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布衣枭雄 > 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桑代表团

布衣枭雄 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桑代表团

作者:下传深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京都城内陡然爆发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是一众朝中大臣没想到的。

虽然都生活在京都城内,但这些普通的百姓,在他们眼里和所谓的贱民没有任何区别。

甭管什么时候,凭他们如此尊贵的身份,都不可能和这些贱民联系一起。

可恰恰就是这些被他们视为贱民的京都百姓,不知从哪里得知,他们支持和亲扶桑的消息,彻底点燃了整个京都城百姓的怒火。

这种怒火,光靠京都府尹去镇压,根本做不到,他们也不可能请求陛下出动禁军或者军队将这些百姓给镇压。

真要这样,恐怕沸腾不止是滔天民意,而是更加强烈的反弹。

这种反弹到时候再被人利用,很可能会造成大规模的起义,真要到这一步,他们这些朝廷重臣想跑都跑不掉。

如今能够有能力制止沸腾民意的,也只有当今陛下了。

现在的这些朝廷大臣,对这些贱民心里是真的有些害怕了,再也没有之前那般狂妄,而是大门紧闭,不在发表任何观点,静静等待苏玄庸出面。

京都城百姓闹出的这么大动静,稳坐皇城的苏玄庸是没想到的。

等到了解事情的所有前因后果,苏玄庸的脸色那叫一个难看,大骂群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虽然气恼,但苏玄庸还是有理智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京都百姓沸腾的怒火。

对于这些下层百姓,身为至高无上大凉皇帝的苏玄庸,比群臣更能明白一个道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可以说是苏凉皇室的祖训,也是苏凉皇室能立足三百多年,依旧能够延续下去的重要原因。

这些平民地位是很低,而且忍耐力很强,基本上是那种任劳任怨,任打任罚,看上去很好欺负的样子。

但别忘了,这些底层平民的数量,占据大凉起码七八成以上。

他们就像汪洋大海,将苏玄庸这些最顶尖的上层人物承载,看似波澜不急,安安稳稳。

可这些底层百姓就算有再好脾气,可只要你触碰到他们的底线,平淡无奇的汪洋大海,立刻会演变成汹涌的滔天巨浪。

如果不及时安抚,很可能会将他们给倾覆,这才是最可怕,最要命的。

因此,对于这些下层百姓,苏玄庸谈不好重视,但绝对到不了肆无忌惮的欺压。

身为大凉皇帝,如何平衡这种关系,他还是有分寸的。

但最怕遇到一群像猪一样的队友,非得来回挑衅,试探,现在事情爆了,最后还要他出面干预。

苏玄庸冷哼一声,恢复自己情绪后,随即开口道,“这事群臣做的过分了,传寡人命令,凡是参与此事的群臣,需手写告知京城百姓道歉书,每人罚俸半年,禁足三日。”

“凡被抓入京都府先前闹事者,全部无罪释放,并且给予适当补偿。”

“最后,告知全京都百姓,就说各位的情绪,寡人理解,请大凉民众放心,关于这次所谓求亲之事,寡人会慎重考虑,最后一定会给京都百姓一个交代。”

“还望京都百姓能冷静,各自退去,在扶桑代表团来访前,别失了大凉上朝的礼数,此令颁布后,如有继续闹事者,必定严惩不贷。”

苏玄庸声音落下片刻,一旁研墨书写圣旨的内侍,也一并落笔。

毕恭毕敬的将圣旨递交龙台上,苏玄庸目光扫动,随即盖上了自己的玉玺。

内侍将圣旨收好,小心谨慎后退,不一会,消失离去。

苏玄庸的这道圣旨,有理有据,有严有罚,基本上是能平息京都百姓内心的愤怒。

不为别的,谁让苏玄庸是大凉皇帝,能让皇帝出面下旨,本身就是一种至高无上。

而且苏玄庸并未因为群臣的重要,有所偏袒,算是一个公平处理。

京都百姓们,闹起来的汹涌民意,说白了,就是希望苏玄庸有个交代。

这个交代如圣旨写的那样,稍微惩罚群臣,对他们的心情能理解,也听的进众人的诉求,会慎重考虑,这就是极限了。

至于想借此机会,狠狠将群臣给仗刑,下狱,甚至流放,这根本不现实。

朝廷大臣什么身份,他们又是什么身份,能够引的陛下出面解决,就很不可思议了。

如果想借机生事,苏玄庸的圣旨上写的很清楚,有一个算一个,绝不手软。

因此,随着苏玄庸的这道圣旨发出去,京都百姓汇聚的汹涌民意,基本上是能够平息的。

对这事,在圣旨发出去后,苏玄庸已经不太关注了,他现在关注的是,群臣支持和亲的事,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要知道这事,并未在朝堂公开,只是一个小范围的讨论,苏玄庸还在考虑中。

