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陆沉记 > 1、杏花小镇

陆沉记 1、杏花小镇

作者:独自英雄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清明时节,杏子花开。一个灰袍老道手执木杖,从座小桥上信步而来。

他一边赏玩着夹河两岸的几株粉花杏树,一边随口吟诵,念出了这首应景的诗句,看起来心情颇好。

这也无怪他道心不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在这最宜人的三月时光,任谁都要沉醉忘忧。他念了几句,停下脚步,随手从临近杏树蔓出的枝桠上,摘下了两只花朵。

老道把白瓣粉芯的杏花放在鼻尖闻了闻,然后曲指一弹,扔进了嘴里,口舌蠕动,吧嗒有声的咀嚼起来。

杏花性温微苦,食之清毒养颜,被称为“医花”,这其中还有一个传说:

东汉三国时期的名医董奉,医术高明,为人敦厚善良,治病从不收钱。医好的病人,只需要帮他种植杏树,轻病愈者种一株,重病愈者三、五株,几年下来,竟然种出十多万株杏树,成了好大一片杏林,老百姓称为“董仙杏林”。

杏熟之后,董奉将卖杏的钱一部分用于买药,一部分用于买米麦去接济贫苦百姓,大家伙感念他的医德,就做了一张“杏林春暖”的匾额相赠。从此之后,“杏林”佳话就流传了开来,“杏林妙手”、“誉满杏林”被用来称颂医者的回春妙术和高尚医德,“杏林”两字则成了医家的代称,而杏花也被叫做“医花”。

老道口嚼杏花,正吃得十分快意,突听前面几个孩童拍手笑道:“啦啦啦,牛鼻子,吃杏花。”

老道睁开双眼,扮个鬼脸看将过去。他生的高颧凹颊,面皮黑瘦,头发和胡子乱糟糟的好像十几天没打理过,一个鬼脸扮出来,贼忒兮兮的还真有几分吓人。那几个顽童心里害怕,一阵叫喊跑没了踪影。

老道见手段得逞,忍不住十分得意,哈哈大笑起来。

走了几步,转一个弯,前面现出个小镇子。老道来过这里,知道此处叫留马镇,把手里的柳杈拐杖一抛,踢里踏拉的走入了镇中。原来他鞋子不太跟脚,走起路来一拖三沓,动静倒比旁人都大了一些。

来到镇畔的小酒铺,老道往门外散桌边一坐,说道:“店伴,打一壶老酒来。”

摸了摸怀里的两个铜板,改口道:“半壶也行”

伙计见他一副邋里邋遢的穷酸模样,没好气的道:“老道爷,半壶酒小店可从没卖过,不知道该怎么给道爷打。”

老道眼珠子骨碌碌一转,道:“那就打一壶。”

伙计这才懒洋洋的打来一壶酒,又拿个杯子,墩一声放在老道桌上,怪声怪气的道:“您老慢用。”暗想:盐水青豆也不要一碟,又喝得哪门子酒了。

老道拿起酒壶倒了一杯,滋溜一口喝下,咂舌眯眼,哈的一声,满脸惬意享受。其实这乡野小店哪有什么好酒,伙计又给他上的最次一种,入口寡淡无味。老道却如饮醇醪,赞叹连连,看的伙计肚里好笑,心想这乡巴佬牛鼻子不知道多久没尝过酒味了,马尿也能喝出玉液琼浆的感觉。

老道喝完一杯,又倒一杯,却不再快饮,端在嘴边慢条斯理的细细品尝。等到三杯喝完,摸出一枚铜板拍在桌上,喊道:“会账!”

伙计看见桌上的铜板,着急起来,吆喝道:“道爷,板子上写的清清楚楚,老酒两文钱一壶,你可别消遣我。”

老道嘻嘻笑道:“你这一壶酒,能装几杯?”

伙计愣了愣,说道:“六七杯总是有的。”

老道一拍桌子:“照啊,道爷我只喝三杯,可不还给你留足了四杯?多出来半杯,快快倒回缸里翻本去吧。小子,道爷我教你个乖,只消每天多碰上几名道爷这种大方的豪客,过不了几年,你这小酒铺子就能屋上摞屋,变成好大一座酒楼了。”

伙计见他胡搅蛮缠,浑不讲理,为了一枚铜板当街大耍无赖,当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但看他一副瘦骨伶仃的纤弱模样,似乎伸根指头就能戳倒,又不好真动手去打他。正没奈何,就听到镇外蹄声隆隆,十几匹高头大马奔了进来。

奔到近前,为首的老者左臂一挥,十几匹马齐齐停下。老者道:“这里有间酒铺,就在此处胡乱应付一餐吧。”

众人答应下马,一名胖汉喊道:“伙计,快来把马拴了。”

这小小乡镇几时能来这许多主顾,伙计便不再跟老道纠缠,忙喊同伴拴马,自己招呼客人到店里入座。临走时不忘把老道剩的半壶酒端上,悄悄塞到柜台下面,却没立刻倒回酒缸。他怕这些客人看到自己残酒回收,再把到手的生意搅黄。

