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金融猎手 > 第九百四十一章 世界级的金融巨头(六)

其他几位董事,听见沈小雅说出汇总的账面现金数字,也是大吃了一惊。

各支对冲基金启动上市之后,在这次净值结算之中,归属于‘添越资本’集团的750亿美元业绩利润分成,是肯定要提取出来的。

也就是说,这差不多7000亿华币的账面现金,是实打实的。

根本就没有一丝水分。

而且……如果计算上其它投资项目的年末股权利润分红,恐怕这个数字还得向上累积200亿到250亿左右。

‘添越资本’集团的这个现金体量,如果曝光开来。

恐怕全球的无数企业,又该是一片惊骇,甚至好些国家资本机构,也得震动。

全球的所有企业,市值超过7000亿华币,也即1100亿美元的,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估值水平下,恐怕也不过50之数,而‘添越资本’集团,单是账面现金,就达到了这个数目,挤进全球前50之列,可谓是极其恐怖的。

当前市场,除了在座的集团董事们。

外界机构,已经无法对‘添越资本’集团这家企业,进行全面估值了,因为除了内部的核心领导,没人了解‘添越资本’集团到底投资了多少企业,手里面到底有多少股权资产。

而且,恐怕就连在座的各位董事,都无法估计‘添越资本’集团的利润潜力。

时至今日,‘添越资本’集团这家机构,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金融资本巨头了,根系遍布全球,影响力,也涉入到各行各业之中。

而且,无论国内、国外,其投资的行业高速增长型、潜力型巨头公司,都不在少数。

摩根、纽银美隆、美银、花旗……这些华尔街巨头们,执意投资入股,还有一个潜在的重要动机,就是想要搞清楚‘添越资本’集团这家机构,到底投资、涉入了全球哪些产业,要想真正地了解清楚这个极速成长起来的对手。

“咱们的资本扩张,在全球资本行业来说,其速度,已经算是非常迅猛的了。”在苏越的询问中,主管市场投资业务部的杨立国沉思了一会,说道,“账上的大量现金堆积,虽然有些浪费,但也比为了资本无序扩张,投入到一些利润低,或者说风险性比较大的领域为好。”

“董事长,我觉得可以为集团的大量现金储备,设置一个货币基金,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苏越淡淡说道:“利用货币基金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只能在全球央行大放水的宏观经济局面下,堪堪跑赢通胀问题,资金的利用效率,还是太低了。”

“那就另外再成立一个自营对冲基金,如何?”郭琨泽说道,“集团各项业务,年末全部回款之后,其现金流,应该跟沈总预计的差不多,咱们集团明年的发展规划,用不了这么多常备现金,我觉得可以提取一半的账面现金,成立一个自营对冲基金,交由集团基金交易部进行管理,从而实现集团储备现金的增值效益。”

“正如杨总所说,咱们集团在一级市场上的股权投资,其扩张速度,已经非常迅猛了。”

“适合咱们投资,并且有潜力,风险性相对较低的项目,根本用不了这么多现金流。”

“倒也不是不可以。”苏越沉吟片刻,说道,“那就依郭总的提议,在年末集团利润结算完成之后,提取一半的现金流,成立一支新的自营对冲基金。”

“同意!”

“同意!”

“同意!”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在决议完成之后,苏越想了想,又说道:“咱们集团在全球金融市场的业务开拓,不能落下,但国内市场业务,也应该转向更深入的阶段了。”

“董事长的意思是……”杨立国愣了愣。

苏越接着说道:“投资方向上,在集团资金溢出效应下,不妨降低未来收益预期,选择一些现金流稳定,行业普遍风险性、可替代性较低的公共事业类项目,这种项目,基本上盈利增长预期不强,但辐射的人群,影响的民众,却很多。”

“咱们积累资本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实体经济,惠及股东、员工、投资者、国家、民众,以及整个社会经济。”

“是利用资本,推动社会发展,给人们带去更好的生活。”

“金钱,对于在座的各位来说,已然是个纯粹的数字,几辈子都花不完,咱们集团,成长到现在,赚钱能力,已经跻身全球所有巨头公司前列,我觉得在不损及集团核心利益以及宏观投资战略情况下,是该做一些事情,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了。”

”这能加大我们集团在国内的影响力,也能更好地为我们集团积累声誉。”

“咱们不是野蛮的资本,不是只懂得掠夺剩余价值和市场利润,而要做真正在宏观经济这个庞大的躯干中,流动的血液。”

“只有如此,咱们才能长久、良性地发展下去。”

苏越没说的是‘添越资本’集团这个体量,不但会让全球各系资本巨头震动、害怕,而且也会让国内的相关机构感到震动。

一年差不多7000多亿华币的利润,是什么概念?

