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国啤 > 第204章 看我的三板斧

国啤 第204章 看我的三板斧

作者:司马白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4:20: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妹子,到底多少啊?”女人已经不再是居高临下,转而风和细雨起来,她甚至拿起茶壶,主动给丁岚斟茶。

“十万……”那个要求代理凯拉一号的经销商彭广兴露出了夸张的表情,脸拉得都收不回去了。

“三个十万!还有零头!”丁岚笑道,她看看秦东,就象展示战利品一样,给大家展示着手中盖有百货一零大印的出货单。

“三十万!”

出货单马上被离得最近的女人抢到了手,一个数字立马在接待室里炸响,一众大老爷们直接被炸晕了。

“这个天气,三十万的销量,别看错了,我瞅一眼……”

“假的,绝对假的,飞龙才八万的量……”

“你们造假……”

……

一张出货单把这些人炸得五迷三倒,但女人是清醒的,她走出去打电话,很快又回来了,“三十万,天呐……”她拿着大哥大的手不断在颤抖,“怎么可能……”

众人一下不说话了,会议室里一时间大眼瞪小眼,秦东笑着坐了个请的手势,意思是去留自便,无可奉陪。

“我,方大力,”就在大家还传看出货单的时候,女人马上坐到秦东面前,“代理北海黄金,现在就签合同。”

“我们不能赊账。”秦东将她一军。

“不赊账,现钱现货,一手两清。”方大力赶紧道。

“我,我……”那个彭广兴也凑了过来,不用秦东说话马上表态道,“从今往后,我只卖北海黄金。”

这就是有奶就是娘吗?

秦东笑着站起来,“不赊账,做专门经销商,但有个前提,要提前支付预付款,预付款到位后,三天发货。”

“还有预付货?”方大力不理解了,这是坐地起价吗。

“要有预付款,我们的货现在已经进了医院、药店了。”秦东拿起自己的产品,“不愁卖。”

真的不愁卖,这样的天气,都有三十万的出货量,细思极恐。

“好,我交,不过,我得到银行取钱去。”方大力还真是个干脆的女人,说话间就朝外面走去,一边走一边问,“最近的工商银行在哪里……”

北海黄金在上市当天,沈南百货一零一个专柜就卖出30万的货,真的在保健品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回款快,不积压,经销商自然会接受现款提货的条件。

沈南市场打开了,北海黄金横空出世!

“沈南的市场,稳了!”秦东站在北海生物厂里,厂门牌匾上方的红绸迎风飞扬。

……

作为区里破产后被收购的企业,区长很重视,现在看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企业不仅起死回生,还大有蒸蒸日上的气势。

对于这样的明星企业,区里当然要支持,区里的晚间新闻就播放了一条全区商业系统的报道,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镜头都给了北海黄金,并且,这条新闻还要送到市台播出。

杨厂长、朱奕、董青鲲等人也到处宣传,“吃了北海黄金,胃口好了,胃舒服,浑身有劲……”

就连梅毓秀也在开口了,起初他对于秦东搞什么保健品,是极力反对的,当听说是废酵母再利用时,又转怒为喜,以前秦啤和北京啤酒厂没有搞起来的事业,秦东搞得好!

越来越多的沈南人、山海人熟知北海黄金了,经销商越来越多,沈南最远的一个县区,前两个周就回款15万元,后二个周直接回款30万元……

“这真的是黄金啊。”方大力感慨道,看着眼前黄灿灿的片剂,她就放进嘴里一颗,现在她不光卖,自己和家人也在吃。

同样看着眼前金灿灿的北海黄金的还有王延辉。

“外国人好,外国人好,都他妈的崇洋媚外,”这几天,凯拉一号的出货量下降得厉害,王延辉这个看似斯文的人直接爆了粗口,“挂羊头副狗肉,我们得想办法!”

王延辉坐不住了,自打干保健品行业来,他还没有这么被动过,想当年,他也是销售明星啊。

他可是被沈阳飞龙的老总姜伟称作营销天才的人。

在此前的几年,上海有一家保健品公司,他曾是地区代理商,在那家保健品公司全年的销售额中,王延辉所在的地区就占了三分之一。

看到保健品这么赚钱,王延辉干脆心一横自己干了,他的凯拉一号与上海那家保健品公司无论在功能和配方上都一样。

这也让两家公司对簿公堂,可是这却又间接打开了凯拉一号的名声,凭借着每盒比对方便宜两毛的价格,和王延辉强大的营销攻势,上海那家保健品公司逐渐处于下风,进而收缩战线,最后竟奇迹般被王延辉收购了。

“老王,拿出我们的三板斧,沈南是我们的大本营,大本营不能丢,把秦湾人赶回老家去。”

……

时代的长河,一潮又一潮,浮沉随浪,人事滔滔。

商场就是战场,一切商业竞争行业本质上都是战争。

市场是阵地,竞争对手是敌军,战场上只有输赢,事关生死。

王延辉祭起的第一板斧就是电视广告。

他们拍不出太阳神那样高大上的广告片,就在广告词上下功夫,充满了语言诱惑的凯拉一号系列形象片,其中最突出的主题是,“凯拉一号,争当中国领军企业,振兴民族工业”,这个口号很是响亮而吸引人,看到的人都以为这是一家多么庞大的公司,其实当初它只有 30 万元的注册资本,现在也不过是两个厂而已。

可是,你别说,老百姓还真上当了!

王延辉祭起的第二板斧仍然是免费义诊,当然,是打着义诊的幌子,主旨则是推销凯拉一号。

现在,王延辉更疯狂了,他竟然把义诊风刮到乡镇、农村,这些地方自特殊时期的“赤脚医生”后,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医疗机构下乡了。

凯拉一号的“白大褂”们热情洋溢地赶到那里,老少乡亲自然排着队来看医生,而就诊后的结果往往是,全村老少都有肠胃肝脾肾胆等各种疾病,而治疗的唯一方法,就是掏钱买凯拉一号喝。

王延辉在一个周内,在沈南各区、各乡镇竟举办了五百多场义诊,这些让人匪夷所思的营销活动,在此时的中国市场上屡试不爽!

凯拉一号的出货速度猛地就蹿了起来。

他的第三板爷,是小传单。

满大街的牛皮癣似的传单,恨得街道的老太太牙根痒痒,可是此时街头还没有贴在电线杆上的那种专治男女病的广告,小传单虽然令人讨厌,但是群众看得见,也并不能让人联想到身体下面去。

一时间,沈南有井水处皆能说凯拉一号,不用两个礼拜,凯拉一号全面压倒了北海黄金,重新坐上了山海省保健品行业龙头的宝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