老道施施然站起身来,漫不经心的看着这十几名汉子,倒有小半是高鼻深目的胡人。其时天下大乱,五胡入华,华朝小皇帝带领群臣衣冠南渡,偏安东南一隅,从此神州陆沉,北方的大好河山便沦落到了异族手中。因此在中原看到胡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只不过留马镇位于豫荆交界,已经靠近荆州,原来属于止杀大帝冉悼的地盘。冉悼止杀令起,杀胡数百万,尽管现在战败身死,但余威尚存,胡人在这片区域成群结队,倒不多见。

再看这群人腰里鼓鼓囊囊,或背着长长短短的包袱,显然都带有兵刃。而领头三人神光内敛,脚步由实返虚,走起路来不带纤尘,竟是一等一的好手。老道不由暗暗心惊,不知道这小小镇子,怎会引来如此高人。

刚才说话的胖汉见老道臊眉耷眼,傻愣愣的看着自己,便粗声大气的喊道:“兀那脏道人,瞎看什么,小心惹恼了老爷,拿大耳括子赏你。”

老道眉毛抖了两抖,呲牙笑道:“这位胖居士相貌堂堂,一看就是大地方来的。老道我闻见酒香,馋的迈不开腿,只想问你讨几两银子,打碗酒喝。”

胖汉笑道:“这疯道士,白日发痴么?老爷我平时在幽州城喝酒,也少有几两银子的所在。只你这穷乡僻壤,几两银子把酒铺都盘下来了。赏你一个铜板,买只烧饼吃吧!”说着伸手入怀,摸出枚铜板,作势向上一抛,却没撒手。

老道忙伸手去接,自然接了个空,撞的桌子板凳稀里哗啦,差点把自己绊倒。店伙计看到,哎呦连声,喊道:“老道爷,这可都是上好的木料,你老多留神呐。”众汉子一起哈哈大笑。

胖汉笑的气喘,抚着胸口道:“哎呦妈唷,老杂毛财迷的很。接着罢!”手腕一甩,把铜板斜斜抛了出去。

老道夹在桌凳中间,伸够不着,眼看铜板掉在地上,滴溜溜向前滚远,忙毛手毛脚的从凳子里跳出来,弯腰去找。

他本来就身形瘦削,这一弯腰,更像个煮熟了的大虾米。众汉子笑的更加欢快了。

老道似乎被笑的发慌,脚步一急,踩到了道袍前摆,顿时重心不稳,扑一下摔趴在了地上,砸的尘土飞扬,自己也哼哼唧唧叫唤起来。胖汉指着老道,笑道:“摔断了后腿,大爷可不会接骨呐。”

老道哼唧了几声,突然举起手来,喜道:“找到了,找到了!”手里隐约正捏着一枚铜板。

这时屋里传出一声吆喝:“傅老三,别生事端。”语调低沉威严。

那胖汉傅老三冲同伴撇撇嘴,这才嘻笑转身,心满意足的拍着肚皮,一齐走入了店中。

老道喜滋滋的起身,也不拍打道袍上的尘土,摇摇晃晃走到斜对面烧饼铺,用这铜板买了只烧饼,靠墙一坐,双手捧着大嚼起来。

等烧饼吃完,老道便眯着眼睛打起了盹。忽忽过了一炷香功夫,马蹄声再起,只见一人一骑又从镇子另一侧奔了过来。

那人奔到酒铺门前,斜眼看见院子里的马匹,赶忙勒马拉缰,阻止马步。这匹马跑的正急,那人臂力又强,奋力一拉之下,竟然把马头拉的向上调转,马身歪斜。嘶鸣声中,眼看就要轰然摔倒。那人立即拧腰拔背,呼一声从马上翻了起来,头下脚上倒跃在空中,右掌一拍马颈,那匹高头大马便稳住了身形。而他也借力横飞数尺,身子顺势翻转,稳稳落在了地面。

这时店里的同伴听到声音,已经出来迎接,那人匆匆问道:“火先生在么?”

接他的人道:“进来说!”两人便走进屋中,那匹马则自行站在街边,十分乖觉。

过了不大会,那十几名汉子快步走了出来,高声喊道:“伙计,牵马!”见伙计笨手笨脚,为首老者道:“自己弄。”当先去牵解马匹,余人纷纷跟上。

片刻整束利索,老者一声呼啸,在来人的带领下,沿路飞奔而去。

老道睡眼惺忪的看着众人远去,才缓缓站起身来,伸个懒腰,溜溜达达拐进了条小巷。这时正值中午,大家都在吃饭休息,四下无人,而他进入的小巷又是条死胡同,更静悄悄的没半点动静。

老道一直走到小巷尽头,仍不停步,脚步迈出,竟如履平地般沿墙壁走了上去。动作之轻松如意,比常人路面奔跑还要迅捷。紧接着身形一晃,已经没了踪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