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孙山,科举 > 第883章 找师爷

我,孙山,科举 第883章 找师爷

作者:西门七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孙山在京城听大奶奶说大爷爷要整顿族学,想不到执行速度那么快,力度那么强。

现在整个何氏子弟战战兢兢,不敢做浪荡子。

就连爱玩爱吃的大胖胖也不能幸免。

孙山此时此刻对大爷爷更加敬佩了,更加下定决心以“何家”为模板,复制粘贴修修剪剪对付孙家村的子弟。

想一个家族兴旺,必须从娃娃抓起。

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孩子同样是一个家族的希望。

孙山面色不显,继续跟何书骏东扯西扯。

当然主要讲他后面谋官的事。

其实也没什么好讲,谋官又不是他去走动,是何家老太爷帮忙走动。

孙山整日到处闲逛还顺便赚了一笔钱,日子过得相当快活。

孙山把何大老太爷的信交给何二老太爷。

何二老太爷收下后,看了看孙山的厚礼,特别几匹绸缎布,价值不菲。

不错,不错。

虽然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说法,可大家都是俗人,礼物越贵,代表的情意越重。

孙山给他们送重礼,代表重重地感恩。

何二老太爷满意地点了点头:“阿山,我大哥大嫂在京城一切都好?”

好,当然好了。

何侍郎吃的睡的,身体棒哒哒。

孙山连连说道:“大爷爷和大奶奶都很好,家里的其他人也很好。特别是九斤小侄儿,玉雪聪明,是读书的好苗子。我就未见过这么聪明的孩子。”

孙山说的是实话,在孙家村也好,在何家村也好,见过最聪明的小娃子就属九斤莫属了。

不仅字写的好,学识也扎实,更重要的是九斤还勤奋好学。

九斤除了长得肥,贪吃外,还真是个完美的小娃子。

何二老太爷摸了摸胡子,笑哈哈地说:“我大哥这个曾孙子,我还未见过,不知道长得怎样?有空得去京城一趟才行。”

何三老太爷也说道:“就是,我也没见过九斤。这孩子一听名字,就知道长得胖乎乎了。”

孙山其实好想说,你们不用特意去京城看九斤了。

拿镜子照一照你们自己就知道九斤长得什么样子了。

想是这么想,话却不能这么说。

孙山面露微笑道:“九斤这个小子,长得一副机灵样子,我看到就喜欢。”

何家娃子被外人称赞,何家人很高兴。

大家又让孙山聊一聊赴京赶考的事,最后聊到孙山已经拿到任命书,是一个七品知县。

孙山郑重地行礼道谢:“这次多亏有大爷爷,我才那么快谋到官,才那么快能回到孙家村。”

随后对着何二老太爷和何三老太爷道谢,感谢何家的帮忙,自己才能如此顺利。

大恩不言谢,一切尽在不言中,以后一定会好好报答何家。

何二老太爷笑眯眯地说:“阿山,莫客气,你是我们何家的女婿,相互帮忙是应该的。”

甭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孙山说道话很好听。

目前看是个知恩知报的。

何三老太爷笑哈哈地说:“我大哥帮你走动,也要你有本事才行。没本事,我们也无能为力。”

这话说得非常好,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得让人看到你的闪光点。

如果毫无可塑性,谁会无端端地帮人呢。

孙山在何家东聊聊,西聊聊,两家人一起吃了顿饭才散去。

孙山当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最初目的了。

找上何三老太爷,何离锡说道:“阿爷,岳父,这次来我还有事相托。”

何离锡问道:“阿山,什么事?有事就说。”

于是孙山把自己上任需要师爷的事说了出来。

最好找两个师爷。

所谓“师爷”,又称“隐形的权力之手”。

是官僚系统重要的补充。

由于科举出身的官员缺乏基层经验,这时候需要聘请一些有实践经验的人处理具体的事务。

像孙山这种一直在“读书圈”里活动的人,刚出来做官,愣头青一枚,肯定一头黑。

必须找些“老油条”帮忙做事。

而历史上明清又以“绍兴师爷”最为著名。

形成地域性职业群体,通过同乡,师徒关系,垄断幕僚行业。

一般情况,孙山应该以“黄阳县”的人员或者同窗好友为目标,聘请师爷。

只不过身边实在没有人才,不得不往外面找。

至于怎么找?

孙山总不能跑到大街上贴“招工告示”,这样或许能招到,但信不过。

而且还不知道招的人本事如何,试错的成本高。

所以孙山不得不向岳家去寻求帮忙。

这时耕读世家的本事就表现出来了。

底蕴深,人脉广,找的人更有本事更信得过。

其实大多数招工都是圈子内招,连一个好的保姆通过圈子的熟人介绍更值得信赖。

经常说好的保姆市场不流通,都是靠熟人来传递。

孙山要招聘师爷,这种读过书又有本事的人在市场更难流通,只好依托熟人来介绍。

孙山想找两个师爷。

一个负责文书起草,刑名司法,钱粮税收。

一个负责出谋划策,危机公关,沟通士绅与百姓,监督胥吏。

一个主内一个主外。

当然有钱的还能多找几个师爷,把不同的事务分给不同的师爷处理。

像孙山这种毫无家族底蕴的,能找到两个师爷或者能付得起两个师爷的工钱已经不错了。

何离锡听到孙山要找师爷,还找两个。

摇了摇头说:“阿山,两个太难找了。”

顿了顿补充道:“其实一个也难找。”

一般有本事的,谁会去做师爷。

会读书的继续进场考科举,做人师爷不如自己去做官。

没本事的,自己也不想要。

师爷要懂的东西太多,是个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哪里会屈服于别人之下,很多干脆跳出来自己做事。

而且师爷的工钱也不高得让人趋之若鹜。

赚那么一丁点养家糊口的钱,却要整日出谋划策,头发白了又白。

师爷就是夹心心层,对上是难以伺候的老板,对下是刁蛮狡猾的胥吏和百姓,两头都要不到好。

做错事,被老板骂,又被下面的百姓胥吏骂,里里外外不是人。

一般人都不会去做师爷,还不如留在家乡找一份“坐办公室”的活计。

就算工钱少了点,起码不用太受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