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宋之霹雳风云 > 第五十七 静观其变

南宋之霹雳风云 第五十七 静观其变

作者:寂静的银松森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8: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蒙军再次攻陷成都城震动了整个西川。虽说成都城自1242年起,便曾遭受蒙古三次的屠掠而残破不堪,驻军和官府早已搬到云顶城,城中也只有数千人口。虽然成都城再次被蒙古人占领,对南宋朝廷来说财物人口损失并不大,但成都地处西川的中心,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以成都为基地,蒙军可以四处攻掠,进而拿下整个西川,再顺流而下攻打嘉定府、重庆府等地。

事实上蒙军也正是做的。在站稳脚跟后,刘黑马随即派出骑兵四处分掠。刘黑马本是契丹人,自幼勇悍过人,因军功卓著被窝阔台大汗封万户,是汉军三万户之首。此次刘黑马突袭成都所带的汉军均为百战骑兵,虽不如蒙古本部骑兵精锐,但战力也远胜宋军。这些机动性极强的骑兵在西川平原四处掠杀,遇州府城能打则打,不能打的则将乡间人口财物劫掠一空,官军根本没有办法应对。一支千人蒙军骑兵便能吓得州府城的宋军整日紧闭城门,根本不敢出城野战。面对小股蒙军骑兵,以步兵为主的宋军也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绝尘而去。崇庆府城由于距离成都城只有百余里,也是蒙军频繁袭扰之地。潘统制虽然四处征调了一千人充入厢军,再加上原有二千人,守城兵力共达了三千人,但他也清楚这些士兵战力孱弱,怕一战便赔光了老本,便采取了龟缩防守之策,放任境内烽烟四起。

当刘黑马麾下的骑兵出现在横原寨附近时,万家坪丁字路口的堡垒才修筑了一半。这堡垒将丁字路口的十余亩地用去了三分之一,不仅有塔楼、瞭望台、火炮位、弹药库等防御设施,也有能供百余名士兵的生活设施。放置在十米高堡垒墙上的大炮,可以将山道完全覆盖。从山外进攻的敌人,沿狭窄山道刚进入丁字路口,便会遭到迎头痛击。只是由于施工场所限制而工程量又巨大,虽然大量采用了新研制的水泥,施工进度仍未达到欧阳轩的目标。不过这堡垒虽没有修完,但霹雳军对于蒙军可能的进犯,早就有了应对之策。山地战对擅长骑射的蒙军来说是个短板,霹雳军只要在险峻地段以密集巨盾和长矛阵在前,掷弹兵和火炮在后,可以轻易挫败蒙古军的进犯。此外,霹雳军还在进山的几个悬崖峭壁处凿了炮眼,实在万不得已时还可以将进山道路炸毁。所以山民们得知蒙古人入侵消息后虽然有些不安,但见霹雳军上下并不慌张,也就都放下心来。

与鸡冠山中百姓安宁生活和工矿业的蒸蒸日上发展不同,此刻山下的川西平原又变成了人间地狱。永康县令程进勇弃土而逃,他率手下士卒押着城中的青壮,将城中的贵重财物悉数带上,前去投靠易守难攻的云顶城。空下的永康城则被熊犇匪帮占领。经过这段时间四处招纳土匪,熊犇手下又有了三百余人了。崇庆府西北的山区除了有鸡冠山这条主要的山沟外,还有天国寺等几条稍小的山沟,永康城也扼守其中一条小山沟。这些山沟中也都有小股山匪,见熊犇得势后,便纷纷来投奔。

熊犇没去云顶城,除了程进勇怕其匪性太重惹出祸端外,还因他为匪太久不愿有人管束。得了永康城后熊犇便搬了过去,只留下四五十人留守横原寨。一方面永康城毕竟是县城,城防要比残破的横原寨好很多,另一方面他实在是被霹雳军揍怕了,离他们越远越好。而这时的潘统制好像还嫌这世道不够乱似的,在得知熊犇占据永康城后,他又派出信使加封欧阳轩为永康县尉,这分明就是故意挑动霹雳军去和熊犇抢地盘。不过他没想到的是,欧阳轩接受了任命但却并不派兵前去永康城,双方相互火拼的情况并没有出现。这让潘统制气得暴跳如雷,怒骂欧阳轩是一只狡猾的鱼儿,吃了饵却吐出了钩。

这段时间的欧阳轩正忙得不可开交,哪里有闲暇理会潘统制如何想?除了关注工矿业生产和军队训练外,他还要指导军工技术研发,时不时还要去各流民安置点看看。蒙军的烧杀抢掠,让崇庆府乡间的百姓四处逃难,府城只接纳能打仗的青壮或官宦富豪人家,而永康、横原等城寨要么残破要么被土匪占据,故百姓纷纷拖家带口朝山中而来。此段时间要说最忙的莫过了李爽了,这短短一个月时间,山中突然涌进了两三千人流民,这些人的吃喝拉撒着实让他头痛。欧阳轩见李爽事情繁重,便调了杨秀才来负责筹划,董虎负责甄别人员,在商贸队悉数回山后,又命朱挑子前来协助,才将流民们安置下来。

“人多力量大”,在任何时代人口都是实力的重要部分。只要有生活物资和生产资料的保障,人口多意味着劳动力和士兵也多,实力也就更强。所幸的是山中并不缺乏粮食,商贸公司又从山外购回了包括粮食、盐、布等大量生活必需品,加上缴获熊犇匪帮多年积存的物资,山中现在物资足以维持到明年秋收,故山民们对涌入的流民们并无意见,反而热情接纳到各个寨子居住,并帮助搭建了过冬的窝棚。现在山中劳力紧缺,青壮除了部分从事工矿业外,其余要么在修路筑堡要么在开垦荒地,实在没有富余的劳力来建造房屋。不过流民们也懂得感恩,只要吃得饱住得暖,有栖身之所便极为知足了。轩哥儿不是说了么,这山中建筑材料丰富,只要肯吃苦日子便会越来越好,以后会有宽房大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