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大国体育 > 第五百零六章 这都是些什么玩意?

大国体育 第五百零六章 这都是些什么玩意?

作者:静物JW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01:03: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吴杰很想刷一次30 助攻,但以他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如果在巴西人已经躺平的情况下,还不依不饶的上去补刀,那也太掉份了。

所以尽管内心有一万个不情愿,吴杰还是在下半场忍住了继续出场刷数据的冲动。

“所以啊小马,趁着年轻时,还没成名时,能刷就一定要往死里刷,否则将来再想刷就身不由己了。”

吴杰中场休息的时候,还不忘对马冬龙言传身教一番,这可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啊!

今天他肯定是不好意思再去刷了,但马冬龙只是一个年轻天才,他刷起来就不用考虑那么多,所以下半场还得继续上去大杀特杀!

韩立表示喂球的任务可以交给他,吴杰的投篮天赋他自然是比不上,包括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控球技术,他也只能捡一两样学学。

不过吴杰那种追着对方屁股打的快攻和推进,包括七进七出后就是不丢球的本领,他自问能学个六七成,因为这种打法很符合他的技术特点。

当然了,他只能保证在这个过程里不丢球,但在七进七出中还能随时把球传到空位队友手上的本领,韩立还是自忖远远不如,这个怕是一辈子都未必能学到一半了。

但能学到这个水平对于一个八十年代的控卫来说,其实就足够优秀了。

吴杰这些本领可不光是天赋的体现,他在梦境空间里无数的实战磨炼,这才是现实球员不可能具备的优势。

韩立依托自己四星巅峰的身体素质,只要能将投篮练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传控技术锤炼的足够扎实,快攻和突破足够犀利,队友出现明显的空位后能察觉到,这就已经是世界级的控卫了。

他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这种水平,但不要紧,马冬龙太好喂球了,他可不像未来的姚明过于笨拙,一旦被特型球星针对就容易接不到球,或是消耗过多体力导致下半场哑火。

马冬龙的脚步简直不像一个中锋,即便是以机动性擅长的大前锋都未必有他灵活快速,再配合那对超长的臂展,外线球员要给他传球真是太简单不过了。

而一旦让马冬龙接到了传球,他只要在禁区线附近就可以选择背打,甚至在中远距离都能面框持球强攻。

下半场,马冬龙让全世界再一次认识了自己,这回他开始在中距离频繁进行面框强攻了。

巴西人简直要疯,一个快2.20米的高中锋,居然能在距离篮筐15英尺的距离,像摇摆人一样面框持球强攻,关键一对一根本防不住,也断不到他的篮球,这个高中锋居然有着相当扎实的持球突破技术,这TM是怎么练的?

马冬龙的面框进攻这么玩赖也就算了,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下半场第八分钟时,场上发生了更为最惊人的一幕——

这次是巴西人展开进攻,但不知道是不是被马冬龙搞得有些晕头转向,就连全队唯一能力值超过80的奥斯卡·施密特(昨天忘了这个人),进攻时也出现了低级失误。他在罚球线附近的跳投,居然被不知道什么时候杀出来的马冬龙,直接一巴掌拍了出去。

这时候的巴西人在崩溃中早就变得懒散起来,马冬龙用一个羞辱性的封盖把球拍向巴西队的半场后,居然抢在巴西队的控卫前追上了被他自己拍出去的篮球。

这一刻已经注定了待会要发生什么,巴西队的控卫见状终于反应过来,还妄想凭借速度优势把球破坏掉。

但他低估了一个五星怪物的可怕,马冬龙在前两步加速上,或许不如小个子球员快。

但他在起速后的绝对速度一点都不慢,况且他还有绝对的身体优势。

这个巴西后卫想挤上来把球捅掉,哪怕犯规也无所谓了。

可结果却是一与马冬龙进行身体接触,整个人就像触电一样被弹飞了。

马冬龙却是丝毫不受影响,而且将对方弹飞后,面前便没有任何阻拦了,他就这么迈着一双销魂的大长腿,一马平川般的冲向了巴西人的前场。

全世界的球迷见到这一幕就足够惊掉下巴了,这可是一个接近2.20米的高中锋,他居然自帽自抢自行带球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条龙,关键整个带球突破的过程还那么流畅娴熟,这尼玛还是一个中锋吗?

“张伯伦当年能这样打球吗?”

这时正在电视前偷偷跪着看中国队比赛的美国球迷,很快就发现这个问题问得太早了!

这个让他们开始怀疑张伯伦当年能否这样打球的中国中锋,居然在踩进罚球线前就直接起飞了……

“卧槽,他想干什么?”

“他……不会是想在这里就起跳扣篮吧?”

“不可能,他不是鲁达!他绝对做不了这个动作!”

“混蛋,你少迈了一步啊!你不能这样做啊!”

“……”

这一刻就连中国观众都觉得马冬龙是不是兴奋过头了,居然敢在这个位置就起跳扣篮?

