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长歌当宋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叶安的救星

长歌当宋 第三百四十六章 叶安的救星

作者:我欲乘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7:19:49 来源:小说旗

夏竦自以为是去皇城司搬救兵的,但陈琳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叶安寻自己一定是在拉自己下水!

但出于好奇和对叶安的信任,他还是出现在了鸿胪寺的附近,只不过坚决告诉夏竦自己不能进入鸿胪寺,毕竟他的身份很敏感。

作为皇城司的情报头子,东京城中的各方势力都会盯着他,看似风平浪静的东京城中其实早已充斥着各种魑魅魍魉,平静之下是云波诡谲。

叶安理解陈琳的顾虑,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请夏竦代为招待使团,虽说夏竦的官职比叶安高,但此次谈判却是叶安做的主官,事情已被他闹成这样,夏竦便是万般无奈也只能照办。

在走之前特意拉住叶安交代:“叶侯,辽人岁币翻倍定是心中有了底气,否则不会这般的娇纵!”

看来夏竦是真的慌了,否则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恰恰相反叶安并不这么看,在他看来韩崇安乃是虚张声势。

虽然不知辽朝眼下的局势如何,但他对辽朝的历史还是烂熟于胸的,此时的辽朝恰恰和大宋的局面一般无二,甚至更为复杂。

一间僻静的小脚店中,穿着极度大众化的陈琳就坐在角落里,是个人都会忽略他这个垂垂老矣的老头,但谁又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皇城司都知?

而叶安这个少年人的出现便有些扎眼了,尤其是他一身的朱红公服,吓得店中小斯以为自己是花了眼,使劲的揉了揉之后才高声唱诺道:“小贵人这是要在小店中吃些什么?”

叶安摆了摆手,小斯便识趣的离开,他也知道这样的官员是看不起这种小店的,于是便准备与掌柜的嚼舌根,但却被掌柜一巴掌给打懵,指了指朱红色的背影小声道:“今日打烊!记住今日咱们家根本就没开门!”

小斯明白过来赶紧去门口上板,这种小店谁会去在意?连个食客都没有…………

“某家可是放下皇城司的事便来了,若是没有要务可别后悔。”

陈琳还是那样的冰冷,如同影子一般的龟缩在角落里,叶安却毫不在意,坐在他的对面道:“我需要知晓韩崇安是什么人!”

“韩德让的侄子,辽朝南院司徒!深得辽朝皇后萧菩萨哥的信任,韩德让乃是…………”

“辽朝曾经的摄政王,信任一说便是扯淡,不过是萧燕燕利用的工具,利用他才能控制辽朝,震慑那些在暗中窥伺国鼎的宵小,毕竟当年是她在辽景宗手中救下的韩德让!”

石头般的陈琳忽然动了,挑着眉头看向叶安道:“你居然知晓各中隐秘?”

叶安笑了笑,提了提腰带道:“这是自然,在宫中的时候可是没少了解辽朝的旧事,别忘了侍读学士可以进出崇文院。”

“嗯,韩德让并无统兵之能,靠着的是他父亲韩知古荫恩授官得爵,也是辽景宗为了拉拢汉臣而使的手段,后其于我宋军作战,常败阵而归,景宗怒数以五罪:违众深入,一也;行伍不整,二也;弃师鼠窜,三也;侦候失机,四也;捐弃旗鼓,五也!你觉得这样的人能领兵打仗?”

叶安忽然打断陈琳的话:“萧燕燕真与韩德让有私情?!”

“胡说八道!一个乃是辽朝皇后,母仪天下,一个是景宗托孤之臣,岂能有所私情?!外来的传闻不可信,若是真的信了,才是最蠢的傻子!”

叶安尴尬的挠了挠头,后世这样的人可不少,许多历史上的绯闻传的神乎其神,甚至连一些文人史官都把这东西当作真的记录在案,由不得后人不信啊!

但很快陈琳话锋一转:“虽未有私情,但总归有人会去诋毁,当年萧太后与韩德让有旧,又共同辅政辽圣宗,自然会有绯闻传出不足为奇。”

叶安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这么说来韩家在辽朝极有势力?”

“岂止是有权有势?韩德让为何没有儿子?这位在辽朝叱咤风云的摄政王会没有女人?会没有子嗣?是他自己生不出来还是有人不让他生?嗯?”

我勒个去………………

看着陈琳颇有深意的眼神,叶安便知道事情或许非常阴暗可怖,权利与阴谋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什么都有可能。

或许就是萧燕燕故意制造绯闻,然后利用这绯闻让韩德让不能有子嗣,旁人甚至是后人会自己给她圆这个谎!

倒吸一口凉气的叶安微微点头道:“知道了,看来辽朝对汉臣的防备不弱于对其他的皇族或是部族啊!”

笃笃笃…………

陈琳指节轻叩桌面,缓缓起身道:“辽朝韩氏发于玉田,其祖韩知古为蓟州玉田人,被契丹人俘虏到辽国为奴,但到了韩德让父亲韩匡嗣时,由于能征惯战,成为辽国一员不可多得的战将。善谋略,有识量,得重用。神册初年,遥授彰武军节度使、东南路处置使,信任益笃,总知汉儿司事,主持诸国礼仪,平定渤海,历任推忠契运宣力功臣、彰武军节度、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

这还只是韩德让父亲的功劳,而韩德让的事迹叶安便知道不少,总之一句话概括大功于国,权倾朝野!

由此可见韩家在辽朝的实不可小觑,同样也会成为耶律隆绪所忌惮的对象,恰巧现在的辽圣宗耶律隆绪基本上病入膏肓了,皇太子耶律宗真年幼,甚至尚且比赵祯还要小几岁,一切又回到了似曾相识的一幕。

不得已之下这个精射法,晓音律,好绘画的辽圣宗只能把江山社稷以及年幼的皇子看护起来,并且再次启用韩家作为国之柱石。

这是一个非常无奈且又是最为稳妥的办法,为何辽朝的历代皇帝总会启用韩家作为辅政之人?

原因很简单他们是汉臣,再厉害,功劳再大的汉臣也无法名正言顺的坐上契丹的皇位啊!多少皇亲国戚盯着那个位置,要坐也轮不到韩家这个汉臣人家来坐!

同时韩家在重压之下唯有自保,要自保就必须要与辽朝的宗室们进行抗衡…………

不得不说这样的手段实在高明,连叶安都不由得佩服耶律隆绪,这个契丹皇帝虽是外族,但对汉家的研究却是全方位的,不光在文化修养上颇有建树,且有学到了汉家王朝的制衡手段之精髓。

这就是不简单的,也算是实实在在的落入了一个历史的“陷阱”中。

外族就是这样,越是学习汉家文化和宗教信仰,也就会不自觉的学习各种治国手段,但也会沉沦其中,使得自己越来越像汉家,但永远也不可能变成汉家。

历史证明就是从辽圣宗开始,辽朝走到了繁荣的顶点,也就是从辽圣宗开始,辽朝印证了那句“阳极而阴,盛极而衰”的魔咒。

不过眼下叶安却抓住了重中之重,辽朝使团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铁板一块,韩崇安是韩德让的侄子,韩家于宗室之间在权力争夺上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那就好办了!

叶安向老陈琳拱了拱手,顺便在脚店的柜台上拍下一片银叶子,这东西没有官印可以随便花销,是秦慕慕特意在他袖口中放的。

座位上的老陈琳嘿嘿一笑,不禁喃喃自语道:“看来圣人还真是选对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