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一百一十八章:诸葛亮:亮,想造个坦克。

大汉·武帝时期

“高祖时期,蜀中出川可借河流水路帮助运粮。”

“但在文帝之时,武都郡发生一场地震,直接改变了汉水的走向。”

坐在软榻上的刘彻,手里拿着益州关中的地图给坐在对面的霍去病讲解着。

“地震前,汉中和陇右是可以假嘉陵江的水路来保障粮草运输的。”

“而地震以后,水路一断就只能通过陆路走,出了汉中基本都是山路,运输效率极低。”

霍去病看着地图上标准,又看了看天幕里的诸葛亮。

“如此说来了,陛下认为限制诸葛亮的非是智谋战略,而是粮草兵马?”

刘彻缓缓收起地图,点点头。

“益州虽有天府之国的名号,但毕竟只是一州之地。”

“想以一州之地抗衡中原。”

“难如登天。”

“若是朕,只需派一沉稳大将死守陇右关隘。”

“耗也耗死他了。”

“子胥,你认为如此之地,诸葛亮应该如何破局呢?”

霍去病不假思索道:

“陛下,此乃死局。”

刘彻一噎,不死心道:

“一点可能都没有?”

霍去病直言不讳:

“陛下,臣略观便知,这诸葛亮行军以堂正之师为大道,不善奇军。”

“而臣则喜欢不加拘束。”

“像他这般用兵,好处便是稳妥得当,难有大败,但也难有大胜。”

“而臣这种用兵方式,则是易大胜,也亦大败。”

“虽然……臣不可能败。”

霍去病自信一笑。

刘彻笑着拍打他一下。

“说就说,别老是没事夸自己。”

霍去病揉揉头,笑道:

“不出奇兵,那就回归了战争的本质,打粮草、打后勤。”

“可一旦落入这步境地,那对诸葛亮来说,这就是死局。”

……

【公元229年春,诸葛亮转而向西进攻武都、阴平二郡。】

【因成功夺取二郡,刘禅再次升回诸葛亮为丞相。】

【冬,诸葛亮徙府营至南山下的平原,建筑汉、乐二城,加强汉中防守。】

【第三次北伐,形势一片大好。】

【公元230年六月,大司马曹真想反客为主,上表伐蜀议案,曹叡认为可行。】

……

天幕上。

子午道,

一位位披盔戴甲的士兵,正小心翼翼的徒步在湿滑的山道上。

暴雨倾盆,水汽、雾气交织成白茫茫的一片,根本无法看清前方的道路。

士兵们摸着峭壁,用脚一点一点地试探前路,在这仅供一人行驶的小道上,缓慢行驶着。

大雨声喧哗于耳。

夹杂着偶尔坠入悬崖的惨叫和惊叫声。

画面一转,

武威郡,

高举『汉』字『魏』字大旗的汉军,已经击败了绕路来袭的魏军。

……

【蜀道难行,又时逢三十天的大雨。】

【曹真大军走了一月有余才行一半路程,此时诸葛亮已经派魏延攻破分兵而来的郭淮、费曜两路大军。】

【九月,曹真受诏而返。】

……

汉末·献帝时期

曹操摇摇头道:

“子丹啊,子丹,你急什么呀!”

“就看诸葛亮那操心样!他都活不了几年!”

“守住陇山关隘熬死他就行了!”

“刘备凭借山川之险,孤都没能将其平定,你岂敢认为自己一定能消灭他们!”

