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国潮1980 > 第五百一十四章 仗义执言

国潮1980 第五百一十四章 仗义执言

作者:镶黄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11:15:12 来源:小说旗

在营业区域角落,比较冷僻的一个单间里。

康术德、罗师傅、边大妈,和京城工艺品厂做仿古瓷的刘永清,锦匣厂绢人组的马开元,葡萄常的后人常玉龄,东花市街道生产社的外援——料器厂高级技师邹师傅共坐于一席。

此外还有空着的两个座位,那是为原本早就应该坐在这里的“张大勺”和庞师傅的留着的。

之所以做如此安排,是宁卫民考虑到这些手艺人的性格特点决定的。

他知道这些人不喜热闹,不擅交际,不懂阿谀奉承,也不屑巴结权贵。

既不愿管人,也不愿被管,只以各自领域的手艺为高,以业内地位和业内名气为傲。

所以他认为,无论把老师傅们和商人还是官员安排在一起坐都不大合适。

倒是让他们这些人就合在一起坐挺好。

哪怕行业不同,可岁数相近啊,想必还是有些共同话题可以聊上一聊的。

应该说,这个初衷是很好的,宁卫民的考虑不能说不周到、不体贴。

只是有一点他也没想到。

那就是这些人年岁大了,又是执拗的手艺人,无论偏执劲儿还是老实劲儿,都已经深入骨髓了。

从待人接物上说,他们几乎个个都是被动的接受者。

如此一来,这些老师傅越是脾气近似,反而越不容易互相熟络起来。

真想让他们处得和睦自如,其实少不了一个充分了解他们,能够从中穿针引线,为他们互相介绍的人。

然而这件事也只能宁卫民才能胜任,因为只有他才清楚这些老艺人各自的情况。

可问题是,他偏偏一直没露面啊。

那么导致的结果就是,除了康术德和勉强算个场面人的边大妈,尚能在席间劝劝酒,让让菜,用客气话维持一下场面之外。

其他的人坐在席间都木讷极了,拘束极了。

老师傅们都有些没见过世面的局促感,生怕自己举止不妥而丢人。

个个都跟闷葫芦似的,只会点头客气,连动筷子吃东西都不甚积极。

完全可以说,所有的来宾中,就他们这桌是真的冷清,没有一点的热乎劲。

哪怕菜色再好,这些人也没吃出多少滋味来。

没辙呀,谁让出类拔萃的手艺人都是这种沉溺在自己世界里的内向人呢。

若非如此,也不可能专心技艺,达到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啊。

只不过凡事总有例外。

像罗师傅的情况和旁人就大为不同。

首先,他跟康术德和边大妈本身就熟悉啊,对今天陌生场合没有太多不适感。

其次,就因为腰肌劳损,需要缓解疼痛,他如今越来越嗜酒。

还养成了点话痨的毛病,总喜欢对看不惯的事儿发发牢骚。

像这天,别人都不好意思举杯,他倒是真放开怀抱喝上了。

再加上酒又是难得的好酒,所以几杯茅台下肚,他就管不住自己的舌头了,变得话密起来。

那可想而知,他开口必定不会心存顾忌,而是想说什么说什么。

最绝的是,还真多亏了他这酒后无德的肆意妄言,才误打误撞,把这桌席的气氛给带动起来。

“老康啊,我今天来了算开眼了。这公款吃喝的歪风邪气可是太邪门了!哎,就说眼前上的这些菜吧,你能算清楚多少钱吗?要我看就现在上来的这些东西,至少也得值半扇子猪的价钱吧。奢啊!太奢了!一顿饭就吃掉一口猪,你说那些当官的,怎么就能心安理得?”

康术德看出他酒有点上头,也了解他情况,就顺着他的话揶揄。

“现在的社会风气就是如此,哪儿哪儿都一样。有些人啊,就知道酒色财气,一心只为自己捞好处,只会把人民的利益放嘴上。要不底下的老百姓都不满呢,说那些人‘椅子都让他们坐矮了,筷子早让他们吃短了,公款快让他们吃没了,家当要让他们吃完了’。可问题是,你要不吃不喝就办不成事儿啊。坚持原则吧,好些事儿就办不成,要办成事儿吧,你还就不能坚持原则。难啊!”

老爷子说话其实挺有水平。

既表达了赞成,敏感的话题也留了活扣儿。

但问题是,罗师傅一喝了酒,脾气就放大了,对此可是不甚满意。

他的声音,甚至因情绪顿时变得洪亮起来。

“你这是什么话?照你这意思,官场商场就离不开酒场,这大吃大喝反而成了改革开放的发动机不成?难道就非得这样多盘叠碗的,搞上许许多多名贵的菜,挥霍浪费不成?拿着公款吃这样的席,都是崽卖爷田不心疼的败家子!你老康啊,就别替他们巧立名目,帮他们的造孽找理由了。我还不知道你,你有私心,你不就是怕我说的这些罪名牵连到宁卫民头上嘛……”

好吗,这一下同席的其他人都听见了,个个把关注的目光投放过来。

好奇,不解,不满,惊愕,探寻,种种情绪不一而足……

尤其是“罪名”这样的字眼和宁卫民的名字,让看过来的这些人,脸色都不大好看。

康术德怕罗师傅破坏了席间气氛,赶紧好言让他收声。

“得得,你小点声吧,你别这么语出惊人的,再吓着别人。再说了,你说的这个,又管卫民什么事儿?难道他不办这饭庄,就没人大吃大喝了?”

