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国啤 > 第79章 研修生

国啤 第79章 研修生

作者:司马白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4:20: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二十岁的高级工程师,放眼秦湾,甚至放眼全国,这都是独一份!

区工来局政工科长拿着晋升职称的表格,亲自来到嵘啤总厂,周凤和热情地接待了他,可是令老政工科长美中不足的是,秦东竟然不在厂里,而是回沈南继续上学去了!

“老苒,晓春……”

当秦东意气风发地走进宿舍,几个正在打扑克的人都愣了,三天,果然三天就回来了。

“秦东,你真的只用了三天就把你们三家啤酒厂打趴下了?”老苒笑眯眯地问道。

陈晓春早已接过秦东手里的大包小卷,不必说,这是秦东带给他们的特产,改善生活的特产!

“我说三天就三天。”秦东在下铺坐下,就挑衅地看着老苒,“怎么样,请客吧?”

“请客,小事,但你也得告诉我们,你用了什么办法?”热合曼请教道。

“专卖,策反,还有时势!”秦东简单概括道,“咱别在这里说了行吗,我请客还不行吗?”

“当然行。”老苒乐得一把搂住秦东,“到哪吃?”

“还能到哪,食堂呗。”秦东边说边笑着往外走。

“厂长,”几人走到楼下,却发现高虎又开车返了回来,“厂工,厂里打你传呼你一直不回,刚才,周书记打传呼,说你已经是高工了。”

高工?

一班人脸上都很平静,大家就这样平静地瞅着秦东,一秒,两秒,三秒……

可是很快,还是陈晓春打破了局面,“秦东? 高工啊!”

“哎呀? 阿拉退休前能晋上高工就可以了!”陶阿满也羡慕道,高工? 不止工资要涨一大截? 住房提拔也要优先的,就是找对象都能加分的呀。

“这怎么……? 不对,……”老苒也惊奇了? “你们这里现在晋升职称吗?”

“我们厂长是破格。”高虎马上答道。

破格啊!

“破格就更应该请客? ”老苒马上抓住了话柄,“去东郊饭店!”

住在南郊,吃在东郊。

东郊饭店从建成直到九十年代后期,都可以说是东郊饭店的辉煌期。

酱牛肉、红烧大虾、酥锅和油璇……

今天秦东高兴? 菜可了劲地上? 苏玉波、李墨梅和周谊等几个女生起初还顾及到女生的身份,可是几杯啤酒下肚,大家就有说有笑了

“面包,拿好,带给你们女生。”

东郊饭店每天下午会推两辆车到门口卖面包? 还没到点,买面包的人群就排起长队了? 总共近400斤的面包半个小时就能卖完。

“一班长,你想得真周到。”苏玉波接过面包来就夸奖道? 这个时候的面包还是面包,仍是好东西? 轻易不会吃到。

一行人吃罢饭到洗缨湖玩了一下午? 又坐公交车回到学校时? 天已近傍晚,在苏玉波的提议下,大家都到系里看电视。

电视上,正在播放电视剧《围城》,梳着中分头的陈道明将方鸿渐演得入木三分,一时间火遍全国,成为万千少女心中“最着迷的男人”。

“陈道明身上有种傲骨,是知识分子的风骨,一种孤傲,一种不羁,一种玩世不恭。他的这种气质就是活脱脱的方鸿渐!”苏玉波评价道。

可是没有人附和她,男生都在看史兰芽,女生都在看陈道明,1989年,80年代的最后一年,总有一些美妙的人物和形象,让人念念难忘。

“围城,说得好啊,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人想出去,”李简活脱脱就是一个方鸿渐,“啤酒这个围城,我们是出不去喽!”

两集电视剧播完,阶梯教室里重新活泛起来,许多人就开始往外走。

下面就又是重播的新闻联播了。

秦东一行人没有急着离开,秦东也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电视……

电视上,邓爷爷正在人民大会堂会见1989年度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

他对日本客人说: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别。你们这个团是我见的最后一个正式的代表团。

他告诉日本客人:中国十年来制定的方针、政策不会变,发展战略没有变。治理、整顿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前一段我们经济建设搞得太快,有点后劲不足,但我们不后悔。我们毕竟是上了一个台阶,不是迈了一小步,而是一大步。我们的战略目标是分三步走……

……

日子不紧不慢地溜走,还有几天就要进入九十年代了。

滴滴滴——

秦东的传呼就响了起来,到了系里办公室,他就把电话回了过去,电话是省厅的衣谨处长打过来的,下午让他到厅里去找找他。

“什么事啊,姐,电话里说不行吗?”秦东开着玩笑。

“不行,这是大事,也是好事,我得当面征求你的意见。”衣谨显然还没有下班,但听起来她的情绪很好,心情也很好。

下午,秦东坐上公交车赶往二轻厅。

看到他进门,衣谨就笑着站起来把门关上了。

她从桌上拿起一份报告递给秦东,“你看看。”

秦东接了过来,他看了一眼就抬起头,“研修生?日本?”

“是啊,中日经济友好协会组只赴日研修,”衣谨笑道,“给了我们山海省四个名额,厅长亲自定下来的,这第一个名额就给你,到了日本,好好学学日本的啤酒酿造技术。”

哦,研修生。

八十年代的研修生,与后世赴日的研修生不是一个概念。

此时,日本创立的研修生项目主要是让外国的劳动者到日本学习技术,有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和新技术的考虑,后来随着日本老龄化问题严重,逐渐成为补充日本劳动力不足的变通方式。

1993年,日本新增设技能实习生制度,并将实习生的在日居留期限延长到3年。

“这一去得多长时间?”秦东心里一动,“什么时候动身?”

“过完年就走。”衣谨笑道,“一年的时间,不算长吧?”

一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秦东有些犹豫了。

“怎么,这可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你还在犹豫?”衣谨开着他的玩笑,“要不,你让给别人得了,别人会抢着要的。”

“也不是……”秦东笑道,“我这不是还上着函授班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