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布衣枭雄 > 第八百五十九章 僵持

布衣枭雄 第八百五十九章 僵持

作者:下传深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果说昌平之战的结束,只是开胃小菜,那后面接下来的抢地盘,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得到命令的中州兵,以最快的速度越过前线,直奔永安郡的第二座县城而去,很快追上了盗匪的大部队,双方二话不说,直接干了起来。

要说许山盗匪的大部队倒霉,还真是倒霉,领头者许山死了不说,另外一个统领冯典,不仅不援助,反而反手就是背后一刀。

等到反应过来,占领的两郡已经被拿下一个,冯典的队伍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迅速朝着永安郡而来。

许山手下可用不到两万人的盗匪大部队,就这样前后遭受夹击,直接打了起来。

并非他们不识时务,执意反抗到底,而是冯典、中州兵压根就没有给过他们投降的意思,一接触就是打起来。

看势头,就是想彻底剿灭许山手中的这支盗匪队伍,这支盗匪被剿灭,受益最大的反而是苏祁安一方。

剿灭了这支队伍,五万之众的盗匪,起码差不多一半,这对苏纪、李重湘来说,中州的威胁减轻了一半。

按理说,冯典对他们应该是以收编为主,这样一来完全可以增加自己的实力,这道理冯典并非不懂。

也并非是助苏纪、李重湘一臂之力,冯典自然有自己的考量。

明面上,收编许山的盗匪队伍,对冯典百利无一害,但却忽略了一个致命点,这支数量庞大的盗匪队伍,谁能保证被收编后,能忠心冯典。

谁又能保证这支队伍中,会不会隐藏着忠于许山的心腹?

这些人平时看起来没什么,可一但后面冯典要和苏纪、李重湘大干一场,谁能保证这些人不会被收买,中途反水?

所以,长痛不如短痛,与其收编,索性连同中州兵全歼许山的队伍。

要狠,就得一狠到底,冯典是绝对不允许在自己队伍中,出现反水的人,近两万名盗匪要是全歼,对他的整体实力的确有很大损失。

可长远来看,还是自己人忠诚可靠,兵力少点就少点,冯典要的手下,一定是绝对忠诚于他。

这段时间和苏纪、李重湘的休战,冯典可没闲着,早就在自己的地盘上,扩招自己的人手。

虽然兵力不多,也就四五千人,但至少能保证这些人忠诚可靠,并非不怕死,有实力。

这些人可不是盗匪,正儿八经从青壮年扩招,让他们忠诚可靠,很简单,这些人都有亲朋好友,如果背叛冯典,自己哪怕跑了也没事,他们的亲朋好友是跑不掉的。

这就是控制青壮年的软肋,将这些软肋握在手里,基本上能做到说一不二。

在经过冯典的训练,论战力肯定和中州兵有些差距,但和一般盗匪相比,绝对高出一大截。

在用软肋控制他们,这些青壮年必须得十分卖力气,自然各个悍不畏死。

这次抢占地盘,成功拿下许山两郡之一,这支招募的五千青壮年功不可没。

所以,有这些人在,许山手下这支两万人的盗匪队伍,被舍弃也很正常。

在投降无果后,许山留下的盗匪队伍,只能做最后的玩命了。

这种爆发,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减缓了攻势,但在冯典和中州兵前后夹击下,这些盗匪队伍,随着时间流逝,终究落入下风。

身边的盗匪一个接一个的倒下,被包围的圈子也在不断收缩。

经过半日的围剿,许山在两郡之地拥有的近两万人的盗匪,终于被彻底剿灭。

在约莫一个县郊范围大小之地,一眼望去,满地的尸体,整个地面血流如注,空气中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在满地尸体的两边,站满着无数的人影,为首者身上鲜血淋漓,手中的大刀都砍卷刃了,脸上明显有着几分疲惫神色。

与两万之众的盗匪搏杀,哪怕前后夹击,但人在临死前,往往能够爆发强大的意志,这种剿杀到最后,反而十分困难。

为了彻底剿灭这支盗匪,双方都准备充足,不到最后时刻,绝对不近战搏杀。

这一战出力最大的,反而是远程的弓弩手,如果没有弓弩手不顾一切的射杀,真要面对面的搏杀,双方起码伤亡万人。

经过半日的绞杀,算是啃下了这块不大不小的硬骨头,但许山这支盗匪队伍的剿灭,不代表这一战结束。

哪怕空气中充斥着令人作呕的血腥,眼前躺满着一地的死尸,双方的领头者,眼神中依旧充斥着浓浓的杀意。

许山的盗匪队伍被剿灭,这只是前奏,后面才是与冯典队伍,搏杀时刻。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双方谁都没有先出手的意思,半日时间的搏杀,消耗了他们不少体力。

双方人马都在抓紧时间休息,就这样隔着满地的死尸,看着对望。

这种休息,只持续了一炷香左右,随着耳边响起急促的破风箭矢声,紧接着一声大喊,“兄弟们,为了中州,跟我杀!”

