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宋之霹雳风云 > 第五百五十二章 南洋治理(三)

吕宋的那些小动作,早就霹雳军的情报系统得知。在欧阳轩眼中,吕宋国王只是个跳梁小丑而已,根本不值得霹雳军出手。实际上,苏禄国对吕宋的骚扰也是得到了霹雳军默许甚至是纵容。如果吕宋仍然阳奉阴违,霹雳军也不会坐视不理。情报总长苏三儿已经派人悄悄联络了吕宋的各个土邦王公,只需一声令下,便可以让吕宋国王在倾刻之间失去大部分支持,甚至变成孤家寡人。话说吕宋岛上也是土邦林立,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共主,对贵族王公并没有太强的约束力。

升龙会盟之前,霹雳军便在南洋建立了情报系统。会盟之后情报系统变得更加完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或明或暗的霹雳军情报人员的眼睛。进驻南洋的霹雳军情报系统也分为三个互不属的部分,分别是苏三儿麾下的“火狐”系统、军方的情报局及商团的情报人员。三者都在南洋诸国与部落培养了内线与间谍,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他们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配合,不仅没有产生内讧,反倒极大提高了效率。这些不同来源渠道的情报信息,是霹雳高层决策南洋事务的基础。

眼下南洋成为了霹雳军的后院,将随着开发力度的增加,为霹雳军提供源源不断资源。但欧阳轩的目标并不仅于如此,而是要将这藩属地彻底融入汉文明。要实现这个目标,文化和语言认同是基础。打败素可泰,意味着南洋反霹雳军政治势力的烟消云散。欧阳轩决定要加快升龙会盟协议的执行,加大汉文化和汉语在南洋的推广力度。诸国和部落如果在汉文教育缺乏资金,可以向霹雳军的中央银行申请长期无息贷款。

在霹雳军工商业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食利阶层的苗头。霹雳军旗下的各个公司虽然掌握了经济命脉,但民间仍然存在大批工商业主。他们借着霹雳军经济快速发展的红利,赚得盆满钵满。由于防止兼并的《土地法》的存在,这些富裕阶层无法购置土地,便将闲置资金用于购买房产或存在银行收取利息。逐渐地,一部分人即便不再从事生产经营,只靠收取租金和利息,日子也过得十分滋润,这引得大批人效仿。

欧阳轩敏锐发现了这个苗头,随即让李爽在议会通过了《房产税法》和《遗产税法》。《房产税法》不仅规定在房产买卖时,交易双方要纳税,还规定房产持有者每年也要缴纳高额税收。《遗产税》实际上是长子继承制的补充,其规定税率更高,达到了百分之五十。这两项税法的出台,将会为霹雳军带来大量的财税收入,但并不是其出台的初衷。欧阳轩要抑制这种食利阶层的产生,迫使他们将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环节,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而不是白白闲置。

产生食利阶层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存量金银过多。金银多意味着财富的增加。但对一个国家来说,金银如果没有流通,没有投到实体经济,则并不是好事。除了产生食利阶层之外,还会导致物价飞涨,贫富悬殊加剧,进而引发剧烈的社会动荡。新大陆运回的金银和通过海外贸易赚取的利润,已经是个庞大的数字。虽然霹雳军以金银为锚定物,通过发行纸币源源不断从周边国家获得了大量的资金。但不管是大宋、蒙古还是高丽倭国,都有不少明白人。他们禁绝不了资金偷偷流出,却可以禁绝资源的流出。

说到底,金银只是衡量财富的等价物,并不代表财富本身,更不意味着生产力的发展。为防止金银过多给经济带来反噬,在李爽的主导下,霹雳军议会出台了一系列利好工矿发展的法令,以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将资金用于经济发展。除此之外,余柱的政务系统一方面通过银行系统来控制金银在市场的流通数量,另一方面则大规模地兴建道路、港口和学校医院,以奠定经济未来的发展基础。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大规模经济开发,如果不加控制南洋同样会产生食利阶层,这是欧阳轩不愿意看到的。故夏大根按照欧阳轩的要求,向南洋诸国发出了建议,要求藩属国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适时推出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法令。诸国一见欧阳轩签了名的函件,知道这不仅仅是建议,而是隐含强制属性的政令,纷纷按要求进行了跟进。用夏大根的话来说,南洋诸国王公贵族自从素可泰大败之后,变得更加从善如流。

实际上,在南洋诸国大力优化营商环境非常有必要。南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又处于海上贸易的重要位置,经济发展条件比大理苗疆优越得多,甚至不比号称天府之国的巴蜀差。搭上霹雳军发展快车道的前提,是诸国要有与霹雳军类似的政策和法律环境,这样才能吸引资金的进入。仅为蓬勃发展的霹雳军造船业提供优良木材这一项,南洋诸国都会受益非浅,更不要说大宗矿产、橡胶蔗糖种植等产业了。

霹雳军在济州、流求、琼州、交趾、星岛及锡兰,有大大小小数十家造船厂,整日不歇地建造海外贸易所需的商船和海军战舰。由于远洋航行对造船木材的要求很高,需求量也极大,就拿一艘崇庆府级战舰来说,就需要两千棵良木。要挑选出这两千棵良木,则需要三四千亩森林。而按照海军建设纲要,仅崇庆府级战级便有三十艘。庞大的造船计划,使得造船厂周边地区适合造船的良木即将伐尽,而就近从南洋获取造船良木是最优选择。据测算,仅为造船厂提供木材,便可在南洋增加几十万个劳动岗位。

霹雳军大规模的扩军计划看似净投入,却也在拉动包括南洋在内的经济增长。陆军扩编规模虽然不如海军,但也扩编了将近四倍,武器装备需要数量增加还不止四倍。这其中所需的硝、硬木一半来自南洋,火油、橡胶则百之分百来自南洋——流求所种的橡胶还没有投产。硝这种弹药的核心原料重要性自不必说,硬木则是用于生产火枪的枪托。橡胶则用于野战火炮的轮子,也用于加强地雷等爆炸物的防水性和气密性。

既然已将南洋纳入霹雳治下,并要将其彻底融入汉文化圈,就应对南洋人平等对待,不能有歧视。霹雳军政府对第一批主动申请入籍,并且通过汉文汉语考试的南洋人,授予了公民身份。为了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欧阳轩已经签署法令,同意破格将这批南洋箐英吸收进霹雳军的州县政府、商业公司和军队的基层任职。眼下南洋诸国的民族意识和认同并未形成,欧阳轩相信,只要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着手,经过长时间耐心的良性治理,南洋将会成为汉文化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