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鹰视狼顾 > 第八百九十章 来自北方的风…

鹰视狼顾 第八百九十章 来自北方的风…

作者:张通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6: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面对汤鹏郑重其事的询问,杨崇庆微微一笑说道:

「这个问题藏在你心里有段时间了吧,汤鹏你终于忍不住开问了···························」

对于杨崇庆的话,汤鹏没有回应而是认真的说道:

「朝廷本就入不敷出,全靠首辅和几位大人勉力支撑,而现在十万大军在云并作战,每日的钱粮物资消耗都是非常巨大,朝廷虽然咬紧牙关支撑,但是我们的缺口已经越来越大,照这样下去我们迟早会难以为继!」

「更何况朝廷方面,一直希望我们能够发动反攻,而眼下我军虽然奋力抵抗,但却是接连损兵失地,我怕朝廷会失去耐心!」

说到最后汤鹏神情中不可避免的浮现出一丝担忧,自从上次默许了杨崇庆放弃晋阳的计划了,不管他是否愿意朝廷中都将他视为了杨崇庆的团伙成员。

而一旦朝廷对杨崇庆失去了耐心,罢免了杨崇庆让其他人接管了指挥权,他必然也要跟着受牵连!

其实受牵连还是小事,他是世袭楚国公,是大周勋贵中最顶尖的存在,即便是受到了牵连问题也不是很大,顶多就是被雪藏一段时间,用不了几年就可以翻身!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覆巢之下无完卵啊··························

汤鹏以前对于魏关之险还是非常有自信的,认为凭借着魏关的险要地形只需要数万精兵,便可以让魏关成为奉武军难以逾越的天堑!

但是在见识到奉武军的打法之后,汤鹏对于魏关能否挡住奉武军,则是有了很深的怀疑!

奉武军如果只调用一百门重炮攻打,魏关大概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奉武军调集了两百门,三百门,甚至更多魏关还能够守住吗?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桉,汤鹏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所以把奉武军挡在魏关以东就是眼下的重中之重!

如果不能够奉武军拦在平阳,让奉武军杀到魏关城下,那么魏关多半就保不住了,保不住魏关洛安就是奉武军的囊中之物,如此一来即便能够迁都去川蜀,那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朝廷便是彻底完了!

汤鹏很清楚别看那个叶明盛,现在还装模作样打着清君侧的幌子还称自己是周臣,但是其狼子野心是昭然若揭。

一旦其攻克洛安,没有人能够在阻止他统一大周,那么便是叶明盛很有可能会直接称帝。

如此一来他这位世袭的大周楚国公,那便是落地凤凰不如鸡了,所以现在的汤鹏真的是非常担心大周的生死延续·································

而此时感受着汤鹏的担忧,杨崇庆也是陷入了沉默中。

看着沉默中的杨崇庆,汤鹏也是陷入到了绝望之中,如果这个时候一向擅长出奇制胜的杨崇庆都没有了办法,那么大周可能真的就没有了希望,他们现在所作的一切也就都变成了困兽犹斗!….

在汤鹏的注视下,杨崇庆叹了一口气,然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我在等来自北方的风!」

听到杨崇庆这么说,汤鹏神情顿时一怔,不知道杨崇庆到底在说什么。

不过汤鹏也是一个聪明人,很快也是明白杨崇庆指的是什么,压地声音有些意外的问道:

「你跟他们有联系?」

杨崇庆摇了摇头说道:

「我杀了他们那么多人,那帮蛮子恨不得将我生吞活剥,怎么会我有联系?」

听到这个答桉,汤鹏微微额首他也觉得杨崇庆做不出来,不过听杨崇庆说出这话实在是有些惊世骇俗,所以他才不得不出言试探,又

是犹豫了一番,他又似乎是低声想到了什么问道:

「上面跟你透露了什么吗?朝廷和他们在秘密谈判?」

杨崇庆摇了摇头说道:

「汤鹏你是世袭楚国公,在朝堂上你的根基人脉比我这个寒门出身强多了,你都不知道的消息我能知道吗······························」

汤鹏闻言也是觉得有些道理,但也是不解既然如此的话,杨崇庆又为什么会等来自北方的风。

似乎是看出了汤鹏的疑惑,杨崇庆沉声讲道:

「你应该知道去年秋天钦察汗国差一点就歼灭了罗卑人,如果不是叶明盛突然给了罗卑人一大批军援,钦察人现在已经是草原霸主了」

「钦察人的个性最是记仇,叶明盛坏了他们如此好事,他们便是和叶明盛也是结下了大仇,而且他们应该也不想看叶明盛统一大周,所以我猜测他们应该会出手的!」

「不管钦察人出手力度有多大,基本上可以断定,奉武军后勤补给会被钦察骑兵切断,一旦后勤补给被中断,奉武军的火器就成了烧火棍发挥不出来,而这就是我们最后的机会,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置之死地而后生!」

听着杨崇庆这样一番话,汤鹏细细思索一番,眼中再次浮现出了希望的神采!