瞬间点燃了双方人马的斗志,下一刻,顶着射来的箭雨,朝着双方冲杀而去。

一场激烈的战斗,再一次打响。

如果说收复昌平,意味着苏纪、李重湘有了一个更大的缓冲区,那抢占永安郡,就是拥有了更多的纵深防御。

整个中州六郡,除了中间的永安郡多山地,蜿蜒曲折,其余五郡,皆是广袤平原。

这种地形,在和平时期,根本没人看得上,毕竟不适合种粮,产粮也少,和广袤平原五郡相比,谁会关注这样一个没有优势的永安郡。

可一旦发生战事,永安郡的地理位置尤为突出,可以说,谁占据了永安郡,就有一半的几率拿下中州。

当初许山趁乱抢占永安,让冯典心生不爽,但无法大规模的出兵,否则就是破坏了双方的合作。

为了大局着想,冯典只能偶尔派出小股人马时不时出兵骚扰,就是分心对付骚扰的人马,让许山无法集中全部兵力,继续讨伐清河、北山。

可以说,冯典的小动作,无形间给了苏纪、李重湘一个帮助,三方相互戒备,相互提防,这才短暂达成了比较脆弱的中州稳定。

但凡冯典真心实意合作,麻烦的就是苏纪、李重湘了。

谁知道后面的和谈,冯典如此心狠手辣,背后捅刀,抢占了许山的地盘。

一时间中州变的更加复杂。

但在如何复杂,只要谁能全面拿下永安郡,谁就有拿下中州的可能。

冯典的背后捅刀,最终目的就是永安郡。

而苏纪、李重湘对永安郡也是势在必得,双方都不可能退让。

既然已经刀兵相见,就没有收手的可能,就看谁的实力更强了。

如今的永安郡七县,双方各自占据三县,现在就为最后一县的永安县抢夺。

别的不说,能和郡同名的县,本身的地位就比其他各县高很多,此县是永安郡的直属县。

境内有许多天然地形的制高点,可以俯瞰永安郡城,可谓居高临下。

所以,谁拿下此县,谁就有拿下永安郡的可能,双方的人马在这一刻,激烈拼杀着。

一接触,就已经杀红了眼,直接到了白热化,虽然中州兵骁勇善战,但冯典的人也不差。

经历多轮的战场洗礼,能活下来的谁不是佼佼者。

而且为了能拿下永安郡,冯典的人马算是倾巢而出,整整集结了近三万人,全部拉到第一线。

而出战应敌的中州兵,不过八千人,在这种呈现白热化的激战下,中州兵的人马明显捉襟见肘。

好在关键时刻,苏纪、李重湘二人率领王九等两千人的青壮年,及时增援。

两位中州大人物,顶着箭雨,冲在第一线,都不用开口说话,所有人见到二人的出现,更是爆发了强大的战意。

各个舍了命,不断奋力冲杀着,有两千青壮年的助力,中州兵在这场搏杀中,算是勉强稳住了阵脚。

战斗又陷入了白热化。

此时坐镇后方的冯典,脸色阴沉的看着手中不断传回的军报,本以为这次速战,能够很顺利的拿下,但他还是低估了苏纪、李重湘的号召力。

竟然能鼓动当地百姓,前来参战,要知道为了培训手中的青壮年,他废了不少的功夫,直接拿了他们的家人威胁,这才有了些许效果。

但苏纪、李重湘就站在前线,以所谓的顶在第一线,直接感染了当地百姓,让他们如此的舍生忘死,要说不羡慕是假的。

但眼下不是羡慕的时候,既然双方刀兵相见,那就只能死战到底。

但眼下传回的军报,却是陷入了僵持,这种僵持时间长了,只会对冯典不利。

昌平县城的百姓参战,早就传扬开了,如果冯典不能一举歼灭这些人,时间长了,谁能保证各地的百姓不会效仿。

如果各郡县百姓都效仿,那才真糟糕了,百姓的力量冯典比谁都清楚,所以眼下无论如何他都要阻止这件事发生。

忽然,冯典偏过头,对着身后手下道,“楚青回来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