这赶得上全国排名前几的大省,一省数千万、上亿人口贡献出来的一年GDP总量了。

他若不将这庞大的利润,拿出部分,投入到一些惠及普通民众的公共事业,做到惠及普通大众,真正站在国家经济这一边,恐怕不久的将来,有些人就会害怕,开始担忧,甚至遏制‘添越资本’集团在国内进一步扩张了。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添越资本’集团走到这一步,未来的道路,更得小心翼翼。

在整个集团,没有完全扎进国家经济体和全球经济深处,触角没有真正触及到经济这个庞大躯干各处关键环节,没有与宏观经济发展融为一体之时,没有什么‘大而不倒’的概念。

听见苏越这番话,其他人没说话,聂远征却很高兴。

苏越所说的,正合他的心意,在他的认知之中,金融资本的运转,就是为经济服务的,‘添越资本’集团是寄生在经济这个躯干上的,其最终的追求,理应深入经济深处,惠及民生,提升整体的经济市场水平。

现在的‘添越资本’集团,已是一家万亿级别的资本机构。

其战略发展的眼界,自然需要更为开阔一些,站在更为宏观的层面上,进行投资布局。

”我同意!”聂远征微笑地道,“金融领域,整个集团的影响力是足够了,但我们理应走得更远一些,让整个集团的根,扎入民众之间,真正惠及到更多的人。”

“公共事业类领域,通常都是国营。”顾云汐说道,“这不是我们想进入,就能够进入的,诚然……我们也许是好心,但恐怕很多人,看到我们介入这个领域,并不会这么认为。”

“作为社会福利回报,我觉得是可以的。”

“但作为集团的正式项目投资,我认为不合适。”

“资本投资的最终目的,依旧是利润,如果背离了这个初衷,那集团旗下市场投资业务部的许多项目组,恐怕都会走偏,直接影响到集团的整体利润和整个投资战略规划。”

“我知道董事长担心什么……”

“咱们集团现在,正在风口浪尖,备受全球各系资本机构、国家机构、各国央行机构关注,庞大的利润和资产规模,更是惹人眼红。”

“我的建议是可以独立出100亿、200亿的资金,用于政府合作。”

“建立诸如医院、学校、图书馆以及其它公共设施,用以回报社会,同时以集团名义命名,加大我们集团在民众间的影响力和声誉问题。”

“但不能在整体投资战略上,进行转移。”

“这有违咱们集团市场投资的初衷和一直以来,以项目发展潜力和未来预期利润为考核点的投资规则。”

“我同意顾总的意见。”杨立国沉吟片刻,说道,“董事长所说的这个领域,是个敏感领域,我们不可能大规模投资,并以此为战略投资重点。”

“董事长的意思……若是想真正惠及民生,同时由于政府机构,拉进更密切的关系。”

“我觉得可以通过政府机构的手,完成这一些。”

“当前的经济局面下,各地方政府,乃至国家宏观经济战略上,都是以基础建设、全国城镇化建设为核心要点展开。”

“即以GDP发展,为核心重点。”

“地方政府,在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城镇化建设上,所消耗的财政资金,是非常恐怖的,当前全国经济增长,速度依然很快,但地方财政上的压力,也非常大。”

“像下半年,长陵市政府,为何要拉我们参与华锋钢铁的混改?”

“就是因为长陵市政府,在大规模的城建中,投入资金过大,没有更多的预算资金,来自主推动华锋钢铁的内部生产线优化,同时又不愿意放弃将华锋钢铁的归属权,上交给省里,从而丧失华锋钢铁每年贡献的税收。”

“在我们参与华锋钢铁这个项目之中……”

“整个市场部了解过,也有不少的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找到我们,提出了类似的请求。”

“这证明国家在对地产行业监管趋紧的情况下,地方上的财政压力,是普遍存在的。”

“我觉得我们可以利用和地方政府合作的形式,来参与一些特定项目,同时也可以认购一些由地方政府发行的中长期债券,缓解地方上的财政压力,将集团溢出资金,通过政府的直接投资,深入到基础建设之中,真正地做到惠及民生。”

“就像董事长说的,‘金融是经济的血液’。”

“我们只需要提供资本,让资本流动到我们希望它进入的地方,就可以了,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不是直接参与基础建设和公共事业项目的投资。”

“有道理。”郭琨泽点了点头,也说道,“董事长,杨总说的,是对的。”

“敏感领域,咱们直接投资,只能是吃力不讨好。”

“与其如此,还不如将资本,通过地方发行的中长期债券,流通到地方政府手里,不管他们怎么建设,我们只需坐收投资收益即可。”

“通过这种形式,既将资本力量,渗透到了地产基础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之中。”

“同时,也结好了地方政府,为我们打开了广阔的政府关系和人脉关系。”

苏越沉吟良久,觉得顾云汐、杨立国、郭琨泽等人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自己在这层关系里,想得还是过于简单了一些,不如这几人的老道。

“那就按照杨总所说的进行吧!”苏越在郭琨泽说完之后,肯定道。

几人点了点头,都表示赞同,其中劳切尔表示沉默,既没点头,也没发表意见。

在‘添越资本’集团国内业务这一块,他并不十分了解,自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所以每次集团董事会,谈到国内业务阶段,他一般都不怎么说话。

讨论完了最后的重要事项,集团董事会便正式结束了。

董事会会议之后,第二个工作日,即11月29日,‘添越资本’集团就对外宣布了旗下对冲基金即将启动上市的重要事宜。

苏越作为‘添越资本’集团对冲基金的发起人和创始人。

向对冲基金的所有投资者,发送了一封‘告投资者’的公开信,第一,征询投资者们的意见,第二,告知各位投资者,基金上市的必要性。

在‘添越资本’集团旗下对冲基金上市事宜彻底公开之后。

关于其对冲基金场外交易市场的疯狂炒作之风,迅速得到了遏制,几乎一夜之间,被场外投资者疯狂追逐的‘添越资本’集团相关对冲基金份额合约,其溢价,就迎来了大跳水,致使无数投入巨大的国内投机机构、高位接盘的个人投资者,损失惨重。

毕竟谁都知道……

一旦基金上市交易,流动性变得充沛,那么其市场溢价,必然无限向真实的净值靠拢,因为筹码,将不再稀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