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布衣枭雄 > 第八百六十六章 以退为进

布衣枭雄 第八百六十六章 以退为进

作者:下传深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之前坑杀郑大一伙盗匪,是为了展示官府的态度和震慑,毕竟在中州被盗匪划分三分之二,盗匪士气正盛下,没有雷霆手段,很难镇的住这些人。

后面和许山、冯典二人的正面激战,对数万的盗匪,自然不会全部坑杀,真要这么做了,中州的战事落幕怕得相当困难。

盗匪虽然实力不济,但真逼的没有后路可退,一定会拼个鱼死网破,到时候中州的伤亡必定很大。

所以坑杀的震慑,也得分时候,有尺度的拿捏,许山、冯典两位首恶已除,这消息发布,一定会在众多盗匪中,掀起巨大的反响。

在加以赦免的宽大的公告,和中州兵激战的盗匪,人心必定浮动,被分化瓦解拿下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冯典率领千人精锐突袭清河郡城,经过一个时辰左右,便宣告结束,紧接着,按照指示,立刻发布了公告。

许山、冯典二人身死的消息传回前线,和想象的一样,在众多盗匪内引发巨大反响,所有人都带着不可思议神色,都认为这是假消息,是苏纪、李重湘为了诱降他们出的诡计。

虽然在几个盗匪头子的干预下,暂时稳定了浮动了人心,但想要破除所谓的假消息,就得找到冯典、楚青二人。

要是时间拖长了,冯典迟迟不现身,哪怕是他们,也控制不自觉眼下局面。

盗匪的几位头子,第一时间派出心腹搜寻冯典的踪迹,与此同时,发布二人身死的公告,也传遍了中州各郡县。

各郡县百姓听闻是震惊的,在回过神来后,一些人表面看去没什么反应,但内心隐约有些念头升腾。

果然,在公告发布不到半个时辰,冯典拿下的三郡之地,爆发了小规模的百姓反抗事件,虽然很快被留守的盗匪镇压。

但这种反抗爆发,就像开了一个头,点燃了导火索一样,紧接着,其他各地皆是有百姓自发组织起来,联合反抗。

一下子,被占领的三郡二十四县中,起码有一半的县爆发了集结的战斗。

按理说,放在之前,一旦出现反抗暴动,第一时间会派出大批盗匪前去镇压。

但这次,除了留守的盗匪外,再无其他援军,集结两三万人的盗匪军队,被中州兵死死的控制在前线。

不是他们不想抽身,而是根本做不到,一旦分兵抽身平叛,他们死的怕是更快。

只能让留守后方的盗匪,竭力镇压,等他们稍微缓下来,一定会派兵支援。

这话有多少可信度,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了。

负责指挥两三万人大军的盗匪头子们,脸色凝重,内心慌得一批,派出的心腹,大部分已经传来消息,没有冯典、楚青二人半点踪迹,貌似人间蒸发了。

消息传来,这些盗匪头子内心更加慌张,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冯典、楚青的离去,他们是知道的,但至于做什么,不得而知,如今从苏纪、李重湘那边传出消息,说二人突袭清河郡城不成,反被拿下斩杀。

发布的公告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刚开始他们是不信的,现在看来,多半是真的。

先是许山死在了昌平,现在就连他们的头,冯典也死在了清河郡城。

一下子,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要是放在之前的和平时期,冯典身死,对他们只有莫大的好处,可以趁机会上位夺权。

可现在他们的处境,可谓进退两难,进被中州兵死死缠着,退后面闹事的百姓也不会放过他们。

现在的他们几万人,摆在面前的,怕真如发布的告示一样,放下手中兵器就地投降,否则留着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几位盗匪头子迅速聚集一起,确认了冯典身亡的真实性后,经过一致商议,最终还是决定放下武器投降。

放下武器投降,对他们来说,也是无奈之举,就算执意激战到底,就眼下的局势,他们的伤亡已经很大了。

就算再后方百姓的暴动,胜利的天平已经朝着中州兵倾斜,他们的失败不过是早晚问题。

如今冯典身死,后方百姓暴动,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算是压死他们身上最后一根稻草,除了投降,别无选择。

