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三百二十一章:裘甫起义·南诏退场

天幕上。

一位中年武将单膝跪地,叉手向李漼道:

“陛下,只要给我足够多的军队,破敌不在话下。”

李漼还未开口,其身边一面白无须的宦官开口道:

“军队多了,花费太高……”

武将闻言快速道:

“陛下,臣之所以要求多调兵马,就是为了节约费用。”

“兵得多,贼军很快就能平定,倘若兵少,战事就可能拖延很久,时间一长,江淮的盗贼就会群起响应!”

“如今国家用度大多仰仗江淮,一旦道路被叛贼阻绝,朝廷上上下下恐怕都难以为继,这样一来,损失就无法估量了!”

……

大汉。

“唉……”

听得刘邦的长叹,吕雉面色略有几分不自在。

实在是听得这话就不由得想到某人。

……

大唐。

“唉……”

李世民头一次感觉到累了。

古往今来,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不是土地兼并,不是贫富分化,而是战争。

要么是军阀混战,要么是农民起义。

安史之乱让大唐帝国四分五裂,经过几代帝王的努力大唐才终于缓过气来。

如今又爆发了农民起义……

他现在越来越觉得大唐如陷蛛网!

但只能慢慢看着大唐一步步走向灭亡却无能为力。

“唉……但望大唐的落幕能如大汉一般吧……”

……

【公元860年四月,唐懿宗命安南都护王式率忠武、义成、淮南等诸道兵马平叛。】

【四月十五,王式抵达浙东治所越州,一入城,就整肃军令,严明法纪。】

【同时开仓放粮,救济贫民。】

【四月二十八,率军平叛,临行前,严令部队不得焚毁百姓房屋,不得残杀平民谎报战功,平民被裹胁进裘甫军的,应予以招降,所有俘虏只要是浙东本地人都予以释放。】

【同时为了激励将士,他承诺所有缴获自裘甫军的战利品,全部归作战将士所有。】

【如此一来,官军士气高涨,而裘甫军见官军势大,加之又优待俘虏,则全都军心动摇。】

【两军稍一接战,裘甫军就纷纷败退。】

【公元860年六月二十一,裘甫亲自领兵在南陈馆与官军展开决战,大败。后投降被斩。】

……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率先起义,刘邦得了天下。}

{东汉末年,张角起义,曹操、孙权和刘备得了天下。}

{隋朝末年,王薄起义,关陇的李渊得了天下。}

{历史证明,天下大乱的时候,能笑到最后的肯定不是第一支起义军。}

{首倡必谴,殿兴有福是吧。}

{朱元璋:是啊是啊,我可不是主动起义的,我是被逼无奈!}

……

大隋。

杨坚眼前突然一亮!

“首倡必谴,殿兴有福?”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立刻看清了这句话的深处含义!

千秋万代!

“这人还真是个天才!”

“哈哈哈哈!”

杨坚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这个理论妙就妙在它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如此一来,谁还会在必知死路一条的情况下首倡兴乱呢?!

……

不止杨坚,其余的一众皇帝也都明白了此论对于天下的深意!

……

大宋。

“哈哈哈哈哈!”

赵匡胤突然仰天大笑。

一旁的赵匡义不明所以。

“大兄……你……”

笑得眼泪都出来的赵匡胤拍了拍赵匡义的肩膀,大笑道:

“平常你都是很聪敏的,怎这时糊涂了?”

“你看天上从秦朝开始数,皆有叛乱,就咱大宋没有!”

“这说明大宋就算亡了也是很得民心的!哈哈哈哈!”

赵匡义一头雾水。

大兄的脑子他一直不是很理解。

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吗?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看着天幕脸色不愉,却也无奈的叹口气。

“爹也是为了大明江山啊……”

一旁的父子俩也同样不说话。

朱家人以重塑乾坤为荣,但这也不能改变殿兴有福论是基于太祖皇帝给元世祖立庙的事实基础上的。

作为上是寰清玉宇,但为了千秋万代,为了得到法理。

就不得不承认蒙古人的统治合乎天命!

