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长歌当宋 > 第四百八十二章 锐士台的理念

长歌当宋 第四百八十二章 锐士台的理念

作者:我欲乘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7:19:49 来源:小说旗

河西的效率非常高,在狄青与徐用章跟随商队南下后,大政府就已经开始配合着向大宋派出使者。

之所以这么做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掩护河西在南方的活动,让大宋放松警戒之心,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再侬智高的身上。

至于人员,武器装备,所需的特殊器械等等早已在狄青与徐用章离开前就已经出发。

大政府效率高但也需层层审批,背书,留档,而锐士台的速度则更快些。

大政府的后勤司也是相对独立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们与锐士台以及凉州快驿同时行动,将成都府变成中转站,沿着水路和乌蒙山向大宋西南运输。

狄青和徐用章离开时装作商队的模样跟在了真正河西商队的后面,不远,也不近,距离感刚好。

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商队里有什么,外面看上去普通的板车,但只要细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板车的重量相当惊人。

只要有人查验,就会发现板车上运的都是一袋袋粮食,只不过不能向下继续探索,否则就会看见粮食下面的板条箱。

河西最先进的火枪,火药弹,盔甲,兵器全部都有配备,并且狄青还带了一个连的人。

这一百二十人有的装作商队的车把式,力夫,有的则是伪装成顺路南下的路人,当然还有一部分在河西的时候便伪装成杂役之类的不起眼小人物,从容进入了其他商队之中。

这些商队都是正经商队,就连他们也不知道后面跟着的是狄青这位河西猛将,以及徐用章这个情报头子。

可以说狄青的这一个连足以对付一支大宋满编的厢军,甚至是禁军……

一路上狄青都没看见徐用章的人,虽然不喜欢他这个情报头子,但对于锐士台的人狄青却颇有好感。

他在军中与那些人打过交道,戍边时他需要了解大宋边州的情况和防御部署,亲眼看到守城士兵的模样,军中上下极力反对,唯有锐士台的人精心设计,为他乔装打扮做掩护。

用他们的话来说,虽然反对如此冒险之举,但他们是解决问题的,想尽办法也会帮助将军解决问题。

从那之后狄青便知道锐士台的人几乎都是执行能力很强的人。

这些人纯粹,忠心,对河西有着无限热忱,对河西百姓更是不计代价的帮助,甚至连狄青自己都觉得相比之下这些人更加纯粹。

抬头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徐用章,狄青颇为不屑,锐士台那些纯粹到可爱的锐士居然在这货手下做事,想想也觉得可悲。

徐用章并没有睁开眼睛,但却仿佛感受到了狄青的眼神,缓缓开口道:“某家一直很好奇,为何你对我有如此成见?”

“不是对你有成见,是对你做的事和手段有成见,锐士台的锐士们个个为果毅之士,忠勇之士,却要为你的阴谋诡计……”

“哈!好一句阴谋诡计!”

不等狄青说完,徐用章便冷笑着开口道:“若是没有某家以及锐士台的阴谋诡计,你以为那些重要的消息从何而来?你以为那些边州的叛乱,骚动,营啸,哗变从何而来?真当是你狄大将军威名远播,吓煞敌人胆?”

“没有那些,本将军一样能击溃敌军!”

徐用章猛地睁开眼睛,盯着狄青冷冷道:“是,你狄青当然有这般的能力,你用兵如神,手下将士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可他娘的战争是要死人的!

你知晓每死一个河西儿郎便要有一家妇孺为之哀嚎?你知晓每死一个河西儿郎便是我河西莫大的损失?

你可知晓就算给亲眷再多的抚恤也换不回他的性命?!我锐士台做的事就是让我河西尽可能的少死人,让我河西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若有一天你如同韩琦一样被战死将士的家眷拉住,问你回来了,为何他们的孩儿,丈夫,父亲没有回来的时候,你就知道所谓的阴谋诡计有什么用!”

徐用章几乎是咆哮着说出这些话的,狄青被他的口水喷了一脸,但却无言以对,两人的理念不同,马革裹尸在他看来是军人的无上荣耀,可在徐用章眼中任何一个河西人,不,甚至是连河西的一匹战马,一条狗都不能死。

最终狄青还是没有争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徐用章的配合,此次南下或许会少一点牺牲,并非是坏事。

虽然知晓河西在成都府经营多年,虽然知道锐士台的锐士们遍布大宋,可眼前的景象仍让他不可思议。

成都府的治所仍旧沿用益州城的旧称,这里的百姓对河西非常友好,甚至是欢迎的态度,因为蜀中多商贾,又多大儒,而河西商业发达,学问更是独树一帜,常年同蜀中通商,也造就了双方之间的跨越千里的好感。

蜀中百姓本来对赵宋王朝就不是很感冒,当年大宋灭后蜀,几乎将蜀中值钱的东西全部搜刮一空,无数辆车差点把五尺道给压坏才堪堪运出。

自那之后,蜀中连铜钱都极为金贵,不得已百姓交易只能用铁钱,为何交子会出现在这里?还不是因为铁钱贬值,铜钱又没有,不得已商人只能靠交子进行大额交易。

只不过后来变成了东京交钞,也变成了大宋收割蜀中商贾的工具,不能小看这个时代的人,在发现纸质货币能够收割财富后,大宋王朝就没少在东京交钞上耍手段,而被坑的最惨的不是东京城的百姓,也不是大宋的百姓,而是蜀中的商贾,他们是最先使用交钞的人,也是出于对朝廷信任,最先使用东京交钞的人,最终的结果嘛……自然是把蜀中的商人割的底裤都快没了。

在被大宋坑过之后,蜀中的商人便彻底放弃幻想,开始一律之用河西交钞,就算是用东京交钞也是先联系好河西的商贾,在他们愿意收东京交钞的前提下,再用东京交钞作为货币,且在收到东京交钞的第一时间把钱全部兑换成河西交钞,就算多贴些利钱也愿意!

如此一来蜀中百姓对河西怎能不产生好感?

至于官员,那就是锐士台多年运作下来的产物了,蜀中的学者大儒皆倾向河西,官员又是文官出身,能用钱来改变立场的,就用钱,不能用钱的就用文化输出和文化认同。

所以从成都府到川陕四路,皆对河西大开方便之门,这里毕竟天高皇帝远,又是易守难攻之地,河西在此经营多年,以至于狄青率领百余人抵达完全没受任何盘查,还有类似于军营般的营地可以直接入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