老实说,他们心里还是有些顾虑的,怕放下兵器后,会像之前的郑大一样,被骗坑杀,在选择投降前,派出了信使,表达了他们的请求,同时主动撤兵,暂停休战。

盗匪们的主动休战,中州兵自然不会继续追击,这一战盗匪的伤亡大,他们同样如此。

汇聚在永安县郊外的兵力,加上两郡民兵组织,共计两万人,中州兵占据一半,这一战下来,他们的伤亡起码达到八千人。

而三万的盗匪,伤亡一万五千人左右,双方战损比,基本一比二。

要是在继续打下去,就算彻底剿灭了剩下的盗匪,中州兵这边也剩不了多少,能够以这种劝降的方式投降,是最好的办法了。

盗匪们的担忧,苏纪、李重湘二人早就考虑好了,在停战后,派出了一队信使人马,前往盗匪的驻地,交给了他们一封由苏纪、李重湘二人的亲笔承诺。

只要放下武器投降,除了穷凶极恶之辈,其余的人,自然会留下一命。

看着信件结尾盖的大印,算是给了一众盗匪吃了一个安心丸。

有了两位中州大人物的承诺,倘若事后反悔,一定会影响他的声望。

到了他们这级别的高层,看中的不再是多大的权势,而是自身的声望,就如二王苏哲、苏泰一般,即便亲手弑君,打死也不会承认,而且还得搞一份所谓的退位诏书,以示二人登基称帝的合法性、正统性。

无论是在大凉,还是其他各国,倘若没有名正而言的合法、正统,就算手中有多大的权势,多少的人马,终究也会遭受他人讨伐,早晚也会自取灭亡。

所以,有损自身威望的事,苏纪、李重湘二人是绝对不会干的。

之所以不将一众盗匪坑杀,也是有原因的,一来人员太多,起码有上万人。

坑杀上万人,在大凉的历史上并非没有,不过最后那些执行者的下场都不太好,而且还会留下残忍嗜杀的千古骂名。

这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其二,真坑杀了上万人的盗匪,在某种程度上,是能震慑境内的不法宵小,防止作恶。

但这种震慑,是无法持续一辈子,一旦二人衰败老去,要么中州境内又出现动荡,盗匪的出现也是早晚。

而再度面对围剿的官兵,聚集起来的盗匪,铁定不会投降,并且还会拿此事大做文章,从而扩大手下人马。

在决定没有半点退路下,聚集的盗匪只有鱼死网破,所做之事也会更加恶劣,往后中州百姓必定陷入彻底的水深火热中。

这种血腥坑杀,类似酷吏的手段,治标不治本,适当的杀戮震慑可以,但从长远来看,还得用完善严苛的律法,束缚宵小内心的邪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接下来的长治久安。

在解决了盗匪心中顾虑,这次的投降也很顺利,随着盗匪的投降,中州的动荡算是落下了帷幕。

但盗匪投降结束,不代表彻底放下心来,接下来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忙。

首先要迅速接管冯典占据的三郡,要是晚一些,怕会有人从中作乱,二来,对后方暴动反抗的百姓,第一时间安抚,并且招募一些合适的青壮年,在各郡组成民兵组织。

这事在两郡之地,苏纪、李重湘二人已经做的得心应手,颇有经验了,接下来直接复制就行。

按照苏祁安的计划,结束中州的动乱后,将一万的中州兵扩编两万,在每一郡,招募五千的民兵。

这样一来,总兵力就有五万人,完全能弥补原先被抽调的四万中州人马。

因为建立的是民兵,这些人从明面上看,不算正规军,就算日后苏哲、苏泰想找茬,也挑不出理由。

倘若软的不硬,直接来硬的,有五万人的兵力,也能让二王多少掂量一番。

至于扩编两万的中州兵,就更有由头可说,为了保护中州日后不出今日之事,防止盗匪混乱中州,自然要扩编中州兵。

在人数上,不过是两万人,以弥补中州兵力不足的损失,也在情理之中。

中州内部兵力的改变,一切都是为了防备苏哲、苏泰有理由的出兵。

二人窥探中州,苏纪、李重湘二人早就知道,与其等着对方以某种借口出兵,不如索性选择归顺。

当然这种归顺,并非无条件的,二王登基称帝,大凉有两位皇帝,就算得了诏书分治而立,但中州只归一主。

无法侍奉二主,因此谁想得到中州,就得分出胜负,当然为了表示诚意,在分出胜负前,中州始终对两位皇帝敞开大门,如有需要,一定积极配合。

这便是苏祁安替苏纪、李重湘二人找好的说辞,在平定中州盗匪后,第一时间发往京都,同时昭告天下。

看似苏纪、李重湘二人吃了很大的亏,但这叫以退为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