这样未公开的事,竟然能从京都外围首先传出去,而后逐渐演变裹挟民意,最后反噬京城,这背后,多少透露着一些不太寻常。

苏玄庸偏过头,对着那位黑衣老大监道,“去查查这事背后,是谁在推波助澜。”

黑衣老大监点头,轻声道,“回陛下,这事老奴差不多调查清楚了。”

说着黑衣老大监缓缓上前,从袖袍中拿出一张纸,交给苏玄庸。

黑衣老大监的举止,让苏玄庸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这就是黑衣老大监能够被苏玄庸重用,一直常年伴在左右的原因。

能替他解决心中之事,总能提前一步,最后给他一个完美的答案,这样的人,才是苏玄庸真正能依靠的心腹。

“还得靠你啊,老伙计,和那些庸臣相比,算了,不提他们了,提起他们寡人就来气。”

说着,苏玄庸将递来的纸打开,上面只有三个黑色大字,“东山侯。”

这三个字落在苏玄庸眼里,让他眉头一挑,眼中有着些许诧异,但很快恢复平静。

他什么没说,身体靠在龙椅上,手指摩擦着手中的纸,似乎在想什么。

身旁的黑衣老大监默默的站在身后,一语不发,整个殿内的气氛十分安静,只听得手指摩擦纸的沙沙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沉默的苏玄庸忽然笑了起来,笑声不大,轻喃着,像似在喃喃自语。

“这个东山侯是一点亏都不吃啊,在这里给寡人下套啊,呵呵,有点意思。”

“不过寡人的套,可不止这一个哦,东山侯,寡人很期待后面你如何接招啊。”

就在汹涌的民意即将到达顶点,彻底爆发时,皇城内,终于传来苏玄庸的圣旨。

在内侍的宣读下,和想象中的一样,原本情绪高涨,达到顶峰的众多百姓,他们的情绪如同残雪一样,迅速疯狂消退。

毕竟,这事闹到了苏玄庸亲自出面平息,对他们这些下层百姓而言,能让皇帝出面,是顶天的事了。

而且这次圣旨,对他们之前的闹事,非但没有惩罚,反而无罪释放,更让躲在府邸内不敢现身露面的群臣,要向他们京都百姓,写一封道歉信。

能让京都城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如此这般姿态,是出乎众人想象的。

而且该给的承诺也给了,目的算是达成了,在继续闹下去,对他们可没什么好处。

见好就收,是每个生活在京都城内百姓,必须要学会的,这是足以保命的。

随着圣旨的颁布,闹起来的民意,随着时间流逝,终于渐渐消退。

被抓的百姓无罪释放,群臣陆续手写告知京都百姓道歉信,一切都好似渐渐归于平静,京都城也恢复到以往该有的秩序。

东山侯府。

苏祁安坐在前院,静静品茶,在他面前,放着一叠信,这上面都是有关于外界民意平息的消息。

对于这结果,苏祁安很平静,仿佛都在他的意料中。

这次能让苏玄庸出面,也给了群臣一个教训,苏祁安的目的也算达到了。

利用民意,对付群臣也好,这些说到底都是大凉内部之间的事,而接下来要等的,就是那个姗姗来迟的扶桑代表团了。

苏祁安将手中的茶杯放下,目光扫了一眼石桌上的信,最上面那页,昭和仁川四个字很显眼…

苏祁安抬头,看着前方,轻喃着,“陛下,这次算我们打平了,接下来陛下有什么招,微臣一一接着。”

此时,距离京都城约莫还有百十里距离的一处官道上。

一批人马缓缓行驶官道上,这些人马人数不少,粗略看去,起码有两三百人。

这两三百人,看衣着就知道不是凉人,穿着木屐,穿着黑蓝内衬,腰间挂着长刀,头上留着怪异发型,眼神散发着凶狠。

这些人按照队列前行,在他们中间,有一辆豪华马车,这辆马车和京都世家权贵乘坐的没什么两样。

但唯一不同的是,马车的车檐上,挂着一个长长的木牌装饰。

这个木牌上面没有字,只有一个类似菊花的图案。

所有人在前进时,目露凶光扫视四周,随时做好战斗准备,显然,这辆马车上坐的人,对他们而言是很重要的。

这些人不是别人,正是远道而来的扶桑代表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