边大妈也不能不管,同样规劝罗师傅。

“就是,老罗,不是我说你。你可真是的,钻什么牛角尖啊?你自己吃好喝好得了。这样的场合,你也说点好听的,该说的。你非哪壶不开提哪壶,说这些没意思的干嘛。难道卫民这饭庄还开错了不成?人家是为了挣日本人的钱,给国家创汇……”

哪儿知道这都没用,罗师傅平时就爱抬杠,进入状态酒话更是不容别人质疑的。

越劝,他还越不爱听。

将大手一摆,索性较上真了。

“行啦,老康,边大嫂,你们就别替宁卫民那小子开脱了。他办这个饭庄,要我说,就有点为虎作伥的意思。回头见着他,我还真就得当面问他几个问题。他觉得这公款吃喝对不对?是不是有负党纪国法的不正之风?是不是对不起咱们老百姓?”

罗师傅说得痛快极了。

照他自己的感觉,无论是康术德和边大妈都没理由说他的话不对。

而且这番话只要是老百姓听见,恐怕都得为他这一身正气,喝彩鼓掌才对。

可事实就是这么出乎他的意料。

是,两个熟人是没说什么,可同桌的生人不干了,另有外人寻他的不是。

跟着“啪”的一声响,刘永清一拍桌子就瞪了眼。

“你这人是来吃席的还是闹事的?这儿是你胡说八道的地方吗?”

罗师傅抬眼一看,这不认识的主儿的脸色是极不好看,不禁唬了一跳。

“哎,你这人……我们这说几句话,碍你什么事儿了?莫名其妙……”

哪知道又是“啪”的一声响,刘永清竟然把筷子拍在了桌上,更令人吃惊的一句话又甩了出来。

“谁莫名其妙?宁经理救了我的瓷器,救了我的手艺,那就等于救了我半条命!你当我的面,说他的坏话,就不行!”

而且还不独刘永清出声,其余的几个也几乎与此同时,表达自己的不满。

“就是,今儿可是人家饭庄开业的日子口,你是故意找不痛快啊!你这人,吃人家的喝人家的,还说人家不好,有病吧?”

“是谁请你来的?你把话说明白了,人家宁经理的为人有目共睹,谁不伸大拇指!你干嘛非把人家的饭庄和贪官污吏联系到一块去?”

就连常玉龄那么好脾气的老太太,都忍不住开口。

“哎呀,看您这岁数也有五十往上了,可不好在背后编排人。宁经理是好人啊,他怎么得罪你了?”

罗师傅登时傻眼了。

一时之间,面对这样横生出来的仗义执言,他简直无从辩白,根本想不出用什么话来答对。

但他越是发懵,康术德和边大妈的眼里,这件事也就越发的可笑,根本就绷不住了。

两个人只是稍稍愣了一下,就不约而同大笑起来,然后赶紧解释。

“哎哎,诸位诸位,息怒息怒。这位罗师傅真的没恶意。他是看着卫民打小长大的,只是喝了点酒,和卫民的关系又太熟了,说话才随便了些,其实也是半开玩笑……”

“是啊,是啊,大家误会了,我们都是和小民一个院儿的邻居,专门来捧场的,怎么能编排小民的不是呢?尤其这位老康,他和小民更是相依为命,货真价实的一家人。小民得叫他大爷……”

得,这下反过来,又换成刘永清、马开元、邹师傅和常玉龄愣住了。

过了半晌,刘永清才一拍大腿,带着尴尬主动道歉。

“嗨,我是真不知道。莽撞了,对不住。这可怎么说的呢,让我都没法见宁经理了……”

而罗师傅也被康术德碰了下肩膀,醒悟过来,同样摆手。

“哎,不知者不罪嘛。我也是说话不把牢,难怪您误会。您别介意,我也得给您道个不是。对了,您跟卫民是怎么认识的?刚才听您说,什么半条命的……”

就这样,真应了那句“不打不相识”了。

这席上的人就因为这一场的小风波,反而意外拉进了距离,让他们彼此真正的放开心怀,畅谈起来了。

十分钟之后,当宁卫民、张士慧应酬完了合作伙伴那桌,又陪着“张大勺”、庞师傅一起来到这个包间,把他们介绍给大家的时候。

康术德正怀揣徒弟带给他的自豪感,跟夸了半天宁卫民的刘永清和常玉龄,因为仿古瓷和料器的讲究,聊得热火朝天的呢。

在座的都已经能比较自在的品尝酒菜了。

而“张大勺”不但因为与早就想见一见的康术德相识感到高兴,同样也因为见到了把玉露霜做出来的罗师傅而高兴。

几个人随后又扯上了过去京城的饽饽铺,聊起了罗师傅的师承“正明斋”,和早已消失多年的满族奶食饽饽……

总之,这一桌人,那是真因为共通的经历聊成知己了,再不复最初的拘束。

反而弄得宁卫民待在这里比较多余了。

于是他也不打扰了,安排好了酒菜,就和张士慧安心离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