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布衣枭雄 > 第三百五十五章 好消息、坏消息

布衣枭雄 第三百五十五章 好消息、坏消息

作者:下传深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有了九公主的这句话,苏祁安的心里心安不少,放心的扩大军队。

只是这次扩军的对象,主要从土城县下的诸多乡镇的民兵征集。

土城县分为三城,每一城下都有十个镇左右,每一镇的民兵,都是连左右的编制。

粗略一算,便有三千人左右,苏祁安这次扩军数量,起码要扩大一倍,达到万余人。

民兵是现成的,至于剩下的两三千人,苏祁安会从郡城中童战、苏勇发展动员的最开始的底层百姓优先。

扩招五六千人,基本问题不大,苏祁安这么做,自然有他的考量。

军队是苏祁安手里最大的底气,兵士的好坏可谓至关重要。

土城县毕竟是经过苏祁安长时间发展,各乡镇的民兵,他们的思想基本上能得到保证。

郡城的掌控,苏祁安充其量不到一个月,哪怕他方方面面做的事再好,短短一月之内,也保证不了所有人心,都向着他。

优先考虑童战、苏勇先前潜入郡城发展的人员,起码有四五个月的基础。

这些人总比原来郡城府兵要好太多,之前的府兵,被苏祁安接手后,只剩下三千左右。

经过一系列的审查后,直接裁撤两千人,剩下的一千人被保留,但已经分批,划分到郡城、土城县下属乡镇。

就算日后这千人,闹什么事,凭他们这点数量,在千户长、户长、保长的层层监管下,也翻不起多大浪。

这次扩军,苏祁安基本上将新招收的新兵,全部划分到一、二、三团中。

只是不能用东山军的番号,但平时的行动,都是跟随三个团。

每个团,从先前的一千二百人,直接增加到三千人,相当于每个团新增了一千八百人。

这些人苏祁安暂时给他们的番号是民一团,二团、三团…一直到六团。

每两个团,按照番号,归东山军三个团管辖。

现在的东山军三个团,已经从之前的三千六百人,扩大到九千人。

除了给三个团扩编,独立的骑兵营,从五百人增至一千人,成为团编制。

之所以将一千来人的团,扩编三千人,也是出自实战的必要。

和大小祭司、青城郡守的战斗后,苏祁安发现,现在的大凉社会,军队作战,始终是冷兵器为主,这就需要大规模的军团作战。

这一千来人的一个团,剿剿匪没啥问题,可一旦碰到几千人的军队,一个团显然不够看了。

即便东山军实力再强,但终究是以少打多,干掉了对方,可自身伤亡也很大。

所以,扩充团一级编制,是很重要的事。

而总部直属五个连队,缩编成三个,将后勤运输连,并入三个扩编的团,每个团都有后勤运输。

这样的好处,哪怕三个团分开行动,至少能保证本团人员吃饭问题。

将情报侦查和特战合并,统一命名为特战侦查连。

苏祁安的总部连队,只有特战侦查,警卫、通讯。

这样做,能够更好的发挥总部对下的联络,和行动的效率,连队的人数不变。

这样一算,现在的东山军,从当初的五千人,扩大到了约莫一万一千人左右,扩招了六千人。

万余人的兵力,这不是苏祁安的上限,也不是他不想继续扩招。

就目前来讲,万余人的兵力,是苏祁安能够控制的极限。

在自身骨干,未将扩招一倍的六千人,给消化前,如果继续盲目扩张,弄个两三万人,很可能导致无法彻底管控,归失控。

毕竟,人人都不一定能适应东山军的三大铁律。

为了冲兵力数量,盲目扩招不是件好事。

一直以来,东山军就是在精不在量,一支万余人的军队,如果训练得当,培训好,发挥的实力,并不比两三万水货要差。

兵力的扩招,苏祁安的始终保持一个原则,一切都以战场形式变化而变化。

目前来讲,万余人足够了,等哪天他的实力进一步加强,地盘更一步扩大。

东山军中,一定会出现比团更高级别的师、军番号,对于这,苏祁安相当期待。

有了优先招录的对象,这次扩军很顺利,苏祁安的三个团,苏总一团随他驻扎郡城,宋彪的二团驻扎在齐安城。

齐安城就是原先的小祭司城,之所以选择这位置,是他的地理位置优越。

乃是处在土城县、郡城、大祭司地盘三处交界。

对内,可以辐射土城县城、苏城,对外,可以作为通往郡城、大祭司地盘的咽喉要道。

无论哪一地盘出事,他都能以最快速度,派兵增援。

而陈到的三团,就驻扎在大祭司地盘。