美国人更是无法接受这个扣篮,因为就连乔丹也只是在扣篮大赛上复刻了鲁达的罚球线扣篮,但在正式比赛中尝试过两次都失败了。

所以至今为止,依然只有鲁达一个人在正式比赛上完成过罚球线扣篮,还TM是一点都不踩线的“罚球线起跳胯下大风车扣篮”!

但是当看到马冬龙一跃而起的恐怖高度,以及飞在空中后极为舒展的身体,真正的球迷就知道这绝不是头脑发热的鲁莽举动。

马冬龙当然不是头脑发热,他的垂直弹跳已经增加到了80cm左右,助跑弹跳更是高达95cm。这时配合他的身高和臂展,罚球线起跳扣篮就不再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甚至已经是一件游刃有余的事情了。

这一刻的马冬龙终于向全世界真正展现了自己怪物般的天赋,他可不仅是弹跳高度惊人,身体柔韧性,平衡力,包括滞空能力同样惊人,因为他居然在空中扬起了自己的手臂,完成了一个标志性的战斧动作,最后在扣篮时以小半个手臂的余量,毫不费力的将球砸进了篮筐!

“他……他怎么能……怎么能这样?”

“上帝啊!你老人家是不是叛变了?怎么老是附身到中国人身上?”

“假的!一定是假的!FIBA的篮筐高度是不是比NBA更低?”

“不可能!他只是一个中锋!一个2.20米的中锋!他不可能完成这个动作!”

“这个球……张伯伦能做到吗?NBA里有人能做到吗?”

“哈哈!踩线了,他踩进去半只脚!废物!”

“……”

美国人这时候确实有点要疯的感觉,鲁达当初那个“罚球线胯下大风车扣篮”,就已经让全世界怀疑他也是外星人了。

不过他好歹是个大前锋,这类难度的扣篮也不止上演一次了,大家惊着惊着也就慢慢受了。

但这个马冬龙,他可是世界上最高的几位中锋之一啊!

这个扣篮动作对于他这样的身高来说,难度绝不只是提升了零星半点!

这时全世界的电视画面,全都是刚刚上演了一个“人类不可能扣篮”的马冬龙。

然而,这个落地后就能彻底单换乔丹的19岁中国超新星,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脸上根本没有任何激动的表情,或者说他压根就没什么表情!

“他是石头吗?这都没有表情?”

“我看是面瘫!他根本不会做表情!”

“稳如泰山,坚如磐石,大智若愚,特别是在防守端就像一座石佛,永远让对手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

吴杰这时还不知道,中国的解说已经在不经意间将“石佛”这个外号按在了马冬龙身上。

但有件事可以肯定了,马冬龙在做出这个天杀的扣篮动作后,不仅有资格单换乔丹,甚至有资格拿来与张伯伦和贾巴尔做对比了,当然前提是他愿意去NBA技术扶贫才行。

“这都没有什么庆祝动作吗?”

吴杰也觉得马冬龙冷静得过分了,他今天可不光是上演了一个对中锋来说不可能实现的罚球线扣篮,包括那些面框进攻也都是不属于中锋的表演,但这会连个庆祝动作都不做,反倒是有些装逼过度了。

但这就是马冬龙的设定,他是真的冷静到像一个机器人般可怕,而且一旦决定了什么,他就不会半途再更改。

于是在这记非人类的扣篮过后,马冬龙依旧在进攻端火力全开,他的手感也越发滚烫,甚至在三分线外都命中了一球。

这个不属于常规操作,马冬龙的常规武器库里并不包含三分球,因为在这支队伍里实在不需要他再去三分线外投篮了。

但毕竟也是有过好几次梦境训练的人了,随便抽点时间练练就能具备一定的三分能力,手感好时投进一两个三分,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然而在全世界球迷的眼里,这随手一投就空心入网的三分球,绝对意味着马冬龙具备不俗三分能力,否则美国全队扔了那多三分球,这会怎么也才28%的命中率?

这时再看看他已经展现出来的一系列进攻手段,美国队和苏联队的内线当场就有些崩溃了。

奥拉朱旺和尤因的崩溃,自然是觉得马冬龙在和他们交手的时候,根本就没使出全力,难道他们都不配这个人使出全力吗?这也太瞧不起人了!

萨博尼斯则是有点被吓坏了,这届奥运会他本就拖着一条伤腿参赛,如何在进攻端对付马冬龙就很伤脑筋了,现在防守端该怎么应对这个怪物一样的对手呢?

如果这个家伙拉到外线去,他跟还是不跟呢?问题是他想跟也跟不上啊!中国队这都是些什么玩意!?

美苏两队的反应先不提,此刻巴西人觉得马冬龙有点像里约热内卢的那座雕像了。

反正这个人在场上就只有他们膜拜的份,怎么对付已经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了,现在大家只想跪求他快点下场。

但是马冬龙的体能太好了,上半场只休息了五分钟,下半场还能在连续打了快十分钟后,完成这样一记非人类的扣篮。

所以只要他愿意,即便打完整个下半场,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

马冬龙确实打算这么做,吴杰这个过来人的指导,他当然要虚心听从了。

所以今天这么好的刷分机会,那就一分钟都不能错过!

