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三百零一章:李隆基:阿巴阿巴!

【唐穆宗·李恒】

【军事成绩:自宪宗驾崩后,河北卢龙、成德、魏博三镇曾在短期内继续维持对朝廷的效忠。

但是穆宗轻视地方藩镇,河北三镇悉数脱离中央,重新回到了半独立状态。

连番征讨三镇皆都失利,元和中兴的胜利彻底付诸东流。

唯一值得安慰的,可能就是安抚了吐蕃和回纥,没有丢失疆土。

评价E ,得零点五分】

……

季汉·怀帝时期

诸葛亮摇着羽扇对一旁刘禅道:

“陛下可还记亲贤臣、远小人之念?”

刘禅点点头,随即不明所以的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点了点天幕,郑重道:

“唐宪宗元和中兴致使天下近重归一统。”

“但因其亲小人远贤臣,用宦官制群臣、以阉人领兵权。”

“致使前线兵将统合不一,大败亏输。”

“至此,河北之地再也没有重归大唐。”

“此皆唐穆宗识人不明,用人不当之故。”

刘禅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原来如此……相父你怎么知道的河北之地在不复大唐了?”

诸葛亮摇着羽扇的手微微一停。

“臣没说过吗?”

刘禅迷茫的看着诸葛亮。

“说……何?”

诸葛亮看着刘禅这模样才恍然过来。

“陛下得先帝与关张将军庇佑时,臣得自一团圆光。”

“所以臣能看到未来之事。”

刘禅听的张大嘴巴。

相父!你把我当外人了!

我不问,您是不是这辈子都不说了!

诸葛亮默默侧过头,避开刘禅委屈的视线。

真忘了!

……

【制度建设:穆宗继位之初,宰相段文昌和萧侥认为藩镇已平,应当弭兵。

于是穆宗令天下军镇有兵处“每岁百人之中限八人逃死。”

每年在一百人中限八人或逃或死,消其兵籍。

被取消兵籍的军士无处可去,又无法从事他业,只好藏于山林。

不久河朔三镇复叛,躲藏的军士纷纷归附三镇。

评价D级,得一分】

……

大唐·玄宗时期

换了一身衣服,一脸苍白的李隆基恶狠狠的看着天幕,忍了又忍实在忍不住!

“砰!”

青盏被狠狠掼在地上碎裂片片。

随后剑指天幕大声怒骂道!

“阿巴!阿巴阿巴阿巴啊!”

一旁的杨玉环缩成一团,正往嘴里塞着蟹罗酥平复心情。

看着在那里愤怒阿巴的李隆基,不由问向身旁高力士。

“高将军……陛下这是……再说什么?”

高力士仔细观摩一阵,随即轻声道:

“陛下再说,每岁百人之中限八人逃死?”

“你是猪脑子吗?!”

捧着蟹罗酥的杨玉环迷茫的看着高力士。

“啊?”

高力士连忙摆手解释:

“这是陛下冲天上说的话,不是针对娘娘!”

杨玉环这才舒心的咬一口手中糕点。

“高将军,陛下现在又在说什么?”

高力士轻轻的擦了擦脑门上的汗,随后看向在那里叉腰阿巴的李隆基,同声翻译道:

“这些兵士离开军队之后以何为生,你就没想过吗?”

“朕……陛下改革军制,各个藩镇的将士都是靠着军籍每月领固定的粮饷来养活自己和家人!”

“消兵可以,你得考虑一下这些无籍之人该如何处理吧?!”

“让他们离开军队,又不为他们安排后续生活,那这些将士失去生活来源没有活路还能做什么?”

“不是只能落草为寇,靠打家劫舍来维持生计吗!”

“蠢啊!蠢啊!”

那边的李隆基第一次感觉到李世民的心情。

同步翻译的高力士也感受到了李隆基的心情。

而啃着糕点的杨玉环则感受到了自己像是个外人……

“大好时机!大好时机啊!”

高力士脸上神色不动,语气却十分激昂。

那边拍着案几的李隆基也的确是十分痛心疾首的样子。

杨玉环也不吃了,只是呆呆的看着在那演“双簧”的二人。

“不怕你玩乐!但你也得有点脑子啊!”

李隆基通红着双眼又狠狠的一拍案几!

随后剑指天幕!

高力士随之大声喝道!

“天幕!朕……陛下申请跟太宗同等待遇!”

“陛下也要往来之能!”

“怎么说我…陛下也是得了满分的!”

“你不能厚此薄彼!”

