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 > 628霍止慌了

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 628霍止慌了

作者:晓春三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平安回到营地。

“师傅,我在城里遇上二强和陈轩、方武、虎子,我没让他们告诉我爹娘,他们在途中还遇上了傅安和傅夫人。”

“哦?这么巧。”

孙思成没说其他的话,于他来说,是希望曦儿跟长志成的,俩孩子虽然差了七岁,但各方面真的很相配。

但如果平安爹娘想跟傅家结亲他也没意见,傅安也是个不错的年轻人。

这些事就顺其自然,眼下着急的是江南,事情发生已经二十日过去了,起码还有二十多日才能到,如此就是一个多月。

一个多月能发生多少事?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只能希望当地衙门处理得当,能撑到朝廷派人过来。

江南,余杭。

“东家,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买药的排成长队,什么药都有人要,用不了多久,柜上就会空的。”霍管事匆匆过来。

霍止长长的嘘了一口气。

“不给买他们会更慌,平安他们动身半个月了,再有二十日差不多能来了,卖吧,不必涨多少价,霍家不缺这几个钱。”

但一点不涨怕是不成,其他医铺会有意见的,今年药材产量大减,如今又是这样的情况,药价可想而知会高出许多。

华寿堂不想惹眼,就不能做太惹眼的事。

平安动身前给他传了信,前两日刚收到,朝廷能派出这么多人,又带了这么多粮食和药材,撑上二十日应该不是难事。

但前提是不能再继续下雨了,河堤不能再继续蹋下去了。

父亲说江南几十年都不曾见过这场景,七月初就开始断断续续下雨,停一日下三日,终于连着几日几夜大雨,河坝受不住了。

平安的信他及时送给了衙门,衙门在收到他信的次日也收到了朝廷的传书,至此,官员们的心才稍微踏实一点。

消息传下去,城里的百姓才心定了些。

但这也仅仅是余杭城里。

城外受灾的地方太多了,河坝下直接圈村淹没的就好几个村镇,具体死了多少,逃出多少到现在都没办法确定。

城门口搭上了无数个帐篷和临时木棚,逃难来的百姓已经上万人,还不停地有人过来。

知府大人早在半个月前就动员城里富户有钱出钱,有粮出粮,他家是医药大户,自然是出药。

今年七月初开始连续的下雨,本来正是夏收的时候,许多人家都是想天气稍微晴朗一点收割,因为大多数人家根本没有多余的空地晾干,谁知道一等再等,反而没了收粮的机会 ,一年的收成差不多浪费了大半。

他家的药材比粮食稍微好点,但也损失不小。

有两个药庄淹了一大半,剩下山坡上的药材基本也废了。

霍止透过窗户看着院里,父亲正撑着雨伞在后面追着哥哥。

祖父走后,做孙儿的在家丁忧一年,一年后大哥通过关系,又去了离城区不远的一个县城当县令,本是极好的事,谁知道这次这个琼林县也是个受灾严重的县城。

不过好在不在河坝冲击范围内,至今没有人被淹死。

昨日大哥去府衙办事,今日早上兄弟俩就辞行过了,父亲却想他过几日再走,生怕有个好歹,实在不行就辞官。

这怎么可能?

一个将军怎么可能在打仗最紧要的时候离开战场呢?

同理,一个县太爷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他的县衙?

父亲不老却有些糊涂了。

霍止看着父子俩拉拉扯扯,大哥行了个礼还是走了。

父亲就那样撑着油纸伞站在那一动不动。

霍止一点都不想出去劝解。

在这个家中,祖父最偏爱的是他,祖父却已经走了三年多了。

父母最疼的却是长子,无论他做的多好也不行。

连带他的娘子他的孩子在祖父祖母眼里都比大嫂和他们的儿女差了许多。

去应天府那年,如果不是平安救他,他早已经死了好些年了,回来后祖父大发雷霆,父亲却对他更是爱理不理的,反而怪他不该把事情闹到官府。

他怎么不想想,那种情况下,霍荀已经买凶杀人了,甚至差一点杀了闵州军营里的人,不去官府能行吗?

母亲也没有因此对他关爱多少,只是一味地埋怨他不够心细。

罢了,不想这些了。

平安快来了,这是他在这个世上最好的朋友,最真心待他的人。

如果不是这样该死的天气那有多好。

其实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实实在在已经发慌了。

华寿堂那么多庄户,那么多药铺大夫、伙计,每日都要吃要喝,今年收上来的药材还不及往年的四成,而且这样的天气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未来会不会更严重?

他现在每日有两个大夫、三个伙计在城门口施药,施粥。

虽然不是贵重的药材,但架不住量大,时间久了,也是一笔很大的费用。

……

话说二强他们回到客栈,心里是怎么也不得劲。

万长生问:“你们几个怎么啦?连陈轩也怪怪的?街上出了什么事吗?”

二强摇头:“听到一些事,心里不怎么舒服,姑父,您就别问了,我再让小伙计打些热水上来。”

万长生看着匆匆跑走的二强,心里更是肯定这小子心里一定有事。

只是上了一趟街,能有什么事呢?

不可能是平安有什么事,一个在京城,一个在锦州,瞎想什么呢?

“你一个人嘀嘀咕咕什么?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一个傻子呢。”梅娘嗔道。

平轩笑起来。

这一路真是无聊,他已经不止一千次后悔不该跟爹娘回老家,像姐姐一样留在京城多好。

前后三个月,读书也耽误了,习武也耽误了,真真是不划算。

万长生看着一路上都不怎么开心的儿子好不容易笑了,还是因为他娘骂爹傻。

“臭小子笑什么呢?再有五日就能到家了。

娘子,平安七岁半我们出来,如今十四年过去,沐阳都两岁半了,我们也老了。”

梅娘笑道:“我看你的确是老了,不然我说东你偏说西,我是问你嘀嘀咕咕什么,你说什么老了的话,四十一岁很老吗?那我比你小一岁岂不是也老了?”

万长生嘿嘿嘿起来。

他含笑看着娘子,真心话,他娘子比十四年前没老多少,还是那么好看,甚至因为衣着打扮不同,人更好看了。

“梅娘,你比以前更好看了,真的,不骗你。”

万长生看娘子脸红了,不再逗她,小儿子还在一边鬼头鬼脑地笑,说这些确实也不合适。

“我是看二强几个上了一趟街回来,几个人包括陈轩都心事重重的,问他也不说,只是说没什么,街上听到一些事而已。”

梅娘不以为意:“上趟街能有什么,就你多心,相公,我真是想家了,想儿子想孙子,想阿妩想曦儿,连亲家母和平安的两个师娘我都念着,回老家一趟实在太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