大祭司的地盘,是苏祁安最不担心发生闹事暴乱的。

他和郡城不同,郡城内除了郡守,还有各种权贵,大小官员。

而大祭司这边,他就是唯一的主人,对待领土内的所有人,都有绝对的生杀大权。

这种统治,比青城郡守统治的还要高压,在苏祁安和青城郡守在郡城厮杀时。

陈到的三团,基本没有受到任何阻碍,配合先前潜伏进入的兵士,没费多少力,十分轻松将其拿下。

潜入人员在大祭司城内的发展,比郡城还要好,陈到的入驻,甚至都不用他怎么派兵。

就有被策反的土著,亲自带队,替陈到维护当地的治安。

所以,大祭司地盘管理,是比较轻松的,当然对于这块地,苏祁安并没有放松警惕。

该外派的管理人员,一个不落的随着扩军的第三团,迅速到位。

因为大祭司地盘有些大,有两三个郡城那么大,光人口都有十多万。

除了一个中间的大祭司城外,其余的地盘,和小祭司管辖一样,都是运用简单的数字划分。

为了方便管理,苏祁安将大祭司的地盘,重新划分五个城。

为了不使当地土著感到混乱,依旧延续之前的简单编号。

从一号城到五号城,每一城都有三团下属的一个营驻扎。

每一号城下,以乡村二级划分,由户长、保长管理。

同时,大祭司的各种财产该充公充公,土地重新划分,废除奴隶,开设扫盲班,乡村内的民兵,有适合的土著,组建起来。

可以说,随着陈到的三团到来,大祭司的地盘变化,那叫一个如火如荼。

有变化,当然同时也有一些风言风语,说陈到的一个团,管辖这么大的地盘,如果有什么异心,怕会对苏祁安不利。

这样的风言风语,时不时就会传到苏祁安耳边。

想想也是,陈到跟随苏祁安多久,而且他之前好歹是国公之后。

先给他脱罪籍,而后又让他担任三团长,现在又让他单独管辖大祭司的所有地盘。

这种权利带来的诱惑,很难不让人产生异心。

这种担忧是有些道理,但苏祁安却是一笑了之,他什么都没说,默默的从身后书架上,拿出一大叠书信。

这些书信,全是陈到踏入祭司城后,每日都会和苏祁安汇报所见所闻,以及他按照苏祁安下达命令举措的完成度有多少。

这些可不是苏祁安要求的,而是陈到自觉给苏祁安的

通信。

一些原本还有议论的都尉,一下子失了声,说着几句附和话,转身离去。

苏祁安用人,一向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即便自己所用之人出问题,那也是自己对下级的管理出了问题。

没有完善的制度,没有走进下层兵士的心。

因此,才会在军队的下层建立兵士委员会,每个班都有兵士委员会的骨干。

这也是苏祁安如此放权,敢让陈到几位团长,带兵驻扎外地的原因。

不夸张的说,即便没有陈到的主动书信往来,这些基层的兵士,就是苏祁安最好的眼睛。

一旦陈到,或者其他什么人,想要带兵反他一击,往往还未行动,多半就会被其他手下给控制起来。

不仅是在军队上,当地人口的管理中,苏祁安派出的保长、户长,乃至千户长,都是通过苏祁安定期开展培训班,结业的人。

这些人的想法,第一点就是拥护苏祁安下达的一切命令。

他们会带着苏祁安的想法,深入各个乡村基层,组建起完善的基层组织。

这组织就和在东山村,李小妹的妇女会差不多。

他们向上,只有对苏祁安负责,会定期通过通讯连,汇报自己管辖地方阶段性工作。

而东山军,无论规模扩大多少,他们只负责各自城的安全、治安问题。

至于城内管理,东山军是无权过问的。

军民管理分离,是苏祁安又下达的一项新的命令。

只有完善的体系,才能让苏祁安稳坐钓鱼台,并不担心手下出什么乱子。

苏祁安对陈到的信任,让陈到玩命相报,即便没有这些风言风语,以陈到的表现,他也不会做出什么背叛之事。

随着苏祁安的一条条命令的下达,整个青城郡,都以他方向而缓缓发展。

这种平稳的日子过了有一个月,被州城来的消息给打破。

这次州城来了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苏祁安推荐吴用,成为新任郡守这事算是通过了,准确来讲是代郡守,还有三个月的考察期。

而坏消息则是,苏祁安占了大祭司的地盘,导致祭司联盟十分不满,已经集结五万土著,由元老祭司带队,正朝着青城郡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