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宋之霹雳风云 > 第五十九章 战力短板

南宋之霹雳风云 第五十九章 战力短板

作者:寂静的银松森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与山中形势一片大好相反,山下的局势却越来越坏。不断有零星的百姓躲过了蒙古骑兵猎杀逃来山中,也带来了山下零零碎碎的消息。据说熊犇在永康城招纳了许多土匪溃兵,也诱骗了大量逃难的百姓,现手下已有三百多名匪兵,裹胁人口近千人。城防残破的横原寨被蒙古骑兵劫掠,守寨的熊犇手下的几十名匪兵和近百余百姓或被杀或逃走,目前寨内已空无一人。蒙古军退走后,熊犇又派出少数山匪不时在横原寨附近出没,以昭示他并没有放弃横原镇的管辖。

这段时间冒着风险进山的还有崇庆府的信使。潘统制要欧阳轩调兵前往府城的信函越来越急,口气也越来越严厉了,不过这在霹雳军看来这纯属外强中干、虚张声势。虽然欧阳轩对潘统制的命令置之不理,但内心也十分同情无辜遭难的百姓。只是他也清醒地认识到,以霹雳军现在的力量,相较南宋官军的野战军队也没有多大优势,要去对抗蒙古铁骑实属孟浪。

当前霹雳军的弱小首先是人数太少。与蒙军与官军在一次战役出动几万人规模相比,霹雳军常备军只有1000人,另有半脱产的500人,即便全部出动也只有1500人,尚不及蒙军和官军的零头。霹雳军的这点家底如果到府城,以潘统制的尿性,绝对会被冲在前面充作炮灰,很快就会被消耗一空。目前霹雳军的战力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野战营、守备营和内卫营。内卫营是由原警卫队扩充升级而来,共有400人,下设警卫连、侦察连和反谍连和锄奸连,仍由董虎任负责人。在职能上,警卫连负责军政领导人和重要机构的安保;侦察连负责收集外界的军政情报信息;反谍连负责防范各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也防止先进技术的泄密。在使用间谍刺探情况和盗取技术及造谣、暗杀、放火破坏方面,蒙古人极为擅长,是一等一高手;锄奸连则是专门来对付叛徒的,甚至可以采用暗杀等肉体消灭手段。在蒙古军的招降下,宋军官兵投降的多如牛毛,毫不夸张地说攻打南宋的主力便是降将降兵组成的新附军。守备营下设了五个连500人,属半脱产的预备役性质。另外守备营还对山中16至50岁男性在农闲进行军事训练,在战况紧急情况下可将这五个连扩充到3000人。

霹雳军的短板还因为战争经验欠缺。现在霹雳军最核心的战力是由欧阳轩亲领的野战营,原有五个连加上新成立的唐向威第六连,共有六个连600余人。野战营属于火器为主的新式军队,虽然战力胜于官府厢军,也数次将熊犇匪帮打得抱头鼠窜。但毕竟成军时间太短,没有经历过恶战淬炼。据李爽和余柱等霹雳军高层估计,在人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野战营现在的战力,与南宋长期野战的禁军和蒙古新附军的战力相当,尚不及蒙古军中的汉军,如果面对蒙古本部骑兵,则毫无胜算。蒙古军队除了本部骑兵外,还有大量的“汉军”和“新附军”。蒙古汉军由原金国统治区域的北方各族组成,包括了汉人世侯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军队,如契丹人刘黑马便是汉军。“新附军”则是收编南宋降卒组成的军队。

霹雳军战力不足还因为火器诸多的短板。当下火器的短板之一在于火炮与手雷的制作技术还不成熟,并未对骑兵形成碾压性优势。如现在手雷发火方式靠的是火绳燃烧,爆炸时间并不好掌握,投掷在地一般两秒后才爆炸,很容易被骑兵躲过,这将导致步兵在行军途中很容易被蒙古轻装骑兵突袭,而无有效的反击办法。如果手雷改进为拉绳点火或触碰即爆的方式,则需要量产雷汞和玻璃。在平原地带蒙军发动进攻时,常用重装骑兵冲锋,这可是冷兵器时代的坦克,人马皆着三层重甲,光凭长矛和巨盾无法阻挡其冲锋,但轻型的子母铳、虎蹲炮和手雷威力太小破不了三层重甲。后膛装火炮威力倒是足够,但笨重且射速太慢,不便行军携带。蒙军在长年与金宋交战中也学会了制作和使用火药武器,虽然远不如霹雳军火器精良,但其久经战阵的精锐并不惧火器。只有大威力新型火药研制量产,并持续改进火炮铸造工艺,才能让蒙古人不再嗜血,变得能歌善舞。

火器的短板之二则是易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可能是吉星高照,霹雳军之前的战斗都碰到了好天气,并未恶劣天气影响到手雷或火炮的使用。但前段时间商队又去邛州购盐时,在大邑县境内便遇到了下雨天。当土匪冒雨冲向商队时,随行护卫纷纷扔出了手雷,但投出的十余个手雷中只炸响了两个,其余皆因火药受潮而哑火。虽然护卫拼死抵抗才打退了土匪,但人员损失不小。事后工业公司也针对问题,改进了防水包装,对火药包和手雷用油脂布强化包裹,但防止雨天火器受潮仍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火器的短板之三是生产制造工艺水平还很低,产能一直提不起来,特别是炮管的良品率一直很低,合格率仅达四成左右。有些不合格的炮管上甚至有十数个坑洼,有的内膛异常粗糙,还有的口径偏差超过规定值,这些不合格火炮均需要回炉重铸,以致当下野战营火炮配备还不足编制数的五成。至于火枪更指望不上了,欧阳轩让技术精湛的胡铁匠试制枪管,他花了一个多月才钻出一支合格的枪管,如果再加上配件等打磨,一个熟练工匠得三个月才能造出一支合格的火枪。而且生产出来的火枪虽然威力大,但射速、准头和射程均不及弓箭,只有大量装备后,以齐射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威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