·····························

·····························

易京,叶府

某座偏室之中,神色严肃的古三思看着面前的叶景仁,叶星桐两兄妹,这对兄妹也是在先生严厉的目光下乖乖站好,不敢有任何的大意。

「景仁公子,背诵大学第一章!」古三思沉声吩咐道:

叶景仁闻言也是乖乖背诵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景仁的背诵一开始还是很流畅的,但是越到后面的内容,就会出现一些卡壳停顿,虽然勉强将第一章的内容全都背诵了下来,但是背诵的并不是很流畅,这也让古三思神情无疑是更加的严厉。

景仁也是明白自己的表现并不是很好,所以背诵完成后也是有些忐忑的望向了古三思,而古三思则是沉声说道:

「景仁公子,这大学第一章只有二百五十六个字,我给了你三天时间,你还背成这个样子,这是十分不应该的!」

话毕古三思从袖子中掏出一块木板道:

「景仁公子,伸手吧!」

看着古三思手中的木板,小景仁神情中浮现出些许畏惧,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右手伸了过去。

看着景仁的小手古三思也是没有客气,怕怕怕就三板子打的景仁是龇牙咧嘴,但是却不敢张口喊疼,看着大哥被打,一旁的叶星桐也是十分不忍。

在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古三思就是给他立下了规矩,打板子时候不能喊疼喊一声加一下。

打完了这三下板子,古三思又是问道:

「景仁公子,三天前我给你讲过这大学第一章的意思,你现在给我复述一遍!」

使劲揉着自己小手的叶景仁,听着古三思的话语,不由继续说道:

「是的,先生,这第一章的意思大学之道在于讲明德行,在于亲爱人民·······························」

相较于之前背诵

的原文,景仁对于大学的意思的复述更是牵强,说道一半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对此古三思也是不客气又打了他五板子,不过这一次古三思却是让景仁换成了左手。

打完了板子古三思也是有些无奈的问道:

「景仁公子,这三天时间你又跑去哪里疯玩了?」

小景仁闻言低声说道:

「也没有哪里疯玩,就是和景轩在后花园抓鱼玩泥巴了!」

说完小景仁也是有些委屈的讲道:

「古先生,您吩咐功课那天我就背下来了,娘亲也考过我就是后来····················」

听着景仁的话,古三思也是替他说了道:

「就是玩着,玩着,玩忘了?」

景仁闻言也是羞愧的低下了头,见此古三思轻叹了一口气,在他看来景仁这孩子虽然没有景轩那么有读书天赋,但是读书天赋也是在同龄人平均线上的,尤其是背东西还是很快的。

但就是实在是有些太贪玩了,抓鸟,抓鱼,玩泥巴,斗蛐蛐,玩核桃等等那是没有一样不碰的

因为贪玩所以虽然天赋不错,但是不把精力用在正途,所以读书方面总是差那么一块。

尽管心中有些失望,但是一想到叶明盛的托付,和自己作为先生的职责所在,古三思也是整理了一下自身情绪,认真的向着景仁继续讲述道:….

「景仁公子,你刚才没有说出来这段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在重新给你讲一遍,你切记不要死记硬背,你要理解其中的意思。」

「这段的意思是你自身的修养好了,你才能治理好你的家庭,你治理好了你的家庭才能管好一个国家,你管理好了国家这天下才能够太平安稳························」

小景仁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然后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直接开口说道:

「古先生,那我爹他就没有管理好国家吧?」

面对景仁这个问题,古三思有些意外,但还是失口否认道:

「胡说!在大帅治理下,我奉武军治下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繁荣太平景象,大帅乃是治世明君!」

这段话虽然听上去有些肉麻,有拍叶明盛马屁的嫌疑,但这却是古三思的心里话,尽管因为权贵门阀们的疯狂诋毁,叶明盛在士林的风评很差,和商纣王,秦二世,隋炀帝等暴君昏君齐名。

但是在民间大批因为叶明盛推行新政,而过上幸福安康生活的普通老百姓,却是在传颂着叶明盛的恩德。

一直追随在叶明盛左右的古三思,也是将这些都看在眼中,尽管此时叶明盛名义上还是周臣,但是在古三思的眼中,叶明盛却是最好的皇帝,就是秦皇汉武再世也不过如此!

就在古三思准备询问小景仁,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小景仁却是歪着脑袋有些不解的说道:

「古先生不是你刚才说的,治理好家庭才能够管好一个国家吗?」

「我娘亲经常一个人偷偷哭,骂我爹是一个没良心的····························」

听到这话古三思神色也是有些错愕,因为涉及到了叶明盛的家事,作为外臣这种事情不是他应该涉及的,所以他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和小景仁解释,犹豫了一下只能是含湖的讲道:

「这种是大人的事情,景仁公子你还小不懂,你只需要你爹是大大的明君,数以百万计的老百姓在你爹的治下,都是过上了太平安康的生活,民间很多人都在传颂你爹的仁慈!」

听到古三思的这么说

小景仁神情满是崇敬之色,自言自语的讲道:

「我爹他原来这么厉害啊!」

摸了摸小景仁的脑袋瓜,古三思点了点头说道:

「大帅的文治武功,放眼整个史书能出其右者,也是寥寥无几!」

「景仁公子,要不了多久我们奉武军就能够统一整个大周,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将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千邦共贺,万国来朝!」

「我们有幸将会是这个盛世的见证者,亲历者!」

说道最后古三思神色中浮现出一抹期待和憧憬,仿佛那个他所描绘的盛世,就在他的眼前一样。

沉浸了一会古三思便是回过神来,向着小景仁认真叮嘱道:

「景仁公子,大帅将来注定是千古一帝,要被写在史书中被后世所敬仰,景仁公子你作为大帅的嫡长子,理应好好学习将来继承大帅的文治武功,切不可沉迷于玩乐之中,堕了大帅的威风································」.

张通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