“朕!…陛下要活活打死这个不肖子孙!”

“活活打死!”

那边的李隆基叉腰喘着粗气,这边的高力士扶胸舒缓着激动的心情。

中间的则是捧着罗酥杨玉环左右看了看。

“陛下……厉害。”

没舌头都能阿巴出这么多东西?

“高将军……厉害。”

他没舌头伱都能听明白这么多东西!

……

【外交策略:公元821年,将妹妹太和公主册为“仁孝端丽明智上寿可敦”,出嫁回鹘崇德可汗。

同年,与吐蕃会盟于长安西郊定“甥舅之份”,史称“长庆会盟”。

此举安抚住回纥与吐蕃,使得边疆无战事侵扰。

对外关系的稳定是唐穆宗时期的一大亮点。

评价B ,得三点五分】

……

大汉·景帝时期

“砰!”

案桌上的杯盏一阵跳动。

小刘彻无奈的捧着脸看着又要发疯的刘启,无奈叹息。

“凭什么啊!”

刘启用力的拍着案几!不满的大声喊叫着!

“那个唐宪宗确实有几分才能,朕认了!”

“这蠢货的外交凭什么比我高啊!”

一旁的王皇后暗中怼了怼小刘彻,小刘彻无奈的翻個白眼。

早知道我就不过来了!究竟是谁才是儿子啊!为什么我非得哄他啊!

“这怪不得阿父,实乃我大汉此时是低头做人。”

小刘彻看着刘启有气无力道:

“咱们是兄弟,他们是甥舅。”

刘启很想不要脸的说没准谁是舅呢,但总归没说出这么违心的话。

“可恶!”

……

【民生经济:两税法推行之初,是以钱来折算所输之物,故钱轻货重。

然此后由于官府铸钱量锐减,官僚、商人私自敛钱,民间为谋利而熔钱做铜器,大量恶钱泛滥致使正币的价值扶摇直上。

但可用钱折算所输之物的旧规不变,从而使得物价下跌钱重物轻,加重了税户的负担。

唐穆宗时,税户所交之税已超过当初的三倍。

为缓解朝廷与税户之间的矛盾冲突,户部尚书杨於陵建议朝廷加大铸钱量。

除盐、酒之外,所征之税全部直接用布丝上交。保证朝廷的税收,也防止民众不堪负担而。

穆宗批准了这个方案,这也是穆宗在位四年里最后一件可以稍稍称道的事情了。

既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也适当减轻了百姓负担。

评价B级,得三分】

……

大宋·徽宗时期

赵佶捻着胡须淡淡道:

“你说穆宗是不是个昏君?”

身后的李纲微微行礼,缓声道:

“虽然史书记载唐穆宗贪玩任性,但他并没有耽误太多的政事,也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残害百姓的恶行。”

“相反,朝廷的人事安排,军务处理,藩镇政策等事务,他都是躬身处理,这与昏君有本质的区别。”

赵佶笑了笑,背负双手道:

“你这个臭脾气是不会改了。”

“陈莹中说你是当今的狄仁杰。”

“朕倒是想看看你哪点像狄怀英。”

“太常寺还少个四品少卿,你明日就去当值吧。”

“别在朕眼前晃悠。”

李纲沉默一瞬,微微行礼。

“臣,领命。”

……

【用人识人:任用宦官,用以压制以宰相裴度为首的朝臣。

导致政局陷入混乱内耗。

评价E级,得零分】

【后世影响:一位将大唐再次踹碎的庸主。评价E级,得零分。】

【总分:八分】

……

大唐·穆宗时期

李恒颤抖的看着天幕上的那道绿光。

『予:身僵之惩。』

『注:处理政务时你可以像个正常人』

“身僵?什么身……”

李恒话未说完,整个人的感觉已渐渐麻木。

随后,整个人似一根木头般站在原地。

下一瞬,一道声音自脑中响起。

『是否处理朝政。』

李恒心中慌乱异常,身体却一动不动。

‘是!’

想起天幕上的片语,李恒在心中默默回应。

随后整个身体似木偶般一步一趋的向台太极宫走去。

……

大唐。

李世民看着天幕里坐在龙座上就恢复如常的李恒,不由叹气道:

“心不正,只身正。”

“又有何用处呢?”

一旁的长孙皇后轻声道:

“以身制心,此礼之根源。”

“也许,没有外因相诱,他能好好治理大唐吧?”

李世民握着长孙皇后的手,无奈叹息道:

“希望如此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