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宋之霹雳风云 > 第六百四十六章 唐顺立功

南宋之霹雳风云 第六百四十六章 唐顺立功

作者:寂静的银松森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霹雳十六年(1273年)二月,在五路元军的围攻之下,弹尽粮绝已久的襄阳城终于沦陷。少数守军临死不降,都统范天顺等人不愿投降蒙古人,自缢身死。贪生怕死的宋军将领却是多数,在守城主将吕文焕的带领下,全城守军皆投降了元军。降元之后,吕文焕接着便向忽必烈上献攻打鄂州(今湖北武汉)之策,并自请为先锋。消息传到临安,朝野一片哗然,纷纷要求严惩在临安的吕文焕家眷亲属。只不过吕文焕与吕文德两兄弟在京湖前线和沿江制置司经营多年,族中子弟与亲信遍布前线宋军之中,把控了诸多要害位置,势力盘根错节。加之吕氏兄弟皆是贾似道的铁杆心腹,在其庇护之下,吕文焕家人并未受到任何惩处,吕氏族人与亲信仍安居官位。如此赏罚不分,自然又引得朝堂正义之士暗中忿怒,民间骂声不绝。

元军拿下襄阳城之后,并没有马上挥师南下,而是放缓了攻势。一方面是因大战之后军队需要休整,另一方面也是因忽必烈正在召集蒙元中枢高层,商议下一步的攻伐重点。摆在他面前的有上中下三个选择,上策是继续乘势南下,沿汉水直趋大江,以饮马临安,成为无可争议的正朔王朝;中策是调集大军西征,击败窝阔台和察合台这两大汗国的袭扰,彻底解决后顾之忧。此次忽必烈调集大军围攻襄阳,得知消息的海都趁元军大举南下,派军袭击了漠北草原和河西走廊;下策是集中兵力先拿下霹雳军,以解决大军攻宋时霹雳军对侧翼的威胁,并夺取其火器技术。

襄阳城的陷落,使得临安朝野的有识之士深感危机,纷纷进言献策,声称“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以求挽救危局,但这些良言皆被贾似道束之高阁。在消息传来之初,他倒紧张了几日。后来见到元军进攻缓了下来,便又开始整日在西湖渡船上饮酒狎尼,彻夜寻欢作乐,大小事务仍委托于廖莹中、翁应龙等门客堂吏。“上梁柱不正下梁柱歪”,其遍布朝堂的党羽也是有样学样,只思投机钻营搜刮钱财。在元军的威压之下,宋军前线人心惶惶,但不少宋军将领虽战战兢兢,却并没有整饬武备,他们在忧心忡忡之余仍不忘克扣军饷,吃兵肉喝兵血。不少宋军将领眼见元军势大,又见吕文焕降元之后被重用,也偷偷派人前往襄阳,与元军暗通款曲。

襄阳沦陷的消息并没有对霹雳军造成多少的冲击。一方面,襄阳被攻破早已在欧阳轩的预估之中,不管是霹雳军高层还是普通民众皆早有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也是巴蜀距离襄阳遥远,并不会受到战火波及,霹雳军治下仍能各安其职,一切生产生活皆井井有条。当元军放缓进攻的军情,从荆湖前线传来之时,却引起了欧阳轩的警觉。他知道元军绝不会止步于襄阳,而是如同筋疲力尽的猛虎,会在静静蛰伏一段时间后,再次暴起发难。“一山不容二虎”,不管忽必烈如何决策,元军与霹雳军终将会有一场生死恶斗。

忽必烈也明白与霹雳军终有一战。他最终定下的策略是防住海都、稳住霹雳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解决临安政权。为此他派了丞相安童和四子那木罕,率精锐骑兵前往金山(阿尔泰山)以防海都东进,又派了礼部尚书廉希宪再次出使霹雳军。廉希宪告诉欧阳轩,元军之所以攻宋,实在是因临安朝廷每每背信弃义,扣押杀害蒙元使者,宋军边将又屡次挑起边境事端,引发忽必烈的雷霆之怒,以惩处其天怒人怨的悖行。为了稳住霹雳军,这一次元军又提高了价码。他告诉欧阳轩,如果霹雳军答应联合攻宋,元军将在惩处赵氏皇室之后退回到大江以北,大江之南土地则归霹雳军所有,双方划江而治。对于廉希宪的说辞,欧阳轩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是暗自冷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忽必烈的政权汉化后,也学起了美化其侵略行为,就像狼美化其吃羊行为一样,实在是虚伪至极。

