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第五千三百六十七章 庶族地主来源考

玄武微微一笑:“所以,白虎大人是想说,战国时代的国家,国力强大,尤其是官府朝廷对百姓的控制力很利害,所以要形成这种大规模的百姓间的串联,找个能组织起来他们的带头大哥,或者是找个他们的容身之处,并不容易。真要成事了,也会给国家派兵消灭?”

白虎点了点头:“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战国时代,各国能控制基层,乡村的,往往是直接听命于国家的吏,或者说,就算是楚国这样由贵族代管地方的,这些吏也是由贵族的门客,部曲们所担任,只不过贵族还要再继续听命于楚王罢了,总的来说,官府对于百姓,庶人的掌控力很强,除非是有一个大领主直接想要割据自立,不然很难有上万人规模的山寨存在,唯一的例外,也许只有墨家这种跨国存在的山中门派了。”

青龙沉声道:“说一千道一万,战国时代,军队是开始大量由野人,庶民担任了,而以当时的战时为军,平时为民的保甲制度,是要由最基层的村长,保长们在平时控制民户,战时直接从民户中征发丁壮,以组成军队,白虎大人,你是想说因为士族不会住在乡村之中,脱离了这些庶民,所以跟他们有隔阂,这是你想表达的观点,对吗?”

白虎微微一笑:“青龙大人说得很到位啊,因为战国间的战争进入到了灭国级别,所以所要用的兵力,远远多过春秋时期,而频繁的征发,只靠原来的士族,是根本不够了,以前也许可以通过士族再收养大量的门客,奴仆,以这些人成军来应付战争,但是晋国最后被上卿贵族所瓜分的教训,让所有战国的国家,不敢再通过大贵族来代管民众,分割土地,除了楚国之外,所有的其他国家,都进入了军国时代,通过各种变法图强,让国家可以直接管控民众,可以直接从庶民之中,征发出大军,或者是让他们交纳足够多的税赋,提供巨大的人力资源,所以,吏校一体,战时为伍长,什长,百夫长,平时为保长,村长,里正这些治民吏,就可以完成这样的征发模式,形成国家直接管控庶民的统治模式。”

朱雀的眉头一皱:“所以,因为士族不愿意居住在乡村之中,不想跟庶民混居,所以就失去了平时对这些庶民的管理,也失去了战时对他们的控制?”

白虎叹了口气:“其实,士族也不是完全不进入乡村定居,很多士族的子孙并不止一个,嫡子继承家业和爵位,而其他的庶子,就未必能留在城中了,有些就是去自己家族名下控制的乡村封地之中,当个小地主,下等士族,就象我们现在庄园里的庄头,管事一样,只不过,这些管事是由士族庶子来担任。”

玄武沉声道:“我们今天其实也是这种模式,没有太大的区别,很多小庄园的庄主,就是由我们世家的支流,庶子们去担任,而庄头,管事这些,是作为熟悉农事,知晓庄中内情的人,来协助管理,或者说,是实管实操作的人。”

白虎点了点头:“是的,只不过这种情况下,到了乡村之中,时间久了,过了两三代人之后,出五服之后,这些士族庶子们,往往也成了庶人,只不过,是有些家业田产的庶人,或者说小地主。这就是庶民的地位慢慢提高的根本原因,一些穷苦贫困的庶民,因为战死或者是娶不到老婆,没有后代,而断子绝孙了,而这些下层士族则慢慢地变成了庶族地主,以至于一个村里后来很多都只有一个姓了,很多村子举村都是百十年前的某个士族庶子的后代,最后村长就成了这个士族庶子的嫡子嫡孙,这种既有血缘关系,又在一个地方相居百年,知根知底的情况,非常有利于这些家族掌控整个乡村。这就是小地主,庶族地主的由来。”

“而本就出身于士族的这些庶族地主,并不象以前的庶民和野人那样,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他们虽然是庶子,但起码也曾经是士族家庭出来的,基本的教育会有,也会分得一些藏书,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通过这些家中的藏书,来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于是,对于庶民来说,最头疼的一项,就是文化和管理能力的问题,也得以解决了,秦国之所以能灭六国顺利,就在于秦始皇对于各地的这些庶族地主,给予了安抚的政策,允诺他们如果不战而降,就可以保留在当地为吏的权力,所以象刘邦,吴芮这样的本地豪强,庶族地主,就成了当地的吏员,这也是秦朝后来基层控制力缺失,无力应付陈胜吴广他们起义的根本原因。”

玄武的双眼一亮,说道:“所以,你的意思是,其实是士族的一部分,或者说大部分庶子分化了出来,变成的新的庶人地主,甚至是庶人百姓,这些人比起退伍老兵为主的,没有文化的那些吏员来说,更有管理能力,渐渐地也掌握了基层的乡村,而原来的士族嫡子们所继承的士族,则是因为长期留在城镇之中,不下基层,反而对于这些乡村失控了?”

白虎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差不多就是这个过程,而且战国之后,各国变法图强,开始限制和缩小大贵族,大领主的封地,大量原来属于士族的家族田地,给收回国有,连同着那些原本还属于这些士族分支庶流的下等士族,一下子彻底成了庶族地主,只向国家效忠,而不是向原来的家族效忠,于是国家可以直接通过这些人来掌握基层,士族的势力大大缩小,当然,这是在残酷的战国之中,得以生存的必然措施,不变法图强的国家,都给人消灭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战国时的大贵族,大地主越来越少。就算是四大公子这样的大贵族,他们的门客也是寄养在城中,不是分散在乡村之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