这也造就了奥运会篮球比赛的神奇一夜,当比赛结束的哨音响起时,马冬龙这个打满下半场,全场只休息了五分钟的超新星中锋,最后交出的答卷是——59分26篮板6助攻8盖帽3抢断,总投篮31次,命中24次,其中三分球3投2中,另有罚球11罚9中。

“可惜啊,只差1分就能成为奥运男篮赛场上,第二个60 俱乐部成员了。”

吴杰赛后哪壶不开提哪壶,脸上自然是一股浓浓的酸爽,他羡慕啊!

他是想让马冬龙趁着年轻往死里刷,但你丫直接刷了这样一个对西方来说简直如同末日般的数据,简直羡慕死人了好嘛!

鲁达倒是情绪稳定,因为世锦赛和奥运会男篮的历史上除了有60 俱乐部,还有70 俱乐部,而这两个俱乐部的成员都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鲁大官人。

如果是单纯的FIBA比赛记录,那鲁达甚至在亚洲菜鸡身上刷到过单场100分。

不过各大洲的FIBA洲际比赛有很多实力悬殊的情况,欧洲那边甚至出现过单场单人砍下144分的奇葩纪录。

这种在超级弱队身上刷分的事情,鲁大官人不光懒得提,甚至都懒得算,能被他算作荣誉的只有“世锦赛”和“奥运会”上的记录,哪怕亚锦赛他都懒得计算了。

所以现在不要说马冬龙就差一分便成就了新传奇,就算他真进入了60 俱乐部,那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山巅之上仍然只有他孤身矗立。

这时很多西方记者也翻开了记录,然后十分痛心的看到了那些血淋淋的中国名字。

现在世锦赛和奥运会上的单场得分纪录,无论男女都是由中国球员创造了,甚至男子组这边的单场前五高分,依次是由鲁达、鲁达、鲁达、马冬龙、鲁达所创造;而女子组的单场最高得分也是由王小倩创造,她是女篮唯一的50 俱乐部成员。

这还不止,这两大FIBA赛事上的单场最高篮板和封盖记录,前两位保持着同样是鲁达和马冬龙。

此外各个与三分球有关的单场纪录,同样是由中国队和中国球员创造,甚至连全场最高命中率也是由中国队在本届奥运会上创造。

总之这一翻人们才发现,中国男篮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在许多球队和球员的最高记录上,悄然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时候再听到现场少数中国观众高喊的“ChinaNO.1”,甭管西方人听到后会怎么想,反正中国男篮的表现100%配得上这句话。

现在唯一可惜的是,中国体育暂时还无法角逐第一。

今天哪怕是在中国男篮的这场大屠杀结束前,薛雨琪经过内战的洗礼后,一举拿下了“女子花剑个人赛”的冠军,可惜中国代表团在金牌榜上依旧未能再次反超苏联。

这场男篮的比赛结束后,第七个比赛日也同样结束了。

中国代表团在第七个比赛日上,一共斩获了4金2银1铜的好成绩,将总奖牌数提升到了18金8银7铜。

这个成绩已经足够出色了,但在总奖牌榜上,苏联人依旧保持着稳中有升的领先状态——

1、苏联:20金9银10铜。

2、中国:18金8银7铜

3、东德:10金5银7铜。

4、美国:6金6银14铜。

5、韩国:4金5银4铜。

这个奖牌榜前五位的名字已经两天没动过了,各个国家已经基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至少暂时不会有什么变动了。

但这也意味着西方媒体原来盘算的“美苏大战”剧本彻底落空,现在真正的剧本其实是“中苏较量”,连“三国争霸”的戏码都没有,根本就没美国人什么事。

你丫想加入还是先把汉斯猫干掉再说吧,但要小心别被自己的狗一棒子偷袭了。

美国人当然不甘心自己正处的位置,这TM不是一下从主角变成配角了吗?

但目前的奖牌数和金牌数,无一不说明了美国在社会家族加入竞赛后,表现就是拉胯,就是逊的现实。

美国人最忌讳的也就是这个,先前两大阵营已经12年没碰过面了,这期间自由家族因为在媒体上的领先,一直在塑造着“兹有必胜,皿煮药丸”的大形势,

现在两大家族终于又一次碰面了,可结果却是社会家族的内战,根本没自由家族什么事。

最蛋疼的是兹有家族的带头大哥直接被碰个稀碎,这一周下来好像是有几次要翻身的样子,可最后一看竟都是180度翻身,反而躺的更平了。

这种都不能说拉稀,简直是窜稀的表现,试问让西方媒体怎么回顾美国在奥运会开始前的种种豪言壮语?又怎么抬头去看对面同行那充满鄙夷的眼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