司马懿恭敬道:

“曹将军与诸葛亮的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不打,敌人不可能自己灭亡,所以才要出兵,看有没有可乘之机。”

“而明帝也深明得失之道,后面时机不成熟,也下诏班师回朝了。”

曹操哼了一声。

“所以孤骂的是曹真,而非曹叡。还不如一小子知进退得失。”

……

【公元231年春,诸葛亮第四次进行北伐,大军包围了祁山】

【而这一次,诸葛亮拿出了三个黑科技。】

【其一是迄今为止,除了祖冲之没人知道长什么样,怎么复原出来的木牛流马。】

【用来在崎岖不平的关道上运粮。】

【其二是改进了蜀军装备,打造了三千口钢刀,锋利无比,削断装满铁珠的竹筒,就好像收割青草一样,号称“神刀”。】

【其三是发明了一种连弩,一次能发射十支弩箭,让敌军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箭如雨下。】

……

{虽然我知道诸葛连弩的原型并非现在申请专利的那种糟粕模样,也知道木牛流马真正的动力源头并非怪力乱神,而是应用力学上的技术精华。}

{但我奇怪的是,这两样都有了,为什么诸葛亮没做出坦克呢?}

{不是金属装甲的那种,仅以竹木为骨,辅以比城墙要轻薄的砖石用以防火防刺劈。}

{加上木牛流马的动力,诸葛连弩与竹管为芯,砖泥为壳的喷火筒作为武器,这东西横扫三国没有问题的。}

{搁在别人那里,是完全想不到的,但诸葛亮所有的散件他都玩过,怎么就没结合到一起呢?}

{原材料不够,时间不够,人力不够,自身精力不足。}

{丞相一人要负责行政部署,军事规划,后勤保障,科技开发,还要抽时间带大孩子(刘禅),伱说的砖石,在三国时期也是需要巨大人力才能获得的。}

{开发也是需要成本试错的,但这个时间段的蜀汉已经没有容错率了,以丞相的性子不可能去赌的。}

{有搞头!这些东西都曾经经过诸葛亮的手做出来,尤其诸葛连弩,木牛流马等都分配给了部队,那个数量,显然不会是诸葛亮一个人亲手做的!}

{并且三国时期之前也是存在战车的,虽然没有防御力的战车并不出色,但以诸葛亮的智慧,可以将已经发明出来的东西结合到一起,做出有防御力的战车或者说类似产物),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实际上没这么做,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卧槽……快进1600年搞大杀器?}

……

大汉,

刘邦一脸茫然。

“他们再说什么?”

吕雉轻轻开口道:

“他们再说战车,就是你被围在白登山时驾的那辆车。”

刘邦脸一黑。

……

季汉,

“孔明……你看这……”

看着刘备那欲言又止的模样。

诸葛亮很想说一句。

主公,就凭你们现在兄弟三人的实力,估计用不上天幕里说的那“坦克”

“亮,略尽绵力。”

反正大局已定,琢磨琢磨玩玩也行。

……

季汉·怀帝时期

“一千六百年?”

刘禅掰着手指头算前一千六百年是哪个朝代,后一千六百年什么样。

而一旁的诸葛亮则是深思着。

说实话,天幕上有一句话很对。

他现在真的没多少时间。

但有几句话也没说错,目前这几样东西都有剩余。

他注意的是那句全金属。

根据寥寥几句,他就想出一个全身裹甲,以木牛流马的运行原理自动行走,还能自发连射弩箭,并且喷火的怪异机关。

后世的武器都这么厉害吗?

不如……

诸葛亮轻摇一下羽扇。

略微搞一下试试?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眯着眼睛看着那天幕里的话。

坦克?全金属?

似弩箭般发射?

还会喷火?

这玩意怎么看怎么像个大火器啊?

“坦克……坦克……”

朱棣念叨着这两字。

一旁的朱瞻基小心翼翼道:

“爷爷?怎么了?”

朱棣抬眼瞥他一眼。

“小子,去将邓明、陈季暄、黎澄三人叫来。”

朱棣看着天幕缓缓道:

“爷爷有个想法。”

“就是你爹那里可能不好说。”

……

本想写完北伐的……

坦克这个,咱感觉让丞相有时间有精力还有大约方向,他真能搞出个丐版的!

可惜,封建社会太不重视科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