元军使团在蜀地期间,由负责医疗教育事务的唐顺接待,其职务与廉希宪的礼部尚书有一定相似性,倒也符合对等接待的原则。廉希宪一眼便看出了唐顺并非官场老油条,更像一个不谙政治的老学究,便装作一见如故,刻意套弄其话来。几日下来,他便从唐顺口中得知了霹雳军高层对临安政权的愤恨:“贪污、腐败、任人唯亲.......”。甚至在两人洽谈过程中,唐顺处理事务也并不刻意回避,往往是虚走几步,便向下属官员和幕僚指示事宜,让廉希宪也隐约听得了几句。廉希宪越听心中越喜:“蕃区生乱、夷区巨匪、水灾......,原来霹雳军内部也如此不太平啊”。

廉希宪也是老奸巨滑之辈,他当然不会轻信听来的消息,便派了人暗中打听。元军也在巴蜀有间谍网络,但因霹雳军强力的反谍措施,间谍数量与规模都远远小于其隐藏在临安网络,也打听不到核心机密。唐顺无意间泄露的秘密都是大事,根本隐藏不了,只有稍加打听便能得知。事实上,廉希宪所派的随从,只是在重庆府城中逛了一圈,便印证了唐顺所言匪患、水灾等情况所言非虚,这使得他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内,愈加频密刻意交好唐顺。唐顺也被真情实意所感动,将其视为惺惺相惜的知已。就在临回大都前的一次饮宴中,廉希宪终于得到了要想的东西。不胜酒力的唐顺用含糊不清的口齿告诉他:“轩哥儿才不管宋蒙两军攻伐,只会坐山观虎斗”。

“酒后吐真言”,唐顺的话让廉希宪心中大喜。在蒙元高官看来,灭掉临安的唯一障碍便是霹雳军的水军。如果霹雳军出兵干涉,其水军凭借着坚船利炮,会给渡江的蒙军造成麻烦甚至重大伤亡,可能还会掩护赵氏皇室从海上逃跑。如今从唐顺口中得知了欧阳轩的底牌,廉希宪如何不欣喜?作为一名老奸巨滑的政客,廉希宪当然不会仅凭一句话便相信霹雳军会在蒙元灭宋之战中作壁上观。廉希宪之所以笃信,也是因为蒙元高层从其他渠道也得到了相同的消息。

蒙元在临安有庞大的间谍网,不少人隐藏得极深,其中有的还是朝中官员。这些间谍传回的情报中,廉希宪知道宋廷与霹雳军矛盾极深,准确地说宋廷对霹雳军十分忌惮,处处下绊子和刁难,不少达官显贵对欧阳轩极度愤恨,甚至还派死士刺杀欧阳轩,只是屡次被挫败。那些死士皆在刺杀失败后自尽,并没有暴露临安方面的马脚。霹雳军当然知道临安政权在暗中使坏,只是苦于无确凿证据没有翻脸,却也恨意难平。蒙元高层由此也判定,欧阳轩不太可能会出手援助临安政权。

对于临安政权与霹雳军的关系,蒙元高层的判断是准确的。蒙元使团在巴蜀所听所见,也都是真实的,甚至唐顺对廉希宪所言,也无一虚构。廉希宪唯一没有料到的是,这些都是在欧阳轩的授意下,让唐顺以其腐儒气质本色出演,用麻痹大意之态,将蒙元想要的情报透露给廉希宪。欧阳轩何尝不知道,忽必烈想稳住霹雳军,在一举击灭临安政权后,再对付霹雳军。他不想在宋元恶斗中火中取粟,而是要趁他们两败俱伤,再来一起收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