蒙军等人刚刚成形的水军化为乌有。】

【使蒙军渡江的步伐迟滞了十年以上。】

【而孟珙建立的防御体系,直到他死后,都让之后的蒙军每前进一步,都要费尽周折。】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