因为他们曾经拥有过天下。

拥有比两宋更大的疆土。

若不视元朝唯正统,那燕云之地的法理又如何继承……

……

天幕上。

浙东烽火渐渐熄灭,但西南之地南诏却又换了名字。

『大礼』二字直晃晃的耀人眼目。

……

【唐朝初年,在云南洱海周边有六个部落,分别是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在唐玄宗的支持下,蒙舍诏的首领皮逻阁发动内战,消灭了其他五个部落,实现了云南的统一。】

【因为蒙舍诏在诸诏之南,因此被称为“南诏”,立国之后,南诏变成了国号。】

……

大唐·高祖时期

“怎么哪都有他啊!!!”

李渊愤怒的捶着床榻。

“他是杨广附体吗!”

“怎么什么烂事都有他的身影啊!”

“二郎!伱去砍死他!”

李世民看了看天幕又看了看自己,最后看向快要疯魔的李渊。

“……阿耶……得到奖赏的不是我啊。”

李渊涨红着脸怒目而视:

“朕知道!朕用你提醒吗!”

李世民:我忍!

“可恨!”

……

【南诏原本依附于吐蕃,但自从德宗年间,宰相李泌实施了围堵吐蕃的战略之后,南诏便转而投靠了大唐。】

……

{这其中其实还有点缘由,一开始是云南太守张虔陀侮辱首领阁逻凤之妻,并向其索贿。}

{阁逻凤不应,张虔陀派人辱骂,并向唐玄宗诬告阁逻凤。}

{阁逻凤愤而起兵攻破云南,杀张虔陀,并取羁縻州。}

{然后唐玄宗命鲜于仲通出击南诏平叛,阁逻凤遣使谢罪请和,请还其所虏掠,表示愿意归附于唐朝,若不允许则“归命吐蕃,云南之地,非唐所有也”}

{鲜于仲通不许,进军至西洱河,兵临南诏首都大和城,被南诏击败,唐兵死六万人。}

{天宝十三年,又命唐兵七万击南诏,全军覆没。第二年,安禄山反叛。}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看着高力士,高力士看着李隆基。

杨玉环看着他俩。

然后三人俱都看向案桌上笔墨还未干的诏令。

“入他娘的……”

李隆基将案桌上的诏令揉吧揉吧往地上一扔,嘴里骂骂咧咧。

起身背负双手来回踱步一阵。

“……彼其娘之!”

打南诏吧,没赢。

不打南诏吧,是个祸害。

一下就陷入两难之地了!

……

【公元859年,宣宗去世,依照之前的惯例,唐朝朝廷派出使节通知各藩属国,让他们前来吊唁。】

【南诏国王丰祐也在这个时候死了,唐朝却对此一无所知。】

【新任的南诏国王世隆以此为由撵走大唐使节。】

【唐懿宗晓得以后,以“酋龙不遣使来告丧,又名近玄宗讳”为由不承认他南诏国王的身份。】

【公元859年十二月,世隆称帝,国号“大礼”,改元“建极”,同时发兵入侵大唐边境。】

【公元863年正月,攻陷交趾,唐朝放弃安南,退守岭南西道。】

【公元864年,唐懿宗任命四十四岁的骁卫将军高骈(pián)被为安南都护,收复安南。】

【公元866年十月,安南收复。】

【公元869年,南诏进犯西川,一度攻到成都城下。】

【公元874年,天平节度使高骈调任西川。】

【高骈一到任就马上派兵出击,大破正在围攻雅州的南诏军。】

【之后又先后修复了邛崃关以及大渡河沿岸的诸要塞,分兵驻守,在南诏入蜀的必经之路上筑起了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铜墙铁壁。】

【南诏国主世隆对此恨得咬牙切齿,却始终无可奈何,最终急火攻心,一命呜呼。】

【由于他在位期间一直穷兵黩武,国力大损,南诏在他死后迅速衰落,此后再也无法对唐朝造成威胁。】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面无表情的看着天幕,实际中暗送口气。

六诏……

李治看向身旁的长孙无忌。

“舅舅……”

长孙无忌看着目光中一点波动都没有的皇帝,叹了口气。

“我明白……我明白……交给我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